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B卷提升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B卷提升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5 22:12: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测试 B卷 提升练
一、积累与运用
1.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完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A.màn fěi sàn qiān
B.wàn fēi sǎn jiàn
C.màn fěi sàn jiàn
D.màn fēi sǎn jiàn
2.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九”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赐菊花图、插茱萸等习俗。
B.清明节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清明”这一节气的那天,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传统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
C.生肖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如子为鼠,丑为牛,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如卯年生的肖蛇,亥年生的肖猪。
D.小玲的生肖属相是猴,弟弟比她小2岁,小玲要挑选一款生肖属相的玩具送给弟弟作为生日礼物,她可以选择一只可爱的机器狗。
3.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
①这是为什么呢?
②所以,长时间盯着屏幕会使眼睛疲劳。
③因为注视屏幕的时候,屏幕的强光、闪烁、颜色和亮度会迫使眼部肌肉更加努力伸缩,以保持视线清晰。
④我们的工作、学习和娱乐越来越依赖电子设备,但是长时间盯着屏幕常常让我们感到眼睛疲劳。
⑤另外,用电子产品的时候,我们与屏幕的距离和角度也经常变化,会迫使眼睛加倍努力去聚焦。
A.④①③⑤② B.①③⑤④② C.③⑤①④② D.④①③②⑤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诘责(jí) 和蔼(ǎi) 禁锢 鹤立鸡群
B.黝黑(yǒu) 私塾(shú) 躁热 意趣盎然
C.吹嘘(xū) 畸形(qí) 溺死 藏污纳垢
D.窒息(zhì) 炽热(chì) 愚钝 油光可鉴
5.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fēi hóng)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 (标致 别致)极了。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 (感谢 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jiào huì),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1)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耸起 ②不为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①(fēi hóng) ②(jiào huì)
(3)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文字空缺处。
6.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观沧海》曹操)
(2)海日生残夜, 。(《次北固山下》王湾)
(3)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4) ,受降城外月如霜。(《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5)深林人不知, 。(《竹里馆》王维)
(6)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既点明了时令又表达了 漂泊之感和落寞之情的两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 ”。
(7)古诗中关于战争的描写,有实有虚,精彩纷呈:北朝民歌《木兰诗》中“ , ”采用互文的手法,概述了战斗的激烈,战争岁月的漫长。
(8)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刺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 , 。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居里夫人经常利用夏天水果上市的季节,购买便宜的水果自制成果酱,以供冬天时食用。除了做实验外,她还煮饭、烧菜、洗衣、照顾孩子及年迈的公公。
材料二 我国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不讲究吃穿,办公室的设施也很简单。他捐出百万元作科研基金,自己添置衣服时却挑选便宜的,有一次,他花100元买了 7件衬衣回来,还和大家夸耀可以穿好几年。但他非常关心农民后代,捐助了多名困难学生。
(1)这两则材料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2)如果让你以记者的身份采访材料中的一位名人,请你根据材料内容设置一个采访问题。
8.简答题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 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促使“我”的意见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我”的意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二、阅读与理解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提。
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颔联抓住了“争”“啄”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幅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
C.颈联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景象。
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
10.诗歌写了西湖诸多美景,却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一联结尾,这是运用了哪一种写作手法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藤野先生
鲁迅
⑴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jiàn,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⑵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⑶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
⑷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⑸“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⑹后面有几个人笑起来了。他接着便讲述解剖学在日本发达的历史,那些大大小小的书,便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的著作。起初有几本是线装的;还有翻刻中国译本的,他们的翻译和研究新的医学,并不比中国早。
⑺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⑻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
⑼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⑽“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⑾“可以抄一点。”
⑿“拿来我看!”
⒀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⒁……
⒂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11.根据第⑴段的拼音写出汉字。
油光可jiàn
12.请用一句话完整概括选文第(9)—(14)段的主要内容:
13.选文第⑷⑺两段划直线句是对藤野先生的 描写,作用是 。
14.选文⒀段中加点字“这样”指代
15.分析选文第⒂段的作用:
16.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开头叙述清国留学生白天赏樱花、傍晚学跳舞意在表明留学生活丰富多彩。
B.鲁迅先生记得“日暮里”和“水户”这两个地名与本文所要表现的爱国感情无关。
C.鲁迅先生写自己在仙台受到医专职员的种种优待与表现藤野先生关联不大。
D.鲁迅先生写日本爱国青年寻衅事件是为藤野先生作反面衬托。
阅读《藤野先生》(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①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②“我想去学生物学,先生教给我的学问,也还有用的。”其实我并没有决意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凄然,便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
③“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他叹息说。
④将走的前几天,他叫我到他家里去,交给我一张照相,后面写着两个字道:“惜别”,还说希望将我的也送他。但我这时适值没有照相了;他便叮嘱我将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
⑤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
⑥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海,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⑦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7.《藤野先生》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 ;第①段划线句子“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此后,作者开始从事 工作。
18.藤野先生只是一名普通的医学教授,第⑥段中作者为什么会用“伟大”一词去评价他?请结合全文内容加以分析。
19.第⑦段中作者对藤野先生怀念的具体行为有哪些?
三、感悟与表达
20.阅读下面的材料,请你根据对材料的理解,自定立意,自拟题相,写一篇文章。
我问花园里的玫瑰:你年复一年重复着同样的色彩,单调吗?
玫瑰笑答:向人间播撒芬芳是我生长的理由。
我问树枝上的蝉儿:你长时间生活在黑暗中,只能尽情歌唱一夏,遗憾吗?
蝉儿笑答:绽放生命的绚烂是我唯一的愿望。
我问山间的小溪:你一直朝着不变的方向寂寞地奔流,孤独吗?
小溪笑答:奔向大海、成就好汉是我毕生的追求。
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字数在600字以上
参考答案:
1.D
【详解】漫:读作màn,绯,读作fēi,“散”多音字,sàn、sǎn,此处读作sǎn,鉴:读作jiàn。故选D。
2.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传统文化常识的能力。传统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称谓习惯、历法、礼仪和科举制度等,在平时学习中要能准确识记和辨析。研读四个选项,注意辨析正误,可以知道,C项表述错误,十二生肖分别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卯年生的肖兔,巳年生的肖蛇。
3.A
【详解】排列句子顺序,可按下列方法进行。(1)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排列;(2)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3)按先总述后分述的顺序排列;(4)按空间推移的顺序排列;(5)按照句意之间内在逻辑排列。本题要说明的中心是“长时间盯着屏幕常常让我们感到眼睛疲劳”,故④句排首位;①句“这是为什么呢?”紧接着引出对原因的阐释,排在第二位;③句“因为”承①句,排第三位;⑤句“另外”是对第二个原因的阐释,排第四位;②句“所以”是对全段进行小结,放最后。故排序为④①③⑤②。答案选A。
4.D
【详解】A.“诘”应读“jié”;
B.“躁”应为“燥”;
C.“畸”应读“jī”。
故选D。
5.(1) sǒng wéi
(2) 绯红 教诲
(3)标致;感激
【解析】(1)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耸起——sǒng,耸,耸立;
不为——wéi,为,被。
(2)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fēi hóng——绯红,鲜红;
jiào huì——教诲,教训,教导,注意“诲”的偏旁不要写错。
(3)
此题考查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选词填空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
“标致”意思是漂亮,“别致”意思是新奇,跟寻常不同。这里用来形容“清国留学生”的丑态,“标致”用在这里是反语,表示讽刺,所以此处应该用“标致”;
“感谢”意思是用言语行动表示感激,“感激”指因对方的好意和帮助而感动并产生谢意,这里表达的是对藤野先生给予自己帮助的感动和谢意,应该用“感激”。
6. (1)星汉灿烂 (2)江春入旧年 (3)小桥流水人家 (4)回乐烽前沙似雪 (5)明月来相照 (6)闻道龙标过五溪” (7)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8)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详解】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汉”“烽”“庭”等字词的书写。
7.(1)伟大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平凡的而且会生活的人。
(2)示例:袁爷爷,您好,您从事的事业如此伟大,而您的生活却如此简朴,对此您是怎样想的呢
【详解】试题分析:(1)考查对文本材料的探究能力。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并总结出结论,一定要认真阅读所给的材料,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语句作答。得出的结论一定要能涵盖所有材料的内容。由两则材料来看,二则材料写了在不同领域获得非凡成就的人,但他们在生活中的共同表现是:节俭。由此可归纳为:伟大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平凡节俭的而且会生活的人。(2)考查采访问题的设计。采访的问题要具体、客观、有针对性。不能强求采访对象不能或不愿意回答的问题。注意做到文明礼貌。可从“事业”或“简朴”的角度来设计问题。答案不唯一。
8.“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深深刺激了“我”,促使“我”萌发“弃医从文”的思想。
【详解】本题考查情节识记和理解。从选段内容看,出自《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散文,记叙了他从东京到仙台学医的几个生活片断。促使“我”意见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匿名信”和“看电影”事件,这两件事对探索救国救民之道的鲁迅刺激很大。
匿名信事件既用写匿名信者的卑劣行为来反衬藤野先生的高尚品格,又使作者深感弱国弱民倍受歧视的悲哀,激发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为拯救民族、富国强民的斗争精神。“看电影事件”更深深地刺激了鲁迅。他极为沉痛而愤慨地写道:“中国是弱国……也无怪他们疑惑。”用这样的反语来表达作者的自尊心所受到的挫伤,思想上所受到的极大的震动,以及改变的志向,弃医学文的决心。结合课文注释,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作者这样做的原因:中国民众的愚昧、麻木,使他深感医学只能解救病人肉体上的苦痛,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救治人的精神,唤醒民众的觉悟。
9.C 10.对比(衬托),表达自己对湖东景色的迷恋、喜爱,以及造福一方百姓的满足、欣喜之情。
【解析】9.考查对诗歌内容的分析能力。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这一联中的“渐欲”和“才能”又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判断,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彩的眼中景物,使读者受到感染。故C不正确。
10.考查对诗歌写作手法和情感的分析能力。全诗写了“早莺”“暖树”“新燕”“乱花”“浅草”等不同的景物,结尾处“最爱湖东行不足”与前面的景物形成对比,其中“最爱”体现了作者对湖东沙堤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行不足”说明此处的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余兴未阑,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满足和愉悦之情。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11.鉴 12.藤野先生主动询问“我”抄讲义的情况以及每周收“我”的讲义并从头到末添改。 13. 肖像描写,划线句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勾勒出一个生活俭朴、不拘小节、潜心学术的学者形象。 14.“这样”指藤野先生让我每周都送给他看我的讲义,并对我的讲义从头到末用红笔添改过了,一直继续到教完他所担任的功课。 15.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高度评价藤野先生是一个正直热忱、潜心学术、尊重同情中国人、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好老师,也表达别后对先生思念感激崇敬之情,照应前文藤野先生相关事例,是本文的点睛之笔更有力的表现了本文的主旨,增强了对读者感染的力量。。 16.D
【解析】1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油光可鉴”意思是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形容非常光亮润泽。
1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通读选文第(9)—(14)段,由文中“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等内容可知,人物:藤野先生和“我”;事件:藤野先生主动询问“我”抄讲义的情况;结果:每周收“我”的讲义并从头到末添改。据此概括为:藤野先生主动询问“我”抄讲义的情况以及每周收“我”的讲义并从头到末添改。综上分析即可作答。
13.本题考查描写方法及作用分析。由文中“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等内容可知,⑷⑺两段划直线句是对藤野先生体态、胡须、服饰等方面进行肖像描写,第⑷段划线句是正面描写,第⑺段划线句是侧面描写,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勾勒出一个治学严谨、生活俭朴、不修边幅、潜心学术的学者形象。
14.本题考查对指示代词的分析能力。结合文中“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分析,可知“这样”指代藤野先生让“我”每周都送给他看我的讲义,并对“我”的讲义从头到末用红笔添改过了,一直继续到教完他所担任的功课。综上分析即可作答。
15.本题考查对段落作用的分析能力。由文中“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等内容可知,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写出了藤野先生教鲁迅学医学时,既有“为中国”有新的医学的思想,也有“为学术”能广为传播的思想,前者表明他没有民族偏见,表现了他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后者表明他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希望新的医学为人类造福,突出了藤野先生的伟大,抒发了“我”对藤野先生的敬重、感激和怀念之情,同时照应前文藤野先生相关事例,更有力的表现了本文的主旨,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16.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A.由文中“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等内容可知,表明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选项中“表明留学生活丰富多彩” 错误;
B.作者在异国他乡,路经“日暮里”,必然会联想到正处在风雨飘摇中的祖国,所以,在途经的众多地方中,此地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水户”是反清志士客死的地方,作者这时也正身居异国他乡,对这样一位具有气节的学者自然会产生仰慕之情,因而也记得,可见暗含着作者的爱国感情,选项表述错误;
C.鲁迅先生写自己在仙台受到医专职员的种种优待是为了正面衬托了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选项表述错误;
故选D。
17. 《朝花夕拾》 文艺(或文学) 18.他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治学严谨,教学认真,能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而且给予了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能够做到这些尤其难能可贵。(围绕事件和人物精神答出任意2点即可) 19.收藏讲义、悬挂照相、继续写作。
【解析】17.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藤野先生》是鲁迅于1926年在厦门大学时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留学生活,表达了深切的怀念之情。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鲁迅而在仙台学医期间,他发现光有健全的体魄,没有健全的思想是不行的。中国人的问题其实在于思想,他决定从思想上拯救国民,因此离开仙台弃医从文(文学)。
18.本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伟大”,意思是了不起的意思。课文详写了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四件事情: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中国女人裹脚。这四件事情,体现了藤野先生对“我”有“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他不像其他日本人。他“为中国”,“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为学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正因为藤野先生对作者的关心乃至对中国人民的关心,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治学严谨,教学认真,能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而且给予了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等等,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能够做到这些尤其难能可贵。他是一个对“弱国”的学生及其贫弱的祖国抱着同情与尊重,而又矢志于医学事业的正直学者。藤野先生的所作所为已经超越了国界,因此是“伟大”的。
19.本题考查提炼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可以概括出:收藏先生的讲义;
根据“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可以概括出:悬挂先生的照片;
根据“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可以概括出:在先生的激励下多写文章。
20.范文:
生命的意义
曾几何时,我常常静静地坐在窗前,任思绪飞翔,这时,便毫不自觉地想起: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我问小鸟,小鸟说:“在于快乐,只要快乐,生活就很美好。”我问小草,小草说:“在于奉献,只要奉献,就会有回报”。我问爷爷,他说:“为四化建设而奋斗”。我又问妈妈,她说:“在于生活,人每天都在生活,看你怎样去生活”。我茫然了,我对大地喊,向苍天呼吁,但它们毫无回应。
一个小男孩出于对某人的气愤,就对高山大喊:“我恨你”。大山也说了句同样的话,他害怕极了,就回去找妈妈,妈妈把他带到高山面前,让他对着高山大喊:“我爱你”。小孩这样做了,大山居然也说了同样的话。他快乐极了。生命就像回声一样,你送出什么就会送回什么;你播种什么就会收获什么;你给予什么就会得到什么。俗话说:一分耕耘就有一份收获。你付出了就一定有回报。
现在我似乎么明白点什么,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进取,力争上游。农民们比着谁家的粮食产量高;工人们比着谁的技术好;教师们比着谁的教学质量优;而学生们比着谁的思想好,成绩好。人生活在世上总有挫折,我们应勇于面对。
以前我的成绩不是很突出,但是我不气馁,不妥协,而是经过一番刻苦努力之后,我的成绩有了明显提高。我很高兴,因为我懂得了生命的意义在于努力奋斗。
人生的路很漫长,在我经历的这十几年的生涯里,我渐渐懂得了生命的意义,我开始自信,开始变得快乐,开始努力学习,也开始走向新的天地。在我眼里,我觉得世界上的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温馨。我要充分享受这美好的生活。
【详解】这是一篇材料作文。作文前面的提示性语段,一共有四种拟人化的生物回答问题,我们的写作思路应该从这些句子中得出。要写好这道作文,必须首先要吃透三种拟人化的生物回答问题的意思,从里面我们可以得出写作的关键短语:生命的意义,依此角度行文即可。可以运用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充分肯定人的价值、意义和作用,写成议论文;也可写哲理散文,表达对“生命意义”的看法;还可编述故事,如写成小小说,形象生动地告诉人们“是金子总要闪光”的道理。写文章时可以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最好能把中心词语“生命的意义”作为线索贯穿全文,这样从结构上来看条理较为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