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参考】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教学资源包:《宇宙中的地球》(课件+教案+学案+练习与解析(10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课参考】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教学资源包:《宇宙中的地球》(课件+教案+学案+练习与解析(10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11-05 20:46:33

文档简介

地理 1.1. 宇宙中的地球 学案
必修1人教新课标
一、课标解析
(1)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有特殊的行星。
(2)能够运用有关资料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二、主干知识点的梳理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
概念: 中各种物质的存在形式。
常见的天体: 、 、 、 、 、 等。
2.天体系统
概念:宇宙中运动着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 、 ,形成天体系统。


层次:总星系 系
系 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八大行星的位置:距太阳由近到远依次为 、 、 、 、 、 、
、 、 。
2.运动特征: 、 、 。
3.按 、 、 等特征,通常将八大行星分为 、 、 三类。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
地球是 中唯一具有生命物质的行星。原因有:
1. 适中:温度适宜,利于生命过程发生和发展。
2. 、 适中: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 。
3.内部物质的运动:不断产生 :逸出、凝结,形成 :汇集到地表低洼地带,形成了 。
三、典题解析
1、1994年7月苏梅克—列维(SL-9)彗星撞击木星,与该行星相邻的是( )[1998年全国]
A.地球、火星 B.地球、木星 C.火星、土星 D.木星、金星
答案:C
解析:该题所选材料并非教材所提供的资料,要求学生注意课外有关读物所提供的天文地理知识信息。此题考查太阳系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
2、仰望晴朗的夜空,北极星周围各星座的视运动状况是( )
A.静止不动 B.部分有位移
C.绕北极星作顺时针方向转动 D.绕北极星作逆时针方向转动
答案:D
解析:该题考天球视运动的的规律。观察天球上所有天象变化都为天体的视运动,并非真正的运动轨迹;地球自西向东运动,人们视觉感受到的天体运动都是东升西落;面对北极星,所有的天体都围绕北极星作逆时针方向运动。
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与其他行星相比较,地球的条件是非常优越的.首先,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加上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适当,使得全球能够接受适量的太阳光热.整个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约为15℃,适于万物生长,而且能够使水在大范围内保持液态,形成水圈.而水星和金星离太阳太近,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分别为地球的6.7倍和1.9倍,表面温度达350℃和480℃;木星、土星距太阳又太远,所获得的太阳辐射的能量仅为地球的4%和1%,表面温度是-150℃和-180℃;更远的三颗行星的表面温度则都在-200℃以下,环境条件十分严酷。
(1)为什么水星和金星表面温度很高,而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表面温度很低?温度过高或过低对生命形成、发展有什么影响?
(2)地球在太阳系中独特的优越条件是 。
(3)想一想,如果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不适当,对生命活动会产生什么影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由于日地距离适中,使地表温度平均为15℃,同时也为有液态水提供了条件,同时自转和公转周期不长,也会使地球的年较差、日较差不太大,这样才有利于生命的生存和发展。
答案: (1) 主要与它们同太阳的距离有关。水星、金星距太阳近,接受太阳辐射多,所以温度高;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则距太阳远,接受太阳辐射少,所以温度低。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命的产生和发展,如果温度过高,则由于热扰动太强,原子根本不能结合在一起,也就不能形成分子,更不用说复杂的生命物质了。如果温度过低,分子将牢牢地聚集在一起,只能以固态和晶体存在,生物也无法生存。
(2)具有适宜的温度 (3)自转或公转周期过长,则白天或夏天升温过高,夜晚或冬天降温过低,无论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命活动的形成和发展。
四、课堂练习
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2004年1月15日3时21分,美国宇航局向“勇气”号火星车发出了驶下登陆平台的指令,大约90分钟后,“勇气”号发回了已确认登陆火星的信号。该火星车的主要使命是寻找着陆区域是否存在过液态水的证据,这将有助于加深对地球以及地球上生命起源和进化等的认识。读下表中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行星
质量
(地球为1)
体积
(地球为1)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赤道面与轨道面之间的交角
地球
1.00
1.00
1年
23时56分
23°26′
火星
0.11
0.15
1.9年
24时37分
23°59′
1.地球与火星都是太阳系中的行星,有关太阳系行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几乎在一个平面上
B.水星、金星、火星在体积、质量、组成物质与地球较相似,称为类地行星
C.在地球轨道两侧,分别是金星和火星轨道
D.金星、火星等行星能发出可见光,这几颗行星在夜空显得很明亮
2.在八大行星中,人类首选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主要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现象很相似,主要表现为 ( )
①火星有类似地球的极昼极夜现象 ②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都比较适中 ③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 ④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与地球很接近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
A.太阳系一银河系一地月系—总星系 B.银河系一河外星系—太阳系一总星系
C.地月系一银河系一总星系一河外星系D.地月系一太阳系一银河系一总星系
4.读图1—1,在图中火星位于 ( )
A.① B.② C.③ D.④
5.读图1—2,若图中S表示太阳,E表示地球,则该图所包括的天体系统有 (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6.假如人类移居月球生活,下列可能发生在月球的现象是 ( )
①昼夜现象 ②电闪雷鸣 ③朝霞、晚霞 ④日食、月食 ⑤行走如跳远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①⑤
7.1998年,北京大学迎来了她的百年华诞。为向北大百岁生日献上厚礼,经中科院同意,将北京大学自己的科研人员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7072号小行星命名为“北京大学星”,并获得国际认可。
下图是1998年5月4日这一天“北京大学星”运行轨道示意图,读图1—3回答下列问题。
图1—3
(1)在地球运行轨道以内,围绕太阳运动的行星还有 。
(2)位于“北京大学星”运行轨道内外两侧的行星是A 和B ,其中为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质量之首的行星是 。
(3)与八大行星比较,“北京大学星”具有 小、 小的特点。在A、B两行星轨道之间有成千上万颗类似于“北京大学星”的小天体,它们组成太阳系中的 带。
8.按所给内容之间的关系,把其字母代号填入下面的方框里。
A.地球处在比较稳定的宇宙环境中
B.有适宜的温度
C.体积、质量适中
D.原始海洋形成
E.日地距离适中
F.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G.地球处在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H.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加速了水汽的外逸
五、能力提高
1.读太阳系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的字母所代表的行星名称是: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
(2)属类地行星的有___________(填字母)
(3)用箭头在地球公转轨道附近表示八大行星的公转方向。
(4)用小圆点在适当的轨道位置表示出小行星带。
(5)比太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心天体是___________;比太阳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___________。
2.读下面宇宙中不同级别天体系统示意图,完成下面各题:
(1)图中数码代表的天体系统名称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
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_。
(2)作为整体的宇宙,经历了温度由______到_______,物质密度由_______到________的演化。
六、课后学习反思

宇宙中的地球 同步练习(一)
【基础达标】
一、单项选择题
1.宇宙中的基本天体是( )
A.恒星、星云 B.恒星、行星 C.星云、行星 D.行星、卫星
2. 地球在太阳系中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主要是指( )
A.地球上有高级生命的存在
B.地球上有大气
C.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
D.地球的运动特征与其他行星不同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总星系
B.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总星系
C.地月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
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4.下列物质属于天体的是( )
A.北斗七星  B.河外星系 C.空中飞行的飞机 D.彗星和流星体
5.下列事物或事物的组合属于天体系统的是( )
①宇宙中的基本天体—恒星和星云②宇宙中级别最高和最低的天体体系—总星系和地月系③相互吸引的两颗恒星或两颗行星④沿同一轨道运行的流星群或小行星带⑤大熊座、小熊座和狮子座⑥相互吸引且相互绕转的大小天体
A.②⑥ B.③⑥ C.②④⑥ D.②③⑤
6.下列与地球上存在生物无关的条件是( )
A.日地距离适中
B.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
C.地球自转方向适宜
D.地球上昼夜交替周期不长
7. 1998年,在地球上的很多地方,人们可以观察到美丽的狮子座流星雨。下列有关狮子座流星雨的成因,正确的是()
A.狮子座的星星纷纷坠落而划过天空
B.狮子座的流星如同下雨般密集
C.狮子座的星星进入地球大气层燃烧所致
D.是流星群闯入地球大气层燃烧,地面上观测的辐射方位在狮子座方
8. 2003年4月,太阳系中出现难得一见的“五星连珠”现象,这“五星”是指(   )
A.地球、水星、金星、火星、天王星 B.木星、土星、金星、海王星、冥王星
C.水星、金星、地球、木星、天王星 D.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
9. 2004年1月,美国“勇气号”探测器成功地在太阳系某大行星表面登陆,并开始了对该行星的探索,该行星位于( )
A.火星和土星轨道之间 B.水星和地球轨道之间
C.地球和木星轨道之间 D.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
10.地球上自有生命以来,其宇宙环境稳定的原因有( )
①太阳较稳定②大行星及小行星的公转方向不同③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④九大行星的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综合题
11.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用箭头在地球公转轨道上表示出地球的公转方向。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天体名称:
A ,B 。C ,D 。
(3)图中共包括 级天体系统,其中最高级的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它之所以成为中心天体的原因是
(4)据图分析,地球上具有生命的原因是 。
12.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图是天体系统示意图,总星系指 图,河外星系的级别与 图相同。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填字母),其中心天体是 。
(2)宇宙间天体的相互 和相互 形成天体系统。
(3)地球在太阳系中的地位 。
【能力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发射窗口”是指运载火箭发射时比较合适的一个时间范围。这个范围的大小也叫发射窗口的宽度。它是根据地面观察、发射距离、气象条件等需要,建立一个数学模型,输入相应数据,再经过精密计算推导出来的。读太阳系九大行星与公转周期示意图,回答13~15题。
13.为了便于地面观测运载火箭刚进入轨道前几分钟里的运行状况,要求火箭在天空较暗的背景里呈现明亮的金属反光箭体,其发射窗口应选在( )
A.半夜 B.傍晚 C.正午 D.上午10时
14.向火星发射探测器,发射窗口每2年零1个月才有一次选择机会,窗口宽度可达2个月,主要原因是( )
气象条件限制 B.地球公转周期影响
C.火星公转周期影响 D.地球与火星会合周期影响
15. 2004年,许多国家发射了火星探测器,其主要原因是( )
A.天气良好 B.日地距离最近
C.火星与地球距离较近,处大冲位置 D.火星天气状况优越
16.1986年,当时一个14岁的中学生曾观测到哈雷彗星的回归,如果它再次观测到这颗彗星时年龄该是( )
A.15岁 B.24岁 C.30岁 D.90岁
17.宇宙,一般当做天地万物的总称。古代人们把空间称为( )
A.宇宙 B.宇 C.宙 D.都不对
18.下列对宇宙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宇宙是由物质和非物质组成的
B.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任何物质之间都存在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的关系
C.宇宙是物质的,但物质的运动是无规律可循的
D.宇宙是运动的物质组成的,物质的运动和联系是有规律和层次的
19.地球具有生命的外部原因是( )
A.在太阳系中位置适中,具有适宜的温度
B.地球的质量体积适中,具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层
C.具有丰富的液态水,为生命的形成和发展创造条件
D.处于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然而地球贵在是一颗适于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虽然我们相信宇宙中还会有能够繁殖生命的星球,但是至今,我们还没有发现它们。据此回答20~22题。
20.在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运动方向等方面与地球极为相似的行星,称为类地行星,下列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
A.火星 B.土星 C.木星 D.天王星
21.关于地球生物出现、进化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存在大气,地球上必然存在生物
B.日地距离对地球表面温度的高低没有必然的影响
C.地球体积和质量对地球大气圈的形成没有作用
D.比较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为生命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时空条件
22.不包含地球的天体系统是( )
A.河外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二、综合题
23.阅读以下材料,结合已有知识,回答问题:
十多年前,日本人五岛勉编写的《1999年大劫难》传入我国,书中利用对诺查丹玛斯的那个恐怖预言的解释,宣称1999年8月18日行星处于大十字方位,如图所示:太阳、金星与木星,月球、火星和冥王星,天王星与海王星、土星与木星,以上10个天体相对于地球分为四组,各居一方,有人称之为“十字连星”,这时世界将遭遇大劫难。生活在当代的法国女巫伊丽莎白·泰西埃在她的《占星术-21世纪的科学》一书中对诺查丹玛斯的预言作出的是另一种解释,她说诺查丹玛斯那首诗是预言了1999年8月11日将发生日全食,并且是20世纪末欧洲看到的最后一次日食。
(1)简述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2)太阳系内含有几级天体系统?最低一级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哪一个?它受到的影响主要来自哪两个天体?
(3)如上所述,占星术经常根据某个行星位置在某个星座来预测吉凶。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试用你学过的天体知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加以分析。
答案
【基础达标】
一、单项选择题
1.A 2.A 3.D 4.D 5.A 6.C 7.D 8.D 9.C 10.B
二、综合题
11.(1)逆时针方向 (2)地球 哈雷彗星 小行星带 天王星 (3)2 太阳 质量最大,引力最大 (4)地球附近的行星际空间,大、小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一致,绕日公转轨道面几乎在一个平面上,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12.(1)银河系 地月系 地球 (2)吸引 绕转 (3)金星轨道和火星轨道之间
【能力提升】
单项选择题
13.B 14.D 15.C 16.D 17.C 18.D 19.D 20.A 21.D 22.A
二、综合题
23.(1)九大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近圆性和共面性的特征。(2)2级 地球 来自太阳和月球(3)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太阳系九大行星绕太阳公转,并具有共面性、同向性和近圆性的运行特征,加上离太阳远近不同,公转速度和周期不同,行星的相对位置在公转中不断变化,在特定时期形成十字形状,完全是自然现象,它与地球上的吉凶没有任何必然联系。
宇宙中的地球 同步练习
【基础演练】
一、选择题:
右图为某宇宙飞船M绕地球公转轨道及方向的
示意图。M第一次到达P点时的时间是2003年5月
6日8时(北京时间),飞船往返于最南与最北的时
间间隔是1小时。回答1—3题。
1.飞船M在地表投影(飞船、地心的连线与地面的
交点)的纬度范围不超过 ( )
A.30° B.60°
C.90° D.180°
2.飞船M第二次到达最北时的位置大约是 ( )
A.165°E,30°N B.165°E,30°S
C.150°E,30°N D.180°,30°N
3.飞船M第二次到达P点时绕地球转了 ( )
A.1圈 B.2圈 C.12圈 D.24圈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虚线表示极圈,
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根据图,回答4~6题。
4.此时的北京时间是 ( )
A.12月22日9点20分
B.12月22日9点40分
C.6月22日6点20分
D.6月22日6点40分
5.Q点位于 ( )
A.南极点的西南方向 B.新加坡的正东方向
C.北京的西南方向 D.南极长城站的西北方向
6.下列各组气候类型中,受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的是 ( )
①地中海气候 ②热带雨林气候 ③温带海洋气候 ④热带季风气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某同学在北半球P地利用日影测当地的经纬度,
当P地竖直竹竿影子朝正北时,北京时间正好是
14时40分,P地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交角为
70°,该日全球的昼夜状况如图2—1(图中阴影
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做7—9题。
7.P地的地理坐标为( )
A.120°E,43°26′N
B.80°E,40°N
C.160°E,50°N
D.80°E,23°26′N
8.此日,正午影子朝正南的地区是 ( )
A.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 B.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的地区
C.20°N以南的地区 D.20°N~70°S之间的地区
9.下列叙述中,为P地所在地形单元地理特征的是 ( )
A.地形区内的河流有明显的春汛现象 B.夏季降水中的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
C.流水的侵蚀作用显著 D.农业发展中的春季缺水现象严重
一艘轮船于北京时间5月22日8:00从上海横渡太平洋驶往旧金山(西经124度),航行30天零10小时后到达目的地。据此回答10—12题:
10.在船上的人看到昼夜更替的周期是 ( )
A.24小时 B.23时56分4秒
C.比一个太阳日长 D.比一个太阳日短
11.到达时,旧金山的区时是 ( )
A.6月22日2时 B.6月22日10时 C.6月21日2时 D.6月21日10时
12.此季节,旧金山可能是 ( )
①阴雨天多 ②晴朗天气多 ③昼长夜短 ④太阳从东北方升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综合题:
13.读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回答:
(1)关于太阳直射点在图中不同区间移动时间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D.②>①>③>④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移动的周期是 ( )
A.365日6时9分10秒 B.365日5时48分46秒
C.365日23时56分4秒 D.365日5时9分10秒
(3)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时,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 。
(4)太阳直射点位于D点时,北回归线和南极圈的正午太阳高度差是 。
(5)太阳直射点沿A—B—C—D—A运行过程中,北京的昼长变化情况是
14.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夏至时,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
(2)在A、B、C、D四地中,纬度最高的是 地。
(3)当A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时,
下列现象中可能发生的是 (选择
填空)。
A.澳大利亚正收割小麦
B.天山的牧民正在海拔较高处放牧
C.赞比西河流域草木葱茏
D.湄公河正值汛期
(4)若B地位于某大陆的东岸,则B地属于 气候,请说明其形成原因。
【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2004年1月15日3时21分,美国宇航局向“勇气”号火星车发出了驶下登陆平台的指令,大约90分钟后,“勇气”号发回了已确认登陆火星的信号。该火星车的主要使命是寻找着陆区域是否存在过液态水的证据,这将有助于加深对地球以及地球上生命起源和进化等的认识。读表中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
行星
质量
(地球为1)
体积
(地球为1)
公转
周期
自转周期
赤道面与轨道面之间的交角
地球
1.00
1.00
1年
23时56分
23°26′
火星
0.11
0.15
1.9年
24时37分
23°59′
1.美国宇航局收到“勇气”号火星车发回的成功登陆火星的信号时,北京时间约为( )
A.1月14日14时21分 B.1月15日16时21分
C.1月14日15时51分 D.1月15日17时51分
2.在九大行星中,人类首选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主要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地理现象很相似,主要表现为 ( )
①火星和地球都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 ②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都比较适中
③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
④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一样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
3.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 )
①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②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比较适中
③地球上大气层白天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晚上对地面有保温效应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A.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有一架飞机在当地时间7月1日5时从旭日东升的A机场起飞,沿纬线向东飞行,一路上阳光普照,降落到B机场正值日落。读下图完成4—6题

4.从A机场飞行到B机场经历的时间是 ( )
A.6小时 B.10小时 C.14小时 D.22小时
5.降落到B机场时,当地时间为 ( )
A.7月2日11时 B.7月1日21时 C.7月1日19时 D.6月30日19时
6.A机场所在地区此时 ( )
A.受副高控制,降水较少 B.天气炎热,正在收割小麦
C.受西风影响,雨量充沛 D.草原丰美,羊群随处可见
我国有一艘科学考察船进行国土资源调查时,停泊在某海域。当地凌晨2时44分(北
京时间3时)从船上测得北级星的地平高度为10°。回答7—9题。
7.该船所在的地理位置是 ( )
A.10°N,112°E B.10°N,116°E C.10°S,116°E D.10°N,124°E
8.此时,属于东半球中与该船所在地点属于同一日期的范围,约占全球的 ( )
A.大于1/2 B.大于1/3 C.小于1/4 D.小于1/5
9.此时,该考察船上的船员从地图上量得该地到北京的图上距离为66.6厘米,该地图的比例尺为 ( )
A.1:2000000 B.1:3500000 C.1:5000000 D.1:6500000
右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的示意图。完成10—12题。
10.此时,北京时间为 ( )
A.2时 B.8时
C.14时 D.20时
11.此时,正在交易的股票市场(交易时间为上午
9:30—11:30,下午1:00—3:00)是( )
A.纽约 B.东京
C.悉尼 D.法兰克福
12.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 )
A.安大略湖畔曙光初现 B.白令海峡烈日当空
C.火地岛午夜太阳高照 D.尼罗河畔夜幕深沉
右图是“70°N某地24小时内太阳高
度和该地某河流量变化示意图”,回答13—15题。
13.此刻太阳直射的经线是 ( )
A.90°W
B.120°E
C.90°E
D.0°
14.从流量曲线看,该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 )
A.雨水 B.冰雪融水 C.湖泊水 D.地下水
15.世界大多数河流两岸及下游平原是重要的农业区,但该河下游却几乎没有农田,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纬度高,气候寒冷 B.人口稀少
C.种植技术落后 D.远离市场
下图为局部太阳光照示意图,甲乙线为昏线,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完成18—16题。
16.甲地位于丙地( )
A.东南方 B.西北方
C.东北方 D.西南方
17.此时,北京时间是 ( )
A.22时 B.14时
C.10时 D.4时
18.在图示季节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澳大利亚墨累河适值汛期 B.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进入梅雨季节
C.北冰洋地区处于极昼时期 D.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台风频繁登陆
读下面某地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变化、太阳东升西落视运动轨迹示意图,完成19—21题:
19.该地的地理纬度是( )
A.32°N
B.32°S
C.58°N
D.58°S
20.如果该地位于大陆西岸,其气候特点和沿岸洋流性质分别应该是 ( )
A.终年炎热干燥——暖流 B.终年温和多雨——暖流
C.冬季干冷,夏季湿热——寒流 D.冬季暖湿,夏季干热——寒流
21.冬季,位于这一纬度的蔬菜生产基地,为使塑料大棚获得最佳太阳光照,塑料大棚的斜坡与地面的倾角应不大于 ( )
A.34°34′ B.55°26′
C.58° D.81°26′
图中虚线是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的晨昏线,
点以西是东半球,①点与②③两点间的最短距
离约是3330KM,回答22—25题。
22.图中③点的经度是 ( )
A.160°E B.130°E
C.180°E D.170°W
23.此时北京时间是 ( )
A.15点20分 B.2点40分 C.14点20分 D.3点20分
24.图中④点的昼长约 ( )
A.8小时 B.16小时 C.6小时 D.12小时
25.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巴西高原草类一片枯黄
B.北印度洋自西向东行驶的船只顺风顺水
C.澳大利亚墨累一达令盆地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D.地中海的盐度处在一年中最低的季节
二、综合题:
26.右图为东半球,且为夜半球,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位置是

(2)此时东京时间是 。
(3)A点的经度是 ,此日的昼长为 小时。
(4)这一天,南极圈上的日出时间是 。
(5)此时,地球上以 线和 为界,分属两个
不同日期。
27.下图是赤道及以北地区三地夏半年某日的太阳高度日变化过程(h是已知数),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A地的地理纬度是 。
(2)这一天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H为 。
(3)C表示的地方时是 。
(4)这一天地球上出现极昼现象的地区是 。
(5)A地的正午太阳高度h的取值范围是 。
28.读图,当a=23°26′时,据图回答: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北京时间是 (月、日、时)
(2)这一天正午时,石家庄、武汉、海口、广州
四城市相同高度物体的影子由短到长的排序
是 。
(3)此时地球上分属两个日期的地区范围 ( )
A.全球同属一个日期
B.昨天、今天的范围各占一半
C.昨天与今天的地区范围之比是1:2
D.昨天与今天的地区范围之比是3:1
(4)此时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
A.开普敦炎热少雨
B.黄淮海平原水盐运动呈现出“返盐”规律
C.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方向运动
D.正值赴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期
(5)此季节,我国黄河下游河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 。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B 2.C 3.D 4.A 5.D 6.B 7.B 8.D 9.D 10.D 11.C 12.B
二、综合题:
13.(1)D (2)B (3)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4) 3°44′ (5)开始是增长,直射B点时达最长;然后是缩短,直射D点时达最短;随后有增长。
14.(1)21°34′ (2)D (3)AC (4)温带大陆性 B地的纬度为45°S,若该地位于大陆东岸,则该地肯定位于南美洲45°S的东岸,由于安第斯山脉的影响,该地位于西风带的背风坡,形成了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单元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B 3.B 4.A 5.D 6.A 7.B 8.C 9.C 10.D 11.D 12.A 13.C 14.B 15.A 16.B 17.B 18.A 19.A 20.D 21.B 22.B 23.D 24.A 25.D
二、综合题:
26.(1)(110°W,0) (2)4时20分 (3)20°W,12小时
(4)6时 (5)70°E,180°/日界线
27.(1)90°N (2)2h (3)12时 (4)北纬(90—h)°以及以北地区
(5)23°26′≥h>0°
28.(1)23°26′N 90°W 6 23 2 (2)广州 海口 武汉 石家庄
(3)D (4)C (5)河水补给地下水
宇宙中的地球 同步练习(二)
1.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 A )
A.地球轨道和火星轨道之间 B.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C.木星轨道和土星轨道之间 D.地球轨道和金星轨道之间
2.关于地球生物出现、进化的论述,正确的是( D )
A.存在大气,地球上必然存在生物
B.日地距离对地球表面温度的高低没有必然的影响
C.地球体积和质量对地球大气圈的形成没有作用
D.比较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为生命的产生、发展提供的时空条件
3.如果地球距离太阳最近,则地球上会( C )
A.只有晶体和固态物质 B.没有大气 C.只有原子 D.只有分子
4.比地球表面温度更高的行星是( B )
A.火星和水星 B.水星和金星 C.土星和木星 D.天王星和海王星
5.距离太阳最近的卫星是( D )
A.水星 B.木星 C.金星 D.地球
6.下列因素中,有利于地球上形成具有适合生物生存条件的有( B )
a.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b.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c.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d.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A.a B.ab C.cd D.abcd
7.地球上的水来自( A )
A.地球内部 B.原始大气氢和氧的结合 C.太阳 D.其他行星
8.所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体现在( )
A.是太阳系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 B.是九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
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绕日公转运动 D.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答案
1.A 2.D 3.C 4.B 5.D 6.B 7.A 8.D
第二套
1、目前,人类能观测到最大的宇宙范围是:( )
A、银河系 B、河外星系 C、总星系 D、宇宙的全部
2、下列行星中,我们能用肉眼观测到的类地行星是:
A、木星 B、土星 C、火星 D、冥王星
3、下列天体系统中,没有月球的是( )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总星系
4.下列不属于天体的是( )
A.空中的哈勃望远镜 B、太空垃圾
C、发射塔上的人造卫星 D、地球
5.下列概念中,具有从属关系,且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是( )
A、太阳系——木星——冥王星
B、宇宙——太阳系——银河系
C、太阳系——地月系——月球
D、太阳——地球——哈雷彗星
6、以下天体与我们的视觉对应正确的是( )
A、星云——一闪即逝 B、行星——圆缺多变
C、彗星——拖着长尾 D、月亮——轮廓模糊
7.包含太阳系和地球的天体系统中,最高一级和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分别是( )
A.银河系、太阳系 B.河外星系、地月系 C.太阳系、地月系 D.总星系、太阳系
8.1988年,在地球上的很多地方,人民可以观察到美丽的狮子座流星雨下列有关狮子座流星雨的成因,正确的是( )
A.狮子座的星星纷纷坠落而划过天空
B.狮子座的流星如同下雨般密集
C.狮子座的星星进入地球大气层燃烧所致
D.是流星群闯入地球大气层燃烧,地面观测的辐射方位在狮子座方位
答案
1.A 2.C 3.C 4.C 5.B 6.C 7.D 8.D
宇宙中的地球 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二.学习要求
注意:
1.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可从两方面理解:
宏观上: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
微观上: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
2. 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目的不是要系统学习天文知识,而是要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
3. 对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有关数据,并不要求学生记住,而是要求会用这些数据来描述和说明问题,知识要求是次要的,而培养能力(描述地理事物)是主要的。
4. 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方面看,地球只是其中普通的一员,但是,存在生命尤其是高级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显然,地球上为什么适宜生命生存和繁衍是重点要求。
课前准备:各种有关天体图片,太阳系模式图,问题分析资料。(其它的则用书本上的)
教具:多媒体
课时:1
一.过程与方法:
问题导入: 评析 1.“宇宙”一词的原意是什么?你知道宇宙有多大吗? 学生:自由议论,发言。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以鼓励为主。 参考答案:空间称“宇”,时间称“宙”,用空间 和时间来表达宇宙内涵,它在空间上是无边无际的 在时间上是无始无终的。
2.宇宙中的物质天体有哪些形式?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教师: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是各种星体 星际物质的通称。 学生:观察星空背景下的各种天体图片(幻灯),以及阅读课本文字资料,举例说明宇宙是物质世界。 教师:给予肯定,或者是补充说明。
以学生平时就感兴趣的话题切入,能较快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引起学习兴趣,自主学习, 和探究宇宙中存在的自然现象。 学生第一次接触到这么多不同的各种天体,特点和位置较难识记,利用直观感性的天体和天体系统图片资料,一目了然,便于记忆,为后面学习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打好基础。
小结简答:
?
。。。。。。 学生:继续观察各种天体图片,及天体系统图,思考并回答:各种大小不等的天体生活在宇宙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参考答案: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你能用图导的形式说明天体系统之间的关系吗?通过这个关系图,你能找出其中蕴含的现象吗? 参考答案:
学生回答问题时倡导用自己的语言,依据自己的体会来说明,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
②各种天体都在按各自的轨道有秩序地互相吸引 互相绕转,层级分明,运行有序,并非杂乱无章。 3.地球的普通性表现在哪里? 运用“太阳系模式图”、“太阳系其它行星与地 球的质量和体积图片与数据资料”“九大行星轨道 倾角与偏心率比较数据”等资料。 学生:观察图片,比较数据,分析归纳,说明。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从 质量、体积、运动等方面看,地球与其它行星十分 相似,所以地球只是其中普通一员。 5. 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哪里?地球上出现生命物质 的条件是什么? 运用“太阳系模式图”、“太阳系其它行星与地球 的质量和体积图片与数据资料|”“九大行星轨道倾角 与偏心率比较数据”等资料。 学生的回答可能是多样的,教师 学生:独立完成从图片和数据资料中分析归纳找 出答案。 这些内容是基本条件。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A 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 境来看,太阳没有明显的变化----地球的光照条件一 直非常稳定。九大行星各行其道----比较安全的环境。 B 从地球本身来看,日地距离适中----温度适宜,地 表温度保持在15度左右。体积质量适中----引力适 中,吸引大气----适宜生物呼吸。地内水汽逸出,冷 却凝结----形成降水。所以到了一定时期,原始海洋 中孕育了最原始的生命。
6. 试试看,用图导形式归纳本节要点内容。 学生独立完成,答案不限,只要意思概括出来即可。 教师出示参考图导,让学生进行比较并完成出示 的图导内容。
?宇宙中存在着无数的天体,但却有层序的运动着,教师利用这个例子,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数据是用来描述和说明地球的两个特性,并不要求记住,注意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是主要的,教学中不提倡学生用教材中的原话回答问题,仍然要从自己的认识和体会来回答问题,并指导学生的回答不断趋于规范、严谨和科学。在分析学生答案的基础要强调:可以用逆向思维的探究方式引起学生的思考与归纳: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适当的水、温度、空气。适当的温度----日地距适中,空气----体积质量适中。水---地球内部深化及地表适当温度,既锻炼思维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在学习完成后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归纳信息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对本节的重点内容也清晰 掌握。
?
热点分析: 作为太阳系中的另一大行星,它肉眼看去是一颗 火红色亮星的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行星,也是自 然环境最接近地球的行星,所以被认为是最适合人类移 民的星球,飞往火星是人类多年的愿望。 人类是不是宇宙中的“孤儿”?。。。。长期以来, 这一系列问题困扰着无数的科学家、艺术家和政治家。 为了探索地外文明的存在,人类一直在用各种手段寻找 地外文明,从1962年起,人类迄今已经发射了30多个 火星探测器,2004年3月,美国“机遇号”火星车找 到火星可能有适合生命栖居环境的依据……
思考的问题: 1. 你认为火星适合人类移居吗?火星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吗? 说明你的理由。 2. 太阳系之外呢?是否有“外星人”的存在?假如你承担 了寻找“外星人”的任务,你将如何在茫茫的宇宙中确定 寻找“外星人”的方向? 3. 搜集有关地外文明的资料或图片,写一篇关于地外文明 的小论文。
?题目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可以多请几位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畅谈自己的想法,第1、2小题可以在堂上讨论,第3小题为课外作业。
?
?
宇宙中的地球
[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
2.了解宇宙的主要组成物质、天体及其类型
  3.了解宇宙中一些天体的特征和区别,初步认识各类天体系统之间的层次关系,从而加深对地球的宇宙环境的理解
  4.理解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原因
二、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分析教材,使学生具有归纳整理知识、提取重点和找出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自学能力。
  2.通过阅读图片、画图和思考等活动,提高学生从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了解宇宙的物质组成,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正确的宇宙观,并注意识别和抵制伪科学。 [教学重难点]:
1天体系统的层次;
2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的含义
3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教学媒体与教具]:
地球仪、地球的卫星照片,星云和星系幻灯片,天文挂图,多媒体、“太阳系模式图”挂图,录像机及自行剪辑九大行星概况、彗星录像节目,投影片或月貌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讲授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同学们,通过我们初中地理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对其只是作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我们高中阶段继续对其作进一步的介绍。
【板书】 第一章 行星地球
初中地理的研究范围还只是地球表面,再加上太阳。不过我们知道,我们的世界却不仅限于此。现在我们就面向整个宇宙,来介绍地球的有关知识。
【板书】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介绍】 人们对宇宙的探索早在人类文明初期就开始了。那时人们用肉眼进行观天,看到日月星辰,而星星又各有不同,有看起来不动的,人称其为恒星;有移动的行星;还有彗星、流星等。后来,人们借助于光学天文望远镜,又发现了星云和星系。再后来,加上射电望远镜,人们还发现了中子星、类星体和黑洞等。所有这些都是宇宙中存在的物质形式,人们通称天体。
【讨论】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2阅读材料,并结合学生自己平时的生活所见,谈谈你在天空中可以看到的星星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天体的主要类型:星光闪烁的恒星、在星空中移动的行星、圆缺多变的月亮、轮廓模糊的星云、一闪即逝的流星、拖着长尾的彗星、气体和尘埃(备注: 1此部分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演示各种天体的主要特点及各种天体的视形状和特点; 2.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板书】1、几种常见的天体
?【过渡】正是由于以上所述天体和星际物质构成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上的各种天体是否为孤立的呢?经过科学家的实验证明: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我们称之为天体系统
【讨论】请同学们结合课本P3图1.2及相关材料,举出一些天体系统的例子,并完成P4的上面的活动题。
【学生回答】略
【引导】 好,像同学们举出的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等都是天体系统。那么,这些系统内的天体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呢?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形式的关系呢?(互相吸引;围绕旋转)
【板书】 2、天体系统
【启发讨论】 天体系统有大有小,大的天体系统又可包含许多小的天体系统。刚才同学们提到的三个天体系统之间是如何包含的呢?(银河系含太阳系,太阳系含地月系)
【学生回答】略
【讲解】 (备注:投影课本P3图1.2讲解)地月系只有两个天体,地球和月球,它们之间的平均距离为38.4万千米;太阳系则包括太阳、九大行星、卫星及其它天体,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近的一颗行星,日地距离为1.5亿千米;而银河系是由太阳和千千万万颗恒星组成的恒星集团,象太阳这样的恒星就有2000多亿颗,太阳就处于距银河系中心2.7万光年的位置上。
【讲解】 银河系已如此庞大,是否就是最大的天体系统呢?是否就是我们的宇宙呢?还远远不是。利用天文望远镜,我们可以观测到在银河系之外,还有约10亿个类似的天体系统,它们被统称为河外星系。
【多媒体放映】 河外星系(仙女座星云,大、小麦哲伦云等)。
人类目前所认识到的整个宇宙,科学家称之为总星系,是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当然,随着空间探测技术的进步,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必然还会进一步扩展。
【讲解】 同学们刚才关于活动的回答很好,这里我们一起总结一下:(多媒体投影)
【板书】
【总结全课】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 天体系统的概念及其层次结构?
【新课导入】我们通过以上的学习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的行星,那么太阳系中还有哪些行星哪?他们又有哪些特点?为什么在众多的行星中惟有地球存在生命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讨论的主要问题。
【板书】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启发讨论】阅读教材P4图1.4太阳模式图思考太阳系周围有几颗行星,它们由近及远的排列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目前已知太阳系有九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在火星、木星之间夹有小行星带。
【板书】1、九大行星
【启发讨论】在太阳系中,九大行星就好像一个家庭中的九个兄弟,有许多共性,请结合有关材料完成P4—P5活动题1、2,并总结九大行星在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上有哪些共同之处?
【板书】2.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1(1)九大行星在公转的方向相同,均为自西向东转,我们称为同向性。
(2)各大行星的轨道倾角都很小,只有水星和冥王星的大一些,最大也不过17°,说明九大行星的公转轨道近似在同一个平面上,我们称之为共面性。
(3)公转轨道椭圆的偏心率,即焦点到椭圆中心的距离与椭圆半长轴之比,它决定椭圆的形状。偏心率越小,越趋向于圆,当偏心率为0时,轨道就是圆。九大行星的公转轨道的偏心率都很小,说明它们的公转轨道都是接近于圆的椭圆,我们称之为近圆性。
(4)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2(1)(启发引导)九大行星的质量、大小、化学组成等结构特征既有共性,又有差异。由此,可以将九大行星划分为三类——与地球类似的称之为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体积和质量都大的称之为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第三类是距离太阳远的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称之为远日行星。现在,黑板投影一个表格,看看你能否根据所学的知识填出:
类别
包括行星
距日
远近
体积
质量
平均
密度
表面
温度
卫星数目
光环
有无
类地行星
水、金地、火






没有很少

巨行星
木、土




远日行星
天、海冥
介于前两者间
介于前两者间
较多
有无
边启发,边指导学生填上表。
(2)地球与水星、金星、火星相比,没有特殊的地方。
【过渡】 通过以上我们对九大行星的了解,我们知道目前只有地球上具有生命存在,这就是我们要讲的下一个问题。
【板书】三、存在生命的星球
【启发讨论】结合教材内容,思考为什么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繁衍的行星呢?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地球为生命物质的存在提供了三个最优越的条件,这也是其它行星不具备的条件——(1)日地距离适中(1.496亿km),使地表平均气温为15℃,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地球上的温度,还有利于水的液态存在。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2) 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吸引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又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了以氮、氧为主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3)海洋的形成: 由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和原始地球重力收缩及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等形成了原始大洋,地球最初的单细胞生命就出现在大洋中。(备注:此部分可以模拟演示或讲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温度、大气、水等条件;假设地球温度过高或过低对地球生命的影响;引导学生分析地球大气、温度与地球水的关系)
【板书】1、日地距离适中
2、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
3、液态水的存在
【启发提问】 宇宙中是否只有地球上存在有生命物质?
根据我们刚才的分析,具有上述两项条件就可以存在的生命物质,而在宇宙中,在其他的恒星系统中,是否也会存在像地球这样的天体?这是非常有可能的!因此,人们通过各种途径,正在不断地探索。
【总结全课】
【巩固练习题】(投影片,当堂完成)
1.为什么说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分析说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课后探究】阅读有关哥白尼、布鲁诺等的书籍,开一次班级天文学演讲会,讨论学习前人科学探索的精神,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感想。
【板书设计】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几种常见的天体
2、天体系统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九大行星
2.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
三、存在生命的星球
1、日地距离适中
2、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
3、液态水的存在
宇宙中的地球 练习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地球的是(  )
    A.总星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太阳系
  解析:本题是一道单项选择题,检查地球在系统中位置的知识。该题题中使用了“不包含”设问方式,变换了选择角度,体现了题目的灵活性。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通过“天体层次表”可知,它属于地月系天体系统,地月系又属于太阳系,太阳系是银河系中的一个成员。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组成总星系。由此可知,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都是地球所在的天体系统,所以题目提供的四个选项中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要求,不在选择之列。选项C河外星系是同银河系相并列的天体系统,地球不包含在河外星系内。选项C符合题意要求。
  答案:C
  2000多年前,我国战国的尸校所著《尸子》载:“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据此回答2~3题。
  2.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中有几个代表性的阶段,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①“地心说”  ②“日心说”   ③“星系说”   ④物质性和运动性的统一
  A.③①②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④③②①
  3.关于宇宙的演化有不同的说法,其中符合现代科学层面的是(  )
  ①盘古开天地  ②上帝创造说  ③“天不变,道亦不变”  ④宇宙具有有序性、层次性和结构性  ⑤从高温到低温,物质密度从密到稀的演化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②③
  解析: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在中国有盘古开天地的传说,在西方有上帝创造宇宙的传说。在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中,“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宇宙观由于符合封建统治者的利益而得到广泛传播。16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取代了“地心说”,使自然科学第一次从中世纪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17世纪伽利略、牛顿研究太阳系天体运动规律而建立的经典力学体系,至今仍是现代工程学(包括宇航科学)的基,人类对宇宙才有了一个正确认识,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统一。
  答案:2.C 3.C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然而地球贵在是一颗适于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虽然我们相信宇宙还会有能够繁殖生命的星球,但是至今,我们还没有发现它们。据此回答4~5题。
  4.在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运动方向等方面与地球极为相似的行星,称为类地行星,下列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
    A.火星     B.土星     C.木星     D.天王星
  5.关于地球生物出现、进化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存在大气,地球上必然存在生物
    B.日地距离对地球表面温度的高低没有必然的影响
    C.地球体积和质量对地球大气圈的形成没有作用
    D.比较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为生命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时空条件
  解析:根据太阳系九大行星在质量、体积、密度等方面的物理性质把九大行星分为三类,即类地行星、巨行星和远日行星。类地行星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它们的体积质量较小,密度较大,距太阳近。在太阳系中只有地球上有生命物质存在,主要是地球所在的宇宙环境和地球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太阳系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使地球有一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为生命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时空条件;日地距离适中才会使地球有适宜的温度,距太阳太近温度会高,距太阳太远温度会低;地球有适当的体积和质量才会吸引住大气,当然光有大气还不行,必须有足够的氧气,因此,地球大气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才形成了现在的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答案:4.A 5.D
  6.夜空里的点点繁星,差不多都是(  )
    A.星空     B.恒星     C.行星     D.彗星
  7.星空中视运动最不显著的天体是(  )
    A.金星     B.月球     C.织女星    D.北极星
  解析:在晴朗的夜空看到的虑点繁星,除了太阳系中的行星外,绝大部分是能自己发光的恒星。由于恒星距地球很远,视运动较小,而太阳系中的行星距地球近,所以有明显的视运动,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所以视运动最明显。北极星在地轴北极的延长线上,所以看起来是不动的。
  答案:6.B  7.D
  8.距太阳最近的卫星是(  )
    A.水星     B.金星    C.土星     D.月球
  解析:题中A、B、C三项均为行星,只有D项为卫星,另外,距太阳近的水星和金星没有卫星,所以月球是距离太阳最近的卫星。
  答案:D
  二、综合题
  9.下图是某天体系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共有_________________级天体系统,其中最低与最高一级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请把图中所示的天体系统的层次用框图表示出来。
  解析:从图中所示的内容看,“碟子”形状的天体系统应该是银河系,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部分,太阳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大约为2.7万光年。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地月系,图中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银河系。河外星系和总星系不在图中。
  答案:(1)3地月系银河系
  (2)
  10.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九大行星中共同的运动特征是________性、________性、________性。
  (2)九大行星中属于类地行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代码)
  (3)离3号行星近的天体是________。
  (4)图中小行星带处于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填行星名称)
  (5)著名的哈雷彗星是图中的________。(填代码)
  解析:此图是太阳系的一部分,九大行星由内向外的排列依次是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冥。其中,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是类地行星,木星、土星为巨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为远日行星。小行星带处于火星和木星之间。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月球,哈雷彗星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公转周期为76年。
  答案:(1)同向 共面 近圆  (2)1 2 3 4
  (3)月球  (4)火星木星  (5)10
课件29张PPT。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宇宙:时间和空间的总和,是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的,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
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它包括云、恒星、行星、卫星、慧星、流星等自然天体和人造卫星、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等人造天体。
太阳(恒星)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自已能发可见光的球状天体,其主要成分是氢和氮星云泡沫星云
金牛座蟹状星云 火星(行星)行星是沿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转的球状天体。本身不发光,反射太阳光而发亮
月亮(卫星)卫星是绕行星运转的质量很小的球状天体。哈雷彗星慧星是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流星流星体是行星际空间数量众多的尘粒和固体小块。
天体类型比较表天体的特征星云:轮廓模糊,气体和尘埃,云雾状外貌,氢
恒星:明亮发光
行星:围绕恒星运动,近似球体,不发光
卫星:围绕行星运动的天体
彗星:扁长轨道围绕太阳,云雾状外貌
流星体:尘埃和固体小块
星际物质:气体、尘埃
下列不属于天体的是( ) A 人类的家园---地球 B 天空中飘动的云朵 C 轮廓模糊的星云 D 待发射的人造卫星 BD天体天体系统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宇宙中各种天体之间有什么关系?地月系地球与月亮组成地月系,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距地球最近的天体。距离38.4万千米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构成太阳系。地球是距离太阳比较近的一颗行星。日地平均距离为1.5亿千米银河系太阳和千千万万颗恒星组成庞大的恒星集团---银河系。在宇宙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1000多亿颗。直径10万光年。太阳系与银河系距离3万光年。总星系太阳系在河外系以外,还有大约10亿个同银河系相类似的天体系统,天文学家称它们为河外星系。银河星系和河外星系,统称总星系。是目前知道的最高以一级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的隶属关系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www.jkzyw.com太阳系里一颗普通的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太阳系其他行星于地球的质量比和体积比地球上生物生存的必需条件是哪些?存在生命的行星适合生物生存
和繁衍的行星适宜的温度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距离太阳适中地球体积和质量适中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和
原始地球内部物质运动产生
热量生命活动必需的液态水www.jkzyw.comwww.jkzyw.com 1.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 )
??? A.太阳 ??????????? B.比邻星 ?????
? C.金星 ??????? ??D.月球
课堂练习2 .可称为天体的是 ( )
A.天上彩虹  B.乌云和闪电 
C.北极星和牛郎星 D、太阳系
3 .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 )
A、天空中的大型客机 B、陨星
C、山顶坠落的巨大石块 D、宇宙中的气体
ACD4 .地球的特殊性是指 ( )
A、地球体积和质量与其他行星没有太大的 区别
B、有一个较稳定的宇宙玩境 C、 日地距离适中
D、地球上有生命D5.下列天体系统与河外星系处于同一层次的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6.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 ( )
A.太阳 B.月球 C.比邻星 D.牛郎星
7.地球上具有适宜生命存在的温度条件的原因是( )
A.日地距离适中
B.卫星个数适当
C.地壳运动的缓慢性和稳定性
D.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当ABC8.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太阳系一银河系一地月系—总星系 
B.银河系一河外星系—太阳系一总星系
C.地月系一银河系一总星系一河外星系 
D.地月系一太阳系一银河系一总星系
9.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 )
A.日地距离适中
B.昼夜交替周期不长
C.形成了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D.形成了地转偏向力DD宇宙中的地球 课堂实录
【从容说课】
本节涉及到许多天文现象和天文知识,谈“天”是为了说“地”,讲述天体是说它们组成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强调宇宙的物质性;讲天体系统是为了说明宇宙有序、有层次、也是有结构的物质世界,要从天体层次中找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讲太阳系的组成和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是为了证明地球只不过是宇宙中一颗普通的行星;这些都是围绕“地”来展开的。教学中要围绕地球这一主体,通过录象的放映和图片的展示吸引学生的眼球,把学生带往神秘的宇宙探索,站在宇宙的某一个角度来审视地球,先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镜头一拉一伸,即可透彻解剖知识体系,又可创造神秘而激动人心的氛围,为后续的教学做好铺垫。教学中要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使学生对日地距离和地球本身的体积、质量适中有准确的认识,理解地球上为什么有生命存在,并由此知道地球特殊性。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有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3.培养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分析图片形成宇宙物质性的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感性认识。
2.利用图表分析法和比较法自主探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教学重点】
1.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宇宙中的位置。
2.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教学难点】
1.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教具准备】
课本插图、课件、投影仪、讲义及补充材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引入)
师:这是我们进入高中以来的第一节地理课。我知道大家在初中学过地理,也许你对地理很有兴趣,也许你不曾重视地理,毕竟你们的中考不考地理,但只要你学过地理,你应该体会到地理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给你很多帮助。
今天我们学习的地理与初中时有了许多的不同,它不仅仅是学习某个地理事物在什么地方,人们总是用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来形容某人知识的渊博,今天就先带你到浩瀚的宇宙去遨游一番,从宇宙的深处看看我们的地球。(板书)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推进(新知识传授)
师:何谓宇宙?我国战国时期的《淮南子·原道训》中指出:“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其实宇宙就是时间和空间的组合,无始无终,无边无际, 而各种天体则是宇宙中物质的各种各样的存在形式。
晴朗的夜晚,当我们仰望星空,会看到繁星点点,这些都是天体,你能认识哪些天体?
生:(可能的答案)月球、牛郎星、织女星、北斗七星、北极星、流星、彗星……
师:很好,不少同学都能认识很多的天体。宇宙中的天体还有很多,我们来看一段录象。
(放映录象:有关宇宙的片段,对各类天体及天体系统的介绍)
师:录象中都有哪些天体哪?
生(多人分别回答):闪烁的恒星、云雾状的星云、不断移动的行星、拖着长尾的彗星、一闪即逝的流星、绕行星转的卫星……
师:还有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这些都是自然存在的天体,象人造卫星、神州飞船、各种探测器等等则是人造天体。下面请大家把书翻到第二页,看图1.1中的四幅图片,齐读a、b、c、d四段文字。
生:(读书:a、b、c、d四段文字)
【教师精讲】
师:(投影图片并讲述):
①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主要组成物质是氢。蟹状星云是金牛座中的一团无定形的膨胀气体云,它的大小为12光年×7光年,总辐射光度比太阳强几万倍。
②行星是在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运行的、近似球体的天体,质量比太阳小,以表面反射太阳光而发光。土星有美丽的光环,被较多的卫星所拱卫。它的体积约是地球的740倍之多,质量约是地球的95倍。
③流星体是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数量众多。沿同一轨道绕太阳运行的大群流星体,称为流星群。流星群与地球相遇时,人们会看到天空某一区域在几小时、几天甚至更长时间内流星数目显著增加,有时甚至像下雨一样,这种现象称为流星雨。大多数流星雨是以辐射点所在星座或附近的恒星命名的,如照片所示的狮子座流星雨,是1998年天文工作者在西班牙拍摄到的。
④彗星是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哈雷彗星是第一颗经推算预言必将重新出现而得到证实的著名大彗星。哈雷彗星出现时,景色蔚为壮观,彗尾横跨半个天空,与银河争辉。哈雷彗星的公转周期是76年。
师:借助天文望远镜和其它空间探测手段,人们还可以观测到更多更遥远的天体。宇宙中有如此之多的天体,那我们居住的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是怎样的呢?
(板书)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投影图片P3图1.2,看图讨论)
【合作探究】
生:(讨论)
师:请一位同学说说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生:(一生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教师精讲】
师:答的好!宇宙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之中。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目前,人们认识到的天体系统,从小到大排列,有以下几个层次:
●月球绕地球公转,构成地月系。月地平均距离为38.4万千米。
●地球和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等行星及其卫星,以及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太阳系。地球是离太阳较近的一颗行星,日地平均距离1.5亿千米。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占有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冥王星是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它的轨道直径约为120亿千米。
●太阳和千千万万颗恒星又组成庞大的恒星集团,称为银河系。在银河系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2000多亿颗。银河系主体部分的直径约为8万光年,太阳系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大约为2.7 万光年。光年是计量天体间距离的单位,一光年即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约为94605亿千米。
●银河系以外还有许许多多同银河系规模相当的天体系统,称为河外星系,简称星系。用目前最大的望远镜,可以观测到数以十亿计的星系,其中离我们最远的估计为150亿~200亿光年。天文学上把银河系和现阶段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合起来叫做总星系,这就是目前我们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
师:根据我们刚才学习的知识,大家一起来第四页的活动
【合作探究】【方法引导】
生:(P4活动:按照天体系统的层次,填写下面的框图)
师:(学生填写后)哪位同学说说你是怎么填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生:(一生回答,他生评论)
师:答的好!
(投影)(师按下列体系充实讲解)
师:(过渡)我们已经知道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在宇宙中可能显得太渺小,在银河系中想发现他的身影也比较困难,在太阳系中虽无法与太阳齐肩,但也算是九大骨干之一了,特别是太阳对地球的关照很多,使地球在平凡之中做出了特别的表现。我们就到太阳系中了解一下地球。
(板书)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投影图片:太阳系模式图)
师:太阳系中有哪九大行星?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请一位同学看图回答。
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方法引导】
师:回答正确!九大行星绕太阳的转动叫公转,我们常用运动方向、轨道平面、和运动轨迹等来描述九大行星围绕太阳公转运动。下面我们来做一项活动,了解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请大家继续看投影,仔细观察表示九大行星公转方向的箭头,九大行星公转的方向有什么特点呢!
【合作探究】
生:方向相同。
师:大家观察的很准确,回答的非常好!九大行星公转具有同向性的特点。大家再看表1.1--九大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然后回答:九大行星公转运动的轨道倾角与偏心率分别是大还是小?
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都较小。
师:很好!九大行星的轨道倾角大多小于40,只有水星和冥王星的稍大一些,最大也不过17°。因此,九大行星的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说明他们的轨道具有共面性的特点。九大行星的轨道偏心率大多接近0,只有水星和冥王星较大,分别为0.21和0.25。它们的公转轨道同圆相当接近,有近圆性的特点。
哪一位同学来总结一下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在运动特征方面有没有特殊的地方?
生: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是: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地球在运动特征方面没有特殊的地方。
师:非常正确!地球具有的运动特征,其他八大行星也有。下面再请大家看投影。
(投影: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 见下表)
【方法引导】
师:按照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结构特征,可以把九大行星分为三大类。请你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分别具有哪些特征?
【合作探究】
生:(可以让不同的同学进行补充)
【教师精讲】
师:(评价学生答题情况,多鼓励)根据表中数据,我们可以发现这三类行星分别有以下特征:
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距离太阳近,表面温度较高,体积和质量都小,平均密度大。另外,类地行星中心有铁核,金属元素含量高。卫星很少,或者没有。
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距离太阳比类地行星远,表面温度低,体积和质量都很大,平均密度都很小。它们的卫星数目多,并且有光环。
远日行星:包括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它们距离太阳远,表面温度最低都在-200℃以下,平均密度大体上介于前两类之间。远日行星表层气体以氢和甲烷为主,冥王星有无大气还不清楚。远日行星都有卫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有光环。
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
行星
质量
(地球为1)
体积
(地球为1)
平均密度
(g/cm2)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类地行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0.05
0.82
1.00
0.11
0.056
0.856
1.000
0.150
5.46
5.26
5.52
3.96
87.9d
224.7d
1a
19a
58.6d
243d
23h56min
24h37min
巨行星
木星
土星
317.94
95.18
1316.000
745.000
1.33
0.70
11.8a
29.5a
9h50min
10h14min
远日行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冥王星
14.63
17.22
0.0024
65.200
57.100
0.009
1.24
1.66
1.50
84.0a
164.8a
247.9a
约16h
约18h
6d9h
师:地球与水星、金星、火星相比,有没有特殊的地方?
生:没有
师: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地球的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公转、自转运动有自己的特点,但并不特殊。因此,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高潮(重难点突破)
师:(过渡)然而,地球贵在是一颗适于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
(板书)三、存在生命的行星
为什么地球上会出现生物?这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以及地球本身的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请大家看书P6内容,讨论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条件有哪些?
生:(读书,讨论,总结)
【教师精讲】
师: 温度和水条件:日地距离适中(1.496亿千米),使地表平均气温为15℃,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地球上的温度,还有利于水的液态存在。
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吸引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又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了以氢、氧为主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海洋的形成:首先,地球内部的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何原始地球重力收缩,使地球内部温度升高,结晶水汽化;其次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例如火山爆发,加速了水汽从地球内部逸出的过程;再次,地表温度的逐渐降低,使水汽经过凝结、降雨,落到地面低洼处,形成原始的大洋。原始大洋的出现,孕育了原始的单细胞生物,并逐渐向高级生物进化。
【方法引导】【知识拓展】
师:(设问)地球以外有没有生命?请大家阅读P6:探索地外文明。我们要找地外生命,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生:应该参照地球上出现生命的条件来寻找。
师:很好!下面我们一起在再做一个活动,主题是:如何在茫茫的宇宙中确定寻找外星人的方向?
提示:生命的出现需要哪些条件?寻找一颗什么样的恒星?在这颗恒星周围的什么地方找一颗行星?这颗行星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合作探究】
生:(学生根据P7“活动”的设计,以小论文的方式谈谈自己的思考)……
结束(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宇宙的范围是非常之大,随着人类探测手段的发展,人们观测到的宇宙范围还会扩大,人们对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的认识也就会越准确和全面。我们还学习并知道了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以及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这就为同学们将来寻找地外生命和地外文明指明了方向。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活动或探究课题的题目:如何在茫茫的宇宙中确定寻找外星人的方向?
活动或探究的内容:生命的出现需要哪些条件?寻找一颗什么样的恒星?在这颗恒星周围的什么地方找一颗行星?这颗行星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活动或探究的办法、过程: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
活动或探究的结果:小论文,班级展评。
必修1第1章第1节宇宙中的地球课时训练
任何天体在宇宙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据此完成1~2题。
1.晴朗的夜晚,我们用肉眼观察下列各种天体的感觉,叙述正确的是
①星光闪烁的恒星 ②在星空中有明显移动的行星 ③一闪即逝的彗星 ④轮廓模糊的流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在各种天体系统中,银河系是
①最高一级天体系统 ②与河外星系是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
③比太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 ④比地月系高两级的天体系统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3.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球三者关系的是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2009年10月27日报道,一颗小行星10月8日在印度尼西亚上空的地球大气层中爆炸,释放出的能量有三枚原子弹那么大。读“太阳系成员示意图”,完成4~5题。
4.这颗小行星来自
A.①和②之间 B.②和③之间 C.③和④之间 D.④和⑤之间
5.以下不是八颗行星绕日公转运动共同特点的是
A.共面性 B.同向性 C.近圆性 D.类地性
2008年12月1日傍晚,金星与木星如约相聚,在西南方低空的星空舞台上相依相偎,与月亮一起在天空上演“双星拱月”的美妙天象,此时双星和月亮的位置极像一张“微笑的脸”。据此完成6~7题。
6.在太阳系八颗行星中,木星的“左邻右舍”分别是
A.火星、土星 B.地球、土星 C.火星、地球 D.金星、天王星
7.下列关于金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金星绕日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B.金星的“左邻右舍”分别是水星和火星
C.金星属于类地行星 D.金星属于巨行星
8.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而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A.体积是八颗行星中最大的 B.既有自转又有公转
C.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物的行星 D.质量是八颗行星中最小的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八颗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轨道倾角

3.4°

1.9°
偏心率
0.206
0.007
0.017
0.093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轨道倾角
1.3°
2.5°
0.8°
1.8°
偏心率
0.048
0.055
0.051
0.006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比较数据
行星
质量(地球为1)
体积(地球为1)
平均密度(g/cm3)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类地行星
0.05
0.82
1.00
0.11
0.056
0.856
1.000
0.150
5.46
5.26
5.52
3.96
87.9 d
224.7 d
1 a
1.9 a
58.6 d
243 d
23 h 56 min
24 h 37 min
巨行星
317.94
95.18
1 316.000
745.000
1.33
0.70
11.8a
29.5a
9 h 50 min
10 h 14 min
远日行星
14.63
17.22
65.200
57.100
1.24
1.66
84.0a
164.8a
约16 h
约18 h
(1)八颗行星轨道倾角不大,轨道面____________,具有________特点。
(2)八颗行星的轨道偏心率大多接近0,它们的公转轨道同________相当接近,有________特点。
(3)八颗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________,具有________特点。
(4)按照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结构特征,可以把八颗行星分为三大类。其中类地行星包括________、________、地球和________。
(5)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又是一颗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一颗具有________的行星。其原因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星凌日(transit of Mercury)发生的原理与日食相似。只有水星和地球两者的轨道处于同一个平面上,而日、水、地三者又恰好排成一条直线时,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太阳上有一个小黑斑在缓慢移动,这种现象称为水星凌日。据此完成10~12题。
10.太阳系中可能发生凌日现象的行星有几颗
A.1 B.2 C.5 D.8
11.当发生水星凌日时,能反映水星、地球和太阳三者位置关系的示意图是
12.水星凌日时,理论上在地球上看到水星与太阳的升落情况为
A.此升彼落 B.同升同落 C.晚升晚落 D.早升早落
13.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8年5月25日,美国凤凰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几天后凤凰号将拍摄的图像送回地球,图像中显示神秘斑点物质。凤凰号科学家们猜测可能是冰或水滴或其他物质。不过即使火星存在液态水,但其高含盐量也无法使生命存活。
材料二:美国科学家首次测量一颗太阳系外行星的表面温度,“向阳面”温度高达1 400~1 650 ℃,而“背阴面”最低温度可能在-20~-230 ℃,可谓“一半是火,一半是冰”。
(1)假如当时火星上的气候确如材料一中所述,生命要存在,火星还应具备什么条件?
(2)假如火星上曾经确有生命存在,则火星上生命的消失,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材料二中的行星能否出现生命,为什么?
14.下图示意离太阳最近的五颗行星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绘出金星作为“启明星”时与地球的相对位置,并用文字标注“金星”和“地球”。
(2)扼要说明你这样绘图的理由。
答案
AB,D,BD,AC,C
9.
(1)几乎在同一平面 共面性
(2)圆 近圆性
(3)相同 同向性
(4)水星 金星 火星
(5)生命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有适宜的温度;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地球上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上有液态水
BBB
13.
(1)有可供生物呼吸的大气。
(2)可能是温度不再适宜或液态水消失或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消失等。(只要答对一条即可)
(3)不能。因为该行星温差太大,不利于生命物质的形成和发展。
14.
(1)略
(2)图中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均为逆时针方向,地球正对(面向)太阳的右侧为清晨。当金星被称为“启明星”时,它应该位于地球的右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