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写传记》课件(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写传记》课件(共3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2 09:50: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写作
1.梳理课文,了解传记的基本知识。
2.理解自传例文,掌握写作自传的基本方法。
3.通过学写小传,学会辩证全面地认识自我与他人。
学习目标
一、什么是传记?
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文章体裁。传记包括他传和自传。他传是为别人记叙,自传是自述生平。
他人:可以是普通人,也可以是名人。
自己:有特色的经历,个性特质等。
了解传记
二、
1.自传体传记。
指某一个人自己写的记载自己的生活经历的文章。
①记载自己前半生或大半生的生活经历的一般称为自传,如《马克·吐温自传》;
②以记载自己生活中的某些片段或某一方面的经历为主的,一般称为自述,如《彭德怀自述》。
2.回忆体传记。
这类传记的作者往往是被立传者的亲属、朋友、同事或部属,他们主要是通过自己的回忆,记载被立传者的生平与事迹,如《回忆我的母亲》《美丽的颜色》。
3.采访体传记。
这类传记的撰写人一般与被立传者原来并无交往,或者是与被立传者相隔几代的后人,他们主要靠采访被立传者的亲友,搜集被立传者的各类资料,然后经过取舍、创造,形成传记,如罗曼·罗兰的《名人传》。
4.自传体传记和采访体传记融合在一起的传记。
5.除了传统的散文体传记外,还有一些特殊体例的传记,如诗体传记(《被隐喻的四月——徐志摩诗传》就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体传记)。
三、传记的特点
美丽的
颜色
1.人物、事件、语言和情感都是真实的。
玛丽·居里&比埃尔·居里 —— 真人
她写道:“我一次炼制20公斤材料……是一种极 累人的工作。” —— 真事
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 —— 真言
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带给我们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快乐。
——真情
真实
生动
2.发挥合理的想象,还原传主的经历,
生动再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历程。
阅读那几天的日记是可怕的。天气变得愈来愈恶劣,寒季比平常来得更早。他们鞋底下的白雪由软变硬,结成厚厚的冰凌,踩上去就像踩在三角钉上一样,每走一步都要粘住鞋,刺骨的寒冷吞噬着他们已经疲惫不堪的躯体。他们往往一连几天畏缩不前,走错路,每当他们到达一个贮藏点时,就稍稍高兴一阵,日记的字里行间重新闪现出信心的火焰。
伟大的悲剧
典型
3.注重记述典型事迹和描绘人物的细节,展现传主精神风貌。
(1)描述典型
“头发被风吹得飘了起来”,“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美丽的颜色》)
(2)展现风貌
表现居里夫人对待科学事业的坚守与期待。
美丽的
颜色
学写传记
确定对象
注意事项
自传:选择和提炼自己的经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及人生见解。
普通人:仔细观察人物言行,全面了解所写人物经历。
他传
创新意识:可以在叙述角度、表达方式、文本传播交流方式等方面创新。
真实性:做到人真、事真、言真、情真,以真取信,以真感人。
文学性:选择事例要典型,记述言行要精当,可发挥合理想象,给人以现场感。
名人:阅读相关书籍,搜集相关资料,全面了解所写人物信息。
忠实于生活,引用准确真实的资料,发表准确公允的议论。
生动形象。
突出人物个性特点,表现人物思想情感与精神品质。
读者意识:不同读者群,传记的写作内容与表达方式不同。
学写传记
一、学写自传
写作实践一 从呱呱坠地到成长为一个少年学生,你已经有了十多年的人生经历。写一段自我介绍,回顾自己过去的经历,也说说自己对未来的想法。300字左右。
思维导图
确定对象
自己
自 传
介绍名字、出生地等基本信息,选择生活经历中的典型事例来写,表达对未来的想法。
选择材料
注意事项
注意记录言行方面的细节,表现自己的个性特点,避免写成流水账。
这就是我
【2008年9月11日,我出生了。“萃”是我的名字,对于初生的我,父母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期望我能萃取精华,博采众长。】
【年龄渐长,名字中承载的期望,逐渐成了我前行的动力。把时间的卷轴铺展了看,我人生中的第一个闪闪发光的点应该是在五年级。】
点明出生日期,解说“我”名字的由来。简洁明了。
过渡段,由名字的内涵转入叙述“我”成长中的典型事例。
例文展示
【微有凉意的秋风,掠过头顶,舒展了国旗的褶痕。全校师生的目光汇聚在主席台前,几百双眼眸落在我身上。演讲稿被我手心中的汗浸得皱皱巴巴的,配乐缓缓响起,被我熟背于心的稿子自然而然地脱口而出,而我好像也走进了故事里。等到结束时回过神来,从容走下舞台,身后是掌声雷动。
比赛的结果很快出来了。在耀眼的灯光下反射出了奖状上三个大大的字——“一等奖”和我脸上抑制不住的笑容。 】
具体叙述典型事例,描写细腻,文句优美,给读者以现场感。
【成功的喜悦引导我一步步前行,或许如今的我尚不完美,但我定会不断努力。在未来,我要变得更加出类拔萃!】
最后从典型事例中得到的收获转入对未来的展望,并与前文“我”的名字照应。
名师总评:这篇自传首先解说了自己名字的来源,接着回顾成长过程中的一件典型事例,最后提出了自己对未来的期望。文句优美,描写细腻。
时间词&
人物特质?
例文1 布衣学者张中行
张中行(1909—2006)先生在吹熄九十七支红蜡烛后,驾鹤而去。“都市柴门”随之关闭,“布衣学者”就此息影。 世人称张中行为“布衣学者”,是再地道不过的。他生于河北香河县一农家,祖上三代都是不通文墨的农夫。他六七岁时上学,农忙时便帮家人干点拾棉花之类的农活。师范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1936年北大毕业,一直吃笔墨饭,曾在学校教过书;建国后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当编辑,编教科书,偷闲写点小文章贴补家用。岁月的年轮,数十年如一日在煮字疗饥中度过。1956年,他所在的出版社评级,六级以上为高级知识分子,张中行是七级。直到耄耋之年,获赠一顶“特约编审”的桂冠,竟也是“地方粮票”。称其“布衣”,是当之又当。张中行在北大读的是中文,但涉猎国学、哲学、禅学和文学,不仅思考老庄、孔孟,而且研究罗素、培根,著述宏富。谓其学者,名副其雅。季羡林评论他“学富五车,腹笥丰盈”,是“高人、逸人、至人、超人”。启功亦云:“既是哲人又是痴人”。
节选自张昌华《曾经风雅——文化名人的背影》(有删改)
二、学写小传
1. 小传要写什么内容?
包括:传主姓名、籍贯、家庭出身、个性特质,学习经历、生活经历、工作经历和成就,评价……
思考:把以上内容分成三类,怎么分?
基本信息:籍贯、家庭出身、生卒年月、学历、党派、人物特质等。
生平事迹:学习经历,生活经历,工作经历等主要人生经历,能反映人物个性特征的典型事件。(主要素材)
简要评价: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含作者评价)
写作素材
正面展现传主形象为主
耄耋之年
三代不通文墨
1956
北大毕业
师范毕业
六七岁
出生
上学做农活
考入北大
煮字疗饥
落选高级
特约编审
2. 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
画出时间轴,写出时间节点
写作顺序
生平事迹以时间为序,紧扣“布衣”“学者”。
传主生平事迹表
姓名 张中行 籍贯 河北香河 享年 九十七岁 职业 学者
时间节点 :出生、求学时、 工作后 人物特质(爱好或特长): 布衣+学者
生平经历 典型事迹1 北大毕业后,一直吃“笔墨饭”,也曾教过书 。 典型事迹2 建国后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当编辑,数十年如一日煮字疗饥。 典型事迹3
所在的出版社评级,差一级没评上高级。
个性品质 勤治学 淡名利 不世俗
简要评价 称其布衣,当之又当。谓其学者,名副其实。
例文2 著者略历
舒舍予,字老舍,现年四十岁,面黄无须。生于北平,三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幼读三百千,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示甘于寒贱也。二十七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三十四岁结婚,今已有一女一男,均狡猾可喜。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教书做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如是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许能有点出息!(课本第47页)
传主生平事迹表
姓名 老舍 外貌 面黄无须 年龄 四十岁 家庭 一儿一女
时间节点 :幼时、求学、及壮、27岁、34岁 人物特质(爱好或特长):养花、读书、买彩票
主要经历 典型事迹1 幼时志学,读三百千 典型事迹2 及壮,教书糊口 典型事迹3
二十七岁,发愤著书,没什么了不得
个性品质 勤奋好学 淡泊名利 上进谦虚
自我评价(行事风格) 甘于寒贱,不着急,做事认真,乐于吃亏, 孝爱老母。
3.怎样写小传?
开头用几个句子简要介绍传主的基本信息和人物特质,含职业、籍贯、家庭和个性品质综述等。
主体记述传主的生平事迹。依次概述关键时间节点的典型事件。包括典型事件一、二、三……
(重点:典型事件+描写人物+个性品质)
结尾简要评价传主。
写作步骤
结合课本所给的写作提示,思考写作的要素、顺序和步骤,并完成传主生平事迹表。
写作要素?
写作顺序?
写作步骤?
写作实践二:请为你的家人写一篇小传,不少于500字。
4.尝试写小传
思维导图
家人小传
选写作对象:对象是家人,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兄弟姐妹。
述主要经历:
既要有概括性的介绍,也要选择人物有代表性的事件或最能表现人物个性的典型事例详写。
可发挥想象:
可以发挥合理的想象和联想,以填补事实的空隙,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
重细节描写:
要抓住人物的言行,适当补充能凸显人物个性的细节描写,使人物有血有肉、形象丰满。
堂弟小传
【堂弟名柯凡,2008年出生于长沙,比我小半岁。】
【一岁会拍球,两岁会执笔,六岁学习小提琴,但学不得法,只得将小提琴作为压箱底之物,如今已拉不成调了。】
开篇介绍传主姓名、出生年份、出生地。
例文展示
用年龄串起幼年之事,寥寥几笔却脉络分明,此为略写。
一、二年级常考双满分,以后便常受0.5分难倒英雄汉之苦,未再有过如此殊荣。【喜做数学难题,却十分马虎,爱写作文,但错字连篇,腹内有华丽之词,笔下却难生花。】
以传主做数学题马虎、写作文苦恼的事例,展现其形象,立体、丰满。
【三年级时身高不足五尺,体重却已过百,因此选篮球以强身健体,几乎终日奔跑于球场,以各球星为榜样,终日睁眼做梦,为进军CBA而努力。怎奈球技进展不大,学习却一落千丈。】 熟人均视他为玩物丧志之徒,浪费光阴之辈。
学篮球本为强身健体,不料却因此荒废了学业。这里写得很生动。
此情况自五年级开始有所改变。【那时堂弟班上来了一个插班生,该生对学习废寝忘食,深得老师喜爱。见此人在班中独占鳌头,堂弟当然心有不服。于是一心苦读,只为毕业时与其一争高下。】
同学的勤奋努力给了传主学习的动力。
【然而就在他即将踏入人生又一段旅程之时,不幸发生了——毕业考试后的次日,由于家中煤气爆炸,他被烧伤。受尽火燎之苦的他在病床上忍耐着,把痛苦深深压在心底,治疗时咬紧牙关一声不吭。】 痊愈之后,他深深地领悟到一个人一生中会有诸多磨难,但是只要自己有毅力,克服困难就像迈一道门槛那么容易。
受伤一事的插入,丰富了传主的性格,从不同角度展现人物形象。
【升入中学后,他的性格没变,仍是嘻嘻哈哈,不知天高地厚。虽然教训多得数不胜数,但他却仍长不大。这就是他,我的堂弟——一个聪明、乐观的中学生。】
篇末结束,收束自然
名师总评:文章按照时间顺序,从出生、幼年,写到小学、中学,循着堂弟的成长足迹摘选其中的典型事件,展现了堂弟活泼、聪明、乐观的形象。语言幽默诙谐,十分有趣。
写作实践三 用欣赏的眼光观察身边的同学,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选择一位,深入交流,为其写一篇小传。不少于500字。
思维导图
为同学写小传
确定写作对象
身边的同学
具体构思
抓住其性格特点,如热心、调皮、聪明等;选择少为人知的典型事例,展现人物闪光点;可以从叙述角度、表述方式方面进行创新。
注意事项
切忌平均用力,导致人物“面目不清”。
例文展示
“老大”小传
【“老大”者,真名薛善祥也。由于此人不拘小节,愿为朋友两肋插刀,故而大名鼎鼎,朋友圈里尊其为“老大”。】
交代“老大”的真名和绰号的来历。
【第一次见到“老大”,是在两个月前。远远看见一人大摇大摆自操场阔步而来,只见他衣衫不整,后襟因为风力,鼓成一个风帆。走近细观,相貌平平,但瘦削冷酷的脸上却有一双不羁的眼睛。往下一瞧,嘿! 他在大冷天居然未穿袜子! 和这个奇怪的人擦肩而过,我忍不住开起玩笑:“吓我一大跳!”同伴嫌弃地仰脸道:“你真孤陋寡闻,此乃‘老大’也!”】
描写“老大”的外貌以及初次见面“老大”给“我”的印象。
【一天,语文课前,传来一个消息:老师要读“老大”的作文了。我疑惑着,就那样一个怪人,还有什么大作问世吗?老师真读了“老大”的《住宿生——仿<卖炭翁>》。嘘——听听内容:“离家学习上初中,脑袋大大腹中空……”“哈哈……”大家都笑了起来,甚至老师每读一句也都有些忍俊不禁。课堂俨然成为笑的海洋。真的是“句句有趣,字字逗人”,一个个精妙的押韵,一句句发自肺腑的“心声”,让我们笑得前仰后合。同学们不是喝彩就是鼓掌。大家一致认为:此人绝非平庸之辈!】
详细描写老师读“老大”作文时的情景。语言生动形象,幽默诙谐。如“嘘——听听内容”“笑得前仰后合”等。
【过了一个星期,老师又读了他的《佳肴几时有》,仍是仿写,依然有趣,给我们带来第二次狂欢。】
【再后来就听说“老大”转学了。这在校园里引起了一场小小的风波,竟有人念起他往日的好,包括他的壮举和那些给人带来快乐的文章。我也隐隐觉得缺了点什么! “老大”的文章我不会忘记。我觉得他的人会像他的文章一样潇洒,更希望“老大”不会从此安于平庸,能成为真正的“老大”,做人中之豪杰。】
略写老师第二次读“老大”作文时的情景。
写“老大”转学离开了“我们”和大家对他的思念以及“我”对他的祝福。
名师总评:文章语言生动,既诙谐幽默,又语意流畅。作者先借外貌描写展现了“老大”的性格,又选取读作文这一典型事例,有详有略地展现了其可爱又立体的人物形象。作者在语言上借鉴了中国民间说唱艺术的特点,把“老大”的形象刻画得丰满而又别具一格。
我们或写自传以自娱、自省,
或为同学写传以勉励、赞美,
我们还可以为更多人写传,
比如我们的父母,心目中崇敬的偶像……
而无论为谁立传,
只要言真,心诚,就能以情动人。
期待同学们写出有“温度”的传记!
教师寄语
1.完成一篇自传或者家人小传,不少于500字。
2.家人小传写完后,读给传主听,或者利用网络,分享到家庭群里交流互动,再做进一步修改。
课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