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7 《昆明的雨》 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7 《昆明的雨》 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5 13:20: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四单元
17 昆明的雨

zōng
yòu

zhàng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
(2)菌中之王是鸡 ( ),味道鲜浓,无可方比。
(3)装在上了绿釉( )的土瓷杯里。
(4)密匝( )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 )的花骨( )朵。
2.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字词。
(1)入口便会使你张目(jié)   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2)有些人家在菜园的周围种了一圈仙人掌以代替(líba)   。
(3)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táihén)   一寸深。

篱笆
苔痕
解析: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不受感动;一点儿也不动心。指对令人感动或应该关注的事情毫无反应或漠不关心。用在此处与前面的“在心里”重复。
D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王教授的演讲十分精彩,在场人士听得津津有味。
B.只见群山起伏,连绵不断,峰峦簇拥,怪石危立,宛若凝固的惊涛骇浪。
C.空中飞人垂吊在瀑布上空,做出各种惊险动作,观众看得张目结舌。
D.面对此情此景,他居然在心里无动于衷。
4.下面是小明同学结合《昆明的雨》为昆明写的一段导游词。其中有一些问题,请你按要求修改。
游客们,欢迎在雨季来到美丽的昆明旅游。【甲】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下起来是断断续续的,不是没完没了的。雨季的昆明,菌子极多,有青头菌、牛肝菌、鸡等,味极鲜美。雨季的果子杨梅,一点都不酸!大家可以一饱口福。雨季的花有缅桂花、木香花。【乙】请闻一闻,这沁人心脾的正是扑面而来的缅桂花。
(1)【甲】处画线句子主语不一致,应在“   ”的前面加上“ ”。
(2)【乙】处画线句子成分残缺,应在“ ”的后面加上“   ”。
下起来

缅桂花
的香味
解析:
(1)“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的主语中心语是“雨季”,而“下起来是断断续续的,不是没完没了的”的主语是“雨”,所以应该在“下起来”的前面加上“雨”。(2)“这沁人心脾的正是扑面而来的缅桂花”成分残缺,可在“缅桂花”后加上“的香味”。
5.下列关于课文的理解,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没有长篇大论地描写昆明的雨景,而是通过写昆明雨季中的菌子、仙人掌、
杨梅、缅桂花来烘托昆明雨季的明亮、丰满而颇具柔情的特点。
B.描绘昆明雨季的特点时,作者用了“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这典雅别致的
诗句,描绘出昆明雨季水分充足、植被繁茂的特点。
C.结尾处的诗画龙点睛,描绘出作者与朋友雨中喝酒的情景,表现出因雨所致的
百无聊赖,表达了淡淡的焦虑、哀愁。
D.质朴简练的语言,有趣逗人的典故引用,深化了文章的意境;行云流水的结构,
不拘一格,看似平淡,却充满着诗情画意。
解析:
应是表现了作者因雨而惬意放松的心情。
C
6.下列选项中句子主干提取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不看枯燥无味的书。(主干:我不看书)
B.我想念昆明的雨。(主干:我想念雨)
C.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主干:
邓稼先是儿子)
D.她高兴地走过来抱了他一下。(主干:她抱他)
解析:
“走过来”和“抱”是连动词,要保留在主干中,这个句子主干是:她走过来抱他。
D
7.把下面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一生所经历的轰轰烈烈的大事可谓多矣,例如启蒙救亡、夺取政权、反右派斗争、“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等。
②汪曾祺博学多识,兴趣广泛,爱好书画,乐谈医道,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
③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狂泻喧腾的大瀑布之美固然可敬可畏,然而置身清丽澄明的小溪边,观鱼游虾戏,听流水潺潺,不是更能让人忘掉精神疲惫而顿感其乐融融吗?
④但他深感现代社会生活的喧嚣和紧张,使读者形成了向往宁静、闲适、恬淡的心理定式,追求心灵的愉悦、净化和升华。
⑤汪曾祺把自己的散文定位于写凡人小事的小品,正是适应了中国读者文化心态和期待视野的调整。
A.③①⑤④② B.③⑤④②① C.②③①④⑤ D.②①④③⑤
解析:
选句介绍了汪曾祺的爱好、人生经历及散文定位。读句子,可明确②句为首句,③句与⑤句是因果关系。故选D。
D
(20-21·临沂费县期末)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的家乡
汪曾祺
①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我是在水边长大的,耳目之所接,无非是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我的作品的风格。
②我的家乡高邮在京杭大运河的下面。我小时候常常到运河堤上去玩。我读的小学的西面是一片菜园,穿过菜园就是河堤。我的大姑妈的家,出门西望,就看见爬上河堤的石级。这段河堤有石级,因此地名“御码头”,康熙或乾隆曾在此泊舟登岸。运河是一条“悬河”,河底比东堤下的地面高,据说河堤和墙垛子一般高,站在河堤上,可以俯瞰堤下街道房屋。我们几个同学,可以指认哪一处的屋顶是谁家的。城外的孩子放风筝,风筝在我们脚下飘。城里人家养鸽子,鸽子飞起来,我们看到的是鸽子的背。几只野鸭子贴水飞向东,过了河堤,下面的人看见野鸭子飞得高高的。
③我们看船。运河里有大船。上水的大船多撑篙。弄船的脱光了上身,使劲把篙子梢头顶在肩窝处,在船侧窄窄的舷板上,从船头一步一步走向船尾。然后拖着篙子走回船头,欻(chuā,拟声词)一声把篙子投进水里,扎到河底,又顶着篙子,一步一步走向船尾。如是往复不停。大船上用的船篙甚长而极粗,篙头如饭碗大,有锋利的铁尖。使篙的通常是两个人,船左右舷各一人;有时只有一个人,在一边。这条船的水程,实际上是他们用脚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这种船多是重载,船帮吃水甚低,几乎要漫到船板上来。这些撑篙男人都极精壮,浑身作古铜色。他们是不说话的,大都眉棱很高,眉毛很重。因为长年注视着流动的水,故目光清明坚定。
④看打鱼。在运河里打鱼的多用鱼鹰。一般都是两条船,一船八只鱼鹰,有时也会有三条、四条,排成阵势。a鱼鹰栖在木架上,精神抖擞,如同临战状态。打鱼人把篙子一挥,这些鱼鹰就劈劈啪啪,纷纷跃进水里。只见它们一个猛子扎下去,眨眼工夫,有的就叼了一条鳜鱼上来——鱼鹰似乎专逮鳜鱼。打鱼人解开鱼鹰脖子上的金属的箍(鱼鹰脖子上都有一道箍,否则它就会把逮到的鱼吞下去),把鳜鱼扔进船舱,奖给它一条小鱼,它就高高兴兴,心甘情愿地又跳进水里去了。有时两只鱼鹰合力抬起一条大鳜鱼上来,鳜鱼还在挣蹦,打鱼人已经一手捞住了。这条鳜鱼够四斤!这真是一个热闹场面。看打鱼的、看鱼鹰的,都很兴奋激动,倒是打鱼人显得十分冷静,不动声色。
⑤我们有时到西堤去玩。我们那里的人都叫它西湖。湖很大,一眼望不到边。
⑥湖通常是平静的,透明的。这样一片大水,浩浩渺渺(湖上常常没有一只船),让人觉得有些荒凉,有些寂寞,有些神秘。
⑦ b黄昏了,湖上的蓝天渐渐变成浅黄、橘黄,又渐渐变成紫色,很深很深的紫色。这种紫色使人深深感动,我永远忘不了这样的紫色的长天。我闻到一阵阵炊烟的香味,停泊在御码头一带的船上正在烧饭。
⑧听见一个女人高亮而悠长的声音:“二丫头……回来吃晚饭来……”
⑨像我的老师沈从文常爱说的那样,这一切真是一个圣境。
(选自《汪曾祺经典作品》,有删改)
8.作者在文章结尾赞美他的家乡是“圣境”。“圣境”者,人间仙境也。简要概括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写家乡是一个“圣境”的。
9.汪曾祺认为,作家应该“让读者感觉到活着是美的,有诗意的,生活是可欣赏的”,请从④⑦段的画线句中任选一处赏析,说说作者是如何展现生活的美和诗意的。
10.文章开头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你觉得汪曾祺会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所描写的水乡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11.2020年适逢汪曾祺一百周年诞辰,某杂志开设《汪曾祺经典散文欣赏》专栏,有人针对课本中《昆明的雨》写了如下一段简析。请你参照示例,也给《我的家乡》这篇文章写一段简短的评析,100字以内。
【示例】《昆明的雨》一文围绕“雨”的话题,描写了仙人掌、菌子等与昆明雨季有关的事物和风情,展现了一个明亮、丰满、使人动情的昆明雨季,表达了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文章形散神聚,情感含蓄动人。
8.作者在文章结尾赞美他的家乡是“圣境”。“圣境”者,人间仙境也。简要概括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写家乡是一个“圣境”的。
解析:
由第①段可知,本文围绕“水”写了记忆中家乡的事物和风情;由第②段“站在河堤上,可以俯瞰堤下街道房屋。……下面的人看见野鸭子飞得高高的”可概括为“登上‘悬河’大堤向村内俯瞰所见到的奇景”;由第③段“我们看船。运河里有大船……又顶着篙子,一步一步走向船尾”可概括为“河面看船,看驾船人来来回回在船上使篙”;由第④段“看打鱼。……打鱼人把篙子一挥,这些鱼鹰就劈劈啪啪……有的就叼了一条鳜鱼上来——鱼鹰似乎专逮鳜鱼”可概括为“看打鱼人挥篙驱赶鱼鹰潜水逮鱼”;由第⑥段“……这样一片大水,浩浩渺渺(湖上常常没有一只船)……”可概括为“看西堤湖水浩渺”;由第⑦段“黄昏了,湖上的蓝天渐渐变成浅黄、橘黄……我永远忘不了这样的紫色的长天”可概括为“看黄昏多彩的天空”。
答案示例:
本文围绕“水”的话题,作者描写了记忆中家乡的事物和风情:登上“悬河”大堤向村内俯瞰所见到的奇景;河面看船,看驾船人来来回回在船上使篙;看打鱼人挥篙驱赶鱼鹰潜水逮鱼;看西堤湖水浩渺,看黄昏多彩的天空;等等。
9.汪曾祺认为,作家应该“让读者感觉到活着是美的,有诗意的,生活是可欣赏的”,请从④⑦段的画线句中任选一处赏析,说说作者是如何展现生活的美和诗意的。
解析:
a句中,写鱼鹰“精神抖擞”,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出了鱼鹰昂扬的精神状态;“如同临战状态”,又把鱼鹰比作临战的战士,生动形象;打鱼人把篙子一挥,鱼鹰就“劈劈啪啪,纷纷跃进水里”,写得生动有趣,很有画面感;似乎欣赏鱼鹰捉鱼是一件让人觉得快乐的事情,从而表现了生活是可欣赏的,是美的。b句中,“湖上的蓝天渐渐变成浅黄、橘黄,又渐渐变成紫色,很深很深的紫色”,通过景物描写,用细腻的笔触展现湖上天空的颜色变化,描绘了一幅绚丽梦幻、让人沉醉的黄昏美景图;这样的美景“使人深深感动”,“我永远忘不了这样的紫色的长天”,读者也会对“这样的紫色的长天”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汪曾祺笔下,似乎生活一直是有诗意之美的。
答案示例一:
第④段a处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生动描绘了鱼鹰跃入水中捕鱼时的情态,展现了妙趣横生的水乡生活场景,具有生活意趣之美。
答案示例二:
第⑦段b处通过景物描写,细腻展现湖上天空的颜色变化,描绘了一幅绚丽梦幻、让人沉醉的黄昏美景图,赋予寻常生活景象以诗意。
10.文章开头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你觉得汪曾祺会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所描写的水乡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表明对汪曾祺的评价,然后结合文章所描写的水乡生活具体分析。
答案示例一:
我觉得汪曾祺会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他能从鸽子、野鸭、堤岸、天色、炊烟这些寻常之景里发现生活之美,能在运河撑篙、鱼鹰捕鱼等质朴纯真的水乡生活里挖掘人间真味。 
答案示例二:
我觉得汪曾祺会是一个质朴纯真的人。大船上的撑篙人用心生活,简单纯粹;运河里的打鱼人遇事冷静,不动声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些水乡养育的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
11.2020年适逢汪曾祺一百周年诞辰,某杂志开设《汪曾祺经典散文欣赏》专栏,有人针对课本中《昆明的雨》写了如下一段简析。请你参照示例,也给《我的家乡》这篇文章写一段简短的评析,100字以内。
【示例】《昆明的雨》一文围绕“雨”的话题,描写了仙人掌、菌子等与昆明雨季有关的事物和风情,展现了一个明亮、丰满、使人动情的昆明雨季,表达了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文章形散神聚,情感含蓄动人。
解析:
回答本题,首先分析《昆明的雨》的评析示例可知,内容包括话题、描写的内容、展现的画面、表达的情感以及写作特色;然后仿照示例的语言表达形式,写出对《我的家乡》一文的内容评析,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示例:
《我的家乡》一文围绕“水”的话题,描写了运河、打鱼人等作者记忆中家乡的事物和风情,展现了宁静祥和、别有趣味的家乡生活美景,表达了对家乡生活的喜爱与怀念。文章平和恬淡,诗意盎然。
12.学习了汪曾祺的《昆明的雨》,临沂某校八年级五班决定开展以“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列题目。
(1)【雨中有情】阅读下面的文字,请用一个含有“雨”的成语概括其内容:  , 
广大湖北人民同全国人民一样,都是病毒肆虐的受害者,他们为抗击疫情付出了巨大牺牲,承受了巨大压力。四海皆兄弟,中华一家亲。我们要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过程中,给予他们更多理解和尊重,提供更多便利和关怀。在无情的疫情面前,我们尤需彼此信任、精诚团结、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以理性的态度、宽广的胸襟和务实的举措,齐心协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2)【雨中有景】阅读,可借用诗文名句进行批注。对下面这段话的批注,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昆明的雨》)
A.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B.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D.愁云淡淡雨潇潇,暮暮复朝朝。
(3)【雨中有味】仔细品来,“雨”中也有民俗味、传统味。在对联交流活动中,有个同学拟了下联,请你结合“雨”的主题运用对联知识写出上联。
上联:  ,  下联:皑皑瑞雪兆丰年
(1)【雨中有情】阅读下面的文字,请用一个含有“雨”的成语概括其内容: , 
广大湖北人民同全国人民一样,都是病毒肆虐的受害者,他们为抗击疫情付出了巨大牺牲,承受了巨大压力。四海皆兄弟,中华一家亲。我们要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过程中,给予他们更多理解和尊重,提供更多便利和关怀。在无情的疫情面前,我们尤需彼此信任、精诚团结、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以理性的态度、宽广的胸襟和务实的举措,齐心协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解析:
阅读材料可以概括把握其要点——“共同度过困难”,根据题干要求,用“风雨同舟”较恰当。风雨同舟:在大风雨里同坐一条船。比喻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互相帮助,齐心协力,战胜困难。
(示例)风雨同舟
(2)【雨中有景】阅读,可借用诗文名句进行批注。对下面这段话的批注,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昆明的雨》)
A.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B.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D.愁云淡淡雨潇潇,暮暮复朝朝。
解析:
A.“寒雨”与“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不符;B.写太阳西沉,乌云滚来,凉风阵阵,大雨将至,给人以迫在眉睫的感觉,和《昆明的雨》中“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的语境不符;C.突出了雨多、雨满、充满活力的特点,与语段的意境相符合;D.这里的“愁云淡淡雨潇潇”与“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的语境不符。故选C。
C
(3)【雨中有味】仔细品来,“雨”中也有民俗味、传统味。在对联交流活动中,有个同学拟了下联,请你结合“雨”的主题运用对联知识写出上联。
上联:  , 
下联:皑皑瑞雪兆丰年
(示例)绵绵春雨润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