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第4章第4节群落的演替(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三第4章第4节群落的演替(共4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4-10-26 18:14: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2张PPT。新课导入1883年8月27日,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爆发。爆炸声是有史以来最响亮的声音,岩浆所到之处生物全部死亡,成了一片祼地。 几年后长出小草,出现一种蜘蛛。再后来动、植物逐渐增多,形成小树林。  火山爆发后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在火山爆发中,有些物种可能会绝灭,在恢复过程中外来新物种可能会进入。群落结构因此而发生了变化,一般不能恢复到原来的群落结构。 群落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由于气候变迁、洪水、火灾、火山爆发、动物的活动和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以及因群落本身的活动改变了内部环境等自然原因,或者由于人类活动的结果,使群落发生根本性变化的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第4节 群落的演替一、演替的类型
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
2.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调查身边群落的演替情况。
2.了解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 重点教学重难点群落的演替过程。   群落的演替过程;引导学生提炼重点内容进行汇报。 难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群落的演替  群落在物种组成上发生了变化;或者是在一定区域内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逐步替代的过程。 主要标志   主要特征
  植物群落动态最重要的特征。其过程大多由植物群落的季节变化和逐年变化组成。是地表同一地段顺序地分布着各种不同植物群落的时间过程。   种群演替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通常是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 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吗?一、演替的类型裸岩上的演替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地衣首先在裸岩上定居,其分泌的有机酸可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的过程,促使土壤颗粒和有机物逐渐增多。  苔藓阶段:
  由于土壤颗粒和有机物逐渐增多,苔藓便生长起来。苔藓比地衣长得高,在与地衣争夺阳光的过程中处于优势,逐渐扩展。苔藓的生长进一步分解岩石,土层加厚,有机物增多,土壤中微生物的群落越来越丰富。  草本植物阶段:
  当土壤能够保持一定水分时,草本植物的种子开始萌发生长,并占竞争优势,且各种昆虫和其他小动物进入到这个地区。在动植物的共同作用下,土壤中的有机物越来越丰富,土壤的通气性越来越好。  灌木阶段:
  于是灌木和小树开始生长,灌木在争夺阳光的过程中占据优势,逐渐取代了部分草本植物。灌木的生长起到了遮阴、避风等作用,同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食物。促进了物种的多样化,使群落的结构更为稳定,抵御环境变化的能力增强。  森林阶段:
  在灌木群落形成的基础上,各种乔木的种子开始萌发,并占竞争优势,成为茂密的树林。树林的形成进一步改善了生物生存的环境,物种进一步多样化,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丰富多样,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光秃岩石演替的例子地衣苔藓羊齿植物及草灌木乔木  ①弃耕农田
  ②一年生杂草
  ③多年生杂草
  在杂草的覆盖下,土壤条件得到改善,长出多年生杂草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④小灌木
  土壤表层有机物质逐渐增多,保水能力逐渐增强,一些小灌木生长起来,并成为灌木丛。
  ⑤灌木丛
  ⑥乔木(森林)  在干旱的荒漠上很难形成裸岩上的演替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森林阶段 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有何不同?裸岩阶段弃耕的农田上演替一年生杂草 多年生杂草小灌木乔木灌木从弃耕农田  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裸岩等上进行的演替。  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次生演替:指在原有植被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天津七里海群落演替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温带草原植物群落演替为半荒漠植物群落  (1)人类活动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识进行的。人类可以对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关系。
  (2)人类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退化过度砍伐、导致森林破坏污水排放,破坏水域生物群落  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 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不同于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湖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为什么大面积围湖造田是洪灾频繁发生的原因之一?  大面积围湖造田,使湖面大大缩小,减小了蓄洪容积,降低了蓄洪能力,导致洪灾频繁发生。 大量开垦直接导致农牧渔业生产能力和环境质量下降。开垦的结果是:水土流失,江河蓄洪能力下降,以及土地严重退化。这些问题已引起各方面广泛关注。
我国已实施大规模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牧还草等重要政策,并从2003年1月起开始实施《退耕还林条例》。课堂小结群落演替概念:特点:群落演替通常与所在的自然环境的变化相关联。可以向好的方向(生物稳定多样)发展,也可以向相反的方向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高考链接(2008广东理基)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一个群落的过程 B.群落的原生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C.群落的原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缓慢 D.动物群落的演替与光照无关D 解析:动物群落的演替与植物的演替联系紧密,而植物的演替与光照有关,因而动物的演替也与光照间接有关。(2007宁夏)在寒温带地区,一场大火使某地的森林大面积烧毁,在以后漫长时间中,在原林地上依次形成了杂草地、白桦为主的阔叶林、云杉为主的针叶林,这种现象称为( )
A.物种进化 B.外来物种入侵 C.群落演替 D.垂直结构C 解析:大火使森林大面积烧毁,破坏了原来的群落,导致原来的物种消失了,在以后的时间依次出现一些新的物种,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是群落演替。随堂练习 1.下列哪项不是群落演替的趋势( )
 A.生物种类越来越多
 B.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C.有些物种可能灭绝?????????
 D.生物种类越来越少D 3.哪一项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
A.从湖底开始的水生演替
B.草原的放牧演替
C.农田弃耕后的恢复演替
D.砍伐森林的恢复演替A 2.一个湖泊经历了一系列的演替阶段后,可演变为一个森林。在演替过程中首先出现的是( )
A.沼泽 B.湿地
C.草原 D.森林A 4.系列哪项不是群落演替的趋势( )
A. 生物种类越来越多
B. 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C. 有些物种可能灭绝?????????
D. 生物种类越来越少D   5.下列4种群落类型中,哪些是以一年生植物占优势的群落类型( )
   A.极地苔原 B.温带草原
   C.热带雨林 D.常绿阔叶林B习题答案基础题
1.(1)×;(2)√。
2. D。 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