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测试 B卷 提升练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对陶渊明《饮酒(其五)》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此诗是诗人归隐田园后写的一首抒情小诗,其中“心远”二字指诗人心中远离草庐。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得、与世无争的情怀。
C.“山气日夕佳”一句在诗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紧承上句,点名南山的暮景,引出下句的飞鸟结伴归林。
D.此诗融情于景,情景浑然一体,表现出一种平淡而质朴的美。
2.《渔家傲》中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晚年孤独,以及空有才华却倍感苦闷的句子是( )
A.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B.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C.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D.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3.阅读古诗《春望》,完成小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对该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
C.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
4.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B.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C.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D.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生命,是一种站起来的姿态,是一种______________的境界,一种______________的气概,一种______________的精神,一种______________的美丽。站起来,就是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节,就是愚公移山不畏惧困难的气概,就是周亚夫严格治军的精神。如果生命是酒,我们爱的不是那百分之几的酒精,而是那若隐若见的芬芳。如果生命是花,我们爱的不是那五彩斑斓,而是那和风丽日中的深情舒放。如果生命是月亮,我们爱的不是那些冷硬的岩石,而是那在静夜里缓缓流下来的纤尘不染的月光。
5.下列各项中都有一处错误,有的是拼音错误,有的是书写错误,请找出来并改正。
A.若隐若见ruò yǐn ruò xiàn( ) B.和风丽日hē fēng lì rì( )
C.五彩班斓wǔ cǎi bān lán( ) D.纤尘不染qiān chén bù rǎn( )
6.结合语境,将下列词语填入横线处,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A.凛然 昂然 超然 嫣然 B.超然 凛然 昂然 嫣然
C.凛然 超然 嫣然 昂然 D.超然 昂然 嫣然 凛然
7.这段文字是对生命的感悟,请你仿照画线部分的句式特点,再写一句话。
8.根据提示填空。
(1))《赤壁》中,杜牧对赤壁之战的历史结局进行分析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 。
(2)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表明誓死报国的忠心的诗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 。
(3)无长兄的木兰选择担当,奔赴战场: ,关山度若飞。
(4)博学的孔子选择虚心地向他人学习: ,其不善者而改之。
(5)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 , 。”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生发出值得玩味的情趣。
(6)李清照《如梦令》中表现景色迷人,乐不思“宿”的句子是: , 。
9.名著阅读。
看起来,螳螂的这个精心设计的作战计划是完全成功的。那只开始时天不怕、地不怕的小蝗虫果然中了螳螂的妙计,真的把它当成凶猛的怪物了。蝗虫在看到螳螂的这副奇怪的样子以后,立刻就吓呆了,紧张地注视着面前的这个怪里怪气的家伙,一动也不动。在没有弄清来者是谁之前,螳螂是不敢轻易地向对方发起什么攻势的。这样一来,一向善于蹦来跳去的蝗虫,现在,竟然一下子不知所措甚至连马上跳起来逃跑也想不起来了。已经慌了神儿的蝗虫,完全把“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这一招儿忘到脑后去了。可怜的小蝗虫害怕极了,怯生生地伏在原地,不敢发出半点声响,想必它生怕自己稍不留神便会命丧黄泉。在它最害怕的时候,它甚至莫名其妙地向前移动,靠近了螳螂。它居然如此恐慌,恐惧到让自己慌不择路、前去送死的地步。看来螳螂的心理战术是完全成功了。
(1)本段选自《 》,这部书的主题是“谱写 的诗篇”。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语段的主要内容。
10.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这储蓄,是患难之中的倾囊相助,是错误路上的逆耳忠言,是diē倒时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摸去泪水的一缕春风。真正的友情储蓄,不是单向支取,而是通过双方的积累加重其分量,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会丧失殆尽。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储蓄( ) diē( )倒 搀扶(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
(3)文中“倾囊相助”的“囊”的意思是 ;“丧失殆尽”中,“殆尽”的意思是 。
(4)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
二、阅读与理解
阅读《如梦令》一词,回答问题。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1.词中与“误入”互为照应的是“ ”和“ ”。
12.请说说“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惊”的妙处。
1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快递
①早在周代,我国便已出现快递制度。据《周礼·秋官》记载,周王朝的官职中设置了主管邮驿、物流的官员“行夫”,其职责要求是“虽道有难,而不时必达”。实际上,商朝已有近似于现代的快递雏形,这已在殷墟甲骨文中得到证实。
②古代快递主要用于政令、军情的传递,民间使用远没有现代广泛。古代快递员被称为“健步”“邮人”“驿足”“递夫”,如果快递变成慢递,或将邮件递错、丢失等,都将被严惩。
③汉代设“传驿”,用于传递紧急文书。当时的传驿机构已有专用车,这种专用车叫“传车”。当时,用马车快递叫“传”,用马速递称“驿”。东汉以后,“传车”逐渐被淘汰,马成为快递的主要交通工具,称为“马递”。在投递过程中,一般是“换马不换人”,投递员一般跑完全程。
④古代快递对里程、速度都有具体的规定,这叫“程限”。汉代“马递”要求日行四百里,这是当时的速度极限了。隋唐时期,如果是急件,要求日行三百里。更急的,如送赦免文书,则日行五百里。宋代的快递“急脚递”,是在步递和马递的基础上创立的。急脚递并非人力的步递,也是一种马递,要求日行四百里。元代的“急递铺”,更接近今天的快递公司,程限与宋代一样。
⑤现代快递是物流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特点是“快”,能够在短时间内将物品运达目标地点。但是,由于要经过不同的站点,环节较多,易使物品流失或损坏,安全系数相对较低。
⑥现代快递,由于运输方式和客户需求的不同,通常分为不同的快递服务种类,具体如下:
类别 类型 特点
运输方式 航空快运 最为快捷,已经成为快运的常用方式之一
公路快运 是目前运输量最大的快运方式
铁路快运 运量大、安全、准时
水上快运 适合大宗物品尤其是有时间需求的特殊物品的运输
运输速度 特快专递 门到门或桌到桌服务,速度更快,多是紧急的小物品,以文件和小包裹为主
一般快递 速度和安全系数都一般,适合一般物品
⑦目前我国有8000多家快递企业,从业人员达到90多万,已经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的快递国家。2015年快递业务量完成206亿件,同比增长48%,最高日处理量超过1.6亿件;快递业务收入2760亿元,同比增长35%;预计2016年业务量完成275亿件,同比增长34%;快递业务收入3530亿元,同比增长28%。中国快递行业目前处于国内快递行业和国际快递巨头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相对国际快递巨头而言,中国快递企业业务发展程度还很低,现在的快递业务量还不到GDP的0.3%,与发达国家达到GDP的1%相比差距还很大。(根据《读书文摘》等资料整理)
14.阅读全文,比较古代快递与现代快递的异同。
15.本文语言准确严谨,请以第①段画线句为例简要分析。
16.请指出文章第⑥段使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17.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什么是现代快递。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冬季去南方看绿
梁惠娣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闲读唐诗宋词,冬天的诗词跃到眼前来,读着读着,冬便驾着诗之舟渡水而来了。
与北方冰天雪地、银装素裹的冬景截然不同的是,南方的冬天是绿色的。
南方的山是绿的。山上的桉树、尤加利树、榕树……一身古朴庄重的墨绿,像穿着一件绿衣裳,这件绿衣裳仿佛穿了千年,仍不肯褪下,因为那是它们生命力的象征。
南方的水是绿的。严寒时节,与“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截然不同的是,南方的水仍是清莹莹的绿。不知名的绿色藤蔓爬满了江堤、河畔,把冬水映得更绿了。藤蔓长出无数细碎的嫩黄小花,一团团一簇簇,仿佛一袭轻纱,绿得轻盈,绿得热闹。水面上,满眼翠绿的水浮莲就像一片绿海。一池绿意舞冬风,心里不禁氤氲浓浓的诗意。
南方的田野是绿的。田野上,新种的番薯长出新叶,是一片喜人的新绿。菜畦上,小青菜、生菜、小葱、小辣椒……长势旺盛,每一棵都是鲜嫩的绿,这是小家碧玉的绿,绿得可人,绿得诗意。这种绿,新鲜而嫩碧,带着湿湿的雾气,带着泥土的芳香。冬天的菜畦,仿佛一首绿色的诗,读着读着,就能把你的眼睛染绿。寒冬的晚餐上,当人们看到这一棵棵青绿,该是多么的温馨和亲切啊!
南方的村庄是绿的。竹子是南方的村庄里最常见的植物。竹子在南方的冬风里越发显得挺拔、清朗。高高的竹竿直插云天,尖细的竹叶像纷披的绿缎。董必武《病中见窗外竹感赋》里说:“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写的就是竹在寒冬里的清劲样子。风吹来,绿竹摇曳,绿意流淌,竹林是一片绿海。有鸽子在竹林间翩然翻飞,远看,仿佛绿海上泛起朵朵白色的浪花。
冬季的南方,景色如画。翻看唐宋诗词,唐代白居易的《早冬》这样描写南方的冬天:“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宋代诗人刘克庄在南方过冬,也写了《冬景》一诗:“晴窗早觉爱朝曦,竹外秋声渐作威……叶浮嫩绿酒初熟,橙切香黄蟹正肥。蓉菊满园皆可羡,赏心从此莫相违。”在冬季的南方,赏绿观花、饮酒持蟹,是多么闲适的人生乐事呀!
冬天南方的绿,让你养眼,让你舒心。冬天,且到南方来看绿。
(选自2018年1月2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18.阅读课上,老师给推荐了《冬天去南方看绿》这篇文章,读后,同学们都被它的诗意所感染。请你说一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南方的绿的。
19.请你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一身古朴庄重的墨绿,像穿着一件绿衣裳,这件绿衣裳仿佛穿了千年,仍不肯褪下,因为那是它们生命力的象征。
20.南方的绿给作者以怎样的感觉?它带给作者怎样的一种情感?
三、感悟与表达
四、作文
21.按要求作文
在人生道路上,总有一些人,一些事,甚至一句话,一则故事------在不经意间触动你的心,启迪你的灵魂,点亮你的心灵。请以“点亮心灵的灯”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文字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1.A
【详解】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将房屋建造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却不会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扰。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只要心中所想远离世俗,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可知“心远”是对“问君何能尔?”的回答,意在表达诗人心中远离闹市,内心宁静;“‘心远’二字指诗人心中远离草庐”理解有误;
故选A。
2.C
【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A.意为:听见天帝在对我说话。他热情而又有诚意地问我要到哪里去。
B.意为: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风啊!千万别停息,将我这一叶轻舟,直送往蓬莱三仙岛。
C.意为:我回答天帝路途还很漫长,现在已是黄昏却还未到达。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
D.意为: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银河转动,像无数的船只在舞动风帆。
据此可知,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以及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的苦闷不满的句子是: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故选C。
3.D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
D.诗的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意思是: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从这两句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家人的担忧和思念之情;诗的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意思是: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稀疏插不上簪。从头发的变化,使人感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选项“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表述有误;
故选D。
4.B
【详解】试题分析:A改为: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C改为: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D改为: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5.ABCD 6.B 7.(示例)如果生命是古琴,我们爱的不是那精雕细琢的琴身,而是那音符和节拍谱成的乐曲。
【分析】5.A.书写错误,应为:若隐若现;
B.拼音错误,应为:hé fēng lì rì;
C.书写错误,应为:五彩斑斓;
D.拼音错误,应为:xiān chén bù rǎn。
6.解答此题可采用代入法,即把各项的词语分别代入文字中,然后结合语境仔细推敲。选定的词语要跟文字中的“境界”“气概”“精神”“美丽”四个词相对应,即词语的内涵指向要相对应。凛然:严肃而可敬畏的样子。超然:不站在对立各方的任何一方面,超然物外。昂然:仰头挺胸无所畏惧的样子。嫣然:美好的样子。常指笑容:~一笑。所以,应是“超然的境界、凛然的气概、昂然的精神、嫣然的美丽”,故选B。
7.仿写时,需要分析画线部分的句式:如果生命是……,我们爱的不是那……而是那……。在此基础上联系文段主题进行仿写,注意话题、修辞统一,字数相近。如:如果生命是骏马,我们爱的不是那英俊的体魄,而是它那奔跑的潇洒气质。
8. 铜雀春深锁二乔 提携玉龙为君死 万里赴戎机 择其善者而从之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详解】本题要注意根据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提示,仔细回顾所学古诗,根据提示信息选择相应的诗句,书写时要注意易错字的写法:锁、携、戎、篱、悠。
9.(1)昆虫记 昆虫生命
(2)本段文字主要记叙了螳螂捕食蝗虫的情景。
【详解】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如文学常识、写作背景、主要的故事情节、精彩片断、人物的性格特点、书中的名言警句等,在平时就要对名著常识知识做好积累。本题依据文本内容介绍“螳螂”内容可推断出,语段出自法国作家法布尔的介绍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和习性,使人们了解昆虫的真实生活情景的科普作品《昆虫记》。(2)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可采用 “谁(在何时何地) + 做了什么 + 结果怎样” 的答题格式概括作答。本题记叙的对象是“螳螂”,主要事件是“捕食蝗虫”。据此整理作答即可。
10. (1)chǔ 跌 chān (2)摸去 抹去 (3)口袋 几乎罄尽 (4)友情,不正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吗?
【详解】(1)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注意“储蓄”的“储”不能拼成“zhǔ”;“搀扶”的“搀”不能拼成“cān”。
(2)本题考查字形,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此类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要注意字词的音形义。“是痛苦时摸去泪水的一缕春风”中的“摸去”应改为“抹去”。
(3)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中的关键字的意思,结合词语的意思来思考即可。“倾囊相助”的意思是把衣袋里所有的钱都拿出来帮助别人。“囊”是口袋的意思。“丧失殆尽”是指完全丧失了的意思。“殆尽”是几乎罄尽的意思。
(4)此题考查学生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能力。解答时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据此可以改为“友情,不正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吗?”或“友情难道不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吗?”。
11. 不知归路 争渡 12.“惊”字既暗写出了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停栖在小洲上的鸥鹭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 13.反映了作者早年无忧无虑的生活,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
【解析】11.“误入”的意思是不小心进入。与上一句中的“不知归路”相照应,应为沉醉,找不到回去的路了,所以才会不小心进入了藕花深处。又因为“误入”,所以“争渡”。
12.“惊起一滩鸥鹭”的意思是划船声惊起了一群鸥鹭。“惊”为惊动的意思。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沙滩上的鸥鹭因为突然看到一艘船后惊慌失措、四处飞散的情态。又因为船行非常快,所以鸥鹭才会受到惊动。所以还可以从“惊”中感受到船行之快。
13.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表现了作者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14.相同点:速度快,路程长。不同点:服务的对象或主要用途不同,古时候主要用于政令、军情的传递,民间使用远没有现代广泛;而现代则是广泛运用。快递的途径、工具和运输方式不同,古时候主要是步递和马递,现代则是借助现代交通工具(如飞机等);因为工具不同,所以,快递的时效也是不同的。 15.“据《周礼·秋官》记载”“这已在殷墟甲骨文中得到证实”说明有资料可循,并非作者杜撰;“行夫”“虽道有难,而不时必达”引用古籍,体现了语言的严谨;“雏形”说明是未定型前最初的形式,与当时的情形相符,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16.分类别、列图表、作比较。具体地说明了现代快递由于运输方式和客户需求的不同,通常分为不同的快递服务种类;使人们对现代快递的类别、类型及其特点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17.示例:现代快递是一种短时间将物品运达目标地点的物流服务。
【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并概括的能力。
根据④段“古代快递对里程、速度都有具体的规定,这叫‘程限’”和第⑤段“现代快递是物流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特点是‘快’,能够在短时间内将物品运达目标地点”的内容可得出:古代快递与现代快递的共同点是速度快,量程长。
根据第②段的内容“古代快递主要用于政令、军情的传递,民间使用远没有现代广泛”可知古代快递主要用于政令、军情的传递,民间使用远没有现代广泛;
根据第③⑥⑦段的内容“马成为快递的主要交通工具,称为‘马递’”“现代快递,由于运输方式和客户需求的不同,通常分为不同的快递服务种类”“目前我国有8000多家快递企业,从业人员达到90多万,已经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的快递国家”可知快递的途径、工具和运输方式不同,古时候主要是步递和马递,现代则是借助现代交通工具(如飞机等);因为工具不同,所以,快递的时效也是不同的。
15.此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与生动性的理解。解答此题时,要结合题干的要求,在文中找出能够充分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生动形象的例子,加以分析即可。“据《周礼·秋官》记载”“这已在殷墟甲骨文中得到证实”说明有资料可循,并非作者杜撰、虚构;“周王朝的官职中设置了主管邮驿、物流的官员‘行夫’,其职责要求是‘虽道有难,而不时必达’”引用古籍,体现了语言的严谨性;“商朝已有近似于现代的快递雏形”说明是未定型前最初的形式,与当时的事实符合,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16.此题考查说明方法的辨析及作用。解答时首先要知道说明方法有哪些,即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其次要知道其特征及作用。另外,说明方法的作用是由效果的关键词和其内容上的作用两部分组成的。效果关键词如准确、具体、形象生动、条理清晰地说明了等,内容上一般证明的是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之前的句子,而且大多证明本段的中心句。本段为了说明不同的快递服务种类,运用了分类别、列图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地说明了第⑥段首句“现代快递由于运输方式和客户需求的不同,通常分为不同的快递服务种类”,图表及分类的方式使人们对现代快递的类别、类型及其特点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理解全面、具体。
17.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取信息并概括的能力。
结合第⑤段“现代快递是物流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特点是‘快’,能够在短时间内将物品运达目标地点。但是,由于要经过不同的站点,环节较多,易使物品流失或损坏,安全系数相对较低”可概括为:现代快递是一种短时间将物品运达目标地点的物流服务。
18.是从南方的山、南方的水、南方的田野、南方的村庄四个方面来写的。 19.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冬天南方绿的可爱、久远,富有生命力。 20.南方的绿在作者看来,它让人养眼,让人舒心;景色如画。正是这种绿的美,才让作者对南方的绿有一种向往和钟情。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并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准确表达。仔细阅读文章,第(3)—(6)段描写了南方的绿,提炼每一段的中心句作答即可。
19.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修辞手法的使用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使景物的特征更加突出。赏析时应从表述它在表达上的效果,表明物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角度作答。对表现力较强的词语,赏析时应扣住词义,准确理解语言环境中词语在表现人物特点、景物特征中的具体作用,体会其用语精妙之处。这段话将“冬天南方绿”拟人化,又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地写出了冬天南方绿的特点。
点睛:鉴赏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一般遵循“方法+效果+情感”这六个字的原则,但是,无论运用什么写作方法,在分析效果时,都必须与人物的形象与情感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有全局意识,即联系全文来鉴赏要分析的句子。
2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首先要仔细阅读文章,然后找出抒发作者情感的段落分析作答。结合最后两段的内容来理解,可知南方绿给作者的感觉是“景色如画”“让你养眼,让你舒心”。“冬天,且到南方来看绿”一句表达出作者对南方绿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21.点亮心灵的灯
在这繁花似锦的青春中,我相信每个人都绝望过,都放弃过吧。但又是什么是你站起来了呢?我想是人生的一个介质,这个介质可以是亲密朋友的安慰,也可以是一句名言,甚至可以是一个动作。
那是一个阴雨连绵的雨天,她像往常一样坐在家门口等着父亲的归来。直到夜深了,巷子里静得可以听见那密密的雨在空中划过的声音。
突然在深巷的尽头有一个身影朝这里奔跑,她把所有的希望都负之那个身影。可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那是她家邻居老李。他不知怎么了心怦怦直跳!果不其然,老李一边跑一边喊:“不好了,丫头,你爸在回家的路上让车撞了。”
天哪!他几乎晕倒了,他自幼丧母,从小便和父亲生活在一起,这次,父亲出了车祸,犹如天塌下来般。从此她和奶奶生活在一起。
从小品学兼优的她,一落千丈,犹如丧家之犬般。整天精神恍惚,不务正业。以前在老师眼里犹如神童般,可现在,是一个人人避之的坏学生。
那天清晨,她像往常一样,一脸无所谓的样子来到学校。可不同的是,学校喇叭里响起了一阵歌声: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她的心顿了一下,那首歌钻进她的耳朵,透过她的脑袋,穿过她的心,在她的心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疤痕。
上课,他仍没有听课,但她在抚摸那道疤痕,悄悄地,她哭了,他将从前所有错误决定随泪水带走。
从此,她的脸上又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你是否也像她一样,虽然经历不同,但你也像她一样坚强地走了出来,焕发出自信的光芒。
而你这个点亮心灵之灯的介质又是什么?
【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是“点亮心灵的灯”。审题的关键有三点:一是谁来点亮?可以是自己,父母、老师、同学、陌生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二是“心灵被点亮了”,它不同于外界的灯,这显然是一种比喻说法,“点亮心灵的灯”的内容可以理解为诚信、宽容、善良、坚强等。三是以什么方式点亮?这是展现学生才思的重点内容,学生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点亮心灵的灯”意味着可以驱赶黑暗,照亮前行的路。那么,这里的“灯”,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比喻可以驱赶心灵黑暗,照亮人生前行之路的人或物。可以是父母及老师的鼓励,自然之物给你的感悟,自己精神世界中的理想、诚信、宽容、善良、坚强、关爱、追求、希望、自信、淡泊名利、爱国……都是成长道路上的一盏盏明灯!文题适合各类体裁的写作,选择自己最能驾驭的体裁作文。
【点睛】命题作文的写作,首先要做到审题准确。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来确定文章的写作范围和内容,不能错误地理解题意。其次要立意深刻。就是要为文章确定一个鲜明、集中、深刻的主题,表达积极向上的思想。第三,选材要精当。要围绕着中心来选择材料,运用那些自己熟悉的材料作文,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或论述得透彻有力。写作时,依据题目的特点和要求,要突出表现题目中的关键词语。结构文章时,注意内容上起、承、转、合,最好能写出文章的“波澜”;能运用“以小见大”的写法,从小事情揭示大主题,给人以深刻的启示。语言上,要准确通顺,富有表现力与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