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4 一着惊海天 一课一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桅杆(wēi) 着陆(zhuó) 凛冽(lǐn) 一丝不苟(gǒu)
B.坠毁(zuì) 娴熟(xián) 循声(xún) 殚精竭虑(dān)
C.姿态(zī) 堪称(kān) 瞬间(shùn) 惊心动魄(pò)
D.揪着(jiū) 咆哮(xiào) 澎湃(bài) 无怨无悔(yu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璀灿谪守德隆望尊海市蜃楼苍海桑田
B.家具磐石一抔黄土恼羞成怒口干舌燥
C.勾当蓬篙阡陌交通排山捣海高屋建瓴
D.嬉闹芳馨粗制乱造冰凉砭骨丰功伟迹
3.句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只要你一走进博物馆或展览馆,那各式各样的竹制品,真可说是琳琅满目,叫人_____________,街的两边全是摊点,摆着的挂着的东西万紫千红,令人_____________,细瞧花盆,那千奇百怪的模样令人_____________:废暖瓶壳,破旅行杯,掉提手的小塑料桶,用过的可口可乐罐……
A.眼花缭乱 应接不暇 啼笑皆非
B.应接不暇 眼花缭乱 忍俊不禁
C.应接不暇 眼花缭乱 啼笑皆非
D.美不胜收 应接不暇 忍俊不禁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
B.随着照相机的快门声响起,中国第一位成功着舰的航母舰载机飞行员的事迹,定格在人们的镜头里。
C.近年来,初中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D.传统文化培养了中国民众高尚文雅的气质和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外教团队对训练的要求很高,即使是训练前的热身和训练完的拉伸、放松,都是一丝不苟,严格要求。
B.影片中一个个惊心动魄的镜头充分揭露了敌人的法西斯暴行。
C.“以前只是在电视和网络上收看WNBA比赛,如今成为这个联盟的成员,有梦想成真的感觉。”邵婷兴奋地道出了心声。
D.得知偶像柯洁败给“阿尔法狗”的消息,围棋迷舒波连续两天废寝忘食,上课时总是走神,就连老师点名他都没听到。
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舰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
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从感彩看,“轻巧灵活”为褒义词。
B.“像”是连词,“海燕”是名词。
C.“几近”是数量词,“下滑”是动词。
D.“发动机的咆哮声”是偏正短语,“对准甲板跑道”是动宾短语。
二、字词书写
7.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澎湃( ) 桅杆( ) 凛冽( ) 浩瀚( )
娴熟( ) 默契( ) 咆哮( ) 紧绷( )
8.改正下面各组词语中的错别字
(1)屏幕 浩翰 迎风招展 “ ”改为“ ”
(2)沸腾 映衬 振耳欲聋 “ ”改“为 ”
(3)瞬间 紧绷 白首起家 “ ”改为“ ”
(4)姿态 轨迹 惮精竭虑 “ ”改为“ ”
三、填空题
9.整体感知课文《一着惊海天》的第三、四段,回答问题。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浩瀚的大海可以作证,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人民海军官兵,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
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这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性难题。在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飞机每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据统计,航母大国舰载机80%的事故发生在着舰过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某大国海军已经坠毁了1000多架飞机,700多名飞行员丧生,其中绝大部分事故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
作者为什么说“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请结合这两段内容简要分析。(提示:从内容、结构两个方面作答。)
10.阅读理解
文章第三、四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11.《一着惊海天》以 为序,围绕着中心事件,重点叙述了 、 、 、 、 五个方面。本文集动态美、情感美、语言美为一体,使用了 和 等修辞。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题目。
[A]记者专访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秘书长杨宇光(节选)
记者: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天舟一号”。
杨宇光:“天舟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采用两舱构型,由货物舱和推进舱组成。它总长10.6米,舱体最大直径3.35米,起飞重量约13吨,物资上行能力约6吨,推进剂补加能力约为2吨,具备独立飞行3个月的能力……其有效载荷比例在目前所有的货运飞船中是最高的。
[B]消息《“天舟”“天宫”顺利对接》(节选)
本报北京4月22日电 4月22日12时23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据了解,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天舟一号”,它的上行载货比、货物运输、推进剂补加等综合能力比肩甚至优于国际现役货运飞船,快递货物经济实惠。此次与“天宫二号”进入组合体飞行阶段,将按计划开展推进剂在轨补加,以及空间应用和航天技术等领域的多项实(试)验。
[C]“天舟一号”瘦身记
①我是太空“快递小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最近我承接了一项艰巨又光荣的任务,把货物送到“客户”——“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手中。
②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运送更多的货物给它。但我的“车”——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是固定的,若想运更多货物,我必须在保证足够强壮的同时,尽可能减肥。
③减过肥的人都知道,腰部的赘肉是很难减下去的。而我的腰部是一个个连接框,为了将我高大的身躯牢固连接,这些连接框原先做得很厚实,显得臃肿。因此,教练决定第一步就要帮我减腰部赘肉。
④经过多次试验,教练将我的腰部设计成镂空形式,保留结构受力部分,去除非受力部分的“肉肉”,将腰部的重量降低到原来的50%左右,丝毫没有影响腰部的结实程度。
⑤我的教练十分严格,不仅不放过肉眼可见的腰部赘肉,连肉眼几乎无法分辨的“皮下脂肪”也不放过。我的外部是一种壁板结构,壁板连接完成后,组成的密封空间就是装货物的肚子了。虽然壁板厚度只有不到3毫米,但是在教练看来,依然有减重的空间。他们严格控制加工温度、切削速度等参数,尽量使壁板厚度贴近设计人员给出的公差下限。通过去除“皮下脂肪”,尽可能让壁板变薄。由于壁板面积很大,即使去除A4纸那样薄的一层“脂肪”,整舱的重量也会下降很多。这不,我的体重因此又减少了30千克左右。
⑥为了装更多的货物,设计人员用货架将我的肚子分成了许多区域。我的教练连这些货架也没放过,他们选用了轻质高强度材料组成的货架。“货架面板”——仪器板,使用的是铝合金蜂窝板;“货架框架”——立梁,使用的是碳纤维材料。每一项改进都运用了先进而复杂的制造工艺。为此,研制人员采用了“无应力”装配的方式,保证了货架装配误差不超过2毫米。这些“锻炼”让我的肌肉又轻又强壮,我的瘦身计划圆满完成。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2.阅读材料B,说说“天舟一号”要完成哪些任务。
13.材料A、C都介绍了“天舟一号”,它们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14.阅读材料B,找出该消息的导语。
15.阅读材料C,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认为第⑤段画线句多余,应删去。你赞同吗?请简述理由。
(2)科研人员采用哪些方法为“快递小哥”“瘦身”?
16.阅读三则材料,谈谈你从中领悟到的科学精神。
着舰指挥员从容地走上甲板指挥平台。“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塔台内,时钟指针的每次跳动,都在揪着人心。
“航向xx,航速xx节……”口令声中,辽宁舰官兵娴熟地操纵着航空母舰,舰艉留下一道宽阔笔直的航迹。
x时xx分,远方的天空中传来舰载机的低吼声。循声望去,记者看到,湛蓝的天幕上,一架歼-15舰载机正向辽宁舰飞来。
飞行塔台内,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盯着监视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参数和曲线,密切跟踪正在空中调整飞行姿态的舰载机。
17.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给你怎样的感受?
18.“飞行塔台内,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盯着监视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参数和曲线,密切跟踪正在空中调整飞行姿态的舰载机。”使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有什么作用?
19.“塔台内,时钟指针的每次跳动,都在揪着人心。”一句话中“揪”换成“抓”可以吗?为什么?
五、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华社联合国2015年2月26日电 第69届联合国大会26日召开全会 ,一致通过关于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决议。该决议决定联大将于5月召开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特别会议,认可各会员国对反法西斯战争有各自的胜利纪念日,决议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全人类,特别是亚洲、欧洲等地区民众造成了深重的苦难。
20.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新闻的主要内容。
材料二:
21.根据以上统计表提供的数据,得出一个有意义的结论。
你的结论:
22.材料三:
2015年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我国举行了举世瞩目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展示国威军威,凝聚全民力量。
广大网民纷纷发表感言,为阅兵活动点赞:
网民“春春lucya” :看着战机飞过广场上空,有一种无法抑制的情绪高涨,泱泱大国气势恢宏,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无比自豪!
网民“老朱”:这次大阅兵是对美丽中国的“精神礼赞”,更是开拓未来的“集结号”。当今的中华民族已是今非昔比,一个喊起并强大的中国永远都是保卫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
作为一个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的中学生,你对如此盛大的活动一定给予了热切的关注,请你也针对9 3胜利日大阅兵活动发表你的感言。(至少用上1个成语)
你的感言:
23.201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念邮票首发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拉开帷幕。下图是抗战小型张《大刀进行曲》的画面,如果你是纪念邮票的设计者,你会在这枚邮票中设计哪些环节呢?请说一下你的构想。(1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C
【详解】A.桅杆(wēi)——wéi;
B.坠毁(zuì)——zhuì;
D.澎湃(bài)——pài;
故选C。
2.B
【详解】试题分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的书写和辨析能力,考查等级为A。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和认真书写的习惯。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A璀璨沧海桑田C: 蓬蒿 排山倒海 D: 丰功伟绩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3.B
【详解】“应接不暇”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眼花缭乱”形容眼前的景象复杂纷繁,使人感到迷乱不清。“美不胜收”指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一空形容看了众多竹制品以后人们的感受,故选“应接不暇”;二空结合“万紫千红”分析,应选“眼花缭乱”;“忍俊不禁”指忍不住笑。“啼笑皆非”形容处境尴尬或既令人难受又令人发笑的行为。三空形容花盆千奇百怪的模样令人发笑,故选“忍俊不禁”。
故选B。
4.D
【详解】A.成分残缺,应删去“在”“的过程中”;
B.搭配不当,应把“事迹”改为“风采”;
C.语序不当,可将“广泛”调至“关注”的前面;
故选D。
5.D
【详解】D“废寝忘食”形容非常专心努力,是褒义词。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词语使用的语境。
6.C
【详解】C.“几近”是“几乎近于”的意思,是副词;故选C。
7. pài wéi liè hàn xián qì xiào bēng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是对本课生字读音的考查。注意容易读错的生字词,尤其是多音字“绷”读“bēng”。“娴”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8. 翰 瀚 振 震 首 手 惮 殚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浩瀚”本义为水盛大貌,引申为广大、繁多之意。所以“瀚”字应该是三点水旁。“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白手起家”指没有任何经济实力支持,靠着双手进行创业,最后获得成功的果实。所以应该用“手”字。“殚精竭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殚”的意思是“竭尽”。
9.①内容上,交代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揭示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意义重大,它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②结构上,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氛围,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作了铺垫。
【详解】本题考查对关键语段的理解。
从内容上看,“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揭示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架次着舰的意义——它承载着国人强军的梦想,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人民海军官兵,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而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在海上起伏行进,飞机每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故说“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从结构上看,这两段用“不是普通的飞行”“更不是普通的降落”渲染出紧张的氛围,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写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后,人们的喜悦作铺垫。
10.①揭示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意义——它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交代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界公认的最有风险的难题。②渲染紧张的氛围,引发读者的关注和继续阅读的兴趣,为下文写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后人们的喜悦作铺垫。
【详解】考查语段的作用。一定要在理解语段大意的基础上,再结合上下文的情节内容作答。可从内容与结构两个角度分析作答。如从内容上看,这两段揭示了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的意义,并交代了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具危险性的难题。从结构上看,这两段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氛围,引人入胜,引出下文,为下文写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的喜悦作铺垫。这样分点来答,既使答案内容层次清晰,又使答案内容完整无缺。
11. 时间 检查情况 塔台广播 着舰指挥员引导 舰载机成功着舰 军民欢庆胜利 比喻 对偶
【详解】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根据文章对着舰前、中、后的叙述,可知文章以时间为序,对于五大事件的概括,可根据时间过程中发生的事件概括,。文中运用了比喻、对偶等多种修辞手法,写出了我国科研人员顽强不屈、无私奉献的精神,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气势和感染力。把舰载机着舰比喻成“刀尖上的舞蹈”,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当时舰载机着舰的危险性之大,从而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2.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自动交会对接;在轨补加推进剂;开展空间应用和航天技术等领域的多项实(试)验。 13.材料A的语言特点是朴实无华,多用数字。科学准确地介绍了“天舟一号”的构造、体型、功能等数据,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和严密性。材料C的语言特点是生动形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天舟一号”人格化,并将对其结构的改造形象生动地比作“瘦身”,语言生动活泼、风趣幽默,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14.4月22日12时23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 15.(1)不赞同。第⑤段画线句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既承接了上文工作人员对连接框的改造,又引出下文对壁板厚度的减重。(2)将连接框设计成镂空形式,去除非受力部分;减小壁板厚度;选用轻质高强度材料组成货架。 16.精益求精的精神、善于钻研创新的精神、追求完美的精神。
【解析】12.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并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准确表达。仔细阅读材料B,可知第一句和最后一句说明了“天舟一号”要完成的任务,提炼作答即可。
13.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说明文语言风格有两种:一种是生动活泼,一种是平实简明。材料A的语言平实准确,介绍了“天舟一号”的构造、体型、功能等数据,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和严密性。材料C的语言活泼清新,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天舟一号”人格化,并将对其结构的改造形象生动地比作瘦身,是生动说明。
14.本题考查学生对新闻导语的理解。新闻中的导语,是对新闻内容的简要概述,一般是新闻的第一句或第一段。仔细阅读材料B可知,该新闻的第一句话“4月22日12时23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是导语部分。
15.这是一道说明文综合题。第(1)小题考查说明文中过渡句的作用。联系第⑤段上下文内容可知,画线句既承接了上文工作人员对连接框的改造,又引出下文对壁板厚度的减重,可见,这句话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第(2)小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意的能力。认真阅读材料C,其中④⑤⑥段介绍的是为“快递小哥”“瘦身”的方法,提炼句子,组织语言作答即可。
16.本题考查的是说明文所体现的科学精神。课标要求,阅读科技类说明文,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天舟一号”的载荷最高,综合能力比肩甚至优于国际现役货运飞船,开展的多项实验活动,锲而不舍的“瘦身”研究等都彰显了航天人的科学精神——善于钻研、精益求精、锲而不舍。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17.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把舰载机着舰比喻成“刀尖上的舞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飞机着舰的技术之高、危险之大。 18.外貌描写 动作描写 写出了工作人员的忘我工作。 19.不可以 “揪”字的意思是“用手抓住或扭住”生动地刻画了人们急切、担心、期待、兴奋的复杂感情。用“抓”字这种感情不强烈。
【解析】17.试题分析:是对修辞方法及作用的考查。“刀尖上的舞蹈”比喻可以使表达生动形象。想象地说明舰载机在航母上降落是起降过程中难度最高的阶段。
1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人物描写的方法类型和及其表达作用。“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是对外貌神情的描写,“紧盯着”“密切跟踪”是动作描写。答作用要答出繁忙和忘我的工作状态。
1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准确的动词运用,答题时首先要分析词语的意思,然后联系具体的课文内容来答出语境义,再答表达的情感的作用。
20.联大通过关于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决议。 21.(示例)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亚洲许多国家死亡人数众多,损失惨重。
②在抗战中,中国的死亡人数最多,超过千万。
③ 战争给被害国带来极大的伤害,施害国日本也未能幸免。(言之有理即可) 22.(示例)①人民军队以严整的军容昂首阔步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全世界目光的检阅,那场景怎不让人热血沸腾?为祖国欢呼,祖国万岁!
②看到满载抗战老兵的车辆开过天安门广场,我不由得肃然起敬。国共抗战老兵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因为他们的浴血奋战,才有了今天和平安宁的生活。
③钟声和礼炮响起,我不禁百感交集,山河长城,血肉长城,所有的付出,当有今日。 23.(示例)画面以《大刀进行曲》雕塑、长城、红绸、和平鸽为主要元素,展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和“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主题,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念活动标识相互呼应,融为一体。
【解析】20.试题分析:是压缩语段的一种传统题型。考试经常考拟写一句话新闻、拟写导语、提取主要信息、拟写新闻标题。怎样拟写一句话新闻呢?1、题文一致;2、一语破的;3、简洁明快;4、旗帜鲜明;5、生动活泼。一般的格式为:“谁干了什么事”或“哪发生了什么事”。此题可抓住导语“第69届联合国大会26日召开全会 ,一致通过关于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决议”压缩即可。
21.试题分析:此题属于分析统计图表的题目,分析统计表注意统计表的名称,表头列出的项目,表格中的极值和表现出来的趋势等。通过表格中的数字和所给的题干要求得到判断,如此题以“二战时期亚洲某国伤亡人数”为陈述对象。找到“国家”“伤亡人数”及“百分比”栏目,可归纳:“在抗战中,中国的死亡人数最多,超过千万”“战争给被害国带来极大的伤害,施害国日本也未能幸免”等结论。
22.试题分析:写感言。要答好此题,首先要整篇阅读材料,并要注意议论抒情的语句,充分把握内容,然后归纳出原文的中心,看看原文到底要表明一个什么观点;然后由这个观点生发出去,再联系现实生活和自己的实际,确定一个论点后进行论述。答案不能脱离阅兵的意义这一主题。
23.试题分析:此题属于图片类,图片有解说和描述两种,解说图片注意照顾到图片中的所有内容,然后理清各个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描述图片注意抓住题干要求的重心,重点描述图片中对象的特征、内涵等,同时注意一些修辞的要求,此题属于描述图片类题目,注意“突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这个中心。仔细观察画作,把画面上的内容分层次或方位用说明性语言描述出来,综合画面内容,把画作寄寓的感情或深刻含义表达出来。即图片是怎样把“热爱和平、维护和平”这个主题突显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