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生物学的探究方法-【备好公开课】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精品课件(济南版)(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3 生物学的探究方法-【备好公开课】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精品课件(济南版)(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8-24 11:40: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三节 生物学的探究方法
一大碗牛肉汤
鲜美的肉汤放置久了,就会变酸。这是怎么回事呢?
1.通过分析和讨论“巴斯德实验”过程,概述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和研究方法
(重、难点)。
2.通过探究实验的分析,明确控制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3.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活动1:看课本10-12页,思考: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6个环节)?成功的前提?关键?
3分钟后合上课本默写
助学P8页自主学习目标1T1和4.
任务一:观察分析巴斯德实验,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科学探究的过程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订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







探究成功的前提
探究成功的关键
活动2:
请快速浏览课本P10分析讨论部分,了解【巴斯德曲颈瓶实验】大致实验过程和4个思考题。2分钟时间。
伟大的“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
活动3:深入观察比较巴斯德实验
活动2:相关链接
变 量
科学试验中,能够变化的条件或因素称为变量。在实验过程中,往往只选择一个变量进行研究。为研究这个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已选择的变量外,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
巴斯德实验
☆第一步:向A、B两个烧瓶加入肉汤
A
B
A、B两个烧瓶有什么区别?
微生物
只有一个区别:有无微生物进入
巴斯德实验
☆第二步:对A、B两个烧瓶进行煮沸
A
B
煮沸的目的是什么?
杀死其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巴斯德实验
☆第三步:将A、B两个烧瓶静置
A
B
A、B两个烧瓶内肉汤有什么变化?
微生物
变酸
无变化
巴斯德实验
☆第四步:将B烧瓶长颈打断
B
B烧瓶内肉汤有什么变化?
B
变酸
巴斯德实验
根据实验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
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巴斯德实验
☆表达交流
1.实验中,曲颈瓶设计妙处在何处?
2.实验中,A瓶的作用是什么?
3.在巴斯德试验中将肉汤煮沸的目的是什么?曲颈瓶的设计妙在何处?
1答:空气能进入,而空气中的微生物不能进入瓶内。
3答:为杀死肉汤中的细菌等微生物;曲颈瓶的设计妙在让空气进入,而微生物被阻挡在肉汤之外。
2答:对照作用。
1、在探究实验中,要设计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
2、有的还要进行重复试验: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
注意
1、下列属于对照实验中的一组对照的是( )
A.低温和干燥 B.低温和潮湿
C.高温和干燥 D.低温和室温
2、巴斯德为了说明肉汤变酸是空气中的微生物引起的,曾专门做实验,该做法成功的关键是( )
A、善于提出问题 B、使用了适当的器具
C、观察时认真 D、善于归纳总结
D
B
巩固练习
评价任务:目标1的完成情况、练习题完成情况、学生综合表现。
活动:请快速浏览课本P11-12【探究的常用方法】,找出常用的探究方法,同时简单了解各方法的特点。
任务二:探究的常用方法
观察法
实验法
测量法
调查法
科学探究的环节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若得出结论与作出的假设不相符,应重新假设,再次进行科学探究
前提
关键
评价任务:目标2的完成情况、练习题完成情况、学生综合表现。
1、下列属于对照实验中的一组对照的是( )A.低温和干燥 B.低温和潮湿 C.高温和干燥 D.低温和室温 2、巴斯德为了说明肉汤变酸是空气中的微生物引起的,曾专门做实验,该做法成功的关键是( ) A、善于提出问题 B、使用了适当的器具 C、观察时认真 D、善于归纳总结3、2021年5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进行了发布,为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提供了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人口普查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A.实验法 B.调查法 C.观察法 D.测量法4、157年前,法国科学家巴斯德通过“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是怎样发生的。对其实验过程的分析。你不认同的是(  )
A.把肉汤煮沸是为了灭菌 B.腐败不能自然发生 C.细菌在肉汤中靠分裂的方式繁殖 D.细菌广泛存在于空气中5、在对蜜蜂色觉的研究中,奥地利动物学家费里施怀疑“蜜蜂是色盲”这一说法,他认为蜜蜂能分辨花卉的不同颜色。这一步骤属于科学探究基本环节的(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制定计划 D.表达交流
达标检测
D
B
B
C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