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9 美丽的颜色 一课一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家庭教育的实质是爱的教育,父母爱孩子的方式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成功。
B.居里夫人即使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工作服,也难以掩盖她为科学献身。
C.人的心灵如浩渺瀚海,如果不断接纳象征希望、力量的百川,才可能长存风华。
D.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重点研究了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路边有一只小鸟在吃食,我小心翼翼地走过,生怕打扰了它吃早餐。
B.如果我们犯错了,老师总是和颜悦色地告诫,从不斥责我们。
C.五一假期,我们去爬了云台山,累得筋疲力尽。
D.用自己的能力证明自己,胜过用空话夸奖自己。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简陋(lòu) 轮廓(guō)
闪耀(yào) 寂静(jì)
B.愉快(yú) 草垫(diàn)
骤雨(zhòu) 幼稚(zhì)
C.燥热(zào) 厌烦(fán)
冻僵(jiāng) 炽热(zhī)
D.窒息(zhì) 酸渍(zì)
踱着(dù) 猝至(cù)
4.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躁热得像温室。
B.玛丽继续练制,提取纯镭盐。
C.搬运容器,移注溶液,连续几小时搅动熔化锅里沸腾着的材料,这真是一种极累人的工作。
D.它们那些略带蓝色莹光的轮廓闪耀着,悬在夜的黑暗中。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014年12月13日,中国迎来首个国家公祭日。为纪念曾经发生的重大民族灾难而 制度性国家公祭日的做法,既有对历史记忆的传承、判断,也有基于现实的 。不忘记历史苦难,不是要 仇恨,而是要使大国公民具备应有的历史价值观和与国际社会相处的尊严方式,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来捍卫民族尊严并 圆梦动力。
A.设定考证培养会聚 B.设立考量培植会聚
C.设立考量培养凝聚 D.设定考证培植凝聚
6.“一条围巾的价钱由六元降为两元”,如改为下列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
A.原来一条围巾卖六元,现在价钱降低了两倍。
B.原来一条围巾卖六元,现在价钱降低了三分之二。
C.原来一条围巾卖六元,现在价钱降低到原来的三分之二。
D.原来一条围巾卖六元,现在价钱降低到原来的三分之一倍。
二、字词书写
7.给加点字注音。
燥热( ) 窒息( ) 沥青( )
吹嘘( ) 筋疲力尽( )
8.试解释词语的含义。
炽热:
猝:
窒息:
吹嘘:
筋疲力尽:
和颜悦色:
小心翼翼:
三、填空题
9.填空。
居里夫人, 国 家、 家,原籍波兰,先后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10. 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由 记叙;自述生平的,称为 。传记要求 ,但作者也可以发挥想象,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
11.标题“美丽的颜色”有什么深刻含义?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爱国科学家邓叔群
经过清华学堂八年苦读,邓叔群于1923年经考试公费留学美国,同时去的同学大多选择学习外交、银行、军事、法律等专业,只有他不听别人劝告,为了解救贫困的中国农民,一心入读康奈尔大学的农林专业。留学期间,他目睹同胞受到种族歧视,这激发了他为国争光的民族自尊心,决心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精湛的科学知识。他不仅主科成绩都是A,而且荣获了全美最高科学荣誉学会颁发的两枚金钥匙奖章。正当他博士论文接近完成时,国内岭南大学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导师推荐了他,但建议他完成论文后再回国。邓叔群却认为,学到先进知识报效祖国,正是自己求学的真正目的,于是当即回国。
在回国后的十年中,为搜集我国第一手真菌资料,他手提竹篮,攀山入林,一样一样地采集,逐一鉴定,定名分类。他先后研究鉴定的真菌种类达一两千种,分隶于数个属,其中首次发现的新属五个,新种一百二十一个,为世界真菌资源宝库增添了新标本,在世界真菌学史上为我国的真菌科学谱写了重要的一章,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有自己的真菌科学。在世界著名真菌分类学家考尔夫教授总结的康奈尔大学一百二十年来做出突出贡献的四十一位真菌学家中,他是唯一的东方人。
抗战开始不久,为了使自己的研究与国计民生关系更为直接,邓叔群转向了林业研究。他带领助手深入云南、西康、四川一带,勘察森林资源状况。他们冒风雨,顶烈日,忍饥寒,摸清了该地区森林资源的组成、分布、蓄积量及病虫害等情况,绘制了中国的早期林型图,并提出了合理经营、开发和管理原始森林的研究报告,为大后方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其中森林的材积估算、轮伐期、更新方法、造林方针等,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后来,邓叔群拒绝就任农林部副部长,而在甘肃省建设厅厅长张心一的支持下,举家奔赴甘肃,开始黄河上游水土保持的研究。经过几年艰苦奋斗,他成功创办洮河林场及三个分场,建立了一整套保证森林更新、营造量大于采伐量的制度,创建了以科学的方法经营和管理森林的新模式。邓叔群认为,水利和林、牧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要根治黄河水患。就必须三者并重。为保持黄河上游水土、减轻下游灾害,他提出了森林生态平衡理论。
1948年,邓叔群当选为研究院的院士。随后,中央研究院要求全体高级研究人员迁往中国台湾或去美国。他不仅自己明确表示决不离开,还动员其他同志共同抵制。其实在他内心深处,对共产党抱有希望和向往,愿与民族同甘苦,共命运。后来,他早年的学生沈其益受东北解放区领导委托,特地到上海邀请他去东北筹办农学院,他欣然接受邀请,并在半年的时间内,带病编写出一整套农林大学的教材纲要。作为沈阳农学院创建总指挥,他辛勤工作,调度有方,快速、高效地完成了建设任务。
邓叔群生活俭朴,不贪图物质享受,新中国成立后,他把抗日战争前在南京购建的花园洋房捐献给国家,还三次主动提出减薪。抗美援朝时,他将自己的积蓄捐作军用。1960年,他受林业部委托,举办森林病理学培训班,为各省培训出数十名专业技术骨干。培训结束后,他谢绝巨额酬金,只留一张结业合影作纪念。邓叔群一生的选择,都从人民和祖国的需要出发,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科学报国的理想。
12.请简要概括第四段的内容。
13.邓叔群欣然接受邀请去东北筹建农学院。他这样做,既有现实因素,又有思想基础。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小题
怀李叔同先生
丰子恺
①距今二十九年前,我十七岁的时候,最初在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里见到李叔同先生,即后来的弘一法师,他是我们的音乐教师。李先生一生的最大特点是“认真”。他对于一件事,不做则已,要做就非做得彻底不可。
②他出身于富裕之家,他坠地后就遭父丧,又逢家庭之变,青年时就陪了他的生母南迁上海。当时上海文坛有著名的沪学会,李先生应沪学会征文,名字屡列第一。当时在上海的他:丝绒碗帽,正中缀一方白玉,曲襟背心,花缎袍子,后面挂着胖辫子,底下缎带扎脚管,双梁厚底鞋子,头抬得很高,英俊之气,流露于眉目间。真是当时上海一等的翩翩公子。这是最初表示他的特性:凡事认真。他立意要做翩翩公子,就彻底地做一个翩翩公子。
③后来他到日本。他赴日本留学的时候,作一首《金缕曲》,词曰:“披发佯狂走,莽中原,暮鸦啼彻,几株衰柳。破碎河山谁收拾?零落西风依旧。便惹得离人消瘦……长夜西风眠不得,度群生那惜心肝剖。是祖国,忍孤负?”读这首词,可想见他当时豪气满胸,爱国热情炽盛。在日本时,看见明治维新的文化,就渴慕西洋文明。他立刻放弃了翩翩公子的态度,改做一个留学生。他对于西洋艺术全面进攻,绘画、音乐、文学、戏剧都研究。后来他在日本创办春柳剧社,并演当时西洋著名的悲剧《茶花女》。他自己把腰束小,扮作茶花女,粉墨登场。卷发,白的上衣,白的长裙拖着地面,腰身小到一把,两手举起托着后头,头向右歪侧,眉峰紧蹙,眼波斜睇,正是茶花女自伤命薄的神情。后来,我见过李先生在日本时的照片:高帽子、硬领、硬袖、燕尾服、史的克、尖头皮鞋,加之长身、高鼻,没有脚的眼镜夹在鼻梁上,竟活像一个西洋人。由此可以想见,当时他是彻头彻尾的一个留学生。这是第二次表示他的特性:凡事认真。学一样,像一样。
④他回国后,在上海太平洋报社当编辑。不久,就被南京高等师范请去教图画、音乐。后来又应杭州师范之聘,同时兼任两个学校的课,我就是杭州师范的学生。这时候,李先生已由留学生变为教师。这一变,变得真彻底:漂亮的洋装不穿了,却换上灰色粗布袍子、黑布马褂、布底鞋子。金丝边眼镜也换了黑的钢丝边眼镜。他是一个修养很深的美术家,所以对于仪表很讲究。他穿布衣,全无穷相,而另具一种朴素的美。“淡妆浓抹总相宜”,这诗句原是描写西子的,但拿来形容我们的李先生的仪表,也很适用。他一时代的服装,表出着一时代的思想与生活。各时代的思想与生活判然不同,各时代的服装也判然不同。这是第三次表示他的特性:认真。
⑤我读二年级时,图画归李先生教。他本来常读性理的书,后来忽然信了道教,案头常常放着道藏。但他学道的时候很短。不久他就学佛。李先生告诉我,他不久要出家为僧。我愕然不知所对。过了几天,他果然辞职,到了虎跑寺。我们再去望他时,他已光着头皮,穿着僧衣,俨然一位清癯的法师了。法师的僧腊(出家时间)二十四年。这二十四年中,他一贯到底,而且修行功夫愈进愈深。他的生活非常认真。举一例说:有一次我寄一卷宣纸去,请弘一法师写佛号。宣纸多了些,他就来信问我,多余的宣纸如何处置?有一次他到我家。我请他藤椅子里坐。他把藤椅子轻轻摇动,然后慢慢地坐下去。起先我不敢问。后来看他每次都如此,我就启问。法师回答我说:“这椅子里头,两根藤之间,也许有小虫伏着。突然坐下去,要把它们压死,所以先摇动一下,慢慢地坐下去,好让它们走避。”读者听到这话,也许要笑。但这正是做人极度认真的表现。
⑥现在弘一法师在福建泉州圆寂了。我和李先生在世间的师徒尘缘已经结束,然而他的遗训——认真——永远铭刻在我心头。
(节选自《你的微笑》)
14.李叔同人物性格的突出特征是什么?文章是从哪几个阶段表现这个特征的?
15.请简析文章第①段的作用。
16.文中多次写到李叔同的仪表,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17.文中说“我和李先生在世间的师徒尘缘已经结束,然而他的遗训——认真——永远铭刻在我心头”,请分析这句话的含意。
五、综合性学习
18.学校拟开展以“崇文重教,明礼诚信,人格修养”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下面题目。
(1)宋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朱熹对胸怀坦荡、宽厚善良、谦和行善、诚实守信等人格修养有过精辟的论述,如:“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班级准备出一期小报,要求每人从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中搜集有关人格修养方面的名言警句,请写出一句你搜集到的名言。
答:
(2)朱熹曾对礼义进行过这样的阐述:“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班级准备开展“知书明礼”主题讨论会,班长要求同学们对下面材料进行探究,请说出你探究的结果。
材料 在2012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中国选手荣获16金中的10金。在交换礼物时,外国小朋友送上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而中国选手因没准备,只好回赠人民币。
答: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应将“成功”改为“成败”。
B.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在“献身”后加上“的光芒”。
C.关联词搭配不当,原句是条件关系的复句,应将“如果”改为“只有”。
故选D。
2.D
【详解】D项有误“夸奖”赞美;称赞。与“空话”语境不符。“小心翼翼”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和颜悦色”形容和善可亲。“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词语使用的语境。
3.B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A项应为轮廓(kuò),C项应为炽热(chì),D项应为踱着(duó)。
4.C
【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对字形的识记。A项,“躁”应为“燥”;B项,“练”应为“炼”;D项,“莹”应为“荧”。据此,答案为C。
5.C
【详解】试题分析:此类题关键在于比较近义词的区别,将词语拆分,根据词中不同的文字辨析词语意义的细微差别,再根据语意判断选用。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抓一个词义比较简单的词语与句子比照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第一空,根据与“制度”的搭配关系可判断应填“设立”,排除AD两项;第二空,根据“公祭日”这一被陈述对象以及句中表达的“基于社会”的表达意义可判断应填“考量”,答案为C。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B
【详解】试题分析:A降低不能用倍数。C“降低到原来的三分之二”计算及表达错误。D“降低到原来的三分之一倍”计算及表达错误。
7. zào zhì lì xū jīn
【详解】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如“燥”等字还可根据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
8. 温度高,极热。 突然。 因缺氧或呼吸系统障碍,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夸张地宣扬。 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详解】试题分析:理解词义有几种方法,结合词句理解字义;看图理解字义;运用形声字的特点理解字义;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字义;看实物理解字义;本题为直接对词语理解字义。这需要平时的积累。可通过用记住典型句子的方式记忆词语的意思。
9. 法 物理学 化学
【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居里夫人,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化学家。玛丽·居里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了分离放射性同位素的技术,以及发现两种新元素钋(Po)和镭(Ra)。先后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据此填写作答。
10. 传记 别人 自传 真实
【详解】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由别人记叙;自述生平的,称为自传。传记要求真实,但作者也可以发挥想象,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传记大体分两大类:一类是以记述翔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传记作者在记述传主事迹过程中,可能会渗透自己的某些情感、想象或者推断,但和小说不同,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11.①指文中居里夫人提取的镭略带蓝色荧光的美丽;②指居里夫人热爱科学、不懈追求、淡泊名利的态度和精神。
【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对标题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关键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依据内容和主旨理解题目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标题中的关键词往往为一种具体事物,具有多层含义,除了表面上意义之外,文章还赋予了它更深刻的内涵,要深入思考结合主旨挖掘出来。标题“美丽的颜色”既指居里夫人提取的镭略带蓝色荧光的美丽,更是指热爱科学、不懈追求、淡泊名利的态度和精神的美丽。据此理解作答。
12.邓叔群基于水利和林、牧并重的思想而提出的森林生态平衡理论,使得黄河上游的水上得以保持,并减轻了下游的水患灾害。 13.现实因素:他早年的学生沈其益受东北解放区领导委托,特地到上海邀请他。思想基础:他心中有为民族富强而奋斗终生的志愿;他内心深处对共产党抱有希望和向往:愿与民族同甘苦,共命运。
【解析】12.考查概括语段内容的能力。解题时,一定要围绕具体描写的事件来概括,采用“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的方式进行概括,根据题目要求作适当的增减。注意概括语言的简洁性。本题“邓叔群”“提出的森林生态平衡理论”“黄河上游的水上得以保持,并减轻了下游的水患灾害”为几个关键内容。
13.考查信息筛选的文段能力。结合文章中“他早年的学生沈其益受东北解放区领导委托,特地到上海邀请他去东北筹办农学院,他欣然接受邀请,并在半年的时间内,带病编写出一整套农林大学的教材纲要。”这是他去东北的现实因素。而文章中的开头“为了解救贫困的中国农民,一心入读康奈尔大学的农林专业。”“邓叔群却认为,学到先进知识报效祖国,正是自己求学的真正目的,于是当即回国。”和后文“随后,中央研究院要求全体高级研究人员迁往中国台湾或去美国。他不仅自己明确表示决不离开,还动员其他同志共同抵制。其实在他内心深处,对共产党抱有希望和向往,愿与民族同甘苦,共命运。”,这些都是他欣然接受去东北的思想基础。解答本题要认真读文,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内容即可。
14.性格特征是“认真”。第一,青年时期在上海,好学上进,大展才华,认认真真做一个翩翩公子。第二,留学日本,刻苦钻研西洋文化,认认真真做一个将来报效祖国的留学生。第三,回国后,认认真真教学,把所学的知识回报给祖国的人民。第四,出家之后,更是认认真真做人,做任何事情都一丝不苟。 15.点明文章主题:李先生的最大特点是认真;引出下文,与下文具体内容相照应。 16.《金缕曲》一词表现了祖国当时惨痛的现实,表达了李叔同的爱国热情;表明热爱学习西洋文明是因为爱国,是为了探索救国救民之路。 17.①讲究仪表,突出他是一个修养很深的美术家。②突出他不同时代的服装,代表不同时代的思想与生活。③表现他的性格特性:认真。 【小题5】①李先生在福建泉州圆寂了,而作为学生的“我”再也无法与老师再续师生之缘,表达对老师去世的遗憾之情;②老师虽然去世了,但他的教导永远记在学生心中,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无限怀念之情。
【解析】14.试题分析:一问,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作品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他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回国后认认真真教学等情节中概括出其“认真”的性格特征。二问,通篇阅读,抓住“认真”这一主线,看看贯穿了几件事情,概括出来即可。
点睛: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他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地回答性格特征。
15.试题分析:考查语段的作用。注意考查的是文章的第一段,要考虑到此段位置上的意义。内容:点明文章主题即李先生的最大特点是认真。结构上:引出下文,与下文具体内容相照应,使结构严谨,文章浑然一体。
16.试题分析:考查引用《金缕曲》词的作用。首先要弄明白《金缕曲》一词的内容是什么,然后再考虑对人物的性格和形象的意义。
17.试题分析:考查外貌描写的效果。解答时要通过几次外貌描写来表现了人物的内在精神。不是为写外貌而写外貌。答作用时,只要把人物的内在精神答出来即可。
【小题5】试题分析:分析一句话的含意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比如“尘缘已经结束”是什么意思,“认真——永远铭刻在我心头”是什么意思。要分步骤来答。答作用时要答出人物的感情和文章的中心。
18. (示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雨果” (示例1)中国选手虽然获得大多数金牌,但却在礼仪上输给外国小朋友。
(示例2)中国选手只注重比赛成绩,却忽视了礼仪。
(示例3)中国选手既要学好学科知识,更要补上礼仪一课。
(示例4)外国小朋友不论比赛输赢,都会向竞争对手赠送精心准备的礼物,以表达自己的善意和尊敬。
【详解】这是一道综合性学习试题。(1)本题考查学生对名人名言的积累。认真读题,分清是哪一方面的名言,然后根据自己的积累或上网查阅即可作答。可有如下名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任选一句作答即可,注意保证字形的准确。(2)本题考查学生的材料探究能力。作答时,认真阅读所给材料,结合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从“回赠人民币”的行为可以看出,中国小朋友只注重成绩,却忽略了礼仪,可以据此来作答。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