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7张PPT。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一、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1.可持续发展思想源远流长说一说这些论述中都蕴含了哪些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一、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2.中国人地关系面临的重大问题①庞大的人口压力1/4的新增产值用来养活新增加的人口7%的耕地养活21%的人口1份的世界平均财富养活6倍的人口 人口数量庞大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 新增人口绝对数较多 用较少的财富养活较多人 部分新增产值被新增人口消耗 人口成为发展障碍 资源短缺 环境危机人口压力一、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2.中国人地关系面临的重大问题②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种类多,总量大、 类型全 利用率低,长期存在相对短缺 水全国缺水城市达300多个但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仅为20%~30%,单位产值用水量比发达国家高出5~10倍。世界七个水资源总量丰富国家比较资料二:跟全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农业比其他国家都还要依賴灌溉。美国大約只有十分之一的作物从依賴灌溉的农地上收成,而中国从依賴灌溉的农地收成的粮食,則占了中国所有作物生产的十分之七,甚至更多。每练一吨钢,德国、日本等先进的工业国家只需6公斤的水,但在中国却要23到56公斤左右;造紙工业中,中国每生产一吨紙最少要用掉456公斤的水,但在已工业化的国家則只需要不到200公斤。资料三:我国1953年至1986年,国民收入增长了8.6倍,而同期能耗却增长了27.4倍;化肥消耗量增长了465倍。科技增长率不足30%,远远低于日本70%,美国65%的增长水平。资料一: 1995年,黄河断流122天,下游灌区小麦因少浇水减产约15亿公斤以上;山东德州有139家工厂因缺水停产减产;山东胜利油田工人的饮用水实行限时、限量供应;曾有人将一吨黄河水卖到40元钱…一、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2.中国人地关系面临的重大问题②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一、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2.中国人地关系面临的重大问题③深刻的环境危机 表现:一方面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在发展,并迅速向农村蔓延另一方面,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材料显示,在全球“大气中的总悬浮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完全污染物含量”领先的前十个城市里,贵阳、重庆、太原、兰州、北京、广州等8个中国城市榜上有名。一、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2.中国人地关系面临的重大问题③深刻的环境危机 上海市每天产生出7300吨粪便和500多万吨污水一起排入黄浦江,每天又从江里抽出市民饮用的自来水。1988年初使几十万人遭殃的甲肝大流行,是水污染的结果一、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③深刻的环境危机 2.中国人地关系面临的重大问题 1994年,乡镇企业废水排放量达43亿吨,工业粉尘的排放量达580万吨。土法上马开采石棉矿一、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③深刻的环境危机 2.中国人地关系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形势和危急区分布 我国沙尘暴频起和荒漠化扩展的步伐是一致的,20世纪50至60年代,沙化土地每年扩展1560平方千米;70至80年代沙化土地每年扩展2100平方千米;90年代沙化土地每年以246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尤以西北地区为甚。沙尘暴就是土地荒漠化的警报,沙尘暴发生的频度和速度的增大则是敲响了生态危机的警钟。一、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③深刻的环境危机 2.中国人地关系面临的重大问题城市: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噪声污染农村: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减少,
生物多样性减少一、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3.中国可持续发展指南——《21世纪议程》发布时间:1994年3月背景:中国总结了国内外的历史经验教训,我国只有选择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 》 ★关于我国的发展之路,有以下三种观点:一.把资源、环境问题放在一边,等达到更高经济发展阶段,拥有更大经济实力以后再来解决这些问题。P100活动 ★关于我国的发展之路,有以下三种观点:二.实行发达国家现行的高投资、高技术解决问题的模式。 ★关于我国的发展之路,有以下三种观点:三.根据中国国情和经济承受能力,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P100活动
我国资源相对贫乏,大多数地区环境脆弱,如果将资源、环境问题放在一边,有可能等不到经济发展到实力雄厚阶段,环境已变得无法让人们继续生存下去;或者经济发展到实力雄厚阶段,环境问题的治理已不是经济实力所能解决的问题了。
我国目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较高的科技水平实行发达国家现行的高投资、高技术解决问题的模式。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1、循环经济循环经济
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根据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和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等三个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从哪些方面比较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差异粗放利用
资源输入减量化,集约利用一次性利用,利用率低资源再利用,利用率高污染和废弃物大量排放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物质单向流动物质反复循环流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环境问题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清洁生产
在产品生产过程和预期消费中,既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人类对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的需要,取得最大社会经济效益的一种模式。它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清洁的能源,二是清洁的生产过程,三是清洁的产品。 清洁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废弃物?
清洁生产是一种可持续的生产,因为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一生产制造一消费使用一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克服了传统工业生产只重视末端治理的弊端。但清洁生产是相对的,是与现行的技术相比较而言的,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更新,清洁生产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清洁生产过程中也会有废弃物产生,只是相对而言,废弃物较少。 生态农业
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充分发挥生态经济效益以促进持续增产的农业经营方式。 P104活动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依靠公众的支持和参与。
公众对可持续发展的参与不仅包括公众积极参加有关的行动和项目,更重要的是人们要改变自己的态度和习惯。实现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变革,是人类行为方式的变革。P104活动
图6.16中所列举的个人行为对建设可持续的社会是有意义的。例如,拾粪回田既可减少污染,又增加了有机肥;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可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骑车工作和购物也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自备篮子或布袋购物可节约资源,减少“白色污染”;采用节水措施可以节约水资源。P104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行动:
①积极参加植树活动;②使用可再生材料制成的工作、生活用品;③节约能源;④节省使用自然资源;⑤改变不利于环境保护的饮食习惯;⑥尽量利用公共交通,短途旅行尽可能骑自行车或以步当车;⑦在居室、庭院中种植多叶植物;⑧爱护每一块绿地;⑨动员周围的人为环保尽心尽力;⑩亲近大自然,和我们的动植物朋友和谐相处;⑩关心并积极参与科技事业,使之成为改善状况的动力;⑩从事每项活动前,充分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预防措施。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1.生态农业: 一种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密切结合的现代农业模式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中国能否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至关重要。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2.留民营生态农业主要措施:(1)调整产业结构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2)开展综合利用净化环境,保护土地(3)广开源流,开
发利用新能源不同时空、多层次、多形式的新能源利用网络。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2.留民营生态农业模式: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3.留民营生态农业取得的成就:丝厂养蚕业植桑业桑基糖厂种甘蔗蔗基养鱼业 鱼塘 塘泥蔗叶蚕沙塘泥滤泥蚕蛹、废水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连环图丝厂养蚕业植桑业养鱼业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一、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1.可持续发展思想源远流长2.中国人地关系面临的重大问题①庞大的人口压力②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③深刻的环境危机 3.中国可持续发展指南——《21世纪议程》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1.“竭泽而渔”和“杀鸡取蛋”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周期性原则2.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性不在于( ) A?庞大的人口压力 B?严重的资源短缺 C?深刻的环境危机 D?沉重的粮食负担BD练 习3.关于我国环境问题的正确叙述是( ) A?以放射性污染为重点的环境污染不断加剧 B?环境污染由农村向城市蔓延 C?生态破坏的范围很大,但已得到控制 D?生态破坏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等4.关于生态农业的错误叙述是( ) A?生态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 B?生态农业有利于安排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 C?生态农业有利于农、林、牧、副、渔各业之间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 D?生态农业是一种科技含量很低的农业练 习DD5.留民营村为了充分利用生态农业的优势,今后发展的主攻方向是( ) A?积极抓紧粮食生产,满足村民口粮需求 B?继续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渔业、副业比重 C?发展绿色食品生产与农业观光、生态旅游 D?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新能源利用网络6.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留民营村是“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 B?生态农业既保护生态环境,又促进经济发展 C?生态农业既提高经济效益,又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D?生态农业就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来获得产品的农业练 习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