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新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认识区域单元测试题(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25小题,共50分)
(2020·高二单元测试)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区域的特点是( )
A.区域与区域之间是相互独立、互不联系的
B.区域之间具有一定的界线,且界线一定是明确的
C.一个区域的发展能促进其内部经济的发展,但并不影响周边地区
D.一个区域往往具有一定的优势、特点和功能,这是与其他区域的差异所在
2.下列区域中有明确界线的是( )
A.河南省 B.中华文化区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温带季风气候区
(2021·高二单元测试)在维多利亚瀑布顶部,岩石挡住河水形成的天然水池被称为“魔鬼泳池”。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3.图中
A.大陆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 B.裂谷由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形成
C.大陆中部以平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 D.甲地典型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4.图中洋流
A.①的形成受西南风影响 B.②使沿岸荒漠带向北延伸
C.③与暖流交汇形成渔场 D.使30°S大陆东岸水温低于西岸水温
5.一年中“魔鬼泳池”相对安全的时段是
A.1~2月 B.3~4月
C.9~10月 D.11~12月
(2019春·山西晋中·高二祁县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读我国陆地领土四端的经纬度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四端点 ①端点 ②端点 ③端点 ④端点
经纬度位置 4°N,112°E附近 49°N,135°E附近 53°N,123°E附近 40°N,73°E附近
6.②端点是我国陆地领土的( )
A.最西端 B.最东端 C.最北端 D.最南端
7.④端点所在省级行政区的地理特征是( )
A.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B.农业以“河谷农业”为主
C.三山夹两盆的地形分布特征 D.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2021秋·陕西渭南·高二校考阶段练习)读下列四省区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8.有关四省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四个省区由北而南的排序是①、②、③、④ B.四个省区中没有一个濒临海洋
C.四个省区彼此之间互不相邻 D.图中①省区的简称是赣
9.关于四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省区有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 B.②省区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
C.③省区位于西部经济地带 D.④省区人口居我国前五位
(2018秋·河北沧州·高二河北黄骅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读“我国某区域≥10℃积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甲地区位于我国( )
A.华北地区 B.华南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南地区
11.主要制约图中甲所在地形区农业发展的因素有( )
①台风 ②旱涝 ③风沙 ④滑坡 ⑤盐碱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⑤
12.下列关于图中西部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喀斯特发育的高原地区 B.位于中温带半湿润地区
C.河流水量较小、含沙量大 D.位于非季风区
(2018春·陕西延安·高二延安市实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图是世界两个区域海陆分布简图(阴影代表海洋),回答问题。
13.根据地理坐标判断,甲、乙两地距离约为( )
A.5200千米 B.520千米 C.6400千米 D.4000千米
14.Ⅰ、Ⅱ所在国描述正确的是( )
A.两国都以黑种人为主
B.Ⅰ所在国黄金、金刚石资源丰富,Ⅱ所在国石油资源丰富
C.两国的经济部门中都以第一产业为主
D.两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都是原始型
(2018春·甘肃天水·高二天水市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图是2004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与四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 B.清洁能源的比重大
C.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D.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
16.关于四省的正确排序是( )
A.①四川②黑龙江③甘肃④河北 B.①四川②河北⑨甘肃④黑龙江
C.①甘肃②河北③四川④黑龙江 D.①河北②黑龙江③甘肃④四川
17.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中( )
A.黑龙江省全部地处半湿润区 B.四川省全部处于亚热带
C.甘肃拥有四种干湿地区 D.河北省拥有亚热带和暖温带
(2018秋·江苏南通·高二江苏省如皋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读“我国植被分布图”,完成问题。
18.乙植被属于( )
A.热带季雨林 B.草原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19.与图中区域之间界线特点相似的是( )
A.自然带界线 B.中国国界线 C.河流流域界线 D.省级行政区界线
20.关于荒漠区域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具有一定的形状和范围 B.内部具有相似性和连续性
C.与甲区域有明显的差异 D.与各个区域之间毫无联系
(2018秋·江苏南通·高二江苏省如皋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为响应“西部大开发战略”,各地纷纷出台了“援疆、援藏的支教政策”。支教政策把东部的人才、技术、管理经验带到了西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关于西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矿产资源丰富②劳动力素质高③交通不便④生态环境脆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使东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②加强了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全
③缩小了东部与西部发展差距④扩大了国内市场的需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2秋·四川资阳·高二校考阶段练习)城市经济圈由若干个空间邻近、联系密切、功能互补和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核心城市对周边地区具有明显的辐射带动作用,中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良性互动关系。成渝双城经济圈位于长江经济带的上游,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成渝双城经济圈的两大核心城市是( )
A.成都、德阳 B.西安、成都 C.重庆、攀枝花 D.成都、重庆
24.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 )
A.提高核心城市的等级 B.拓展核心城区的范围
C.形成高质量发展区域 D.人口向核心城市集聚
25.为顺利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主要发展核心城市 B.优化城市等级体系 C.提高第一产业比重 D.均衡布局主导产业
二、综合题(4小题,共50分)
26.(2023春·辽宁朝阳·高二建平县实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从A点向东、向南、向西、向北各走200km最终落在A点的____方位。
(2)C点与D点之间纬线距离约为____km。
(3)图中C点在A点的____方向。从B点乘飞机到D点,走最短距离,则飞机飞行的方向是____。
(4)图中G点对跖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
(5)图中甲、乙、丙三个区域的图上面积相等,实际范围的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
27.(2023春·河南新乡·高一校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成都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也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博物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国有化(1978-1997年)、非国有化(1998-2009年)和产业化(2010年至今)三个阶段。截至2018年底。成都市共有国有博物馆48家、民办博物馆102家,其中民办博物馆多以单个主题(如历史、艺术、自然科学)为主,规模较小,下图示意1998-2016年成都市博物馆数量变化。
(1)推测成都市民办博物馆新增数量多的主要原因。
(2)说出博物馆的主要社会功能。
(3)简述博物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28.(2023春·河南开封·高一河南省杞县高中校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中心城市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和全国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综合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起着枢纽作用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心城市以经济区和城市群为依托,是经济区生产布局和城市群功能分工的空间表现形式,是具备较强聚集扩散、服务和创新功能的区域经济中心。2016年12月26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以下称“规划”),其中明确提出,支持武汉、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之前武汉、郑州、合肥、长沙都在积极争取国家中心城市,最终花落武汉和郑州,合肥和长沙错失机会。郑州在航空港实验区、郑东新区、郑汴一体化、新能源汽车、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建设将受益。下图为我国中部六省区位置示意图。
(1)结合材料,分析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的确立对郑州发展的意义。
(2)推测与郑州相比,合肥未能获批国家中心城市的原因。
29.(2023春·陕西渭南·高二统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智利是首个与我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南美洲国家,并于2019年与我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近年来,中智两国经贸合作日益紧密,我国向智利出口机电、轻工等产品,从智利主要进口矿产、农林产品,两国合作前景广阔。下图为南美洲部分地区图和S市、M市的气候资料图。
(1)智利被称为世界上最“孤独的国家”,从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角度分析原因。
(2)根据图中信息,描述S市的气候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3)分析我国和智利在经贸合作中各自的优势条件。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新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认识区域单元测试题(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25小题,共50分)
(2020·高二单元测试)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区域的特点是( )
A.区域与区域之间是相互独立、互不联系的
B.区域之间具有一定的界线,且界线一定是明确的
C.一个区域的发展能促进其内部经济的发展,但并不影响周边地区
D.一个区域往往具有一定的优势、特点和功能,这是与其他区域的差异所在
2.下列区域中有明确界线的是( )
A.河南省 B.中华文化区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温带季风气候区
【答案】1.D 2.A
【分析】1.由区域的含义和特点可知,区域之间不是封闭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区域的界线有些具有确定性,如行政区,有些则具有过渡性,如干湿地区,AB错。一个区域的发展能促进其内部经济的发展,但也会影响到周边地区,C错。一个区域往往具有一定的优势、特点和功能,这是与其他区域的差异所在,体现了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差异性,D正确,故选D。
2.区域的边界有虚有实,行政区是典型的有明确界线的区域,而文化区、自然带、气候区均没有明确的界线,河南省属于行政区,具有明确的边界,A正确。中华文化区属于文化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区属于自然区域,无明确的界线,BCD错误。故选A。
【点睛】区域的特征:①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②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③内部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区域与区域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④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021·高二单元测试)在维多利亚瀑布顶部,岩石挡住河水形成的天然水池被称为“魔鬼泳池”。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3.图中
A.大陆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 B.裂谷由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形成
C.大陆中部以平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 D.甲地典型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4.图中洋流
A.①的形成受西南风影响 B.②使沿岸荒漠带向北延伸
C.③与暖流交汇形成渔场 D.使30°S大陆东岸水温低于西岸水温
5.一年中“魔鬼泳池”相对安全的时段是
A.1~2月 B.3~4月
C.9~10月 D.11~12月
【答案】3.D 4.B 5.C
【解析】3.非洲东临印度洋。A错误。裂谷由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形成。B错误。非洲大陆中部以刚果盆地为主。C错误。甲地地处南纬300到400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典型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正确。故选D。
4.根据非洲南部洋流分布分析①洋流为西风漂流,属于风海流,受盛行西风影响形成,在南半球风向为西北风。A错误。②洋流为本格拉寒流,对沿岸降温减湿,使得荒漠带向北延伸。B正确。③洋流为暖流,①②寒流为寒流。C错误。大陆东岸为暖流,大陆西岸为寒流,东岸水温高于西岸。D错误。故选B。
5.图示地区位于南半球,赞比西河流域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9~10月北半球夏秋季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地受信风带控制,气候干旱,河流水量小,“魔鬼泳池”相对安全。11月-次年4月气压带、风带南移,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该流域,进入湿季,河流水量大,流速急,“泳池”不安全。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魔鬼游泳池位于赞比亚与津巴布韦边界的维多利亚瀑布。号称世界上最危险的“魔鬼游泳池”位于110米高的维多利亚瀑布之颠,是天然形成的。每年的大部分时间瀑布的水量都十分充沛,波涛汹涌的河水会拍打着岩石奔流而下,选择在这个时候去游泳显然是不明智的,那样的话你肯定会“顺流而下”。而到了旱季的时候“魔鬼游泳池”就会变成冒险者的乐园,届时人们可以在相对舒缓的水流的“按摩”下,一边尽情饱览秀美壮丽的景色,一边在水中嬉闹游戏。
(2019春·山西晋中·高二祁县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读我国陆地领土四端的经纬度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四端点 ①端点 ②端点 ③端点 ④端点
经纬度位置 4°N,112°E附近 49°N,135°E附近 53°N,123°E附近 40°N,73°E附近
6.②端点是我国陆地领土的( )
A.最西端 B.最东端 C.最北端 D.最南端
7.④端点所在省级行政区的地理特征是( )
A.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B.农业以“河谷农业”为主
C.三山夹两盆的地形分布特征 D.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答案】6.B 7.C
【解析】6.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是: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N附近;最南端--曾母暗沙,4°N附近;最西端--帕米尔高原,73°E附近;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附近.49°N,135°E是我国领土最东端,位于黑龙江省。综上,B正确、ACD错误。故选B。
7.有材料分析可知,④端点位于我国领土最西端,位于新疆,降水量少,但西北地区受大西洋水汽影响,降水量较多,A错误;农业分布于绿洲地区,B错误;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但是年际变化不大,D错误;在新疆地区,典型的地形特征是三山夹两盆的地形分布特征,C正确。故选C。
【点睛】新疆的山脉地形特点是山脉与盆地相间排列,盆地与高山环抱,喻称“三山夹二盆”。北部阿勒泰山,南部为昆仑山系;天山横亘于新疆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尔盆地。习惯上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
(2021秋·陕西渭南·高二校考阶段练习)读下列四省区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8.有关四省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四个省区由北而南的排序是①、②、③、④ B.四个省区中没有一个濒临海洋
C.四个省区彼此之间互不相邻 D.图中①省区的简称是赣
9.关于四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省区有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 B.②省区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
C.③省区位于西部经济地带 D.④省区人口居我国前五位
【答案】8.A 9.A
【解析】8.根据轮廓图分析可知,①为江西,②为河南,③为吉林,④为贵州。四个省区由北而南的排序是③②①④,A错误,符合题意;四省区均不临海,均不相邻,BC正确,不合题意;①为江西,简称是赣,D正确,不符合题意。本题要求选择叙述不正确的选项,故选A。
9.结合所学和上题分析可知,①为江西,有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A正确;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而非河南(②),河南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少,B错误;③为吉林,吉林属于中部经济带,C错误;④为贵州,贵州人口较少,人口数量并不位居我国前五位,D错误。故选A。
【点睛】依照各省级行政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把全国大致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经济地带。东部经济地带包括京、津沪和临海的所有省区;西部经济地带包括西南区(渝、川贵、云、藏)和西北区(陕、甘、宁、青、新)。其余省区为中部经济地带。
(2018秋·河北沧州·高二河北黄骅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读“我国某区域≥10℃积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甲地区位于我国( )
A.华北地区 B.华南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南地区
11.主要制约图中甲所在地形区农业发展的因素有( )
①台风 ②旱涝 ③风沙 ④滑坡 ⑤盐碱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⑤
12.下列关于图中西部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喀斯特发育的高原地区 B.位于中温带半湿润地区
C.河流水量较小、含沙量大 D.位于非季风区
【答案】10.A 11.D 12.C
【解析】10.结合图中经纬度和轮廓可以判断,甲地位于华北地区,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1.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甲地区为华北平原,制约华北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旱涝、盐碱和风沙,②③⑤正确;甲地纬度相对较高,受台风影响相对较小,①错;甲地为平原地形,滑坡一般出现在山区,④错。②③⑤正确,故选D。
12.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可判断出,图中西部地区为黄土高原,是温带季风气候,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BD错;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发育,黄土高原是黄土地貌为主,A错;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北方地区,降水相对较少,河流水量较小,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大,C正确。故选C。
【点睛】根据各地的活动积温,气象部门一般将中国自南向北粗略划分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五个温度带。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是热带和亚热带,其中仅云南的西双版纳、广东的雷州半岛、海南省和台湾的南部为热带,其余地区为亚热带。秦岭—淮河以北为温带,其中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和塔里木盆地为暖温带,大兴安岭 北段为寒温带,其余地区是中温带。青藏高原因地势高,气候条件比较独特,属于高寒气候地区。
(2018春·陕西延安·高二延安市实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图是世界两个区域海陆分布简图(阴影代表海洋),回答问题。
13.根据地理坐标判断,甲、乙两地距离约为( )
A.5200千米 B.520千米 C.6400千米 D.4000千米
14.Ⅰ、Ⅱ所在国描述正确的是( )
A.两国都以黑种人为主
B.Ⅰ所在国黄金、金刚石资源丰富,Ⅱ所在国石油资源丰富
C.两国的经济部门中都以第一产业为主
D.两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都是原始型
【答案】13.A 14.B
【解析】13.读图可知,甲乙两地经度相同,甲在南回归线,乙在北回归线,两地纬度差47°。纬度差1°,距离111千米,所以两地距离约5217千米,最接近的为5200千米,故选A。
14.南非以黑种人为主,埃及以白种人为主,A错。Ⅰ所在国黄金、金刚石资源丰富,Ⅱ所在国石油资源丰富,B正确。图中Ⅰ所在国是南非,Ⅱ所在国是埃及。南非的经济部门中以第二产业为主,埃及以石油、运河、侨汇和旅游为经济支柱产业,C错误。两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都是过渡型,D错误。故选B。
【点睛】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一度,距离相差111KM。同一纬线上,经度相差一度,距离相差111KM乘以cos该纬度数;赤道上,经度相差一度,距离相差111KM。
(2018春·甘肃天水·高二天水市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图是2004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与四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 B.清洁能源的比重大
C.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D.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
16.关于四省的正确排序是( )
A.①四川②黑龙江③甘肃④河北 B.①四川②河北⑨甘肃④黑龙江
C.①甘肃②河北③四川④黑龙江 D.①河北②黑龙江③甘肃④四川
17.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中( )
A.黑龙江省全部地处半湿润区 B.四川省全部处于亚热带
C.甘肃拥有四种干湿地区 D.河北省拥有亚热带和暖温带
【答案】15.A 16.A 17.C
【解析】15.根据图示:四省能源消费都以常规能源煤炭和石油为主,温室气体排放多,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容易形成酸雨,因此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6.四省中,黑龙江石油资源最丰富,四川天然气资源最丰富,甘肃的黄河上游段水电较多,河北煤炭占比最高。所以①是四川、②是黑龙江,③是甘肃、④是河北,A正确,排除BCD。故选A。
17.黑龙江的三江平原地区属于湿润地区,A错误;四川省的西部海拔高,气温低,属于高原山地气候,B错误;我国跨四种干湿地区和四种温度带的省区是甘肃,C正确;河北省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无亚热带,D错误。故选C。
【点睛】我国跨四种干湿地区和四种温度带的省区是甘肃。甘肃自南向北依次跨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干旱地区和半干旱地区,亚热带、暖温带、高原气候区、中温带。
(2018秋·江苏南通·高二江苏省如皋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读“我国植被分布图”,完成问题。
18.乙植被属于( )
A.热带季雨林 B.草原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19.与图中区域之间界线特点相似的是( )
A.自然带界线 B.中国国界线 C.河流流域界线 D.省级行政区界线
20.关于荒漠区域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具有一定的形状和范围 B.内部具有相似性和连续性
C.与甲区域有明显的差异 D.与各个区域之间毫无联系
【答案】18.C 19.A 20.D
【分析】本题以我国植被分布图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
18.如图,热带季雨林分布在我国西南热带季风气候区,A错误;草原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图中丁所在区域,B错误;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温带季风气候区,图中乙所在区域,C正确;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在我国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图中甲所在的区域,D错误。故选C。
19.该区域边界为植被分布边界与我国自然带分布边界大致相似,A正确;中国国界线不在我国内部,B错误;河流流域边界主要受我国山脉的影响,与植被分布关系不大,C错误;省级行政区边界比自然带边界复杂,D错误。故选A。
20.图中荒漠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内陆,有边界具有一定形状,A正确;内部自然环境比较干旱,有相似性和连续性,B正确;荒漠带主要在干旱地区,甲区域主要在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两者有明显的差异,C正确;荒漠区与其他区域存在差异,这样才导致了区域之间的要素流动,从而与其他区域产生联系,D错误;题目要求选择错误说法,故选D。
【点睛】区域具有一定的形状和范围,内部具有相似性和连续性,与其他区域有明显的差异。
(2018秋·江苏南通·高二江苏省如皋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为响应“西部大开发战略”,各地纷纷出台了“援疆、援藏的支教政策”。支教政策把东部的人才、技术、管理经验带到了西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关于西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矿产资源丰富②劳动力素质高③交通不便④生态环境脆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使东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②加强了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全
③缩小了东部与西部发展差距④扩大了国内市场的需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21.C 22.D
【解析】21.我国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故①正确;我国西部地区不如东部地区劳动力素质高,故②错误;我国西部地区地形以高原、山地、盆地为主,地势崎岖,交通不便,故③正确;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容易遭到破坏,且破坏后很难恢复,故④正确。所以选C。
22.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故①错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加强了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全,故②正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缩小了东部与西部发展差异,故③正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扩大了国内市场的需求,④正确。所以选D。
【点睛】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依托亚欧大陆桥、长江水道、西南出海通道等交通干线,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以线串点,以点带面,逐步形成我国西部有特色的西陇海兰新线、长江上游、南(宁)贵(阳)昆(明)等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带,带动其他地区发展,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西部大开发。
(2022秋·四川资阳·高二校考阶段练习)城市经济圈由若干个空间邻近、联系密切、功能互补和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核心城市对周边地区具有明显的辐射带动作用,中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良性互动关系。成渝双城经济圈位于长江经济带的上游,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成渝双城经济圈的两大核心城市是( )
A.成都、德阳 B.西安、成都 C.重庆、攀枝花 D.成都、重庆
24.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 )
A.提高核心城市的等级 B.拓展核心城区的范围
C.形成高质量发展区域 D.人口向核心城市集聚
25.为顺利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主要发展核心城市 B.优化城市等级体系 C.提高第一产业比重 D.均衡布局主导产业
【答案】23.D 24.C 25.B
【解析】23.成渝双城经济圈中等级最高的两个城市是成都、重庆,是省会、直辖市。D正确。
24.有利于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不能提高城市等级,A错误,C正确;促进城市化进程,分散核心城市职能和人口,不能拓展核心城市范围,BD错误。故选C。
25.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应该促进核心城市的产业升级,充分发挥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培育中小城市增强城市群内部各级城市的产业分工协作,完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城市群内部的互联互通,A错误,B正确;提高第二、第三产业比重,C错误;应增强城市群内部各级城市的产业分工协作,并非均衡布局,D错误。故选B。
【点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位于长江上游,地处四川盆地,东邻湘鄂、西通青藏、南连云贵、北接陕甘,是我国西部地区发展水平最高、发展潜力较大的城镇化区域,是实施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综合题(4小题,共50分)
26.(2023春·辽宁朝阳·高二建平县实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从A点向东、向南、向西、向北各走200km最终落在A点的____方位。
(2)C点与D点之间纬线距离约为____km。
(3)图中C点在A点的____方向。从B点乘飞机到D点,走最短距离,则飞机飞行的方向是____。
(4)图中G点对跖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
(5)图中甲、乙、丙三个区域的图上面积相等,实际范围的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
【答案】(1)正西
(2)277.5
(3) 西南 先正南,后正北
(4)(30°S,140°E)
(5)丙>乙>甲
【分析】本题以经纬网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方向的判断、纬线长的计算、最短航线、比列尺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应用地理基本知识分析图文材料的能力。
【详解】(1)从A点向东、向南、向西、向北各走200km,向南北走的纬度差是一样的, 向东向西的经度差不一样, 根据纬线的长度变化,纬度越高,相同经度差距离越短,因此向东、向南、向西、向北走200km,最终落在A点的正西方位。
(2)C点的经纬度坐标是(170°E, 60°S) , C点与D点之间经度相差5°,1°是111*cos60, 则经度相差5的纬线长= 5*111*1/2 ,约为277.5km。
(3)根据图示A、B点所在的经纬度变化,越往北纬度越低,判断为南半球;顺着自转方向,经度数减少,判断为西经;A点的地理坐标为(15°S,15°W), C点的地理坐标为(170°E,60°S), 从南北方向来看, C点位于的A点南方;从东西方位来看,两地的经度和大于180°,因此15°W在东,170°E在西, 因此C点在A点的西方,综合判断C点在A点的西南方向。从B点乘飞机到D点,因为两点位于同一经线圈上,最短距离应是走经线圈的劣弧,故走最短距离的飞机飞行方向是先正南再正北。
(4)读图分析可知,G点的地理坐标为(30°N, 40°W),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纬度数相同,南北纬相反,经度数和相加为180°,东西经相反,因此G点关于地心对称点的地理位置坐标是(30°S, 140°E)。
(5)结合所学知识,所跨经纬度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甲乙丙三地图幅相同,但甲的纬度最高,乙的纬度次之,之后为丙,实际范围的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丙>乙>甲。
27.(2023春·河南新乡·高一校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成都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也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博物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国有化(1978-1997年)、非国有化(1998-2009年)和产业化(2010年至今)三个阶段。截至2018年底。成都市共有国有博物馆48家、民办博物馆102家,其中民办博物馆多以单个主题(如历史、艺术、自然科学)为主,规模较小,下图示意1998-2016年成都市博物馆数量变化。
(1)推测成都市民办博物馆新增数量多的主要原因。
(2)说出博物馆的主要社会功能。
(3)简述博物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答案】(1)收藏家对文化的热爱;政府的大力支持。
(2)收藏保存文物标本和其他实物资料;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思想品德教育科学研究;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3)博物馆可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博物馆可以提高当地居民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水平;博物馆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可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的人才,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分析】本题以成都博物馆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区域差异与因地制宜,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及其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综合思维素养。
【详解】(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成都民办博物馆数量增加多以历史,艺术,自然,科学为主且规模较小,民办博物馆主要是出于收藏家对艺术文化的热爱,将文物文化进行分享传播,同时,加上政府大力支持,促进了民办博物馆数量的增多。
(2)根据所学知识,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包括可以收藏,保存文物标本以及相关的实物资料,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历史文化;博物馆的存在可以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养,提高人们的知识素养和审美水平,丰富人民群众的生活;博物馆也可以成为思想品德教育研究的场所。
(3)根据所学知识,博物馆的存在可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成为旅游景点吸引人们来此旅游,从而增加经济收入;博物馆也可以提高当地居民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同时,还可以促进本地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文化产品的流通,增加经济收入;博物馆可以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场所,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从而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本地教育事业发展,培养更多人才,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28.(2023春·河南开封·高一河南省杞县高中校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中心城市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和全国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综合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起着枢纽作用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心城市以经济区和城市群为依托,是经济区生产布局和城市群功能分工的空间表现形式,是具备较强聚集扩散、服务和创新功能的区域经济中心。2016年12月26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以下称“规划”),其中明确提出,支持武汉、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之前武汉、郑州、合肥、长沙都在积极争取国家中心城市,最终花落武汉和郑州,合肥和长沙错失机会。郑州在航空港实验区、郑东新区、郑汴一体化、新能源汽车、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建设将受益。下图为我国中部六省区位置示意图。
(1)结合材料,分析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的确立对郑州发展的意义。
(2)推测与郑州相比,合肥未能获批国家中心城市的原因。
【答案】(1)促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进一步成为国际物流中心和现代化产业基地;推动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加快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推动郑州、开封等重点区域一体化发展;加大新能源汽车研发和推广力度,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创新体系,打造郑州等城市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2)合肥位置偏东,临近长江三角洲地区,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对于中部省区崛起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小;相较于郑州的立体交通枢纽而言,合肥的交通枢纽地位不突出;与郑州相比,合肥的经济实力较弱,中心城市职能难以有效发挥。
【分析】本题以国家中心城市为背景,涉及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的确立对郑州发展的意义、合肥未能获批国家中心城市的原因等相关知识,考查对地理问题的阐释与探究能力。
【详解】(1)根据材料,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的确立对郑州在航空港实验区、郑东新区、郑汴一体化、新能源汽车、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建设将受益。即航空港实验区方面:促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进一步成为国际物流中心和现代化产业基地;郑东新区方面:推动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电子商务方面:加快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郑汴一体化方面:推动郑州、开封等重点区域一体化发展;新能源汽车方面:加大新能源汽车研发和推广力度,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创新体系,打造郑州等城市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2)推测与郑州相比,合肥未能获批国家中心城市,说明合肥未满足设立国家中心城市的条件。从地理位置看,合肥位置偏东,临近长江三角洲地区,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对于中部省区崛起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小;从交通条件看,相较于郑州的立体交通枢纽而言,合肥的交通枢纽地位不突出;从经济实力看,与郑州相比,合肥的经济实力较弱,中心城市职能难以有效发挥。
29.(2023春·陕西渭南·高二统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智利是首个与我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南美洲国家,并于2019年与我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近年来,中智两国经贸合作日益紧密,我国向智利出口机电、轻工等产品,从智利主要进口矿产、农林产品,两国合作前景广阔。下图为南美洲部分地区图和S市、M市的气候资料图。
(1)智利被称为世界上最“孤独的国家”,从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角度分析原因。
(2)根据图中信息,描述S市的气候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3)分析我国和智利在经贸合作中各自的优势条件。
【答案】(1)智利西临太平洋,与其他国家距离遥远;南部隔海与南极洲相望,南极大陆无人定居;陆上东部有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北部有沙漠阻隔,与邻国交往不便。
(2)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原因:地处30°S-40°S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影响。
(3)中国:市场广阔;技术、资金充足。
智利:资源丰富;农产品种类多样,价格低。
【分析】本题以南美洲国家智利的图文材料为背景设置三道试题,考查了自然环境特征描述、气候成因等知识点,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实际分析、应用能力。
【详解】(1)由图可知,智利位于南美洲,西临太平洋,太平洋海域辽阔,与其他国家距离遥远;南部隔海与南极洲相望,南极大陆无人定居,多冰雪;陆上东部有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和内陆地区交通不便,北部有沙漠阻隔,与邻国交往不便被“孤立起来”。综上,智利被称为世界上最“孤独的国家”。
(2)由气候直方图可以看出,S市气候呈现出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的特点,故为地中海气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成因:图中信息显示,S市地处30°S-40°S大陆西岸,夏季(1月)气压带风带南移,此地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降水少;冬季则受西风影响,带来丰富水汽,降水较多。
(3)结合材料信息,我国向智利出口工业产品,则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资金、技术充足;且我国人口众多,市场广阔。
由“从智利主要进口矿产、农林产品”可知,智利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且由于其自然环境多样,农产品种类十分丰富;此外,由于智利以低级产品出口为主,故价格较低。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