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制造了惨绝人huán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中国同胞惨遭杀lù。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书籍 真相 警惕 理事会
B.妄图 摧残 悠久 图书馆
C.辱没 议式 变迁 公祭日
D.灵魂 颠倒 隆重 纪念碑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但人们也看到,在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态度仍然 。在连锁酒店大肆摆放美化侵略战争的书籍,大规模 历史教材,阻止有良知的日本国民 事实真相;在美国旧金山市议会2017年9月一致通过设立“慰安妇日”的议案后,属于日本右翼的大阪市市长却表示,要 大阪市与旧金山市的姐妹城市关系。
A.顽固 篡改 追寻 解除
B.顽强 篡改 寻找 解除
C.顽固 窜改 寻找 解决
D.顽强 窜改 追寻 解决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国一以贯之的和平誓言,彰显坚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
B.日本右翼分子妄图篡改历史,不承认南京大屠杀这一事实,这种做法令人发指。
C.焦裕禄纪念馆的墙上悬挂着习近平总书记写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其中“百姓谁不爱好官 把泪焦桐成雨”两句具有振聋发聩的力量。
D.行驶在滨海路上,一边是苍茫的大海,一边是无际的农田,沧海桑田,美景如画,令人目不暇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实现教育现代化,需要建设思想过硬、业务精通、甘于奉献的大批高素质教师队伍。
B.我们只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C.读汪曾祺散文的时候,就像是欣赏一幅幅清新淡雅的素描。
D.无论是在二十四节气中还是在人们的生活中,“白露”都是一个诗意的存在。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撒切尔夫人特别赞扬了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最富天才的创造。
B.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能等……
C.我国研制的“海斗一号”全海深自主遥控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海试任务,并取得多项重大突破。
D.“‘广交会’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象征,是中国产品走向世界的桥梁,也是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广东省人大代表动情地说。
7.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今天,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再次以隆重的公祭仪式悼念死难同胞。
B.《别让南京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这是美国《波士顿环球邮报》近日发表的有关南京大屠杀长篇文章的标题。
C.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
D.2017年9月,国际和平城市协会宣布,南京成为“国际和平城市”。
8. 加点词感彩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南京的历史,人类的记忆。
B.国家公祭鼎铭文向世人讲述南京大屠杀史实,讲述设立国家公祭日的初衷。
C.日本右翼还在不断寻找各种借口对当年的军国主义罪行百般抵赖,扭曲历史,美化战争,颠倒黑白,并企图通过修宪复活军国主义。
D.那些人以丑态百出的表演,妄图辱没人类的良知。
9.某报最近报道:一名7岁小男孩自幼缺失监护,当地公交公司为解决他的上下学问题,就在他家附近设立了临时停靠站,此举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如果该报“读者来信”栏目向读者征集针对此事的评论稿,请你以读者的身份写一段评论。只写评论内容,不写书信格式,不少于80字。
二、课内阅读
阅读《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全文,回答问题。
10.加利福尼亚州街头不久前落成的美国医生罗伯特·威尔逊的纪念碑前摆满鲜花的原因是什么?
11.“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这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
12.“日本右翼越顽固,越会引起爱好和平的人们高度警惕”中“爱好和平的人们高度警惕”具体表现在哪儿?
13.“从‘恐怖之城’到‘和平之城’,南京的命运变迁足证和平是何等珍贵。”一句中“恐怖之城”暗示的是什么?“和平之城”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愿景?
三、类文迁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国家公祭日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2019年的12月13日,是中国第六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当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南京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中国政府设立的纪念日,以国家公祭的方式,祭奠在南京大屠杀中死亡的30万同胞。
南京大屠杀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在当时的中国首都南京犯下的大规模屠杀、强奸以及纵火、抢劫等战争罪行与反人类罪行。日军暴行的高潮从1937年12月13日攻占南京开始,持续了6周,直到1938年2月南京的秩序才开始好转。
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的有关判决和调查,在大屠杀中有20万以上乃至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约2万中国妇女遭日军奸淫,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军纵火烧毁,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在中国,自1947年南京军事法庭审判以来,普遍认为约有30万人在大屠杀中遇难。在日本,日本政府承认“发生过杀害非战斗人员和掠夺等行为”,但对遇难人数则含糊其词,也有认为南京大屠杀不存在的“否认派”。“否认派”的论调得到部分日本政商势力的支持,在华人世界引起强烈反感,这也使得南京大屠杀成为严重影响中日关系的主要历史问题之一。
“对历史闭上眼睛者看不到未来”,安倍政权领导和推动的日本右倾化行径是历史的倒退、时代的逆行、对公理的挑衅。企图否定和美化法西斯主义罪恶侵略历史,企图挑战与颠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国际秩序,企图污蔑和攻击人类反法西斯胜利成果,企图漠视或泯灭中国人民抗战牺牲与贡献:此类历史修正主义、历史翻案之风,都是绝不允许的,都是必被坚决反对的,也都是必然失 败的。
在中国,“国家公祭日”古已有之,在古代称为“国祀”,向来是先人们精神生活中的大事,《左传》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历朝历代,在复杂的礼仪中,始终凝结成一个不变的核心,一个最根本的认识。如果说过去的祭天、祭地、祭祖的祭祀文化,反映的是一个文明成熟程度的话,大家对一段历史的复原以及回忆,乃至将其定格、固化为一个“公祭日”,反映的则是整个民族的成熟与强大。
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国家层面举行公祭活动和相关纪念活动,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壮大了人类的进步力量,促进了全球的民族解放运动,对世界和平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艰苦卓绝,付出的巨大民族牺牲属于人类的浩劫,3 000万人口伤亡、6 000亿美元损失仅仅是冰冷的数字,造成30万人死难的南京大屠杀也仅仅是日本法西斯极端残忍暴虐的典型案例之一。
以中国国家名义进行正式纪念与公祭,其世界意义在于,促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一起维护世界和平及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
任何历史都是现代史,都对现实有着巨大的警鉴价值,而对历史铭记,就是树起了一面镜子,无论是企图颠覆历史的人,还是渴望和平的人,都需要这个镜子随时折射提示。从这个角度上说,中国的“国家公祭”,小而言之是中国人对自己同胞的记忆、缅怀,是对国人应有历史价值观的培养;大而言之,是中国人替世界保留的一份珍贵遗产,是中国人就此确立与国际社会相处的方式。
14.对于南京大屠杀,中国和日本各持怎样的观点
15.文中画线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其作用是什么
16.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意义有哪些
、片段写作
17、运用对比手法,围绕“读书”这一话题,写一段评论。120字左右。
答案
mán 寰 bāo 戮 2、C 3、A 4、D 5、D 6、C 7、C 8、D
(示例)读了贵报的这则报道,我非常感动。公交公司的这一举措贴心暖心,体现了一种可贵的人文关怀精神,值得称赞和学习。全社会应该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弱势群体、困难群 众;要做实做细工作,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精准帮扶,这才是社会主义文明的应有之义。
10. “他是南京大屠杀的第一位证人”,“恐怖”的目击者,为“和平”而呐喊的斗士。
11. 承上启下,承接上文“日本右翼还在不断寻找各种借口对当年的军国主义罪行百般抵赖,扭曲历史,美化战争,颠倒黑白”,引出下文“引起爱好和平的人们高度警惕”。
12. 2017年11月,日内瓦裁军会议取消了日本和平演讲的资格;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提出218项建议,狠批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要求日本“正视历史,应努力向后代讲述真实的历史”。
13. “恐怖之城”暗示的是“南京大屠杀”;“和平之城”表达了作者对今日和平南京的礼赞,对世界永久和平的憧憬与自信。
14、在中国,普遍认为约有30万人在大屠杀中遇难。在日本,日本政府只是承认“发生过杀害非战斗人员和掠夺等行为”,但对遇难人数含糊其词,甚至有人认为南京大屠杀不存在。
15、画线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强烈地表达了对安倍政权倒行逆施、挑衅公理的卑劣行径的愤慨。
16、①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②以中国国家名义进行正式纪念与公祭,其世界意义在于,促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一起维护世界和平及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
17、(写作示例)汉代刘向曾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既然是药,就具有两种可能:一是良药,药到病除;一是毒药,可以置人于死地。可见,选择读什么样的书籍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读好书,可以使人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不断提高自身修养;读坏书,可以使人学习成绩下降,精神萎靡,找不到正确的人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