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水到哪里去了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授课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初步经历“水到哪里去了”的探究活动。 3.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形成细致、客观的观察态度。 4.意识到水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水在常温下会慢慢变成水蒸气。 难点:区分“水蒸气”与“白气”;明白水蒸气还是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一、聚焦 1.出示一杯清水,提问:这是一杯清水,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一年级我们就观察过一瓶水,你能说说水有哪些特点吗?用抹布蘸清水板书“水”。 2.学生交流他们知道的有关水的知识。 3.揭题:黑板上的“水”消失了,提问:水到哪里去了?(顺势板书课题) 二、探索 1.提问:水到哪里去了? 2.追问:你知道什么是蒸发吗? 小结:哦,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就叫蒸发。 3.说一说,我们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类似现象?当学生将煮食物(或烧开水)时上方飘着的白气理解为水蒸气时,教师出示课件(烧开水的图片或小视频),观察壶嘴与白汽之间的部分,帮助学生理解水与水蒸气之间的变化。 4.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水是蒸发了(跑到空气中去了)呢?空气中的水能不能回到杯子里呢 5.学生分小组讨论方法。 6.交流方法。 7.实验要在前几天完成,并记录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三、研讨 1.怎样解释两个杯子出现的不同现象,依据是什么 2.你在透明塑料盒中看到了什么,你认为它们是什么 小结:这确切地来说是水蒸气凝结形成的小水滴。 3.水和水蒸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水蒸气也是水吗 (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形成韦恩图,学生补充修改自己的活动手册。) 四、拓展 思考:水蒸气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请你课外通过各种途径去搜集信息。 无色、无味、透明、液体 消失了,蒸发了 蒸发了、跑到空气中去了 洗衣服变干了,洗手变干,吃火锅水越煮越少 方法一:准备两个大小、形状一致的透明水杯,向两杯水中加入相同量的水,并做好起始水位的标记,其中一个杯子用塑料薄膜盖好并用皮筋扎紧,另一个敞口。两个杯子同时放置在同一个通风、向阳的位置一段时间(注意不能去碰,以免影响实验效果),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方法二:将一只塑料盒倒扣在地面,放置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没有盖塑料薄膜的杯子里的水都“跑”到空气中了,而盖了塑料薄膜的杯子里的水在跑出去的过程中被拦住了。 小水珠 用湿抹布板书课题“水”,让学生交流观察到的现象,为后续的探索活动埋下伏笔。教师在与学生交流、帮助学生整合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将话题引向水的形态。 帮助学生理解水与水蒸气之间的变化。 两个实验一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水蒸气的特点,二是为了让学生经历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提醒学生控制好变量,如实验一中两个杯子大小、形状一致,两杯水的起始水量相同才能体现公平,提醒学生做好标记,以便记录下相应的实验现象。 基于对水和水蒸气的理解,利用维恩图比较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板书设计: 1.水到哪里去了 蒸发(吸热) 水 水蒸气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