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练习题
积累与运用(20分)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那年冬天,祖母去世,家里满院狼jí( )的景象,触动了朱自清内心最柔软的地方,缓和了他和父亲的关系;抗战相持阶段,作家茅盾亲赴西北高原,那参天耸立、不折不挠( )的白杨树使他震撼,让他看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 )梁;昆明雨季来临时,西南联大食堂的餐桌上常有味道鲜yú( )的牛肝菌,这让汪曾祺回味无穷,终生难忘。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狼籍 琐屑 局促 井然有致
B.辟邪 倦怠 松懈 不折不挠
C.遏制 交卸 捶炼 触目伤怀
D.疾驰 黝黑 星辰 坦荡如底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2分)
A.有的父母习惯在饭桌上表扬或批评孩子,一边吃饭,一边轻描淡写地说几句,显得不够重视,孩子也没听进去,效果自然会差一些。
B.“迎奥运文明礼仪之光·北京欢迎您”展览,以漫画和歌谣这些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为载体,展现了北京的名胜古迹、市容新貌。
C.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微笑像温暖的阳光,它蕴涵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使人世间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
D.今天我们提倡的创新,并不是要抛开先哲圣贤的成果另起炉灶,而是要站在前辈的肩膀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并努力超越前人。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2分)( )
A.看着眼前的白桦林,我领悟了一个道理:正与直是它们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哪棵树在生长中偏离了这个方向,即意味着失去阳光和死亡。
B.丁香结是解不完的,它年年都有,人生中的结也是解不完的,它时常与我们相伴。可能正因如此,这世界才具有了无穷魅力。
C.当生命中的厄运不期而至,我们是俯首屈从、自甘沉沦 还是积极面对、勇于挑战
D.傅庚生认为,欣赏诗歌“首宜求其旨意,次必寻其脉络,然后乃可以探骊得珠也。”
5.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依次填入一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生命中没有导演,谁都无法为自己的人生进行彩排。但我们可以是编剧,把生活变成我们想要的体裁:那些风花雪月的浪漫可以改编成诗歌,那些柴米油盐的琐碎 ,那些坎坷不平的经历 。让你的人生时而像水一样流淌, ,时而像山路一样跌宕起伏, 。生活是一座杂乱无章的素材库,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编剧。
①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②可以改编成散文 ③悠闲而又充满诗意 ④可以改编成小说
A.②④③① B.②④①③
C.④②③① D.②①④③
6.下列作家作品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背影》——朱自清——散文家
B.《白杨礼赞》——莫言——作家
C.《昆明的雨》——汪曾祺——作家
D.《我为什么而活着》———罗素———英国
7.填空。(5分)
①李清照的《如梦令》中追忆郊游地点、时间及由于景色迷人而忘了归路的词句是:“ ”
②朱敦儒的《相见欢》中表现作者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的词句是:“ 。”
③晏殊《浣溪沙》一词中通过描写词人所在院落的景色变迁,感叹时光流逝的句子是:“ 。”
④欧阳修的《采桑子》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绘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的句子是:“ 。”
⑤但是它 ,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8.用一句或几句话补写出结尾的内容,并用简练的语言(不超过20字)概括第一段。(3分)
①当地时间4月4日14时50分(北京时间20时50分),在第53届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话书展上,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正式揭晓,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该奖项,这是中国作家第一次获得该奖项。
②国际安徒生奖于1956年设立,由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赞助,以童话大师安徒生的名字命名,每两年评选一次,被誉为“小诺贝尔文学奖”。
③曹文轩曾创作了《草房子》《青铜葵花》《火印》等作品。曹文轩曾说:“《草房子》的主人公就是小学时候的我,《青铜葵花》的主人公就是中学时候的我。”
作为中学生,我们未必都要走曹文轩的文学道路,但他的话却能给我们写作文带来有益的启示: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第①段:
二、阅读欣赏(共50分)
(一)(4分)
送友人入蜀
李 白
见说蚕丛路①,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②绕蜀城③。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注:①蚕丛路:代称入蜀的道路。蚕丛,是传说中蜀国的开国君王。②春流:泛指春天水涨,江水奔流。一说指流经成都的郫江、流江。③蜀城:成都。一说泛指蜀中城市。
9.这首送别诗,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分析全诗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2分)
本诗风格清新俊逸,后世誉为“五律正宗”,试任选角度加以赏析。(2分)
(二)(9分)
卖蒜叟
[清]袁枚
南阳县有杨二相公者,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①声,旁睨而揶揄②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 ”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怒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 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③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子不语》
注:①绝:停止。②揶揄:出言嘲笑。③成:成全。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叟能如是乎 是:
②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徐 徐:
③卒不肯告人姓氏 卒:
④老人自缚于树 缚: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旁睨而揶揄之。
译文:
②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
译文:
13、本文题为《卖蒜叟》,但作者用较多的笔墨对“杨二相公”的语言、神态和动作等进行了细致描写刻画,这样处理是否合适 请说明你的理由。(3分)
(三)(8分)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 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 )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4.这两段写父亲送别“我”的情景,其中写了父亲的以下行为:照看行李→讲价钱→拣定椅子→嘱咐“我”路上小心→ → →告别离去。 (1分)
15.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动词,恰当的一项是 ( )(1分)
A.吊 缩 拉 B.攀 勾 搀
C.攀 缩 搀 D.吊 勾 扶
16.作者在文中两次提及自己“聪明”,“聪明”在这里有什么含义 (2分)
17.“我”看到父亲艰难地爬上月台的样子,“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说说此时“我”的心理感受是怎样的。(2分)
18.选文结尾“我的眼泪又来了”中的“又”字用得好,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说明理由。(2分)
(1)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13分)
病毒克星干扰素
①干扰素是一种新药。刚开始还只是治治流感、肝炎、水痘之类的小毛病,现在对付许多肿瘤、癌症,还有白血病都用上了干扰素,不但如此,由于它的越来越现代的生产方式,基因工程干扰素也已上市了。
②说起干扰素的发现,还要追溯到60多年前。1935年,美国科学家用黄热病毒在猴子身上做实验,猴子竟然没有反应。1937年,有人重复类似的实验,证实给经裂谷热病毒感染的猴子注射黄热病毒,猴子也没事。反复的实验证据让科学家们想到,生物界的病毒也存在着奇妙的互相干扰现象。
③病毒之间的干扰作用和干扰素的发现,让科学家们很兴奋,也给了他们无穷的想象和启示。因为人类的许多疾病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再好的抗生素也拿它们没辙,可是干扰素却是病毒的克星。要是能把干扰素制成药品就好了,那么人类的许多疾病不就有了迎刃而解的治疗方法了吗
④但是,要使干扰素成为药品,进入实际应用当中,必须有足够的量。那么,如何获得大量的干扰素呢 人们首先想到,用病毒刺激老鼠,让它们产生干扰素,再提取出来供人使用,但是这种方法失败了。原因是干扰素的活动场所很专一,老鼠体内产生的干扰素对人不管用。所以最理想的办法是用人自身产生的干扰素。
⑤其实,我们生活的环境是被微生物包围着的,时时刻刻都要接触到许多微生物,其中病毒的侵染刺激也不少。科学家猜测,人的血液细胞里本身就存在干扰素。后来研究证明,这种猜测是有道理的,通过精密的血液分析,在人和许多动物的细胞中都找到了干扰素。
⑥人们最初想到的是,通过血液制取干扰素。可是,干扰素在血液中的含量太少了,用大量的血液才能制得微量的干扰素,产量低,自然价格也就十分昂贵。治疗一个病人的费用高达几万美元,一般百姓只能望“药”兴叹,干扰素成为名副其实的“贵族药”,无法得到普及、推广。
⑦既然蛋白质是干扰素的本质,那么把制造这种蛋白质的遗传基因找出来,转入大肠杆菌体内,让它们代劳进行大量生产,也许能行。经过科学家的实验,1980年,终于实现了干扰素的批量生产,这是美国科学家的杰作,他们利用DNA重组技术构建了生产干扰素的基因工程。
⑧如今,运用基因工程技术的国家有美国、日本、法国、比利时、德国、英国以及中国等。通过DNA重组、大肠杆菌发酵等方法,大量获取各种干扰素。经过实验证明,这样制得的干扰素对乙型肝炎、狂犬病、呼吸道发炎、脑炎等多种传染病的病毒都有一定疗效,还能减缓癌细胞的生长。
——《科学百科大讲堂》,有删改
19.简要分析文章标题的作用。(3分)
20.文中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21.文中第③段加点词语“许多”能否删除 为什么 (4分)
22.你还知道我国在哪些领域跻身世界前列 请举例说明。(3分)
(五)(16分)
仙人掌花
曹乾石
看见别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煞是艳羡,激起了我养花的兴致。我从花草市场陆续买了一些回家种养,海棠、月季、杜鹃、米兰、文竹……开始还能记着浇水、松土、施肥,但终究是很难坚持,结果一盆盆花草都枝枯叶落。我这才意识到,养花并非只是闲情逸致,那完全是精明勤快人的事儿,与我这个愚汉、懒汉无缘。
例外的是,只有一盆仙人掌活了下来。
不论阴晴雨雪,也不论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绿色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食着阳光和空气。
可这并未给我带来欢欣。它既不美,也不雅。我只是不无遗憾地想,为什么美的总那么娇弱,而不美的却总是那么倔犟呢?要是海棠、月季、杜鹃、米兰也这样易于生存该有多好啊。对于仙人掌的存在,我也不再关心。
许久后的一个黄昏,我倚着阳台观望,无意中又瞥见这盆仙人掌。它竟横竖添了许多新节,刀戟般凛凛叉开,待细看时,我却忍不住大笑起来。
不是么,且不说它的大小掌节是怎样歪歪斜斜,怪模怪样,只看那绿色的掌面吧,竟皱皱巴巴,细纹密布,活像一张老人的脸。
我真不知道,它还会怎样疯长下去。也许叫它死去比叫它活着都困难。这可怕的东西!
我的养花历史就此告一段落,自然是没养出一朵花来。谁想夏天一到,奇迹竟发生了。一个雨后的清晨,我推开阳台门,蛋青色的光亮和泉水般的空气扑面而来。我发现那盆仙人掌上有一大团很耀眼的东西。是霞光吗?是雨水折映的太阳吗?我定睛一看,什么?竟然是花。
是的,是一朵花,并且是一朵异常漂亮的花。12个金黄色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
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花!
此刻,仙人掌正骄傲地高擎着它。仙人掌上的皱纹是愈加深刻了。是啊,它赖以立身的不过是一捧泥土。要开出这样震撼人心的金色花朵,能不倾注全部心血吗?
可以想象,这仙人掌,它曾经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但为了抗拒沙漠的压榨,它才变得冷峻而坚强。正是有了这冷峻和坚强,在沙漠吞噬掉无数娇美的花之后,我们还能欣赏到仙人掌神奇的金色花。
它绝非一朵仅仅使人赏心悦目的花,它的不甘泯灭的美,令弱者肃然起敬。
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
23.第二自然段中“例外的是,只有一盆仙人掌活了下来”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
24.第三自然段中说“它总是绿色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食着阳光
和空气”中的“啄食”一词形象生动,请写出你的赏析。(4分)
25.本文对比巧妙鲜明,结合你的理解,说说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对比的。(4分)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三、写作(共50分)
27.请以《那个影响了我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达到此项要求,评分时可酌情奖励)。
答案
藉 náo jǐ 腴 2.B 3.C 4、A 5.A 6.B
(1)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2)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
补写的文字:作文要反映自己真实的生活经历,现实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概括笫①段的内容: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
9、诗人以浓彩描绘蜀道胜景,表达对入蜀友人的抚慰与鼓舞;借用君平的典故,婉转地启发友人,不要沉迷于功名利禄之中,重要的是热爱生活;寄寓诗人在长安政治上受人排挤的深层感慨。
10.答案:(示例一)构思上,全诗从送别和入蜀两方面落笔描述。先写蜀道奇险,再写蜀道上风光瑰丽,笔力开阖,变化万千。最后以议论作结,临别赠言,含蓄蕴藉,语短情长。
(示例二)写法①:借用典故。李白了解他的朋友是怀着追求功名富贵的目的入蜀的,因而临别赠言,便意味深长地告诫:个人的官爵地位,进退升沉都早有定局,何必再去询问善卜的君平呢!西汉严遵,字君平,隐居不仕,曾在成都卖卜为生。李白借用君平的典故,婉转地告诫他的朋友不要沉迷于功名利禄之中,可谓循循善诱,凝聚着深挚的情谊,而其中又不乏对自身身世的感慨。
(示例三)写法②:运用对偶。诗的中间两联对仗非常精工严整,而且,颔联语意奇险,极言蜀道之难,颈联忽描写蜀道的纤丽,又道风景可乐,笔力开阖顿挫,变化万千。
(示例四)语言①:颔联写蜀道在崇山峻岭上迂回盘绕,人在栈道上走,山崖峭壁宛如迎面而来,从人的脸侧重迭而起,云气依傍着马头而升起翻腾,像是腾云驾雾一般。“起”“生”两个动词用得极好,生动地表现了栈道的狭窄、险峻、高危,想象诡异,境界奇美,写得气韵飞动。
(示例五)语言②:颈联中的“笼”字是评家所称道的“诗眼”,写得生动、传神,含意丰满,表现了多方面的内容。它包含的第一层意思是:山岩峭壁上突出的林木,枝叶婆娑,笼罩着栈道。这正是从远处观看到的景色。秦栈便是由秦(今陕西省)入蜀的栈道,在山岩间凿石架木建成,路面狭隘,道旁不会长满树木。“笼”字准确地描画了栈道林荫是由山上树木朝下覆盖而成的特色。第二层的意思是:与前面的“芳树”相呼应,形象地表现了春林长得繁盛芳茂的景象。最后,“笼秦栈”与对句的“绕蜀城”,字凝语炼,恰好构成严密工整的对偶句。
(1) 这样 (2)慢慢地 (3) 最终 (4)捆
(1)在旁边斜着眼睛看,还出言嘲笑他。
杨二特意在十步外摆好姿势,举起拳头用力向老人打去。
合适。文章通过对“杨二相公”愤怒的神态、傲慢的语言和击打卖蒜叟的动作等的描写,刻画了“杨二相公”妄自尊大、目中无人的特点,以此反衬出卖蒜叟的武艺超群、深藏不露与谦虚,表现作者对杨二的批判及对卖蒜叟的赞扬。
14.嘱托茶房 爬过月台买橘子
15.C 16.褒义词贬用,在这里是“糊涂,愚蠢”的意思,这是作者对当初自以为是、不能理解父爱的一种愧疚与自责的心理。
17.“我”此时百感交集,有理解,有愧疚,有感激,有担忧,所以流泪。“我赶紧拭干了泪”,是怕父亲见“我”流泪而担心。“怕别人看见”是因为“我”觉得自己是男人,不应该轻易流泪。
18.(1)表明是第二次流泪,同时突出了作者和父亲离别时对父亲的依恋、感激和敬爱之情。(2)照应文中“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19.直接点明了文章的说明对象;运用比喻,简洁形象地表达出了干扰素对病毒的巨大作用和疗效,令读者一目了然。
20.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通过具体事例说明了生物界的病毒也存在着奇妙的互相干扰现象,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21.“许多”不能删除。因为“许多”在这里只是强调“病毒”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多,但并不是只有病毒才能引起疾病,删除后,语言就绝对化了,不符合事实。“许多”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22.(示例)①5G技术及运用;②高铁制造及运行;③深海探测;④航空航天;⑤水稻杂交。
23.这句话单独成段,从内容上看,突出了仙人掌与众不同的生命特点;从结构上看,为下文赞美仙人掌的生命活力作了铺垫。
24.“啄食”一词照应了前面的“喙”,形象地描绘了仙人掌的毛刺获取“阳光和空气”的情态,突出了仙人掌顽强的生命力。
25.一是以海棠、文竹、月季的娇弱和仙人掌的倔犟进行对比;二是由仙人掌的皱纹满面与金色花的美丽辉煌进行对比。
26.由对仙人掌花美丽的赞美,进而升华到对顽强生命力的赞美。
27、例文:
那个影响了我的人
时光飞逝,许多记忆也日渐模糊。原本那些浅浅的记忆,便如海边的脚印一般,被时间的潮水一冲就散去了。可那个影响了我的人,就如海边的大树一样,深深地扎根在我的心里。
记得好几年前的一天,天气很好。阳光明媚,万里无云。这样的好天气不由得让人的心情都舒畅开来。可在教室里面,却有一个为了数学题而愁眉苦脸的我。
“我放弃了!”我顺手把作业放进抽屉。这一幕,刚好被数学老师瞧见了。她径直向我走来,让我把刚才的作业摊开给她看。
“你怎么可以这样呢 ”老师看着我空白的作业本说,“如果是考试的话你还会这样子吗 如果有不明白的,你就问。有什么好怕的嘛!来,趁现在老师还有时间,有不懂的快点问吧!”老师有点儿生气了。我指了指刚刚“丢掉”的几个题目,老师便开始给我一个一个地讲了起来。
约莫二十分钟后,全部题目讲完了。在老师的讲解下,这些题目就如虾兵蟹将一般,一下子就被干掉了。原本空白一片的作业本也变得满满当当。
老师欣慰地笑了笑,拍了拍我的肩,语重心长地对我讲:“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如果你可以改掉畏难这个缺点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
老师鼓励的话语一直在我的耳边回响,我内心好像有一种使命感在驱使着我,要努力,不可以畏惧困难。
自那天起,我变得不再畏难了。现在的我,懂得了迎难而上。不管遇见多么大的困难,也要先尝试了再说。我的这种改变都要归功于我的老师——陈老师!
啊!陈老师!感谢您的悉心教导!感谢您影响了我!我会记住您的教诲,在以后的日子里也会永远记住您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