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4-2015高二上学期期中复习 必修三 第2章——激素调节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4-2015高二上学期期中复习 必修三 第2章——激素调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0.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4-10-28 08:4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4-2015高二上学期期中复习
复习范围:必修三(第2章——激素调节);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人和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是各自独立、没有联系的
B.神经调节的作用时间较长
C.体液调节的作用范围比较广泛
D.体液调节的作用时间短暂
2.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09年十一届全运会以及到2010年广州亚运会,其反兴奋剂的力度一届超过一届,检测手段也更为先进。但高科技的力量却为许多服用者推波助澜,有些不容易检测出来的基因工程产品如类胰岛素生长因子),就可能诱惑一些运动员服用或使用。以下关于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素可以注射,也可以口服
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表现协同作用
C.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D.胰岛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唯一降低血糖的一种激素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时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B.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C.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然后作用于靶细胞
D. 淋巴中的淋巴细胞可以通过淋巴循环由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液
4.(2014广东卷,2)以下过程一定存在反馈调节的是
① 胰岛素分泌量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② 运动强度对汗腺分泌的影响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③ 降雨量对土壤动物存活率的影响
④ 害虫数量对其天敌鸟类数量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下列有关人体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激素都是小分子物质 B.激素对化学反应具有催化作用
C.激素参与的调节不属于体液调节 D.激素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产生
6.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体温调节中下丘脑既是神经中枢,又参与体液调节
B.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C.血液中较高浓度的CO2可以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
D.垂体是联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
7.下列属于人在寒冷环境中的身体变化是
①皮肤血管收缩 ②增加皮肤的血流量 ③汗腺分泌增多
④汗液几乎不分泌 ⑤代谢活动增强
A.①④⑤ B.①②⑤ C.④⑤ D.②③
8.下列与动物的激素调节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猪阉割后有利于育肥
B.使体温保持相对稳定
C.受敲击出现膝跳反射
D.给青鱼注射鲤鱼垂体的提取物能促进青鱼卵巢成熟
9.(2014江苏卷,9)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
B.人体遇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参与机体产热调节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D.饮水不足会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10.人的下丘脑受损可能影响( )
①内分泌活动的协调 ②体温恒定的维持 ③躯体运动的精确性
④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 ⑤甲状腺激素分泌量的变化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1.当健康人处于炎热、缺水的环境中,会发生( )
A.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减少 B.皮肤汗腺的分泌增强
C.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 D.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12.小杨在夏天参加一场足球比赛。下列有关他个体稳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主要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B.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C.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
D.体内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13.下列关于人体代谢及调节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长时间饥饿的人,血糖的来源主要是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
B.胰岛素能促进血糖转化为肌糖原和肝糖原
C.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脏和肌肉细胞的糖原分解为葡萄糖
D.肾上腺素与血糖调节无关
14.下列物质可以在人体同一个细胞中合成的是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B.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和胰蛋白酶 D.抗利尿激素和RNA聚合酶
15.甲状腺激素浓度过高引起线粒体中的解偶联作用,即虽有电子传递但无ATP形成。根据这一事实,可以判断甲状腺活动过强的人
A.虽然消耗的食物少而且体表比健康人的凉,但肥胖
B.虽然消耗大量食物而且体表比健康人的凉,但消瘦
C.虽然消耗的食量少而且体表比健康人的暖,但肥胖
D.虽然消耗大量食物而且体表比健康人的暖,但消瘦
16.(2014北京卷,2)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 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C.通过神经减少汗腺分泌 D.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17.下列关于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寒冷时人体可通过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来增加产热
B. 受寒冷刺激,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这是一个非条件反射
C. 寒冷环境中,人体代谢增强、产热增多与多种激素分泌增多有关
D. 寒冷环境中正常人体的产热速率大于20℃的产热速率,散热速率则小于20℃时的散热速率
18.促胰液素的发现者是
A.沃泰默 B.巴普洛夫 C.沃森和克里克 D.斯他林和贝利斯
19.关于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胰岛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 B. 乙酰胆碱贮存于突触小泡中
C. 胰高血糖素可为靶细胞提供能量 D. 二者均可以存在内环境中
20.下图是雌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情况示意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由图可知雌激素相应的受体在细胞内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雌激素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扩散
C.该“激素—受体”复合体能直接影响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D.雌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形成“激素—受体”复合体,穿过两层膜并作用于核内DNA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2014新课标卷Ⅰ,31)(5分)已知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动物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现给正常小鼠静脉输入一定量的该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的输入对小鼠会有一定影响。
回答下列问题:
(1)输入的葡萄糖进入细胞,经过氧化分解,其终产物中的气体可进入细胞外液,并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 系统被排出体外。若该气体的排出出现障碍,则会引起细胞外液的pH 。
(2)血浆中的葡萄糖不断进入细胞被利用,细胞外液渗透压 ,尿量 ,从而使渗透压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3)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时,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22.(14分)下图是血糖来源与去路示意图
(1)图中①表示的物质是_____ ____。
(2)图②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 _____。
(3)血糖浓度主要受两种激素调节,这两种激素是___ ____。通过调节,使血糖的含量维持在___ _ __范围内。
(4)如果血糖的来源和去路不能保持相对稳定,血糖含量就不能维持相对稳定,当血糖含量高于160mg/dL时,一部分葡萄糖就会随尿排出,成为糖尿。
①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应如何检验糖尿病病人尿中的葡萄糖?
_____________________ _.
②糖尿病患者急需药品是 ,能否直接口服?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3.(12分)下图是两种细胞信息传递的实例,请据图分析回答: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图A中甲状腺细胞在接受激素直接刺激后分泌增多,则H腺体是____________,分泌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H腺体的分泌活动,使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至于过高,这是一种___         ____调节。H腺体的分泌活动受到        激素和         激素的共同控制。
(2)图A中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具有      性。
(3)图B中的突触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突触后膜组成,在兴奋传递过程中,G物质起关键作用,图中G物质是由神经元________(填“C”或“D”)释放的。G物质的释放方式 ,G物质的作用是使下一个神经元 。
24.(9分)下图甲表示动物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过程,图中字母代表激素;图乙表示的是运动神经纤维末梢和骨骼肌细胞之间的联系。请据图回答:
(1)在寒冷环境中,血液中含量会增加的激素有 (填字母),体温调节过程属于 调节。
( 2) A、 B激素对垂体的作用效应分别是 和 。
(3)D代表激素的是 ,影响其分泌量的刺激是 。
(4)骨骼肌受神经支配,运动神经末梢和骨骼肌之间靠 Ach(乙酰胆碱)传递信息,Ach是一种兴奋型递质,在没有神经冲动传过来时,Ach存在于图乙中 (填序号)中。当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时,Ach进入③中,然后与Ach受体结合,引起肌肉收缩。在 Ach进入③的过程中,穿越生物膜的层数是 。
(5)研究表明,不少重症肌无力患者是由于受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它除与病毒结合之外,还能与 Ach受体结合,阻碍兴奋的传导,导致肌无力。在免疫学上此种重症肌无力属于一种 病。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参考答案
试题分析: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时会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A错误;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B正确;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然后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或细胞内的受体,C正确; 淋巴中的淋巴细胞可以通过淋巴循环由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液,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答案】D
【解析】据反馈调节的定义,系统本身工作的结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能降低血糖浓度,血糖浓度降低对胰岛B细胞的刺激减弱,从而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害虫数量增加将导致其天敌数量增加,而天敌数量增加会抑制害虫数量增加,因此①和④均存在反馈调节,答案为D。
5.D
【解析】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试题分析:有的激素是蛋白质,而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故A错误;激素没有催化作用,酶才具有催化作用,故B错误;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故C错误;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激素的化学本质和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6.D
【解析】
试题分析:体温调节中下丘脑既是神经中枢,有产热和散热中枢,又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参与体液调节,A正确;甲状腺激素不仅可以促进新陈代谢,还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B正确;血液中较高浓度的CO2可以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C正确;下丘脑是联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7.A
【解析】
试题分析:在寒冷环境中,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皮肤毛细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汗腺分泌汗液减少,为了维持体温相对稳定,新陈代谢加快,故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试题分析:当健康人处于炎热、缺水的环境中,皮肤毛细血管舒张,D项错误;皮肤汗腺的分泌增强,B项正确;人体会缺水,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增加,A项错误;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强,C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
12.D
【解析】
试题分析:足球比赛,主要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A正确;运动量大,失去水分多,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C正确;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促进代谢,B正确;机体进行体温调节,体内的产热量仍等于散热量,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机体稳态的调节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3.B
【解析】
试题分析:长时间饥饿的人,肠道中已没有糖类吸收,A错误;胰岛素能促进血糖转化为肌糖原和肝糖原,降低血糖,B正确;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脏细胞的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肌肉中的糖原不能再分解成葡萄糖,C错误;肾上腺素能促进糖原分解,调节血糖,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糖代谢及调节过程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试题分析:据题意分析,甲状腺激素浓度过高,线粒体分解有机物旺盛,但是无ATP形成,能量都以热能散失,故消耗大量食物而且体表比健康人的暖,但消瘦,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16【答案】D
【解析】入水时皮肤受外界寒冷刺激,通过感受器将兴奋传至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作用于骨骼肌收缩不自主的战栗,增加产热,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汗液分泌来减少散热,同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后者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使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多加强代谢增加产热用以维持体温。
17.D
【解析】
试题分析:寒冷时人体能通过骨骼肌不自主颤栗增加产热,故A正确。寒冷刺激时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这是人人生来就具有的,故B正确。寒冷时人体代谢增强,产热增多和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有关,故C正确。寒冷环境中比正常人体中的产热速率与散热速率都大,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18.D
【解析】
试题分析:沃泰默和巴普洛夫认为胰液分泌是神经反射,故AB错。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空间结构,故C错。斯他林和贝利斯通过实验分析胰液的分泌是促胰液素的作用,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促胰液素的发现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能力。
19.C
【解析】
试题分析: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故正确。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故B正确。胰高血糖素传递给靶细胞相关信息,不提供能量,故C错。激素通过血液传送,神经递质有突触前膜释放到组织液中,再作用于突触后膜,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激素和神经递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
20.D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雌激素作为信号分子,运输到细胞内,在细胞内起作用,所以相应的受体在细胞内,A正确;雌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其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自由扩散,B正确;由图观察信号分子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直接影响DNA的转录过程,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C正确;雌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形成“激素—受体”复合体,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21.【答案】(1)呼吸 下降 (2)降低 增加 (3)会
【解析】(1)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参与氧化分解,彻底氧化分解产生的终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自由扩散进入内环境,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呼吸系统排出到体外,如果该过程受阻,则细胞外液中二氧化碳积累过多,会造成pH下降。
(2)血浆葡萄糖大量进入组织细胞,则血浆中溶质微粒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得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尿量增多。
(3)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处于渗透平衡状态,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时,会使细胞吸水或失水,导致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也发生改变。
(4)糖尿病患者急需药品是胰岛素,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道内蛋白酶水解,从而失去药效。
考点: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3.(1)垂体  促甲状腺激素 (负)反馈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甲状腺激素
(2)糖蛋白   专一
(3)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C 胞吐 兴奋或抑制
(4)乙酰胆碱存在于突触小泡中,突触小泡为图中的①;乙酰胆碱穿过突触前膜的方式是胞吐,穿过0层生物膜。
(5)重症肌无力是由于抗体与Ach受体结合,导致兴奋不能传导,属于自身免疫病。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