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第4章 第1节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课件学案与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第4章 第1节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课件学案与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7-12 22:17:47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第1节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第4章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
课标内容要求
核心素养对接
必备知识·自主预习储备
01
生理结构
遗传物质

敏感
遗传物质操作
啤酒酵母双乙酰
基因工程菌
生长激素
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
抗病毒
转基因动物模型
抗虫
抗病
抗除草剂
耐储藏
乙烯形成
乙烯
棉花
番木瓜
水稻
玉米
安全性
全新特征
价值观取向
见解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自主创新
确保安全
知情权
选择权
安全性
×
×

×
关键能力·重难探究达成
02
核心点一
核心点二
学习效果·随堂评估自测
03
点击右图进入…






谢谢观看 THANK YOU!
W
浅仰芹
转基因微生物
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
转基因动物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转基因植物
争论的原因
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争论
争论的方面
理性看待转基因技犬
我仰
h
团结守纪勤学春第1节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1.举例说出日常生活中的转基因产品。2.探讨转基因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带来的影响。 1.科学思维——运用归纳与概括的方法,说明基因工程技术在微生物、动物、植物等方面应用的实例,认同转基因技术的成果。2.社会责任——坚持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理性看待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一、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
1.转基因微生物
(1)对微生物进行基因改造是基因工程中研究最早、最广泛的原因:微生物的生理结构和遗传物质简单、生长繁殖快、对环境因素敏感和容易进行遗传物质操作。
(2)转基因酵母菌减少了啤酒酵母双乙酰的生成,缩短了啤酒的发酵期。
(3)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基因工程菌来生产氨基酸、药物等。
2.转基因动物
(1)将生长激素基因、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基因等转入动物体内,培育了一批生长迅速、营养品质优良的转基因家禽、家畜。
(2)将某些抗病毒的基因导入动物体内,培育了抵抗相应病毒的动物新品种。
(3)建立了某些人类疾病的转基因动物模型。
3.转基因植物
(1)科学家已经培育出了大批具有抗虫、抗病、抗除草剂和耐储藏等新性状的作物。利用转基因技术显著抑制番茄中乙烯形成酶的活性和乙烯的生成量,从而育成了转基因耐储藏番茄。
(2)我国批准发放了转基因棉花、番木瓜、水稻和玉米等作物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
(3)硕果累累的转基因成果在带给人们喜悦的同时,也促使人们关注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
二、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争论
1.争论的原因
(1)原本是自然造就的生命形式被人为改造后具有了全新特征。
(2)人们所生活的国家或社会不同,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取向,对转基因技术就会产生不同的见解。
2.争论的方面
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等方面发生激烈的争论。
三、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1.我国对转基因技术的方针是一贯的、明确的,就是研究上要大胆,坚持自主创新;推广上要慎重,做到确保安全;管理上要严格,坚持依法监管。
2.建立相应法规,如国务院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实施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等,这些法规的制定既维护了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又最大程度地保证了转基因技术和已经上市的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科学家将来自玉米的α 淀粉酶基因与目的基因一起转入植物中,可以防止转基因花粉传播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由于α 淀粉酶基因可以阻断淀粉储藏使花粉失去活性,因而可以防止转基因花粉的传播。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通过转基因技术生产药物只是转基因微生物方面的应用。 (×)
提示:转基因植物、动物、微生物均可用来生产药物。
2.转基因抗虫植物也抗病,种植过程中可以不施农药。 (×)
提示:转基因抗虫植物由于有了外源抗虫基因,所以可以抵抗害虫,但不一定能抵抗其他病原体。
3.种植的转基因植物中以大豆和玉米最多,其次是转基因棉花和油菜。 (√)
4.高产青霉素菌株属于转基因成果。 (×)
提示:高产青霉素菌株属于诱变育种的成果。
 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
1.转基因生物的优缺点分析
优点 缺点
①解决粮食短缺问题②减少农药使用,减少环境污染③增加食物营养,提高附加值④增加食物种类,提升食物品质⑤提高生产效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①可能产生新病毒或新过敏原②可能产生抗除草剂的杂草 ③可能使疾病的传播跨越物种障碍④可能会损害生物多样性⑤可能干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基因污染
(1)概念:基因污染是指人工组合的基因通过转基因作物或家养动物扩散到其他栽培作物或自然野生物种并成为后者基因的一部分。
(2)途径
①转基因植物的相关基因通过花粉传播而进入附近的野生植物或邻近的非转基因农作物。
②转基因作物在自然条件下存活并发育成为野生的、杂草化的转基因植物。
③土壤微生物或动物肠道微生物吸收转基因作物后获得外源基因。
假如外源基因是转移到农作物的叶绿体DNA上的,能通过花粉传播吗?为什么?
提示:不能。因为叶绿体DNA存在于细胞质中,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几乎不含细胞质,不含有叶绿体DNA。
1.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发生争论,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有密切关系。下面关于基因的相关知识中,不可能是争论原因的是(  )
A.对基因的结构和调控机制等的了解仍相当有限
B.所转移的基因有不少是异种生物的基因
C.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
D.DNA重组技术需要有精心设计的“分子工具”
D [公众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发生争论有多种原因:生物科学的发展无论在基础理论方面还是工程技术方面都还有很大的局限性,科学家对基因的研究并未究其根本,转基因技术也只是在逐步完善和成熟,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因此对基因结构和功能的不完全了解、DNA重组中极大的随机性、异种生物之间基因转移后果的不可预测性,都提醒人们不能不考虑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2.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植转基因作物应与传统农业种植区隔离
B.转基因作物被动物食用后,目的基因会转入动物体细胞中
C.种植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因基因扩散而影响野生植物的遗传多样性
D.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可能转入感染转基因植物的微生物
B [转基因作物可能会造成基因污染,故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应与传统农业种植区隔离,A正确;动物取食转基因作物后,要经过消化吸收才进入身体,目的基因不可能直接进入动物细胞中,B错误;转基因植物可能与野生植物发生杂交而出现基因交流,影响野生植物的遗传多样性,C正确;目的基因被微生物摄入细胞内后,可能进入这些微生物中,D正确。]
 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1.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的原因
(1)生物技术和其他科学技术一样具有两面性,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推动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也可能带来灾难。
(2)社会的发展总是和技术的发展密切联系,从促进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必须不断发展生物技术,造福人类,同时尽量避免灾难。
2.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1)认识到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以基因工程为代表的一大批生物技术成果,进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特别是在医药和农业生产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2)正视转基因技术带来的安全性问题,切实认识到个别有害转基因生物的危害性,要趋利避害,而不能因噎废食。
(3)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利用法制手段确保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4)我国保证转基因食物的安全性的监控和预防措施。
①立法监控是保证转基因生物安全的有力措施。
②多环节监控。转基因农作物研究、从实验室走向大田试验各阶段,以及产品商品化都有相应法规进行严格的监控,只有在每一阶段试验获得认可证书后,才可进入下一阶段。
1.下列哪项是对待生物技术的理性态度?(  )
A.转基因技术是按照人们的意愿对生物进行的设计,不存在负面影响
B.转基因农作物对于解决粮食、能源等问题起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存在一定风险
C.大量引入国外转基因作物与本地近缘作物品种杂交
D.转基因技术如果被恐怖分子利用将可能导致人类灭绝,应停止转基因研究
B [大量引入国外转基因作物与本地近缘作物品种杂交,容易造成基因污染,C项错误;转基因技术有其优点和缺点,应正确判断,不能因噎废食,A项、D项错误。]
2.关于转基因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转基因技术的原理是DNA分子杂交
B.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解决了人类史上很多难题,是有利无害的
C.现在很多转基因食品包装都有警示标志,就是提示潜在的安全性
D.转基因食品比传统食品营养更丰富,因此在不久之后转基因食品会替代传统食品
C [转基因技术的原理是基因重组;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解决了人类史上很多难题,但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弊端;转基因食品和传统食品各有优缺点,转基因食品不会替代传统食品。]
[课堂小结]
知 识 网 络 构 建 要 点 强 化 识 记
结论语句(1)对微生物的基因改造是基因工程中研究最早、最广泛和取得实际应用成果最多的领域。(2)可用基因工程菌工业化生产氨基酸、药物等。(3)生活的国家或社会不同决定了人们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取向,对转基因技术就会产生不同的见解,对食品的安全性等方面发生激烈的争论。(4)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最大程度保证了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1.下列不属于转基因动物方面的研究成果的是(  )
A.培育生长迅速、营养品质优良的转基因家畜、家禽
B.培育抵抗相应病毒的动物新品种
C.建立了某些人类疾病的转基因动物模型
D.制备单克隆抗体
D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运用的是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等动物细胞工程技术,不涉及转基因技术,D符合题意。]
2.下列关于我国对转基因技术的方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对转基因技术的方针是随着国家的政治、经济、科学发展水平的提升不断变化的
B.研究上要大胆,坚持自主创新
C.推广上要慎重,做到确保安全
D.管理上要严格,坚持依法监管
A [我国对转基因技术的方针是一贯的、明确的,就是研究上要大胆,坚持自主创新;推广上要慎重,做到确保安全;管理上要严格,坚持依法监管。综上所述,A项符合题意。]
3.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认识中,合理的是(  )
A.转基因食品对人体一定有害
B.转基因食品有益人体健康
C.转基因生物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可以忽略不计
D.公众需要对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予以高度关注
D [转基因食品对人体一般无害,目前还没有转基因食品有害的报道,A错误;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一般无影响,B错误;转基因生物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不能忽略不计,C错误;公众需要对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予以高度关注,D正确。]
4.农业部颁布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中要求对转基因生物产品及其加工品加贴标注,其目的是(  )
A.警告消费者,不要随意购买
B.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C.告诉消费者,可放心购买
D.无任何实际意义
B [加贴标注的目的是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帮助消费者自行选择购买。]
5.害虫损伤番茄的叶片后,叶片细胞的细胞壁能释放出一种类激素物质,这种物质可以扩散到番茄的其他部位,诱导细胞内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表达,合成一种多肽类的蛋白酶抑制剂,导致害虫不能消化食物而死亡。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把番茄的这种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转移到玉米中,使玉米获得了与番茄相似的抗虫性状,有效抵御了玉米螟对玉米的危害。
(1)有人认为种植了这种转基因玉米的农田中的杂草一般不会出现抗玉米螟性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玉米很难与杂草进行杂交。
(2)抗玉米螟玉米具有显著的生态效应,该项科技成果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种植该玉米的农田还需要进行防虫管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对食用该玉米的安全性表示担忧,你认为产生这种担忧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有人认为种植了这种转基因玉米的农田中的杂草一般不会出现抗玉米螟性状,原因可能是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玉米很难与杂草进行杂交。(2)抗玉米螟玉米具有抗虫作用,故可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但是,种植该玉米的农田还需要进行防虫管理,原因是转基因玉米能够抵抗玉米螟,但不一定能抵抗其他玉米害虫。(3)这种玉米的可食用部分可能含有该蛋白酶抑制剂,人食用后可能抑制体内蛋白酶活性,影响人体健康。
[答案] (1)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2)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转基因玉米能够抵抗玉米螟,但不一定能抵抗其他玉米害虫 (3)这种玉米的可食用部分也可能含有该蛋白酶抑制剂,人食用后可能抑制体内蛋白酶活性,影响人体健康
8/8课时分层作业(16)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题组一 转基因的成果
1.下列哪项不是转基因技术的成果(  )
A.能清除石油污染的假单孢杆菌
B.高产青霉素菌株
C.转基因抗虫棉
D.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生长激素
B [高产青霉素菌株是人工诱变育种的成果,不是转基因技术的成果。]
2.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抑制乙烯形成酶的活性和乙烯的生成量,从而延长番茄的储藏时间
B.将某些抗病毒的基因导入动物体内,使获得的转基因动物能抵抗相应病毒
C.抗虫基因只要成功地插入植物细胞的染色体DNA上就能正常表达
D.可利用基因工程菌大规模生产细胞因子、抗体、疫苗、激素等医药产品
C [科学家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抑制乙烯形成酶的活性、减少乙烯的生成量,从而延长番茄的储藏时间,A正确;将某些抗病毒的基因导入动物体内,可使获得的转基因动物能抵抗相应病毒,B正确;抗虫基因即使成功插入植物细胞的染色体DNA上也不一定能成功表达,C错误;利用转基因技术构建的基因工程菌可用来大规模生产细胞因子、抗体、疫苗、激素等医药产品,D正确。]
题组二 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争论
3.下列哪项明显体现出了转基因产品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  )
A.转基因猪的细胞中含有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因而猪的生长速度快,个体大
B.β 胡萝卜素基因转入水稻得到转基因大米,其产量高,营养丰富
C.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新蛋白质,引起极个别人过敏
D.让转基因牛为人类生产凝血因子,并在奶汁中提取
C [转基因猪的细胞中含有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因而猪的生长速度快,个体大,这是基因工程在提高动物生长速度方面的应用实例,A不符合题意;β 胡萝卜素基因转入水稻得到转基因大米,其产量高,营养丰富,这是基因工程在改良植物的品质方面的应用实例,B不符合题意;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新蛋白质,引起极个别人过敏,会引发食品安全问题,C符合题意;让转基因牛为人类生产凝血因子,并在奶汁中提取,这是基因工程在生产药物方面的应用实例,D不符合题意。]
4.一个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对当地栽培作物种类进行调查时,发现有的地方种植了转基因抗除草剂玉米,这种玉米在喷洒除草剂的环境中生长良好,杂草被除草剂杀死,玉米还能正常生长,给农民节省了很大的人力和物力。跟踪调查还发现,这种转基因玉米除直接食用外,还被加工成食品摆在超市的货架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部分同学认为,这种转基因玉米不会对当地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如果你同意这种观点,请列举出两条理由: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转基因玉米加工的食品被摆在超市货架上,生产厂商应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对产品进行转基因生物标注,这样做是为了保护_________________。在有关标识中,应标注“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该产品中已不再含有或检测不出转基因成分,应标注为“本产品为________加工制成,但本产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转基因生物不会对当地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有以下理由:转基因生物虽然具有某些新的性状,但其生命力没有人们想得那么强,扩散到种植区以外时,会很快死亡;转基因生物的种植需有一定的水、肥等条件,以及配套的种植技术;转基因生物与其他自然生物之间存在生殖隔离,难以进行自然杂交;许多植物花粉的传播距离有限,花粉存活时间有限,具有受精能力的时间更短。(2)2002年,我国农业部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要求对转基因生物产品及其加工品加贴标注,以方便消费者自主选择,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答案] (1)①玉米与其他植物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②玉米的花粉传播距离有限 ③玉米花粉的存活时间有限(任选其二,答案合理即可) (2)消费者的知情权 转基因玉米加工品(制成品) 加工原料为转基因玉米 转基因玉米 已不再含有转基因成分
题组三 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5.下列关于转基因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转入油菜的抗除草剂基因,可能通过花粉传入环境中
B.转抗虫基因的植物,不会导致昆虫群体抗性基因频率增加
C.动物的生长激素基因转入植物后不能表达
D.如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则不存在安全性问题
A [抗除草剂基因导入油菜的染色体后可以通过花粉传入环境中;转抗虫基因的植物可杀死无抗性昆虫,对昆虫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所以会导致昆虫群体抗性基因频率增加;转基因技术打破了生殖隔离,动物的生长激素基因转入植物后可以表达;来源于自然界的目的基因导入植物体后,可能破坏原有的基因结构,具有不确定性,外源基因也可能通过花粉传播,使其他植物成为“超级植物”等,所以转基因技术存在着安全性问题。]
6.人们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关注,随着转基因成果的不断涌现而与日俱增。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转基因生物不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也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应该严格地选择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以避免产生对人类有害的物质
C.一旦发现转基因生物出现了安全性问题,应该马上停止实验,并销毁重组生物
D.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有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
A [转基因生物释放到环境中,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潜在的风险和威胁,也有可能会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人类生活环境造成破坏,A错误;为避免产生对人类有害的物质,应严格地选择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B正确;转基因生物一旦出现了安全性问题,必须马上停止实验,并销毁重组生物,C正确;由于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因此在转基因生物中,有时候会出现一些人们意想不到的后果,D正确。]
7.不属于抗逆转基因作物的培育与推广给社会带来的巨大效益的是(  )
A.在一定程度上使作物摆脱了土壤和气候条件的限制
B.减少了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人畜的危害
C.减少了化肥的制造和使用量,有利于环境保护
D.使得作物在不良环境下更好地生长,提高产量
C [抗逆转基因作物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使农作物具有抗逆能力(如抗除草剂、抗虫、抗病毒、抗干旱、抗盐碱等),因此抗逆转基因作物的培育和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农作物摆脱土壤和气候条件的限制,使得作物在不良环境中更好地生长,提高产量,同时还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畜的危害。但是抗逆作物不能固氮,不会使土壤中无机盐的含量增加,因此不可能减少化肥的制造和使用量。]
8.(不定项)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引发了许多关于科技与伦理的争论。对此,我们应持有的正确态度是(  )
A.转基因技术是按照人们的意愿对生物进行设计,不存在负面影响
B.在了解相关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讨论转基因技术的相关问题
C.要看到人们的观点会受到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
D.要靠确凿的证据和严谨的逻辑进行思考和辩论
BCD [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需要以完备的相关科学知识为基础,即清晰地了解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操作规程;还应该看到人们的观点受到许多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最重要的是,要靠确凿的证据和严谨的逻辑进行思考和辩论。]
9.(不定项)某种转基因玉米能高效合成一种多肽类的蛋白酶抑制剂,积累于茎叶中,让取食它的害虫的消化酶受抑制无法消化食物而死亡。下列就该玉米对人类安全性的评论中,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
A.不安全。这种玉米的果实(种子)中也可能含有蛋白酶抑制剂,食用后使人因无法消化食物而患病
B.不安全。这种玉米的蛋白酶抑制剂可通过食物链富集并在人体细胞内表达,使人体无法消化食物而患病
C.安全。因为人与害虫消化酶的结构存在差异,玉米的蛋白酶抑制剂对人体很可能无影响
D.安全。人类通常食用煮熟的玉米食品,玉米的蛋白酶抑制剂已被高温破坏,不会影响人的消化
ACD [该玉米合成的蛋白酶抑制剂有可能在玉米粒中存在,可能对人的消化酶有影响,也可能没有影响,因为人的消化酶与害虫的消化酶的结构不同,A、C正确;蛋白酶抑制剂是多肽类,不会在人体细胞内表达,而且很容易被消化降解,很难通过食物链进行富集,B错误;蛋白酶抑制剂能被高温破坏空间结构,不会对人造成影响,D正确。]
10.饲料原料中的磷元素有相当一部分存在于植酸中,猪、禽等动物由于缺乏有关酶,无法有效利用植酸,造成磷元素浪费,而且植酸随粪便排出后易造成环境有机磷污染。植酸酶能催化植酸水解成肌醇和磷酸,因此成为目前重要的饲料添加剂之一。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饲料加工过程温度较高,要求植酸酶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对其进行改造时,首先必须了解植酸酶的________,然后改变植酸酶的____________,从而得到新的植酸酶。
(2)培育转植酸酶基因的大豆,可提高其作为饲料原料磷的利用率。将植酸酶基因导入大豆细胞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请简述获得转基因植株的完整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提高猪对饲料中磷的利用率,科学家将带有植酸酶基因的重组质粒通过__________法转入猪的受精卵中。该受精卵培养至一定时期可通过____________的方法,从而一次得到多个转基因猪个体。
(4)若这些转基因动植物进入生态环境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空间结构 氨基酸序列 (2)农杆菌转化法 外源植酸酶基因→农杆菌→大豆细胞→大豆植株再生→鉴定 (3)显微注射 胚胎分割移植 (4)减少环境中有机磷的污染,但该基因可能扩散到环境中,造成基因污染
5/5课时分层作业(16)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题组一 转基因的成果
1.下列哪项不是转基因技术的成果(  )
A.能清除石油污染的假单孢杆菌
B.高产青霉素菌株
C.转基因抗虫棉
D.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生长激素
 
2.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抑制乙烯形成酶的活性和乙烯的生成量,从而延长番茄的储藏时间
B.将某些抗病毒的基因导入动物体内,使获得的转基因动物能抵抗相应病毒
C.抗虫基因只要成功地插入植物细胞的染色体DNA上就能正常表达
D.可利用基因工程菌大规模生产细胞因子、抗体、疫苗、激素等医药产品
 
题组二 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争论
3.下列哪项明显体现出了转基因产品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  )
A.转基因猪的细胞中含有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因而猪的生长速度快,个体大
B.β 胡萝卜素基因转入水稻得到转基因大米,其产量高,营养丰富
C.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新蛋白质,引起极个别人过敏
D.让转基因牛为人类生产凝血因子,并在奶汁中提取
 
4.一个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对当地栽培作物种类进行调查时,发现有的地方种植了转基因抗除草剂玉米,这种玉米在喷洒除草剂的环境中生长良好,杂草被除草剂杀死,玉米还能正常生长,给农民节省了很大的人力和物力。跟踪调查还发现,这种转基因玉米除直接食用外,还被加工成食品摆在超市的货架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部分同学认为,这种转基因玉米不会对当地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如果你同意这种观点,请列举出两条理由: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转基因玉米加工的食品被摆在超市货架上,生产厂商应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对产品进行转基因生物标注,这样做是为了保护_________________。在有关标识中,应标注“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该产品中已不再含有或检测不出转基因成分,应标注为“本产品为________加工制成,但本产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转基因生物不会对当地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有以下理由:转基因生物虽然具有某些新的性状,但其生命力没有人们想得那么强,扩散到种植区以外时,会很快死亡;转基因生物的种植需有一定的水、肥等条件,以及配套的种植技术;转基因生物与其他自然生物之间存在生殖隔离,难以进行自然杂交;许多植物花粉的传播距离有限,花粉存活时间有限,具有受精能力的时间更短。(2)2002年,我国农业部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要求对转基因生物产品及其加工品加贴标注,以方便消费者自主选择,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1)①玉米与其他植物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②玉米的花粉传播距离有限 ③玉米花粉的存活时间有限(任选其二,答案合理即可) (2)消费者的知情权 转基因玉米加工品(制成品) 加工原料为转基因玉米 转基因玉米 已不再含有转基因成分
题组三 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5.下列关于转基因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转入油菜的抗除草剂基因,可能通过花粉传入环境中
B.转抗虫基因的植物,不会导致昆虫群体抗性基因频率增加
C.动物的生长激素基因转入植物后不能表达
D.如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则不存在安全性问题
 
6.人们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关注,随着转基因成果的不断涌现而与日俱增。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转基因生物不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也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应该严格地选择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以避免产生对人类有害的物质
C.一旦发现转基因生物出现了安全性问题,应该马上停止实验,并销毁重组生物
D.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有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
 
7.不属于抗逆转基因作物的培育与推广给社会带来的巨大效益的是(  )
A.在一定程度上使作物摆脱了土壤和气候条件的限制
B.减少了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人畜的危害
C.减少了化肥的制造和使用量,有利于环境保护
D.使得作物在不良环境下更好地生长,提高产量
 
8.(不定项)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引发了许多关于科技与伦理的争论。对此,我们应持有的正确态度是(  )
A.转基因技术是按照人们的意愿对生物进行设计,不存在负面影响
B.在了解相关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讨论转基因技术的相关问题
C.要看到人们的观点会受到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
D.要靠确凿的证据和严谨的逻辑进行思考和辩论
 
9.(不定项)某种转基因玉米能高效合成一种多肽类的蛋白酶抑制剂,积累于茎叶中,让取食它的害虫的消化酶受抑制无法消化食物而死亡。下列就该玉米对人类安全性的评论中,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
A.不安全。这种玉米的果实(种子)中也可能含有蛋白酶抑制剂,食用后使人因无法消化食物而患病
B.不安全。这种玉米的蛋白酶抑制剂可通过食物链富集并在人体细胞内表达,使人体无法消化食物而患病
C.安全。因为人与害虫消化酶的结构存在差异,玉米的蛋白酶抑制剂对人体很可能无影响
D.安全。人类通常食用煮熟的玉米食品,玉米的蛋白酶抑制剂已被高温破坏,不会影响人的消化
 
10.饲料原料中的磷元素有相当一部分存在于植酸中,猪、禽等动物由于缺乏有关酶,无法有效利用植酸,造成磷元素浪费,而且植酸随粪便排出后易造成环境有机磷污染。植酸酶能催化植酸水解成肌醇和磷酸,因此成为目前重要的饲料添加剂之一。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饲料加工过程温度较高,要求植酸酶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对其进行改造时,首先必须了解植酸酶的________,然后改变植酸酶的____________,从而得到新的植酸酶。
(2)培育转植酸酶基因的大豆,可提高其作为饲料原料磷的利用率。将植酸酶基因导入大豆细胞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请简述获得转基因植株的完整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提高猪对饲料中磷的利用率,科学家将带有植酸酶基因的重组质粒通过__________法转入猪的受精卵中。该受精卵培养至一定时期可通过____________的方法,从而一次得到多个转基因猪个体。
(4)若这些转基因动植物进入生态环境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