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22 《孟子》三章
1.掌握文中实、虚词的用法。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及其特点。(重点)
3.引导学生结合实例领会文章论点蕴涵的深刻哲理。(难点)
1.朗读法;2.讨论法;3.合作探究法。
第1课时
导入新课:战国中期,诸侯混战,生灵涂炭。面对这种情况,孟子反对不义之战,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今天我们学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充分体现了这一主张。
1.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具有重大影响的大师,封建时代被尊为“亚圣”,又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提倡“仁政”“王道”,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曾以所学游说诸侯,但不为所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作《孟子》七篇,计286章。
2.作品简介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流传后世,影响深远。
3.字词积累
戚(qì) 粟(sù) 夫(fú) 畔(pàn)
4.阅读感知
(1)听录音范读,听读注意:读音、停顿、重音、节奏。
(2)齐读一遍: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突出、富有节奏。
(3)自由读: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积累词语,翻译全文。
1.作者是怎样一步步论证中心论点的?
(1)先以进攻一方为例,强大的军队包围一个小国,即使围而不攻,被包围着也一定是坚持不住的,然而却没能使小国屈服,这是因为小国占据了有利的地势,这就是“天时不如地利”。
(2)从防守的一方来论述,皆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城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 ”。
(3)作者以攻守两个例子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说明“人和”才是战争取胜的关键因素。
2.本文在论证方面的特点是什么?
本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援引战例证明论点,最后引申到治国,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本文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政治思想?
本文借战争的取胜条件来谈政治主张:孟子主张国君施行仁政,才会得道多助,才会天下顺之,国家才会治理好,体现了“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4.背诵课文。
1.有人认为: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对于这种说法你有何想法?
2.本文属论说文,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个中心论点,说明“人和”在战争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历史上或现实中依靠“人和”占尽先机的例子不升枚举,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战争实例
分析论点:守城胜利 攻城胜利 类推
得出结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治国道理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第2课时
《富贵不能淫》
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么什么是“大丈夫”呢?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
1.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最有影响的大师,封建时代被尊为“亚圣”,又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提倡“仁政”“王道”,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曾以所学游说诸侯,但不为所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作《孟子》七篇,计260章。
2.作品简介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流传后世,影响深远。
3.字词积累
公孙衍(yǎn) 丈夫之冠(guàn)
富贵不能淫(yín)
4.听读音频朗读,读准字间,读准节奏。
5.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理解文言词语的意思。
6.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段:引用景春的话,摆出错误的观点及论据,引出下文的论述。
错误观点: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
论据:他们“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第二段:先用反问否定错误的观点。再以“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类比,指出公孙衍、张仪只不过迎合了诸侯的野心,如妾妇一味地顺从丈夫,从而嘲讽公孙衍、张仪的做法,驳斥了错误的观点。接着列举大丈夫的种种行为,表明只有符合仁义礼的行为才是大丈夫所为。最后得出结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深入讨论什么样的人才是大丈夫,并举例说明。
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
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
“大丈夫”不在于性别,而是他的高尚的道德品质。
3.探究文章主旨。
文章列举大丈夫的种种表现,有力地论证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的观点,从而阐明了孟子的思想,即大丈夫要做到仁义礼。
写一篇400字的小短文,谈谈自己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课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是一部什么书呢?哪位同学简单介绍一下?《孟子》这本书是孟子与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撰写的,文章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今天要学的这篇文章,就能看出这些特点来。
1.字词积累
畎亩(quǎn) 傅说(yuè)
胶鬲(gé) 行拂(fú)
拂士(bì) 曾益(zēng)
2.听录音范读:听读注意读音、停顿、重音、节奏。
3.自由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通假字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拂”同“弼”,辅佐)
②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
③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同“横”,梗塞、不顺)
(2)古今异义
①举于版筑之间(古义:捣土用的杵。今义:建造,修建)
②举于士(古义:狱官。今义:士兵)
(3)一词多义
①于
②而
③发
④拂
(4)词类活用
①劳其筋骨(使动用法,使……劳累)
②饿其体肤(使动用法,使……受饿)
③空乏其身(使动用法,使……财资缺乏)
④所以动心忍性(使动用法,使……震撼;使……坚忍)
⑤行拂乱其所为(使动用法,使……不顺)
⑥人恒过(名词活用为动词,犯错误)
⑦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动词作状语,在国内;在国外)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停顿、重音、语调。
5.本文的中心是什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赏析第一段。
1.本段列举了六位圣贤的典型事例,那么,这六位圣贤的共同点是什么呢?
第一段运用排比句式,列举了六位由卑微到显贵的历史人物,它们都出身贫贱,都经历了磨练,最终都大有作为。
2.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有什么作用?
说明了要想成才必须先经历磨练,只有经过磨炼才能有所作为,为下文将要说到的观点提供了事实根据。
3.请你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
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
4.理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句话的作用。
“故”收束上文,归纳论证。“也”表句中停顿,引起下文,此句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5.造就人才所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是什么?这是从哪些方面来概述其艰难困苦的状况的?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是从思想、生活、行为三个方面来概述其艰难困苦的状况的。
6.“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一是能培养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二是能发展一个人的才能。
二、研读第三段。
1.这段从哪两个方面来论述了什么道理?
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个人成才与国家存亡的道理,指出一个人老犯错误,就能促使他改正错误,思虑堵塞不通,就能促使他猛然省悟自己的不足。一个国家,如果内无坚守法度的世族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无足以与之抗衡的邻国和外患的入侵,这样的国家就会灭亡。
2.最后,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是本文主旨所在。
三、再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层层深入论证论点的理解。
文章开头列举古代六位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摆事实)这些事例暗示:逆境对造就人才的重大作用。紧接着就归纳概括第一段的事例。(讲道理)说明困境能造就人才的道理。
第二段从个人和国家的角度进一步阐发上述结论(正面)和(反面)。最后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章正面论述生于忧患,反面论述死于安乐。
作为一名现代中学生,面对当代飞速发展的社会,你如何理解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至理名言?
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观点的实质是以时刻坚持积极进取的精神为人生目标,本着这种精神,在我们学习和生活中,可以积聚智慧,砥砺意志,跨越艰难,提高精神境界,以民族的繁荣和祖国的昌盛为己任,追求高质量的人生。所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