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第二节
性状的遗传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身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3、通过研究“豌豆花色的遗传”“果蝇翅形遗传”,尝试写出遗传图解,并能根据图解说出亲代与子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性 状:
(1)概念:
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
例如,兔的毛色、南瓜的果皮颜色、小麦芒的有无、鸡冠的形状等都是性状。
(2)类型:
①形态结构:
②生理特征:
③行为方式:
如羊的毛色、形状,小麦有无芒等肉眼可见。
如李子的味道、人的血型、种子成分含量等肉眼不可见。
如蜘蛛结网、鸟的迁徙、左右手嵌合等。
相对性状
生物体的每一种性状,往往有不同的表现类型。
(1)概念:
在遗传学上,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
(2)判断三要点:
“两同”
“一不同”
同种生物
同一性状
不同表现类型
人
眼皮
单眼皮
双眼皮
基因与性状遗传
每一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都有很多相对性状,这些性状在亲代和子代之间的遗传都有一定规律的。
一、性状的控制:
生物的性状是由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1、基因的存在形式:
染色体在生物体细胞内是成对存在的。因此,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母细胞通过减数分裂,成对的染色体会分开,染色体上的基因也随之分开,分别分配到两个不同的生殖细胞中。
因此,基因在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
2、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在性状遗传的过程中,亲代的性状有的能够在后代中表现出来,有的则不能表现出来。在后代中表现出来的性状叫显性性状;没有表现出来的叫隐性性状。
3、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根据性状在亲代和子代中的表现规律,我们把相对性状分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显性基因。
如控制花色为紫色的基因是显性基因,控制花色为白色的基因是隐性基因。
(1) 概念及事例:
显性基因 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A;
隐性基因 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a。
(2) 表示方法:
是指某一生物个体全部基因组合的总称。它反映生物体的遗传构成,即从双亲获得的全部基因的总和。遗传学上指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组合。
(1) 概念:
基因型:
4、基因型与表现型:
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表现型:
倘若细胞内控制某性状的一对基因为 AA或Aa,该生物个体就表现为显性基因 A所控制的性状,即显性性状;
当细胞内控制某性状的一对基因为 aa 时,该个体表现的就是隐性性状。
(2) 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
表现型=基因型+环境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基因型相同:环境相同,表现型相同。
环境不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在形状、结构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
5、同源染色体:
6、等位基因:
(1) 概念:
在同源染色体同一(对等位置)位置上,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
(2)表示方法:
(3)画法:
用同一英文字母表示,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例如:AA Aa aa
二、性状的遗传 :
1. 基因的传递:
在生殖过程中,亲代的基因随样染色体传递给子代,并控制看子代的性状表现。正是由于基因在亲代和子代之间的传递,才使得生物的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这也足桩种生物的固有特征能够代代相传的根本原因。
亲代是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后代的。在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中,通过减数分裂,成对同源染色体分开,平均分配到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当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时,又恢复到与亲代相同数目的染色体。这样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给后代,并控制着子代的性状表现。
2、性状的遗传:
(1) 已知:控制白花的为隐性基因a,控制紫花的为显性基因A,用显性纯种和隐性纯种杂交,F1中只出现显性性状。
亲代
生殖细胞
后代
后代性状
紫花 白花
AA aa
A
a
Aa
紫花
×
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中显性出来的那个亲本的形状,就是显性性状。
反之,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一代中只显示一个亲本的形状,则这个亲本的形状就是显性性状;
且 这个亲本为显性基因纯合体,另一个亲本为隐性基因纯合体。
显性纯种(AA)和隐性纯种(aa)杂交F1中只出现显性性状
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中显示出具有显性性状的亲本的形状。后代基因型均为Aa。
(2) 已知:控制白花的为隐性基因a ,控制紫花的为显性基因A,用显性杂种和隐性纯种杂交,F1中即出现显性性状又出现隐性性状,且比例为1∶1。
亲代
生殖细胞
后代
后代性状
紫花 白花
Aa aa
A a
a
Aa
紫花 白花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一代中显示出两个亲本的性状,且比例为1∶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Aa × aa.
aa
×
显性杂合体 (Aa) 与隐性基因纯合体(aa) 杂交,后代出现两个亲本的性状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一代中显示出两个亲本的形状,且比例为1∶1,后代的基因型为:Aa、aa。
反之,若具有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两个亲本的性状,且性状比例为1∶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Aa × aa 。
若已知一个亲本为隐性性状,则另一个亲本为杂合体。
(3) 已知:控制白花的为隐性基因a,控制紫花的为显性基因A,用显性杂合体进行自交,F1中即出现显性性状又出现隐性性状,后代基因型 AA∶Aa∶aa=1∶2∶1。
亲代
生殖细胞
后代
后代性状
紫花 白花
Aa Aa
A a
A a
Aa
紫花 紫花 紫花 白花
两个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一代中出现了性状分离,则分离出来的那个性状为隐性性状。且显阴性状比例为3∶1。
aa
Aa
AA
×
杂合体(Aa)之间的杂交,其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两个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一代中出现了性状分离,则分离出来的那个性状为隐性性状。显阴性状比例为3∶1,后代基因型 AA∶Aa∶aa=1∶2∶1.
反之,亲本性状相同,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两个亲本基因组成均为Aa。
课堂小结
性状的遗传
生物的性状
基因与性状的遗传
性状
相对性状
性状的遗传现象
基因的传递
相对性状分类
显、阴性基因
性状的遗传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