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4生物的变异课件(共33张PPT)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济南版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4.4生物的变异课件(共33张PPT)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济南版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7-19 09:0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第四节
生物的变异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及生物变异的类型。
2.描述变异的生物学意义和实践意义。
3.举例说出遗传变异在实践上的应用。
变异的类型及意义
一、生物的变异
1、概念:
生物学上把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做变异。
2、特性:
生物的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普遍性),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变异是不定向的。
3、举例:
一对绿鹦鹉的四个子女的羽色各不相同。
特别提醒
1、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是通过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实现的。
2、遗传和变异是生命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内因。遗传使物种保持相对稳定,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二、变异的类型
按引起变异的因素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引起生物变异的因素多种多样。
(1)可遗传的变异:
有些生物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能够遗传给后代。
例如:小麦、玉米的白化病就是由于基因的改变引起的。
(2)不遗传的变异:
有些生物的变异是由外界环境因素改变导致的,没有遗传物质的改变,不能遗传给下一代。
例如:断了尾巴的老鼠,温室里的韭黄、手术割的双眼皮。
生物的性状是遗传物质(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表现型 =
遗传物质(内因)

环境条件
(外因)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诱因
可遗传的变异
不遗传的变异
观察思考
观察图 4.4-14,区别图中的变异类型。
白虎是孟加拉虎的变异类型,是相关基因改变引起的动物白化现象。
基因重组可遗传变异
这“一家子”狗的毛色各不相同是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导致的。
基因重组可遗传变异
无子西瓜是由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改变引起的。
染色体变异可遗传变异
同一品种的两盆玉米长势出现差异是由于水、肥等环境条件不同引起的。
环境因素不可遗传变异
1. 判断图中生物的变异类型,并说明理由。
2. 列举几种你熟悉的生物变异现象。
按变异对生物体的影响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
(1)有利变异:
生物的有些变异有利于自身的生存,这种变异叫有利变异。
例如:藕的茎中形成气腔;莲的叶的正面有气孔而背面没有气孔。感冒病毒不断产生新的变异,对感冒药的抗药性增强。
(2)不利变异:
生物的有些变异不利于自身的生存,这种变异叫不利变异。
例如:人类的色盲、白血病,小麦苗的白化病。
仙人掌的叶变成刺,能更好地适应干旱环境。
有利变异
竹节虫的形态变异使得它与环境融为一体,有利于逃避敌害和捕食。
有利变异
几种生物的变异现象
水稻的矮秆变异能够抗倒伏,但不利于与其他个体争夺阳光和水分。
有利变异与不有利变异的相对性
玉米的白化变异,导致光合作用减弱而对自身生存不利。
不有利变异
特别提醒
1、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的区分主要看这种变异是否对此种生物的生存、繁殖等有利,而不是对人类是否有利。
2、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是相对于其生存环境划分的。由于生存环境是多变的,因此变异是否有利于自身生存也是相对的,因此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具有相对性。
三、变异的特性
变异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也就是变异具有普遍性,变异又具有相对性、不定向性。
四、变异的意义
生物的变异有利于物种的发展和进化,因为各种有利的变异会通过遗传不断的积累和加强,不利的变异会被淘汰,使得生物群体更加适应周围的生存环境。
遗传变异在实践中的应用
在作物栽培和动物饲养过程中,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和爱好对其产生的变异进行逐代挑选,培育优良品种。
探究活动
调查我国在遗传育种方面的成果
提出问题
1. 收集和交流我国在遗传育种方面的成果资料。
2. 了解遗传育种的原理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方法步骤
1.制订调查计划。调查计划应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内容、调查方式等。
2.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查阅图书、上网搜集资料、到相关科研部门或种植养殖基地咨询等方式,调查身边的农作物、果蔬花卉和家畜的育种方式。
3.把收集到的资料(如数据、图片、视频等)进行整理,按遗传育种的方法、成果、应用等归纳分类,分析遗传育种的方法与原理。
4.通过分析所收集到的资料,展望遗传育种的前景。
5.撰写调查报告并制作展板,在班级或学校展示。
表达交流
1. 常见的遗传育种方式有哪些
2. 在当地生产实践中,有哪些遗传育种的应用实例
常见遗传育种的方法
(1)杂交育种:
①原理:
通过杂交,使亲本的基因重新组合,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子代,再从中挑选符合人们需要的类型进行育种。
②特点:
③事例:
使两个或多个品种生物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个生物体上。
高产抗倒伏小麦育种。
(2)诱变育种:
① 原理:
人们通常利用人工方法对生物进行适当处理,诱导生物体内的染色体或基因发生改变,从而产生新的变异个体,从中选择人们需要的变异类型进行培育,获得新品种。
②特点:
③应用:
变异频率高,形状发生大幅度改变。
育种专家还将航天技术应用到生物育种中,通过返回式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将农作物种子、微生物菌种等带到太空中,利用太空的特殊环境诱发其产生变异。返回地面后再选育新品种。
我国在应用空间技术育种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太空菊
太空南瓜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
探究活动
诱变育种
诱变育种是人们利用辐射 (如 γ 射线、中子、离子束)或化学诱变剂 (如甲基磺酸乙酯,硫,二乙酩、叠氮化钠)等手段请发生物产生变异,从中选育新品种的方法。诱变育种可以増加变异机会。
并能大幅度地改良某些性状,但其变异是随机的。而且有利突变很少,所以诱变育种多与品种间杂交结合进行。
特别提醒
转基因育种:是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新品种,使变异具有定向性,符合人们的愿望。如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
课堂小结
生物的变异
变异的类型及意义
遗传变异在实践中的应用
变异的类型
变异的意义
调查活动
实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