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参考】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教学资源包:3.2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课件+教案+课文知识点解析等(6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课参考】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教学资源包:3.2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课件+教案+课文知识点解析等(6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11-04 09:07:34

文档简介

课件12张PPT。以种植业为主的 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
1、分布:
2、亚洲水稻生产的区位因素及区位优势:
3、季风水田区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季风水田农业
1、分布:东亚、东南亚、南亚地形:平原气候:季风气候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市场需求大季风水田农业2、亚洲水稻生产的区位因素及区位优势:季风水田农业3、季风水田区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商品谷物农业1、概念:
2、主要农作物:
3、分布:
商品谷物农业
4、各区位因素对商品谷物农业的影响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科学技术先进机械化水平高地广人稀生活习惯交通运输便利粮食需求少市场广阔商品谷物农业5、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商品率高课件38张PPT。 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复习旧课 读图分析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分布区主要有利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由此说明了什么?气温降水适中
地形较平坦
有河流流经,提供灌溉水源
人口相对较稠密
说明这种地域类型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主要粮食作物的生长习性水稻好暖喜湿
小麦喜温凉,较耐旱
玉米喜高温,较耐旱季风水田农业 读图回答,亚洲季风水田农业主要的分布在哪些地区?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 季风气候区
读图回答:它们共同的气候特点是什么?这与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它们共同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能满足水稻好暖喜湿的生长习性读下面两幅图分析,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与这里的地形有什么关系? 亚洲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较平坦的河流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地区。
因为地形平坦便于耕作同时水稻在生长季节需水量很大,要求田地平整,排灌方便的地方。 读图分析: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水稻种植区与人口的关系。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水稻生产过程需要精耕细作要求人口众多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同时水稻单产高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
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 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1.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宜水稻生长3.充足的劳动力为水稻生产提供了可能2.地势平坦适宜耕作除这些条件外,还可能受哪些条件影响?
耕地插秧水稻收割 结合这几幅景观图,阅读课本P48归纳出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并分析这些特点产生的主要原因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
消费量大
传统观念和经济水平的制约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繁 户耕种田地少针对上述水稻种植业特点中存在的问题,你能提出那些解决的措施?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在首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院士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袁隆平是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他于1964年开始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用九年时间于1973年实现了三系配套,并选育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优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亩产达623Kg)。为此,他于1981年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商品谷物农业阅读课文,归纳出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农作物、分布地区 请阅读课本案例3分析归纳出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并参照归纳季风水田农业特点的方法,归纳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商品谷物农业区位条件 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特点
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
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
水利工程量大
大农场经营
生产规模 大
商品率 高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 高
商品谷物农业特点思考:这些区位条件对商品谷物农业商品率高这一基本特点的形成有什么影响?提示:从有利于提高产量的因素
从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的因素
从有利于促进产品销售的因素
从粮食的需求量的情况 商品率高 商品率高产量高生产率高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自然条件优越: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等农业科技先进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产量高生产率高粮食需求少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自然条件优越: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等农业科技先进机械化水平高地广人稀生活习惯从以下几方面比较亚洲季风水田农业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说明农业生产具有什么特点?产生这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和气候因素。气候因素不同,所种植的农产品不同,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技术、机械化水平、交通、市场等)不同直接影响到生产的 经营方式和商品率高低。 说明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的特征,因此农业生产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巩固练习1、关于水稻种植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一种技术密集型的农业????????????
B.全分布在东亚季风区 C.比其他农业生产类型生产过程复杂 D.单产一般比小麦低 C2、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是 ???①生产规模广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劳动力丰富 ④水利工程量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A3、读右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
农业带名称是
A
B
C
(2)图中字母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3)该国发展该地域类型的有利条件是 课后作业
1、结合地图册P20中国的人口分布和气候图,分析我国南方水稻产区形成的原因
2、完成学案P68~P71(其中第11题不必做)谢谢光临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例题思考
1.本节教材的编写思想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了解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类型,因此学习过程中应注意突出这一特点,特别是本节教材介绍的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亚洲,而在我国南方地区更是广泛分布,因此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应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对熟悉的实例的分析完成学习过程。另外,在分析实例的过程中,我们还应注意进行知识的迁移,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我们可以从我国,特别是居住在南方的人们的饮食结构入手,引出水稻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地区,运用已学知识,进一步分析,水稻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与哪些自然因素有关?我国南方地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社会经济因素有什么?结合教材提供的“亚洲水稻的主要分布区图”,说明亚洲哪些地区是以水稻种植为主?这些地区发展水稻种植业与我国有哪些相似和不同的区位因素?结合教材提供的“我国水稻农耕景观图片”分析我国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问题需要改进?改进的措施是什么?由我国水稻种植业的发展迁移到整个亚洲的水稻种植业发展,说明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特别注意分析得出几个特点之间的关联性以及根本原因是什么?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学习本节要充分利用综合法进行学习。对典型农业地域类型的学习,综合分析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因为每个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就是地域内各种区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以水稻种植业为例,亚洲季风区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充足、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耕作历史悠久、水稻种植经验丰富,在多方面区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以喜高温且单位面积产量高的水稻为主的种植业。
【例1】 水稻种植业在亚洲得到很好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
A.水热资源非常丰富,水利工程量小
B.有大面积的土地后备资源
C.亚洲的农业生产以大农场为单位
D.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
思路:考查亚洲地区水稻种植业的条件。亚洲季风区水热资源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水稻生产要求进行大量的水利工程建设;开发历史悠久,亚洲后备土地资源很少,形成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营;水稻生产过程复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高,亚洲的主要水稻种植区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人均耕地少,在这里种植水稻,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
答案:D
3.充分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虽然本节的两个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不尽相同,但分析其特征与发展方向的方法却是相同的。可以用课本上的景观图进行直观的比较,也可以从区位因素、发展方向、存在问题、解决措施等多个方面列表比较,还可以把课本上的典型案例与我国的农业生产进行比较。
【例2】 分析季风区水田农业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列表比较其差异。
思路:季风区水田农业的特点: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21教育网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美国中部平原水源充足,气候温和,降水丰富;高度发达的工业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现代化的农业机械;科技水平高;由于地广人稀,可以进行大规模生产。21cnjy.com
答案:
类型
特点
水稻种植业
商品谷物农业
经营方式
小农经营
大农场经营
单产水平


商品率


机械化水平


科技水平


专业化程度


水利工程量


【例3】 下列关于水稻种植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稻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B.水稻种植业为技术密集型农业
C.要使水稻稳产,政府需大力投资水利工程建设
D.水稻种植业主要以大农场为主
解析: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故选项A不对。水稻生产以家庭为单位,属于小农经营,故选项D错误。水稻种植业的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来精耕细作,因此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故选项B错误。由于水稻多种植于季风区,其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危害很大,所以要使水稻稳产,必须大力兴修水利,选项C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水稻种植业的相关内容。
答案:C
【例4】 下列有关美国农业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②美国的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中央大平原上 ③高度发达的工业是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发展的一大区位优势 ④美国的农业地域类型只有商品谷物农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美国是现代化农业国家之一,其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多种多样,其中最典型的是商品谷物农业,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国,主要分布在中央大平原上,因为这里有优越的自然因素、便利的水陆交通、地广人稀等条件。商品谷物农业特征之一是生产规模大,且属密集型农业,需投入大量生产资料,如农业机械、农药、化肥等,而这些生产资料都离不开高度发达的工业作为后盾,因而高度发达的工业是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发展的一大优势。本题很容易错选为A,为此关键是要注意②的叙述,应该说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中央大平原上,而非其全部农业生产,所以含②的A项是错误的。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美国农业生产的知识。
答案:C
3.2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关于世界水稻种植业正确的叙述是
A、水稻种植业是劳动密集型农业
B、亚洲的主要水稻区是世界经济最发达地区
C、亚洲水稻生产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高
D、亚洲水稻生产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高
2.世界的水稻生产,绝大多数分布在
A、非洲刚果盆地
B、南美洲亚马孙平原
C、东亚、东南亚和南亚
D、西欧、南欧和美国东南部
3、亚洲水稻主要分布区种植水稻的区位优势有
A、全年高温多雨
B、都可以一年三熟
C、人口稠密,劳力丰富
D、种植历史悠久,科技水平较高
4.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是
A、以机械化耕作为主
B、人均耕地少,小农经营
C、单位面积产量高,每户家庭产量大
D、商品率高
5.在季风区内,每年对水稻生产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地震灾害 B.寒潮侵袭
C.水旱灾害 D.台风侵袭
6.亚洲广大水稻产区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的最主要措施应该是
A.进一步扩大耕地面积 B.改善水利设施
C.加大科技投入 D.精耕细作
7.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的国家是
①中国、印度、巴西②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③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④日本、英国、德国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8.我国东北、西北的商品谷物农场主要是
A.一般是家庭经营的
B.一般是国营的
C.以种植水稻、小麦为主
D.以种植冬小麦、玉米为主
(二)综合题
9、读“亚洲水稻的主要分布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世界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在 、 和
降水丰富的地区。
(2)图示地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区位优势有:
①气候: ;
②地形: ;
③劳动力: 。
(3)该区发展水稻种植业,在解决人地关系矛盾方面的好处是: 。21教育网
(4)亚洲水稻生产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的原因主要是 。www.21-cn-jy.com
(5)亚洲水稻种植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0.读下图,按要求回答:
(1)用字母A、B在图中标出美国的小麦区和玉米带。
(2)美国小麦区主要分布在 平原上,所属农业地域类型是
,本区小麦发展的气候条件是 。
(3)A、B农业带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的基本特征是 。
本区发展这类农业在交通、土地方面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① ;
② 。
(一)选择题
1、关于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一种技术密集型的农业
B、只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
C、要提高产量,必须加大科技和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
D、对缓解当地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促进世界粮食贸易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关于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多以家庭为单位经营
B、单位面积产量低、但商品率高
C、机械化程度低
D、科技水平低
3.亚洲水稻种植业是一种
A、原始农业B、粗放农业C、自给农业D、商品农业
4、关于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商品谷物农业主要生产小麦和水稻
B、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是农产品商品率较低
C、国外商品谷物农场一般是家庭经营的,我国一般是国营的
D、加拿大和中国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国
5、有关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B.种植的作物主要是水稻和玉米
C.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
D.生产规模不大,机械化程度低
(二)综合题
6、读“美国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图”及资料“美国主要农产品占世界产量的比重(1997)”,回答下列问题:
(1)A主要属于 地域类型,这里有大面积的
气候区。
(2)B属于 地域类型,种植的作物主要是 和 ,优势区位条件有:① ;② ;③ ;④ ;⑤ 。21cnjy.com
(3)从图中可知,美国是世界上 生产国,农业的新增产值中,60%以上是靠 投入转化而来的。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选择题
1.A2.C3、C4.B5.C6.C7.C8.B
(二)综合题
9、(1)东亚 南亚 东南亚(2)夏季高温多雨或全年高温多雨;地形平坦,多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平原和三角洲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3)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可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4)亚洲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稻谷的人均占有量不高,因此商品率低(5)大力投资和组织水利工程建设,加大科技的投入,推广新技术、新品种,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21·cn·jy·com
10.(1)(图略)(2)中央大 商品谷物农业 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3)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①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航运,与发达的公路与铁路相衔接,构成四通八达的运输网;2·1·c·n·j·y
②地广人稀,可进行大规模生产
(一)选择题
1、C 提示:亚洲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属于自给农业。
2、B3.C4、B
5.A 提示:商品谷物农业种植的作物主要是小麦和玉米,这两种作物的生产过程比起水稻生产要简单一些,劳动强度也要小一些.其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综合题
6、(1)大牧场畜牧业;干旱、半干旱;(2)商品谷物农业;小麦、玉米①优越的自然条件②便利的交
通运输③地广人稀④高度发达工业⑤先进的科技(3)最大的商品谷物;科技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教学目标:
1.读图分析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
2.归纳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分析对比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条件和特点。
教学重点: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性的分布地区
教学难点: 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特点的形成条件分析
教具准备:亚洲政区图、美国挂图、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图示分析法、启发式讲述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季风水田农业
1.主要分布区:亚洲季风区。
2.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
3.世界最大的稻米生产国——中国
(阅读P47图3.10 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和分布,重点分析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完成P48读图思考题。)21cnjy.com
4.本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读图思考
1.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与这里的地形和气候有什么关系?
2.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这里有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力条件吗?
3.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还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提示:从水稻的生长习性结合读图思考1、2引导学生分析图3.10,分析气候、地形、劳动力对水稻分布的影响。21教育网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是水稻生长的基础,丰富的劳动力等社会经济条件有利于水稻种植业的经营和发展。)21·cn·jy·com
点拨:1.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区的地势平坦地区。高温多雨适宜水稻生长,地势平坦便于水田管理。www.21-cn-jy.com
2.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地区,这里劳动力丰富。
3.亚洲季风区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水稻单产高。种植水稻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本地区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约有7000年),稻米是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来源:21·世纪·教育·网】
5.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
小农经营——人均耕地少,以家庭为单位,每户耕种的田地少。
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农民精耕细作,使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但每户耕种规模小,每户稻谷的总产量不大,受传统观念及经济水平的制约,农民收上来的稻谷的相当大的一部分留作全家的口粮以及家畜、家禽的饲料用粮,到市场出售的很少。21·世纪*教育网
机械化水平低——田地规模小,经济水平低,农民凭自己劳动能够完成农活。日本机械化水平较高。
水利工程量大——灌溉是水稻生产的基础。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大。
活动:
以中国为例,说明应该寻找和运用哪些资料,解释我国南方水稻产区形成的原因。
活动步骤: 1.列出资料清单。 2.运用这些资料说明问题。
说明:此活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在课下完成。
阅读
通过这个材料,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
1.我国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主持的杂交水稻的发明和推广,为粮食生产开辟了广阔前景。
2.目前,我国生物技术育种居世界先进水平,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居国际领先地位。超级杂交水稻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平均每公顷产量达到1万多千克,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1·c·n·j·y
二、商品谷物农业
1.分布地区: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
2.特征:以上国家商品谷农场一般为家庭经营,这类农场我国西北、东北也有分布,一般为国营。
3.农作物:小麦、玉米
4.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分析:
农业科学技术先进;机械化水平高;地广人稀;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自然条件优越: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等。www-2-1-cnjy-com
读图3.13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简要分析这些因素对商品谷物农业有什么影响。
提示:商品率高是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点。在分析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时需要围绕商品率高的特点考虑。 2-1-c-n-j-y
点拨:
农业生产的生产量高,自身消费少,生产效率高,交通、市场条件好,商品率就高;产量高,而自身消费量大,生产效率低,即使交通、市场条件好,商品率也不会很高。因此在分析主要区位因素对商品谷物农业影响的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关键特征,从分析哪些区位因素有利于提高产量,哪些因素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哪些因素有利于促进产品的销售着手。  21*cnjy*com
参考答案:

下面我们以商品谷物农业典型代表——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为例,分析归纳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和区位因素。
案例3
通过这个案例,使学生明确如下问题:
1.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商品谷物农场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
2.农业的商品化促进了农业的专业化和区域化,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取得最佳效益。
3.美国的玉米带、小麦区能够保持常盛不衰,得益于有力的农业措施。
4.小麦的分布分为北部小麦区和中部小麦区。
活动
1.参照归纳季风水田区水稻种植业特点的方法,归纳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点拨:1.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是: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2.把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条件和特点与季风水田农业作一比较,你认为最大的差异是什么?
点拨:
农作物品种
生产目的
经营方式
气候条件
水稻种植业
水稻
自给一商品农业
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
季风气候区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小麦、玉米等
商品农业
家庭农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低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产生这两种农业地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条件和气候因素。气候条件不同,两种农业地域所生产的农产品品种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力条件直接影响到生产的经营方式和商品率高低。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课堂小结:略。
板书设计:
3.2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季风水田农业
1.主要分布区:
2.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
3.世界最大的稻米生产国——中国
4.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5.主要特点:
二、商品谷物农业
1.分布地区:
2.特征: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3.农作物:小麦、玉米
4.区位条件
三、比较
农作物品种
生产目的
经营方式
气候条件
水稻种植业
水稻
自给一商品农业
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
季风气候区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小麦、玉米等
商品农业
家庭农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低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课后作业:完成P48活动题。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课文知识点解析
全析提示
  一、季风水田农业
阅读课本47页图3.10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和分布图
思考:(1)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与这里的地形和气候有什么关系?
(2)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这里有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力条件吗?
(3)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还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南亚地区;从水稻分布区来看,主要分布在江河下游冲积平原、沿海平原等地,具有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等有利地形、土壤条件;同时因为地处季风气候,具有夏季高温、水热丰富、雨热同期、水热配合良好的有利的气候条件;水稻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而从人口分布图中可以看出,水稻分布区人口稠密,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又是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有利条件;亚洲有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和丰富的传统经验;受生活习惯影响,稻米是当地人们的主食,市场需求量大等等,这些原因形成了亚洲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
1.分布——亚洲季风区
从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的几个方面来考虑,结合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和分布示意图所呈现的四幅图中包含的地理信息来进行分析。
2.亚洲水稻生产的区位因素及区位优势
区位因素
区位优势
自然
因素
气候
集中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带雨林气候区),夏季高温或终年高温,水热资源丰富且雨热同期
地形
集中分布在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水源
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平原,灌溉水源充足
社会
经济
因素
劳动力
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均耕地少,但水稻的单产高,种植水稻可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
生产习惯
食物偏好
亚洲有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稻米是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
水稻——“亚洲的粮食”、水田农业。
思维拓展
日本的水稻生产是家庭小农场经营,我国政府近年来也鼓励农业生产实行适度的规模经营。
日本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重视发展适于小地块、水田用的小型农业机械化。劳动生产率高,是亚洲水稻单产最高的国家。
3.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的特点
(1)小农经营
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生产以家庭为单位;人均耕地少,每户耕种的田地很少,故为小农经营。
(2)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3)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
农田规模小而劳动力丰富,农民凭自己的劳动就能完成农活,再加上经济水平低,使得机械化水平低。
(4)水利工程量大
灌溉是水稻生产的基础,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所以水利工程量大。
归纳总结:
特点
原因
发展措施
小农经营
家庭为单位,人均耕地少
集约经营
单产高、
商品率低
精耕细作,但农村人多,自给为主
控制人口数量
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
体力劳动为主
加快机械化发展,加大科技投入
水利工程量大
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大力投资,兴修水利
全析提示
季风气候的降水具有季节变化、年际变率大的特点,因此易形成水旱灾害。
要点提炼
二、商品谷物农业
1.概念
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世界上生产商品粮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2.主要作物
商品谷物农业种植的主要是小麦和玉米。
3.基本特征
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可简化为“一小一大一高二低”,即小农经营、水利工程量大、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和机械化水平低。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是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
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土地资源丰富且地广人稀的地区,农场的面积大,从而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商品谷物生产;农场规模大,劳动力不足,农业生产必然侧重于高度的机械化。现在这里的机械基本实现了大型化、宽幅化、高速化、联合作业化,有的农场播种、施肥、喷洒农药等,还使用飞机作业。
4.主要分布区
世界上的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乌克兰等国。
我国的东北和西北也有商品谷物农业,但一般是国营的。
5.商品谷物农业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
阅读课本49页图3.13 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图,总结影响商品谷物农业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并简要分析这些因素对商品谷物农业有什么影响。
自然条件优越:美国中部平原面积辽阔,约占美国本土面积的一半,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等优越的自然条件。
美国中部平原原来只是茫茫旷野,欧洲人到来之后才逐渐开发成谷物生产基地。由于地广人稀,有利于农场的大规模经营。
交通运输便利,有利于谷物的输出和出口,从而形成广阔的市场。
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学技术先进,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率。
案例活动3: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商品谷物农场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这里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商品化农业生产。
美国农业生产的突出特征是农业生产的区域专业化。一般情况下,一个农场只种植一种农作物。美国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成玉米带和小麦区两大农业带,而小麦区又分为两个地带:大平原北部冬季漫长,气温较低,为春小麦区;南部冬季气温相对较高,为冬小麦区。
全析提示
在主要粮食作物中,小麦和玉米是旱作作物,便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而水田作物如水稻等,对水分、田地要求较高,难以形成大地块,不便于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
要点提炼
美国农业带分布图
美国中部平原成为世界商品谷物主要产地,其区位优势: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小麦带和玉米带,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地带。
区位因素
区位优势




地形
地势平坦广阔(中央大平原)
土壤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水源
水源充足(五大湖、密西西比河)
气候
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温带大陆性气候)






交通
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航运与发达的公路和铁路相衔接,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人口
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竞争优势明显
机械
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侧重于大型高度机械化,缓解了人少地多的矛盾
工业
工业发达,为农业生产提供现代化农业机械及电力、化肥、农药
科技
农业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
要点提炼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是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
[教材习题研讨]
方法点拨
课本第48页活动参考答案:
提示:从影响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方面入手,列出相关查找资料的清单,从这些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一般性影响方面出发,来分析对季风水田农业的影响。
课本第50页案例3活动参考答案:
(1)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生产规模大;谷物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科技水平高;专业化和区域化生产。
影响农业地域形成的主要因素及其对农业区位选择影响的表现。
从气候条件、经营方
(2)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条件与季风水田农业相比,其最大的差异是气候类型的不同,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属旱田农业;季风水田农业区为季风气候,属水田农业。特点方面最大的差异是季风水田农业商品率低,以自给为主;而商品谷物、农业、谷物的商品率高,以出口为主。
式、商品率高低等方面进行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