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4-10-26 21:57: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物七上济南版第2单元第1章第2节导学案
第二单元 第一章 多彩的生物世界
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描述植物的蒸腾现象,识记气孔的作用;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锻炼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照实验的设置,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观察能力;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与沟通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植树造林、保护植物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蒸腾作用的概念及叶片的结构、气孔的开闭和分布
难点:叶片结构的观察、叶片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以及气孔开闭的原理
【学法指导】讲授法、讨论法、观察法、自主学习法
导  学  过  程 方法导引
【自主学习,基础过关】 自主检测一、观察叶片结构1.实验方法:练习制作 。 2.叶片结构:_____ 、_____、 ______。 3.气孔:主要分布在 表皮,它是蒸腾失水的 ,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 。 二、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1.概念:水分以 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 2.主要结构:依靠 完成,其张开和闭合受 控制。3.影响因素: 、 ______、 ______ 、_______。 4.强度:散失 以上植物体所吸收的水。 5.意义:促进植物体对 的吸收,促进对 和 的运输,使植物体有效地 。 我的疑惑: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探究问题一、叶片面积与植物散失水分的关系 两个锥形瓶内的水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为什么要对2个枝条做不同的处理? 本实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组是哪个?实验的变量是什么? 探究问题二、观察叶片的结构1.自主学习:先预习课本 49 页实验,然后根据学案上的“几个注意事项”,独立完成实验。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好记录,以备交流。 实验注意事项: (1)取老一点的叶,因为其内部的结构相对成熟易观察; (2)要迅速地切割,使内容结构完整; (3)在载玻片上放置切片时,注意切面向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
(4)要更好地观察到保卫细胞和气孔,再用镊子从叶片上分别撕取一上块上、下表皮, 制成临时装片来观察。 2、合作探究: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对照教材彩图,小组分析、归纳解决以下几问题。 把答案写在学案上,疑难之处做好标记,以备交流。 (1)叶片的上、下表皮细胞有无叶绿体?细胞的排列有什么特点? 叶肉细胞有什么特点?在排列上有什么不同? 用自己的话描述保卫细胞的形态、结构以及气孔在上、下表皮的分布特点。 【检测反馈,学以致用】1.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是通过下列哪个结构散失的?( ) 。 A.根 B.茎 C.叶 D.果实 2.制作叶横切面临时装片时,正确的切片方法是( ) 。 A.迅速地一次切割 B.缓慢切下 C.迅速来回拉切 D.缓慢来回切 3.制作叶横切面临时装片时,下面哪一步是多余的?( ) 。 A.在载玻片上滴清水 B.取材料 C.盖盖玻片 D.染色4.一般来说,植物体叶片的上下表皮都有气孔,上下表皮气孔的数量关系是( )。 A.上表皮多 B.下表皮多 C.基本相同 D.不确定
5.陆生植物叶的气孔多分布于下表皮,你认为有何原因?( ) A.可加快水分蒸腾 B.可减少水分散失 C.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 D.利于氧气溢出叶片
6.下列哪种物质不通过气孔进出?( ) 。 A.氧气 B.二氧化碳 ( http: / / www.21cnjy.com ) C.无机盐 D.水
7.植物体吸收的水分约有( )参与组成植物体和用于维持生理过程。 A.10%以上 B.50%~60% C.5%以下 D.全部 8.下列描述与植物的蒸腾作用无关的是( ) 。 A.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水 B.促进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C.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D.促进植物体对无机盐的吸收9.下图为植物叶片纵切面图,请据图回答。(1)叶片蒸腾作用需要的水大部分是由[ ] 运来的。(2)对叶片内部起保护作用的是[ ] 和[ ] 。(3)图中各结构的细胞内含有较多叶绿体的是[ ] ,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在此进行。(4)气体进出植物体的门户是[ ] ,它的开闭受 的控制。【总结提炼,知识升华】1、学生总结得出结论2、教师板书 定义植物的蒸腾作用 主要部位: 影响因素 意义【课后训练,巩固拓展】 课后练习和同步练习 【课后反思,自悟自励】 自主学习课本小组汇报学习结果本实验可由老师引导讲解本实验重要 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切片仔细观察叶片结构,最后由老师重点归纳学生自主完成 核对答案 教师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