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 1 消息二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件(共1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 1 消息二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件(共1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8 19:40: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01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毛泽东
考点1:字词积累
锐不可当
要塞
业已
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褒义语境)
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有巩固的防御设备的据点。
已经。(多用于公文)
督战
泄气
监督作战。
泄劲。
一场关于渡江战役的新闻发布会
编辑部
考点2:新闻审编(新闻结构)
假如你是新华社的责任编辑,请审阅前线记者发来的新闻稿件。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标题
电头
导语
主体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第一、二句话。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
从“20日夜起”到篇末,详述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并指出我军渡江胜利的重要意义。
简洁概括,气势磅礴
胜利豪情跃然纸上
标题
电头
通讯社(报社)名称
发电地点
消息来源可靠、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精确到“时”,
暗示战役迅速发展。
导语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人数之多,
排山倒海、无坚不摧的力量。
战线之长
攻势凌厉所向披靡
准确表明当时九江尚未解放的状况
战线宽广胜利巨大
讲解员
考点3:主体解读(新闻要素及新闻语言)
假如你是战况讲解员,通过阅读本则新闻,请你向大家介绍渡江战役的情况。
开始渡江时间 所遇敌情
军队人数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二十日夜起
甚为微弱
甚为微弱
较为顽强
二十一日下午
五时起
二十一日下午
五时起
三十万
三十五万
三十五万
主体部分为什么按“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顺序安排?
时间上
内容上
中路军最早渡江(略写)
详略得当,东路所遇抵抗较为顽强,突出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详写)
结合新闻语言的特点,在文中选例分析。
[示例1]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
“甚为微弱”、“较为顽强”恰当地表现了敌我双方较量的程度,既不一味地夸大自己,也不一味地贬抑敌人,用词凝练准确。
[示例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不料”表现了对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巩固性的嘲讽蔑视,可见敌人狼狈,又可见我军神勇,感彩鲜明。
播音室
新闻播报:假如你是新闻播音员,请完成播音任务。
(提示:注意重音、语调、情感、节奏等。)
胜利的喜悦
“冲破、横渡、均是、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控制”“封锁”“切断”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
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自豪与骄傲
奚落与嘲讽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
本文是一篇消息,它真实、及时、简要地报道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情况。全面介绍了渡江三路军的进军的时间、地点、战线、战况,使人对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之概貌有所了解。这则新闻的标题、导语和主体部分的结构安排等都颇有讲究,值得细心体味。文中的语言准确精练,铿锵有力。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