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测试 A卷 基础练
一、积累与运用
1.选出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A.词人坐在船上在风浪颠簸中赶路,仰望着天亮前云雾弥漫、繁星摇动的天空,迷糊之中梦见自己来到天帝的住地,听到天帝情意恳切的问候。
B.作者自认为是有惊人句的成功女词人,但正值战乱年代,国难当头,诗词文章又有何用?只有把希望寄托于虚幻的想象。
C.尽管人生之路留下痛苦的叹息,但词人并未放弃对幸福的追求,她还要像大鹏那样展翅高飞,她还要风把她所乘坐的小船送到美好的仙境。
D.这首词借助奇妙的景象,通过与天帝的一问一答,抒发了词人对沧桑流离人生的感叹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傅说(fù) 富贵不能淫(yín)
B.百里奚(xī) 行拂乱其所为(fó)
C.胶鬲(gé) 往之女家(rǔ)
D.管夷吾(yí) 妾妇之道也(qiè)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分辨(biàn) 嗟叹(cuō) 提携(xié)
B.挠搔(sāo) 燕脂(yàn) 铜雀(tóng)
C.折戟(qǐ) 簪子(zān) 殷勤(yīn)
D.未销(xiāo) 谩有(màn) 蓬舟(péng)
4.【咬文嚼字析古诗】“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一句中“嗟”和“谩”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叹息 缓慢 B.盼望 缓慢 C.叹息 徒然 D.盼望 徒然
5.选出对李贺的《雁门太守行》赏析有误的一项( )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A.首联“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暗示战斗的残酷。
B.颔联“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运用借代的修辞,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厮杀,血流成河的悲壮气氛。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的人员伤亡。
C.颈联中交代乘夜奔袭之状和交战的地点,并描写了战争的苦寒场面。
D.尾联表达出将士们为报答君主的信任和重用,视死如归、坚决杀敌的豪情壮志。抒发全体将士报效朝廷的决心。
6.下面的片段是浩然同学整理的文字,阅读后回答问题。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____________,字子舆。_____________时期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____________”,后世常把孔子和他以“____________”并称。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了《孟子》一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1)请在横线上补充恰当的内容。
(2)画线句有语病,你的修改意见是:
7.将下面的古诗默写完整。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
, 。
, 。
8.名著阅读。
《昆虫记》是法国作家法布尔耗尽了一生的光阴而创造的奇迹,被誉为“ ”,书中除了真实地记录了昆虫的生活,作者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全书充满了 之情。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杂然相许( ) (2)惩山北之塞( ) (3)何苦而不平( )
(4)寒暑易节( ) (5)河阳之北( )( )
(6)而山不加增( ) (7)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 (8)固不可彻( )
(9)虽我之死( ) (10)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
二、诗歌鉴赏
10.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渔家傲
宋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请赏析“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中“谩”字的妙处。
(2)请你从本诗中挑选一句话,送给即将毕业的好友,并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11.下列各项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雁门太守行》中,“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写景又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后句写守城将士严阵以待,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
B.《雁门太守行》中,“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诗人引用典故,写出将士们对朝廷的不满。
C.《相见欢》一词,作者朱敦儒由登楼入题,先描绘登楼所见之秋景,然后抒发情怀,表达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之情。
D.《相见欢》下阙“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用拟人的手法,乞求西风把自己的泪水吹过大江,吹到已经成为战争前线的扬州,含蓄深沉地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12.下列各项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雁门太守行》一诗中,“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表现战争规模大,战况惨烈。
B.《雁门太守行》中,“半卷红旗临易水”一句,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暗示了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C.《相见欢》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有双重意味。一方面书写日薄西山, 余晖黯淡,暮色苍茫的万里清秋之景,另一方面也暗喻国家的衰落。
D.《相见欢》“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中,一个“乱”字,概括中原沦丧的现实;一个“散”字,写出了自己狼狈出逃,帽子和帽饰都散乱了。这样下去,何时才能收复国土呢?
三、积累与运用
13.应用文写作
学生会计划开展“环境保护月”活动,准备邀请学校领导、专家学者,环保热心人士、家长代表和学校的师生代表等作为嘉宾于×年×月×日上午9时参加活动的启动仪式。
请你任选一个对象,以学生会的名义写一份邀请函。
参考答案:
1.A
【详解】A. 这首词写的是“梦境”,词人想象着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不是实写坐在船上在风浪颠簸中赶路时的情景。故选A。
2.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要注意一些古今读音不同的词语。B项注音有误,错误的注音应改正为:“拂”fú。
3.D
【详解】A.嗟叹(cuō) ——jiē;
B.燕脂(yàn)——yān;
C.折戟(qǐ)——jǐ;
故选D。
4.C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这句话的句意为: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又叹日暮时不早。学作诗,枉有妙句人称道,却是空无用。嗟,慨叹、叹息;谩,空、徒然。
故选C。
5.B
【详解】本题考查诗文内容的理解。
B.颔联作者没有从正面描绘两军短兵相接、兵刃交加的厮杀场面,而是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来写战斗的激烈和悲壮,由于众寡悬殊,孤军无援,最终只好败退孤城。上句点明时令,对这场与强敌拼死的厮杀描写,一语不及兵刃相加的情景,只用秋色里角声满天暗示出来;“角声满天”是催战的鼓角齐鸣声震天地。下句交代作战地点,“紫”指长城附近的紫色泥土。“燕脂”指边防将士所流血的颜色,暗示守边将士死伤惨重,这些清冷凄惨的塞上寒夜的景物描写,衬托出孤城被困的紧急情势,并未体现借代的修辞手法;故此项错误;故选B。
6.(1)轲 战国 亚圣 孔孟
(2)将“了”改为“的”
【详解】(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平时应该加强此方面的积累。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孟子及其门人著有《孟子》一书。
(2)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的能力。划线句结构混乱,后半句的主语应是“《孟子》一书”,所以改为: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的《孟子》一书。
7.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详解】注意以下字形特别容易出错:溅泪、烽火、抵、搔、簪等。此外还要注意“浑欲”不要随手写成“挥欲”。
8. 昆虫的史诗 对生命的关爱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昆虫记》的文学常识及内容的把握。《昆虫记》被雨果被称为“昆虫的史诗”。《昆虫记》一书描述了小小的昆虫恪守自然规则,为了生存和繁衍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在书中,法布尔依据其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经历和成果,以人性化观察虫性,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和散文的笔调,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他所观察和研究的昆虫的外部形态、生物习性,真实地记录了几种常见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既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又传播了科学知识,体现了作者细致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
9. 赞同 苦于 愁 交换 黄河 水的北面 加大 并 通 即使 穷尽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惩,苦于;易,交换。
10.(1)“谩”字流露出心中的哀怨惆怅:一是空有诗情诗才,因知音(丈夫)早逝,而无人能会意;二是慨叹自己身逢乱世,有着对现实无能为力的苦闷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2)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把同学比成大鹏,希望同学有大鹏高飞之志,乘风高飞,不断奋斗,表先了对同学的美好祝愿。
【详解】(1)本题考查炼字,注意结合具体的诗句内容分析。
“谩”是“空”的意思,“学诗谩有惊人句”的意思是“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是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谩”字,流露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词人在现实中知音难遇,欲诉无门,唯有通过这种幻想的形式,才能尽情地抒发胸中的愤懑。
(2)本题考查学生概括诗歌情感的能力,作答时应抓住诗歌中的关键句子理解。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的意思是“风啊!请千万别停息,将这一叶轻舟,载着我直送往蓬莱三仙岛”。在上阕,天帝“殷勤问我归何处”,这里,词人给予了回答,她梦想的地方是蓬莱、方丈、赢洲三座仙人居住的山。词人化用《庄子 逍遥游》中的句子,说“九万里风鹏正举”,“九万里风鹏正举”一句借《逍遥游》中大鹏鸟的典故和比喻修辞,表达了自己也要像这只鹏鸟一样,扶摇直上,脱离自己困顿的生活,到达“蓬舟吹取三山去”的理想的生活状态。可以用来祝福同学以后鹏程万里,前途无量。
11.B 12.D
【解析】1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B.《雁门太守行》中,“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是用典故,“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要点明使用典故。“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执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故选项中“写诗人引用典故,写出将士们对朝廷的不满”的表述有误。
故选B。
12.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D.《相见欢》“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中,一个“乱”字,概括中原沦丧的现实;一个“散”字,揭露了统治阶级无心抗战的心理,而并非选项表述的“写出了自己狼狈出逃,帽子和帽饰都散乱了”。
故选D。
13.[例文]
“环境保护月”活动启动仪式
邀请函
尊敬的××同学家长:
您好!
为了增强全校同学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同学们积极投身到环境保护的实践中来,为绿色校园、和谐校园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的校园环境更美好,也为了提倡绿色低碳生活,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以实际行动构建绿色整洁的校园环境,我校将于×年×月×日上午9时举行“环境保护月”活动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将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进行。请您到达学校后,先去您孩子所在的班级,然后和同学们一起到学校操场指定的区域就座。启动仪式上,请您代表所有的学生家长向我校全体同学提出环境保护的具体要求。
谨此,我们诚挚邀请您出席“环境保护月”活动启动仪式。
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中学学生会
×年×月×日
[点评]这份邀请函介绍了启动仪式的时间、地点、主题等,写作目的明确。针对家长身份,运用了“尊敬”“您”“谨”等礼貌用语,表达非常得体。
【详解】本题考查拟写邀请函。
(1)明确邀请函的写作目的“邀请学校领导、专家学者,环保热心人士、家长代表和学校的师生代表等作为嘉宾参加“环境保护月”活动的启动仪式”,体现书面邀请的正式性和对对方的尊敬。要根据对方的身份,选择恰当的称呼,如“尊敬的××同学家长、老师、领导”。
(2)应介绍活动的时间“于×年×月×日上午9时”、地点(班级教室或者操场、会议室)、主题(提倡绿色低碳生活,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内容要求“请您代表所有的学生家长向我校全体同学提出环境保护的具体要求”等情况,让对方对活动有所了解。如果需要对方在活动中发言,也应该提及,以便对方提前准备。
(3)语言简洁明了,大方得体有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