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阅读训练六 习题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阅读训练六 习题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2 17:25: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六单元
阅读训练六
(一)阅读下面的两首古诗,回答问题。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南 征①
杜 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 ①此诗是大历四年(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1.这两首诗在体裁上都属于   诗,《南征》押韵工整,押   韵。
2.请简要分析杜甫在两首诗中表达情感的异同。
1.这两首诗在体裁上都属于   诗,《南征》押韵工整,押   韵。
解析:
五言律诗,又称五律,是中国近体诗(格律诗)中的一种样式,全诗共八句,每句五个字,三四句、五六句均为对仗句。这两首都是五言律诗。结合《南征》一诗中“林、襟、心、音”可知,压“in”韵。
五言律
in
答案示例:
同:都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对自己日渐衰老(伤时、悲己)的感伤。
异:《春望》一诗还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担忧和思念之情。《南征》表达出羁旅悲愁,常年躲避战乱,漂泊在偏远的地方,偷生落泪;苦无知音,多年自吟自叹,没有知音倾听理解。
2.请简要分析杜甫在两首诗中表达情感的异同。
【甲】周亚夫军细柳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二)(20-21·菏泽郓城期末)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乙】老军校
宝元元年,党项①围延安七日,邻于危者数矣。范侍郎雍②为帅,忧形于色。有老军校③出,自言曰:“某④边人,遭围城者数次,其势有近于今日者。虏人不善攻,卒不能拔,今日万万无虞⑤。某可以保任,若有不可,某甘斩首。”范嘉其言壮,人心亦为之小安。事平,此校大蒙赏拔,言知兵善料敌者,首称之。或谓之曰:“汝敢肆妄言,万一言不验,须伏法。”校笑曰:“若未之思也。若城果陷,谁暇杀我耶?聊欲安众心耳。”
(节选自《梦溪笔谈》,有改动)
【注】①党项: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②范侍郎雍:范雍,宋代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字伯纯,曾于宝元二年(1039年),受振武军节度使,镇守延州。③军校:古代军队中任低级军职的军官。④某:我。⑤虞:忧虑,忧患。
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周亚夫军细柳  , 
(2)上自劳军  ,
(3)军士吏被甲  ,
(4)忧形于色  ,
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已而之细柳军 若未之思也(《老军校》)
B.请以军礼见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C.成礼而去 聚室而谋(《愚公移山》)
D.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B.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C.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D.邻于危者/数矣
6.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7.请你用自己的话简要说出汉文帝称周亚夫为“真将军”的原因。
8.根据【乙】文文意,简要说说老军校立军令状所起的作用。
【乙】老军校
宝元元年,党项①围延安七日,邻于危者数矣。范侍郎雍②为帅,忧形于色。有老军校③出,自言曰:“某④边人,遭围城者数次,其势有近于今日者。虏人不善攻,卒不能拔,今日万万无虞⑤。某可以保任,若有不可,某甘斩首。”范嘉其言壮,人心亦为之小安。事平,此校大蒙赏拔,言知兵善料敌者,首称之。或谓之曰:“汝敢肆妄言,万一言不验,须伏法。”校笑曰:“若未之思也。若城果陷,谁暇杀我耶?聊欲安众心耳。”
(节选自《梦溪笔谈》,有改动)
【注】①党项: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②范侍郎雍:范雍,宋代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字伯纯,曾于宝元二年(1039年),受振武军节度使,镇守延州。③军校:古代军队中任低级军职的军官。④某:我。⑤虞:忧虑,忧患。
参考译文:
【乙】宋仁宗宝元元年,党项人(西夏人)围攻延安城七日,几次濒临陷落。侍郎范雍任统帅(领军防守),非常忧虑。有个老军校站出来,自称:“我是边地人,曾多次遭到敌人围城,危急的情势有和今天差不多的。党项人不善攻城,最终不能攻下城,今天绝对不会有灾祸。我可以担保。如果我的话不灵,我甘愿被杀头。”范雍赞许他的话,人心也为之稍稍安定。乱事平定后,老军校获得晋升和赏赐,人们说能了解敌情,善于预测敌人的人,一定要先提他。有人对老军校说:“你敢胡言乱语,万一事不应验,是要伏军法的。”老军校笑着说:“你没想想。假使城真的被攻陷了,谁有空杀我?(当日那番话,)不过是想安定人心罢了。”
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周亚夫军细柳  , 
(2)上自劳军  ,
(3)军士吏被甲  ,
(4)忧形于色  ,
驻军、驻扎
慰劳
同“披”,穿着
脸色
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已而之细柳军 若未之思也(《老军校》)
B.请以军礼见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C.成礼而去 聚室而谋(《愚公移山》)
D.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
解析:
A.动词,到,往/助词,用在主谓之间,不译;B.介词,用/动词,认为;C.连词,表顺承/连词,表顺承;D.介词,被/动词,做。
5.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B.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C.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D.邻于危者/数矣
D
解析:
A.正确停顿应为:其将/固可袭而虏也;B.正确停顿应为: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C.正确停顿应为: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6.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答案示例:
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
解析:
约,规定;不得,不能,不准。
7.请你用自己的话简要说出汉文帝称周亚夫为“真将军”的原因。
答案示例:
(1)军队训练有素,周亚夫治军有方;(2)军纪严明,令行禁止;(3)周亚夫刚正不阿,恪守军礼。
解析:
根据【甲】文中的“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可知周亚夫治军有方,军队训练有素。根据“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可知他治理军队军纪严明,令行禁止。根据“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可知他刚正不阿,恪守军礼。所以汉文帝称周亚夫为“真将军”。
8.根据【乙】文文意,简要说说老军校立军令状所起的作用。
答案示例:
稳定军心。
解析:
根据【乙】文中的“范嘉其言壮,人心亦为之小安”和“聊欲安众心耳”可知老军校立军令状所起的作用是稳定军心。
或上言秦府(秦王李世民府)旧兵,宜尽除武职,追
入宿卫。上谓之曰:“朕以天下为家,惟贤是与,岂旧兵
之外皆无可信者乎?汝之此意,非所以广朕德于天下也。”
上谓公卿曰:“昔禹凿山治水而民无谤(dú,怨言)
者,与人同利故也。秦始皇营宫室而人怨叛者,病人以利己故也。夫靡丽珍奇,固人之所欲,若纵之不已,则危亡立至。朕欲营一殿,材用已具,鉴秦而止。王公已下,宜体朕此意。”由是二十年间,风俗素朴,衣无锦绣,公私富给。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八》)
(三)(2021·德州中考改编)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9.下列与“则危亡立至”中“则”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C.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D.欲速则不达
10.“除”在《古代汉语词典》中的义项主要有:①台阶;②任命;③清除;④算法的一种。请结合本段内容,选出“尽除武职”中“除”的义项并说明理由。
11.文中画横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有   、   。
12.从选文看,唐太宗有哪两个可贵之处?
或上言秦府(秦王李世民府)旧兵,宜尽除武职,追入宿卫。上谓之曰:“朕以天下为家,惟贤是与,岂旧兵之外皆无可信者乎?汝之此意,非所以广朕德于天下也。”
上谓公卿曰:“昔禹凿山治水而民无谤(dú,怨言)者,与人同利故也。秦始皇营宫室而人怨叛者,病人以利己故也。夫靡丽珍奇,固人之所欲,若纵之不已,则危亡立至。朕欲营一殿,材用已具,鉴秦而止。王公已下,宜体朕此意。”由是二十年间,风俗素朴,衣无锦绣,公私富给。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八》)
参考译文:
有人上书说秦王府的旧兵,应该全都授予武官职位,补充进宫中的宿卫部队。唐太宗对他说:“我把天下当作自己的家,只要是贤能的人就任用,难道旧兵之外就没有可信任的人了吗!你的这个想法,可不是向天下百姓来推广我的恩德的好意见啊。”
太宗对公卿大臣们说:“从前大禹凿山治水而百姓没有怨谤之言,这是他的工程是为所有人谋利的缘故。秦始皇营造宫室而百姓怨声载道、图谋反叛,这是他损害他人用以自利的缘故。那些奇珍异宝,固然是人人都想要的,如果放纵自己不克制住,那么灭亡的危机立即就要到了。我想要建造一个宫殿,各种材料已经准备好了,鉴于秦的例子便停止了建造。王公及以下的大臣们,应当体会我的用意。”从此二十年间,风俗质朴淳厚,穿着不用锦绣,官府与百姓均很富足。
9.下列与“则危亡立至”中“则”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C.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D.欲速则不达
A
解析:
A.连词,表示顺承关系,可译为“就”。B.连词,“则……则……”并用,有加强对比的作用。C.连词,如果。D.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却”。题干中的“则”是表示顺承关系,是“就”的意思。A项意义与之相同。
10.“除”在《古代汉语词典》中的义项主要有:①台阶;②任命;③清除;④算法的一种。请结合本段内容,选出“尽除武职”中“除”的义项并说明理由。
答案示例:
② 因为太宗唯贤是举,认为不可任人唯亲,反对给旧部封官加爵。
解析:
“或上言秦府旧兵,宜尽除武职,追入宿卫”的意思是:有人上书说秦王府的旧兵,应该全都授予武官职位,补充进宫中的宿卫部队。“除”的含义应选②。选择理由:由“朕以天下为家,惟贤是与,岂旧兵之外皆无可信者乎”可知,唐太宗唯贤是举,认为不可任人唯亲。可见“除”是“任命”的意思。
11.文中画横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有   、   。
举例论证
解析:
“昔禹凿山治水而民无谤者,与人同利故也”列举了以前大禹治水的事例,论证他不受百姓怨谤的原因是“与人同利”,此为举例论证。“秦始皇营宫室而人怨叛者,病人以利己故也”则列举了秦始皇的事例,论证他受到百姓怨恨的原因是“病人以利己”。运用举例论证的同时,唐太宗还将禹与秦始皇的做法进行了对比,因而还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对比论证
12.从选文看,唐太宗有哪两个可贵之处?
答案示例:
唯贤是举、不纵所欲。
解析:
第一段通过唐太宗的语言“朕以天下为家,惟贤是与,岂旧兵之外皆无可信者乎”可知,唐太宗任人唯贤,表现唐太宗唯贤是举。第二段通过唐太宗对大禹治水与秦始皇建造宫殿两个事例的对比分析,以及对“朕欲营一殿,材用已具,鉴秦而止”的解释,可知唐太宗不纵所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