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第二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描绘了江南梅雨季节,水草丰盛,蛙鸣声声的情景。此时此地,青蛙群集,如此活跃,这是为什么呢?
学习目标
1、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2、通过比较蝌蚪和成蛙的不同之处,认识青蛙的
变态发育。
3、关注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关系。
《蛙声十里出山泉》是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先生的一幅国画作品。画面上潺潺的溪水中,有几只活泼的小蜂蚪在游动,却不见青蛙的踪影。这幅画构思的巧妙之处,在于抓住了青蛙这种两栖动物必须经过蜂蚪阶段才能发育成成蛙的特点。
两栖动物的生殖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每年的春末夏初是青蛙的繁殖季节,也是池塘、河边最热闹的时候。一只只雄蛙频频发出悦耳的鸣声以吸引雌蛙。
1、繁殖季节:
2、青蛙的生殖:
春末夏初
春末夏初,一只只雄蛙频频发出悦耳的鸣叫。雄蛙的鸣叫,主要是为了吸引雌蛙。雄蛙口角两边各有一个鸣囊,能使叫声更洪亮,雌蛙会选择叫声响亮的雄蛙进行抱对,所以说蛙的鸣叫是一种求偶行为。
3、雌、雄蛙抱对
青蛙的抱对不是“交配”,进入生殖器的雄蛙趴在雌蛙身体上,并用前肢紧紧地抱住雌蛙,这种现象叫抱对。
抱对是青蛙生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是青蛙生殖过程中特有行为。可以促使雌蛙排卵、雄蛙排出精子;提高体外受精率,有利于个体生存好和种族延续。
抱对时,雌、雄蛙的泄殖腔孔相互接近,有利于精子直接排到卵细胞上,大大提高了卵细胞的受精率。
4、体外受精
雌、雄蛙经过抱对,雌蛙将卵细胞排到水中,雄蛙将精子排到水中,卵细胞和精子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这种受精方式称为体外受精。
受精过程离不开水。
蛙的受精卵聚集在一起,如果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每个受精卵上面的颜色深一些,上面的颜色较深,这样可吸收较多的热量,有利于受精卵的发育。
特别提醒
1、青蛙的生殖特点: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卵生。
2、两栖动物的受精过程离不开水,大大限制了两栖动物的生殖范围。
3、青蛙每次产卵800---5000粒,数量大,过度繁殖大大增加了后代存活率,对其繁衍后代维持物种数量稳定有重要意义。
两栖动物的发育
《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形象地讲述了青蛙的发育过程。其实,两栖动物的发育远没有那样简单,它们经历了一系列形态、结构和生理的复杂变化过程。
观察思考
观察图4.2-16,分析并讨论青蛙的发育过程。
1. 在发育成成蛙的过程中,形态上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
2. 蝌料和成蛙各有哪些特点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1、青蛙的发育过程
仔细观察水面, 还会发现水中漂浮着一片片胶状透明的东西,里面有许多深色的小点,这就是青蛙产下的卵块,里面有许多受精卵。
青蛙受精卵上面颜色深一些,这样能够吸收较多的热量,利于受精卵的发育。
刚孵化出来的蝌蚪,头部两侧有外鳃,用外鳃进行呼吸。蝌蚪进一步发育,外鳃消失,长出内鳃,此时的蝌蚪无论外部形态还是内部结构都很像鱼。随后发育成幼蛙,先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之后尾和内鳃消失,肺逐渐形成,幼蛙离水登陆发育成成蛙。
2、青蛙的发育过程四阶段:
3、运动器官发育顺序:
4、呼吸器官发育顺序: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尾→后肢→前肢
外鳃→内鳃→肺
5、青蛙与昆虫发育的异同:
项目 青蛙 昆虫
不同点 受精方式 体外受精 体内受精
发育特点 变态发育 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
相同点 有性生殖、卵生、变态发育
6、青蛙的发育特点:
有性生殖
体外受精
卵生
蝌蚪有尾,能在水中游动;成蛙有四肢,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在潮湿的陆地上跳跃。
青蛙的幼体和成体不仅在外部形态上有许多差异,而且呼吸器官等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青蛙的发育过程也属于变态发育。
7、两栖动物的界定:
8、两栖动物的共同特征
变态发育;幼体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大多数成体既可以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又可以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能够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体温不恒定;心脏二心房一心室,两条血液循环路线。
相关连接
蝌蚪的尾巴哪里去了
在蝌蚪发育成成蛙的过程中,随着四肢的出现,尾巴会逐渐消失。研究发现,细胞在生长过程中,自身可能已经编制好了一道细胞“死亡程序”在它的调控下,生物体内的某些细胞会在预定的时间分解消亡。由此看来,蝌蚂尾巴细胞便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动凋亡了。
特别提醒
1、两栖动物离不开水的原因:
①生殖离不开水,在水中产卵、受精。
②幼体用鳃呼吸,必须生活在水中。
③成体需用湿润的皮肤辅助呼吸,必须生活在潮湿的陆地。
2、青蛙与上岸相适应的生理结构:用四肢运动、用肺呼吸。
3、青蛙发育过程中有一个阶段具有那些特点像鱼:有内鳃、有侧线、有尾。
4、蛙眼只对活动的物体有反应,对于静止的目标视而不见。仿生学根据蛙眼结构制成的电子蛙眼用于飞机航行雷达及导弹雷达。
5、蛙卵与蟾蜍卵图:
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的关系
1、青蛙数量下降的原因:
①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湖泊、河流干涸和水体污染都会造成青蛙数量下降。
②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滥捕乱杀等。
2、与人类的关系:
①大多数两栖类对人类有益。可消灭农业害虫。对农作物造成危害昆虫,如蝼蛄、天牛、蚱蜢、金龟子、稻螟等都是两栖动物的食物。有“田间卫士”美称。
②多种两栖动物有药用价值。蛤士蟆输卵管制成哈士蟆油,可滋补强壮。
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保护好它们的生活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特别提醒
1、青蛙不能完全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青蛙的受精过程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
2、青蛙体温能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变温动物。当外界温度低于8℃以下,就会钻入泥土,不食不动,呈休眠状态。
课堂小结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两栖动物的生殖
两栖动物的生殖
繁殖季节
生活环境
繁殖行为
发育过程
器官发育顺序
与环境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