人教版2019 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第1章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 课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 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第1章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 课件+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7-10 21:56:08

文档简介

人教版 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1.2 内环境的稳态
一、教学目标
1.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运用图示和模型等方法阐释内环境为机体细胞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并与外界环境进行物
质交换。关注相关健康问题,增强自我保健并关爱他人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机制
2.教学难点: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三、教学方法
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问题引导法、归纳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1章 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
问题探讨
在进行常规体检时,通常要做血液生化检查,以了解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是否正常。右图是某人的血液生化检验结果报告单的一部分。
你能看出这张化验单有什么问题吗?这些生化指标反映机体出现什么问题?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是衡量肝功能的指标。葡萄糖、糖化血清白蛋白是衡量血糖水平的指标。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是衡量心肌功能的指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是衡量血脂的指标。
从这张报告单可以看出
(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略微低于正常值,这通常没有临床意义,建议定期复查。若该值偏高,说明肝功能受损。
(2)葡萄糖含量超标,且糖化血清白蛋白严重超标,可能是糖尿病。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
糖,会导致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等慢性损害。
(3)甘油三酯超标,可引起高血脂症,易并发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
初步诊断:① 血糖较高,且近期血糖控制不好,可以考虑糖尿病
② 血脂较高,注意饮食和运动。
讨论:
1. 为什么血浆的生化指标 能够反映出人体的机体的健康状况?
血浆生化指标是指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具体含量,包括多种代谢产物的含量。
当某一项生理功能产生了障碍时,检测值超出或低于正常的范围,所以该指标可以反映
健康状况。
. 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什么?
=1)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2)内环境的稳定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
(3)不同个体存在一定差异
内环境是沟通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纽带,它的理化性质受到来自细胞和外界环境两方面的影响。以pH为例,细胞代谢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碳酸等,人和动物的组织细胞在无氧呼吸时产生乳酸,人和动物吃的食物中也常常会含有酸性或碱性物质,这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内环境,会使pH发生偏移,但内环境pH的改变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但是生物材料和自来水在加入酸或碱后pH的变化会相同吗?
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通过实验来比较一下。
探究 实践 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提出问题 机体pH能否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作出假设 机体能维持pH的相对稳定
设计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比较自来水、缓冲液和肝匀浆在加入酸或碱后pH的变化,
推测生物体是如何维持pH稳定的。
实验原理:在溶液中加入酸或碱,缓冲对(如:HPO42-/H2PO4-)能使溶液pH
的变化减弱;与自来水相比,生物组织匀浆更类似于缓冲液。
同学们,你们能够找出这个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吗?
自变量是:材料、试剂的种类
因变量是:pH的变化
实验材料:防护手套、护目镜、pH计、pH试纸、缓冲液(在加入酸或碱时,能维持pH的相对稳定)、自来水、肝匀浆、0.1mol/L HCl、0.1mol/L NaOH
实验步骤:
在记录本中,画一个如下的表格。
分7组(每组一种液体材料),组内分AB两个小组分别测酸碱。
以自来水材料为例,其余测定小组步骤相同
A组:测酸对自来水pH的影响:
第一步:将25mL自来水倒入50mL烧杯中,测量并记录起始的pH;
第二步:一次加5滴0.1mol/L HCl,用玻璃棒搅匀后测pH,记录pH值到上方表格,
直到加入30滴为止。
B组:测碱对自来水pH的影响:
第一步:将25mL自来水倒入50mL烧杯中,测量并记录起始的pH;
第二步:一次加5滴0.1mol/L NaOH,用玻璃棒搅匀后测pH,记录pH值到上方表格,
直到加入30滴为止。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生物材料的pH变化较小,类似于缓冲液而不同于自来水,
机体能维持pH的稳定。
实验分析:人体内环境中也有很多缓冲对,其中最重要的是HCO3-/H2CO3 ,
其次还有HPO42-/H2PO4-等。
内环境的其他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也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吗?
体温的日变化规律调查结果
1. 正常情况下,不同人的体温,会因年龄、性别等的不同存在微小的差异;
2. 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也有变化,但变化幅度一般不超过 1 ℃;
尽管气温波动范围较大,但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 ℃;
随堂练习:
下图是人体某组织内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下列有关此图叙述,正确的是 C
A. ④可以直接进入a、c
B. 胰岛素、O2、葡萄糖、呼吸酶、血红蛋白、尿素等物质都是①的成分
C. ①②④构成了内环境
D. ②和①的成分最相似
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稳态: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① 稳态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相对稳定的一种动态变化。
② 这种动态变化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③ 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1. 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2. 直接相关的系统
下面以内环境中的营养物质、代谢废物、O2、CO2和水等化学成分为例来分析
营养物质通过消化系统进入内环境,后为组织细胞所用;代谢废物由细胞排放到内环境中,最后经过泌尿系统、排泄系统、皮肤等排出内环境。
O2通过呼吸系统进入内环境,后为组织细胞用来进行呼吸作用产生CO2,CO2由细胞排放到内环境,最后经过呼吸系统排出内环境。
水主要通过消化系统进入内环境,除了为组织细胞所用,也通过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皮肤等排出内环境。
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为什么能保持协调一致?
我们来了解人类对机体维持稳态机制的认识是怎逐步完善的。科学家贝尔纳和坎农对这一机制分别是怎样解释的?
3. 稳态调节机制
最初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后来,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内环境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
之后,人们发现:免疫系统能发现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因素—它也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因此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内环境稳态失调后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稳态失调实例分析
阅读课本第10页思考.讨论并思考相应问题
1. 你有过发高烧的经历吗?谈谈高烧最严重时的感受。
体温过高时为什么要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的措施?
发热时的主要症状大部分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病人感觉不适、头疼、头晕、嗜睡等,
同时常有食欲不振、厌食、恶心的表现。
发高烧时,各种酶的活性发生变化。代谢紊乱,代谢过旺。 引起机体功能异常。 严重可诱发器官功能不全或组织损伤。
孕妇发热可能导致胎儿发育障碍,是一个重要的致畸因子。对于6个月至4岁的幼儿来说,持续高热容易发生惊厥,相当数量的患儿由此造成脑损伤,如智力落后,甚至癫痫,因此应注意及时采用物理方法或服用药物来退烧降温。
⒉ 严重腹泻后,如果只喝水,不补充盐,内环境的渗透压会出现什么变化?
内环境渗透压会变小,细胞吸水肿胀。进一步导致细胞代谢和功能紊乱。严重时会出现疲倦、周身不适、表情淡漠、恶心、食欲减退、皮下组织肿胀等症状。
⒊ 援藏的技术人员到青藏高原后会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为什么?这说明外界环境与内环境稳态之间有什么关系?
因为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和氧分压低,易造成体内缺氧。这说明外界环境的变化势必影响内环境的稳态。
若外界环境变化不甚剧烈,并且机体代偿机制良好,内环境的波动较小,仍能维持稳态;
若外界环境变化剧烈,机体代偿机制不好,内环境稳态将受到破坏,就会影响身体健康。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危机机体健康。
三、稳态的生理意义
1. 人的体温升高时为什么会患病? 酶促反应受阻,代谢紊乱。
2. 当血液中钙的含量过低时,会有什么现象? 血钙过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
3. 胰岛素分泌过少会导致什么后果? 引起糖尿病。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小结: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随堂练习
1.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 ( D )
A. 维持体温处于较低水平
B. 使体内各处pH保持相同
C. 保持体内渗透压绝对不变
D. 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2. 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 用一定量的盐酸滴定等量的人体血浆与0.9%的NaCl溶液,两者的PH变化相同
B.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由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的
C. 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 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的,但都保持在适宜范围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共38张PPT)
第1章 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1
你能看出这张化验单有什么问题吗
这些生化指标反映机体出现什么问题
问题探讨
检测项目 英文对照 结果 单位 参考值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11 U/L 9~60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12 U/L 15~45
葡萄糖 GLU 10.96 mmol/L 3.9~6.1
糖化血清白蛋白 GA 33.70 % 10.8~17.1
肌酸激酶 CK 126 U/L 38~174
肌酸激酶同功酶MB MMB 1.9 ng/ml 0.6~6.3
乳酸脱氢酶 LDH 173 U/L 140~271
甘油三酯 TG 2.21 mmol/L 0~1.7
总胆固醇 TCHO 5.15 mmol/L 3.1~5.2
血液生化检测化验单(部分)
问题探讨
检测项目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葡萄糖
糖化血清白蛋白
肌酸激酶
肌酸激酶同功酶MB
乳酸脱氢酶
甘油三酯
总胆固醇
肝功能
血 糖
心肌功能
肝功能
血脂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存在于肝细胞中,只要肝脏发生炎症、
坏死、中毒等损害,转氨酶就会由肝细胞释
放到血液中。
甘油三脂:
是衡量血液中血脂水平的一项指标。
高脂血症与冠心病有密切的关系。   
初步诊断:
① 血糖较高,且近期血糖控制不好,
可以考虑糖尿病
② 血脂较高,注意饮食和运动。
问题探讨
检测项目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葡萄糖
糖化血清白蛋白
肌酸激酶
肌酸激酶同功酶MB
乳酸脱氢酶
甘油三酯
总胆固醇
血浆生化指标是指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具体含量,包括多种代谢产物的含量。
当某一项生理功能产生了障碍时,
检测值超出或低于正常的范围,所以该指
标可以反映健康状况。
肝功能
血 糖
心肌功能
肝功能
血脂
1. 为什么血浆的生化指标 能够反映出人体
的机体的健康状况?
问题探讨
检测项目 英文对照 结果 单位 参考值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11 U/L 9~60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12 U/L 15~45
葡萄糖 GLU 10.96 mmol/L 3.9~6.1
糖化血清白蛋白 GA 33.70 % 10.8~17.1
肌酸激酶 CK 126 U/L 38~174
肌酸激酶同功酶MB MMB 1.9 ng/ml 0.6~6.3
乳酸脱氢酶 LDH 173 U/L 140~271
甘油三酯 TG 2.21 mmol/L 0~1.7
总胆固醇 TCHO 5.15 mmol/L 3.1~5.2
血液生化检测化验单(部分)
2. 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
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
范围,这说明什么?
(1)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
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
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2)内环境的稳定是一种动
态的相对稳定
(3)不同个体存在一定差异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机体pH能否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机体能维持pH的相对稳定
【探究·实践】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1. 实验目的
通过比较自来水、缓冲液和肝匀浆在加入酸或碱后pH的变化,
推测生物体是如何维持pH稳定的。
2. 实验原理
在溶液中加入酸或碱,缓冲对(如:HPO42-/H2PO4-)能使溶液pH
的变化减弱;与自来水相比,生物组织匀浆更类似于缓冲液。
自变量
材料、试剂的种类
因变量
pH的变化
防护手套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3. 实验材料
【探究·实践】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护目镜
【探究·实践】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防护手套
3. 实验材料
护目镜
【探究·实践】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防护手套
3. 实验材料
pH计
pH试纸
防护手套
【探究·实践】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3. 实验材料
3. 实验材料
防护手套
护目镜
pH计
pH试纸
50mL量筒
50mL烧杯
【探究·实践】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护目镜
pH计
pH试纸
50mL量筒
50mL烧杯
防护手套
【探究·实践】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3. 实验材料
4. 实验步骤
材料 0.1mol/L的HCl 0.1mol/L的NaOH 加入不同数量液滴后的pH 加入不同数量液滴后的pH 0 5 10 15 20 25 30 0 5 10 15 20 25 30
自来水
缓冲液
肝匀浆
(1)在记录本中,画一个如下的表格。
【探究·实践】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分7组(每组一种液体材料),组内分AB两个小组分别测酸碱。
4. 实验步骤
材料 0.1mol/L的HCl 0.1mol/L的NaOH 加入不同数量液滴后的pH 加入不同数量液滴后的pH 0 5 10 15 20 25 30 0 5 10 15 20 25 30
自来水
缓冲液
肝匀浆
(2)以自来水材料为例,其余测定小组步骤相同
【探究·实践】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A组:测酸对自来水pH的影响:
第一步:将25mL自来水倒入50mL烧杯中,测量并记录起始的pH;
B组:测碱对自来水pH的影响:
第一步:将25mL自来水倒入50mL烧杯中,测量并记录起始的pH;
4. 实验步骤
材料 0.1mol/L的HCl 0.1mol/L的NaOH 加入不同数量液滴后的pH 加入不同数量液滴后的pH 0 5 10 15 20 25 30 0 5 10 15 20 25 30
自来水
缓冲液
肝匀浆
(2)以自来水材料为例,其余测定小组步骤相同
【探究·实践】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A组:测酸对自来水pH的影响:
第一步:将25mL自来水倒入50mL烧杯中,测量并记录起始的pH;
B组:测碱对自来水pH的影响:
第一步:将25mL自来水倒入50mL烧杯中,测量并记录起始的pH;
4. 实验步骤
材料 0.1mol/L的HCl 0.1mol/L的NaOH 加入不同数量液滴后的pH 加入不同数量液滴后的pH 0 5 10 15 20 25 30 0 5 10 15 20 25 30
自来水
缓冲液
肝匀浆
(2)以自来水材料为例,其余测定小组步骤相同
【探究·实践】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6.8
6.8
A组:测酸对自来水pH的影响:
第一步:将25mL自来水倒入50mL烧杯中,测量并记录起始的pH;
第二步:一次加5滴0.1mol/L HCl,用玻璃棒搅匀后测pH,记录pH值到上方表格,
直到加入30滴为止。
B组:测碱对自来水pH的影响:
第一步:将25mL自来水倒入50mL烧杯中,测量并记录起始的pH;
第二步:一次加5滴0.1mol/L NaOH,用玻璃棒搅匀后测pH,记录pH值到上方表格,
直到加入30滴为止。
4. 实验步骤
材料 0.1mol/L的HCl 0.1mol/L的NaOH 加入不同数量液滴后的pH 加入不同数量液滴后的pH 0 5 10 15 20 25 30 0 5 10 15 20 25 30
自来水
缓冲液
肝匀浆
(2)以自来水材料为例,其余测定小组步骤相同
【探究·实践】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6.8
6.8
A组:测酸对自来水pH的影响:
第一步:将25mL自来水倒入50mL烧杯中,测量并记录起始的pH;
第二步:一次加5滴0.1mol/L HCl,用玻璃棒搅匀后测pH,记录pH值到上方表格,
直到加入30滴为止。
B组:测碱对自来水pH的影响:
第一步:将25mL自来水倒入50mL烧杯中,测量并记录起始的pH;
第二步:一次加5滴0.1mol/L NaOH,用玻璃棒搅匀后测pH,记录pH值到上方表格,
直到加入30滴为止。
4. 实验步骤
材料 0.1mol/L的HCl 0.1mol/L的NaOH 加入不同数量液滴后的pH 加入不同数量液滴后的pH 0 5 10 15 20 25 30 0 5 10 15 20 25 30
自来水
缓冲液
肝匀浆
(2)以自来水材料为例,其余测定小组步骤相同
【探究·实践】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A组:测酸对自来水pH的影响:
第一步:将25mL自来水倒入50mL烧杯中,测量并记录起始的pH;
第二步:一次加5滴0.1mol/L HCl,用玻璃棒搅匀后测pH,记录pH值到下方表格,
直到加入30滴为止。
B组:测碱对自来水pH的影响:
第一步:将25mL自来水倒入50mL烧杯中,测量并记录起始的pH;
第二步:一次加5滴0.1mol/L NaOH,用玻璃棒搅匀后测pH,记录pH值到下方表格,
直到加入30滴为止。
6.5
6.3
6.0
5.0
4.1
3.8
6.8
6.8
8.8
9.4
9.8
10.0
10.5
11.0
5. 实验结果
材料 0.1mol/L的HCl 0.1mol/L的NaOH 加入不同数量液滴后的pH 加入不同数量液滴后的pH 0 5 10 15 20 25 30 0 5 10 15 20 25 30
自来水
缓冲液
肝匀浆
【探究·实践】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6.5
6.3
6.0
5.0
4.1
3.8
6.8
6.8
8.8
9.4
9.8
10.0
10.5
11.0
7.0 7.0 6.8 6.6 6.5 6.4 6.3 7.0 7.2 7.3 7.5 7.8 8.0 8.2
6.4 6.2 6.1 6.0 6.0 5.9 5.9 6.3 6.4 6.5 6.7 6.7 6.8 7.0
标准对照
空白对照
实验组
5. 实验结果
材料 0.1mol/L的HCl 0.1mol/L的NaOH 加入不同数量液滴后的pH 加入不同数量液滴后的pH 0 5 10 15 20 25 30 0 5 10 15 20 25 30
自来水
缓冲液
肝匀浆
【探究·实践】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6.5
6.3
6.0
5.0
4.1
3.8
6.8
6.8
8.8
9.4
9.8
10.0
10.5
11.0
7.0 7.0 6.8 6.6 6.5 6.4 6.3 7.0 7.2 7.3 7.5 7.8 8.0 8.2
6.4 6.2 6.1 6.0 6.0 5.9 5.9 6.3 6.4 6.5 6.7 6.7 6.8 7.0
标准对照
空白对照
实验组
6. 实验结论:生物材料的pH变化较小,类似于缓冲液而不同于自来水,
机体能维持pH的稳定。
(1)剧烈运动产生大量乳酸时:
① 乳酸+NaHCO3→乳酸钠+H2CO3。
结果:
CO2 由肺排出体外,缓冲了体内过多的酸
(2)物质进入血液时:
Na2CO3 + H2CO3→2NaHCO3
结果:
过多的 NaHCO3 由肾脏排出,缓冲了
体内的碱性变化
以NaHCO3/H2CO3为例
② H2CO3→H2O+CO2↑。
机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探究·实践】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人体内环境中也有很多缓冲对,其中最重要的是HCO3-/H2CO3 ,
其次还有HPO42-/H2PO4-等。
7. 实验分析
内环境的其他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也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吗?

无机盐
蛋白质
营养物质
代谢废物
气体等
酸碱度
渗透压
温度

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成员 上午6h 上午10h 中午12h 下午2h 傍晚6h 晚上9h
母亲 37.0℃ 37.0℃ 37.3℃ 37.4℃ 37.2 ℃ 37.1℃
父亲 36.8℃ 36.8℃ 37.1℃ 37.3 ℃ 37.1℃ 36.9 ℃
自己 37.1 ℃ 37.1 ℃ 37.4 ℃ 37.5 ℃ 37.3 ℃ 37.1 ℃
体温的日变化规律调查结果


















温度
时间
36.8
37.0
37.2
37.4
6
10
12
2
6
9
健康人体温始终接近37 ℃,
处于动态平衡中
1. 正常情况下,不同人的体温,会因年龄、性别等的不同存在微小的差异;
2. 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也有变化,但变化幅度一般不超过 ____℃;
尽管气温波动范围较大,但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 _____ ℃;
健康人内环境的每一种 ______ 如血糖、血脂,以及渗透压等_________都是不断变化的,但都处于一定的范围内;
1
37
成分
理化性质
一般青年人高于老年人
女性高于男性

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体温的日变化规律调查结果
下图是人体某组织内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
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下列有关此图叙述,正确的是
A. ④可以直接进入a、c
B. 胰岛素、O2、葡萄糖、呼吸酶、血红蛋白、尿素等物质都是①的成分
C. ①②④构成了内环境
D. ②和①的成分最相似
C
随堂练习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
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① 稳态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相对稳定的一种动态变化。
② 这种动态变化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③ 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稳态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1. 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
一致地正常运行。
贫血、昏
迷、休克
尿毒症,
甚至死亡

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外界环境中的物质
体 内 细 胞
食 物
消化系统
O2
呼吸系统
皮肤、泌尿系统
尿素、水等
CO2
循 环 系 统
血液循环
淋巴循环
组 织 液
血浆
淋巴
2. 直接相关的系统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泌尿系统
调节机制?
  最初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推测:
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后来,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
内环境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
  之后,人们发现:免疫系统能发现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引起
内环境波动的因素—它也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目前普遍认为: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3. 稳态调节机制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4. 稳态失调实例分析
阅读课本第10页思考.讨论并思考相应问题。
发高烧时,各种酶的活性发生变化。
代谢紊乱,代谢过旺。
引起机体功能异常。
严重可诱发器官功能不全或组织损伤。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1. 你有过发高烧的经历吗?谈谈高烧最严重时的感受。
体温过高时为什么要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的措施?
发热时的主要症状大部分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病人感觉不适、
头疼、头晕、嗜睡等,同时常有食欲不振、厌食、恶心的表现。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1. 你有过发高烧的经历吗?谈谈高烧最严重时的感受。
体温过高时为什么要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的措施?
发热时的主要症状大部分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病人感觉不适、
头疼、头晕、嗜睡等,同时常有食欲不振、厌食、恶心的表现。
孕妇发热可能导致胎儿发育障碍,是一个重要的致畸因子。
对于6个月至4岁的幼儿来说,持续高热容易发生惊厥,相当数量
的患儿由此造成脑损伤,如智力落后,甚至癫痫,因此应注意及
时采用物理方法或服用药物来退烧降温。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⒉ 严重腹泻后,如果只喝水,不补充盐,
内环境的渗透压会出现什么变化?
内环境渗透压会变小,细胞吸水肿胀。
进一步导致细胞代谢和功能紊乱。
严重时会出现疲倦、周身不适、表情淡漠、恶心、食欲减退、
皮下组织肿胀等症状。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⒊ 援藏的技术人员到青藏高原后会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压
升高等症状,为什么?这说明外界环境与内环境稳态之间有什么关系?
因为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和氧分压低,易造成体内缺氧。
这说明外界环境的变化势必影响内环境的稳态。
若外界环境变化不甚剧烈,并且机体代偿机制良好,
内环境的波动较小,仍能维持稳态;
若外界环境变化剧烈,机体代偿机制不好,
内环境稳态将受到破坏,就会影响身体健康。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
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危机机体健康。
1. 人的体温升高时为什么会患病?
酶促反应受阻,代谢紊乱。
2. 当血液中钙的含量过低时,会有什么现象?
血钙过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
3. 胰岛素分泌过少会导致什么后果?
引起糖尿病。
三 稳态的生理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细胞代谢正常
理化性质稳定
成分稳定
内环境稳态
物质和能量
温度、pH、渗透压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小结: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   )
A. 维持体温处于较低水平
B. 使体内各处pH保持相同
C. 保持体内渗透压绝对不变
D. 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D
随堂练习
2. 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一定量的盐酸滴定等量的人体血浆与0.9%的NaCl溶液,
两者的PH变化相同
B.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
由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的
C. 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 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的,
但都保持在适宜范围内
D
随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