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周亚夫军细柳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周亚夫军细柳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21 12:36: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5课周亚夫军细柳
积累与运用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匈奴大入边(      )
(2)军霸上(      )
(3)已而之细柳军(      )
(4)天子先驱至(      )
(5)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
(6)至霸上及棘门军(      )
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甚矣,汝之不惠  B.军士吏被甲
C.曾益其所不能 D.称善者久之
3.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没有差别的一组是( )
A.使人称谢 非常感谢
B.明日,徐公来 明日这班车才能到达
C.天子先驱至 李大钊是红色革命的先驱者
D.上自劳军 他是个军人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已而之细柳军 称善者久之
B.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使人称谢
C.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天子为动
D.吾欲入劳军 军细柳
5.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1段先点明背景:匈奴大举入侵,边关吃紧,这样就将守边将领周亚夫置于矛盾冲突之中,更有利于表现人物性格。
B.周亚夫是文中的主人公,可全文并没有过多描写他,而是通过对比和衬托来突出他的性格特点。
C.皇帝赞周亚夫为“真将军”的含义是周亚夫军纪严明,令行禁止,治军有方,是值得信赖的守边大将军。
D.皇帝“改容式车。使人称谢”是迫于周亚夫的军威。
6.翻译句子。
(1)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译文:
(2)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译文:
(3)嗟乎,此真将军矣!
译文:
7、《史记》作者 ,字 , (朝代)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伟大的 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体裁)通史。鲁迅赞誉它为“ ”。
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上自劳军(      )
(2)居无何(      )
(3)将军约(      )
(4)天子为动(      )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2)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10.周亚夫将军治军严格,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
11.从“真将军”周亚夫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课外阅读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范石湖①使北
淳熙中,范至能使北,孝宗令口奏金主,谓河南乃宋朝陵寝所在,愿反侵地。至能奏曰:“兹事至重,须与宰相商量。臣乞以圣意谕之,议定乃行。”上首肯,既而宰相力以为未可,而圣意坚不回。至能遂自为一书,述圣语。至虏庭,纳之袖中。既跪进国书,伏地不起。时金主乃葛王也,性宽慈,传宣问使人何故不起。至能徐出袖中书,奏曰:“臣来时,大宋皇帝别有圣旨,难载国书,令臣口奏。臣今谨以书述,乞赐圣览。”书既上,殿上观者皆失色。至能犹伏地。再传宣曰:“书词已见,使人可就馆。”至能再拜而退。虏中群臣咸不平,议羁留使人,而虏主不可。至能将回,又奏曰:“口奏之事,乞于国书中明报,仍先宣示,庶使臣不堕欺罔之罪。”虏主许之。报书云:“口奏之说,殊骇观听,事须审处,邦乃孚休。”既还,上甚嘉其不辱命。由是超擢,以至大用。
——[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注:①范石湖: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致能),自号此山居士,又号石湖居士,世称范石湖。
1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愿反侵地    反:
(2)议定乃行 乃:
(3)至能徐出袖中书 徐:
(4)虏主许之 许:
13.翻译下列句子。
(1)至能遂自为一书,述圣语。至虏庭,纳之袖中。
译文:
(2)既还,上甚嘉其不辱命。由是超擢,以至大用。
译文:
14.范成大使北,始终“伏地不起”。你怎样看待他的行为 请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乙)康定元年,元昊反,延州诸砦①多失守,仲淹自请行②。
先是③,诏分边兵:总管领万人,钤辖④领五千人,都监领三千人。寇至御之,则官卑者先出。仲淹曰:“将不择人,以官为先后,取败之道也。”于是大阅州兵,得万八千人,分为六,各将三千人,分部教之,量贼众寡,使更⑤出御贼。
明年正月,诏诸路入讨⑥,仲淹曰:“正月塞外大寒,我师暴露,不如俟春深入,贼马瘦人饥,势易制也。当据要害,拓疆御寇,策之上也。”帝皆用其议。
仲淹又请修承平、永平等砦,稍招还流亡,城⑦十二砦,羌汉之民,相踵归业⑧。诸羌来者,仲淹皆推心接之。
仲淹为将,贼不敢辄犯其境。
——《宋史·范仲淹传》
注:①砦:同“寨”。②行:这里指前往御敌。③先是:指范仲淹到延州之前。④钤辖:地方统兵官,位在总管之下,都监之上。⑤更:轮换。⑥诏诸路入讨:(皇帝)下诏命令各路军队讨伐(西夏)。⑦城:修筑城墙。⑧相踵归业:先后回归家园,恢复正常生产。
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上自劳军      劳:
(2)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
(3)各将三千人 将:
(4)不如俟春深入 俟:
16.翻译下列句子。
(1)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译文:
(2)诸羌来者,仲淹皆推心接之。
译文:
17.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手法。请用原文中的句子,将下面图表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18.甲、乙两文都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甲文中周亚夫是一位治军严明、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将军,请结合乙文内容说说范仲淹是一位什么样的将军。
答案
1.(1)侵入边境 (2)驻军 (3)不久 (4)先行引导的人员 (5)必,一定 (6)军营
2.D 3.D 4.B 5、D
6、(1)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直接驰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
(2)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皇帝的诏令。
(3)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呀!
7.司马迁 子长 西汉历史学 纪传体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8.(1)慰问 (2)过了不久 (3)规定 (4)感动
9.(1)军营中听将军命令,不听天子的诏令。
(2)天子被感动了,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
10.①军队训练有素,穿戴盔甲,刀出鞘,弓箭拉开。②军纪严明,军门管理严格,即使天子也不得长驱直入。
11.带兵以严出名,严格训练方能出成效,无论做什么事没有严明的纪律是不行的。
12、(1)同“返”,归还 (2)才 (3)慢慢地 (4)答应、应允
13、(1)范至能于是自己写了一封信,把皇上的话写在上面。到了金朝朝廷之上,把信放在袖子里。
(2)(范至能)回来以后,皇上对他不辱使命大加赞赏。因为这个升迁越级,一直得到重用。
14、:(示例)范成大始终“伏地不起”,体现了其勇敢、镇定和自信的性格,这是他忠肝义胆的体现,展现了他为了不辱使命而大无畏的英雄精神。
15、(1)慰劳 (2)营垒 (3)率领 (4)等,等待
16、(1)皇上被感动了,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
(2)对于前来归附的羌族人民,范仲淹都诚恳地接纳他们。
17、①将以下骑送迎 ②称善者久之 ③量贼众寡,使更出御贼
18、从范仲淹对敌我优劣之势的分析可以看出他谋略过人,从他优抚百姓可以看出他关心百姓,从皇帝采纳他的意见可以看出他深受朝廷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