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上第2单元第9课
《美丽的颜色》说课
Lessons Process
说课过程
说教材
1
说教法学法
4
说学情
2
说教学设计
5
说教学目标
3
说反思
6
一 、说 教 材
本课语言优美,情感饱满,人物形象鲜明,在本单元四篇描写人物的课文中独具魅力。作为居里夫人的女儿,大量引用了母亲日记中的文字,让传记对象自己站出来说话,这种真实的感染力是本单元其他传记所没有的,这就是这篇传记的独特个性。再读文章,我又发现,这种引用在文章的后半部分却消失了,代之于生动的描写、叙述和抒情,这又是属于这篇传记的个性特点。故本课放在最后不是无足轻重而是具有独特的意义。
本文选自《居里夫人传》第二卷,属人物传记。作者用富有诗意的语言,记述了居里夫妇在艰苦的条件下提取镭的过程。学生通过本课学习既能学到刻画人物的方法,领会人物传记生动、真实的独特魅力,也能感到科学研究、科学发现的艰辛,更为居里夫人坚韧、乐观、淡泊的人格所感染。
1.《美丽的颜色》在单元中的地位作用
2.《美丽的颜色》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说 学 情
八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已经学习过《邓稼先》、《列夫 托尔斯泰》等文章,对人物传记有了阅读方法及知识的积累,具备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
现阶段学生对于字词的学习具有了一定能力,但是文本的解读能力和鉴赏能力较弱,对语文学习有一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的基础层次不同,阅读文章时,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明思想难;知局部易,观全文难;习得知识易,迁移能力难。
(二)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三)学生学习困境分析
(一)学生已有知识分析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依据新课标对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要求,“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揣摩文中关键语句,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2.学习居里夫人在科学研究上刻苦钻研,坚韧执着,以苦为乐的精神,感受科学家朴实恬淡的人格魅力。
三、说教学目标
传记教学需尊重事实,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朗读,学习居里夫人崇高的精神品质。居里夫妇在空间和时间上,离学生的生活较远,所以我确定了本科的教学难点为:感受居里夫妇之间的柔情。
四、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指导: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会学生自学的能力:
1、提问法: 讲求取舍,问题的设置精而巧,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2、点拨法: 在关键处进行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提高教学效率。
(二)学法指导:
《课程标准》中关于教学建议中曾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我觉得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与参与者,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学法的指导。
1.诵读品味法:让学生学会立足于“读”而致力于“悟”。
2.批注赏析法:使读书更加专心致志,促使学生边读边想,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
将教法和学法有效结合起来,以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导入新课
分析课文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流行词汇入手,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要求学生齐读课文注解中的居里夫人简介,了解居里夫人的科学成就,在明星与居里夫人的对比中,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女神”是否真的值得追捧。引发思考:衡量女神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到底什么样的人才值得被称为“女神”?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为下文以注释①中“题目是编者加的”为话题切入课文埋下伏笔。
导入语:
1.说说你心中的“女神”
2.齐读文中注释①
设计意图
(二)速读课文:发现“镭之美”
注释①中说:“题目是编者加的”。编者为什么用“美丽的颜色”为题呢?
速读课文,说说你的发现。
探讨“美丽的颜色”的含义是本节课学习的思路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依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学情判断,学生一读课文后难以把握编者命名的真正意图,从文题入手设置较为简单的问题,使学生能快速找到“美丽的颜色”的浅层含义就是镭的颜色,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速读的读书方法,有利于集中注意力,提高学生的信息概括能力和整理能力。
设计意图
有一天,玛丽像期盼别人已经答应给的玩具的小孩一样,怀着热切的好奇心说:“我真想知道‘它’会是什么样子,它的相貌如何。比埃尔,在你的想象中,它是什么形状?”
玛丽说:“不要点灯!”接着轻轻地笑了笑,再说:“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它有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么?”
“看哪……看哪!”这个青年妇人低声说着。
(二)速读课文:发现“镭之美”
有感情的去读一读17—24自然段,感受居里夫人发现镭的前后情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发现镭之美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居里夫人的情感变化之美,通过分析人物描写,揣摩人物情感后再指导朗读,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在反复的朗读中,帮助学生触摸、理解、回味人物的情感世界从而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向上的人生态度,朗读课文与揣摩情感相辅相成,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速读后精读重点语句,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情感,并且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
设计意图
在这种分工中,玛丽选了“男子的职务”, 做的是壮汉的工作。她的丈夫在棚屋里专心作细致的实。
比埃尔和玛丽有时候离开仪器,平静地闲谈一会,他们谈的总是他们所迷恋的镭,说的话由极高深的到极幼稚的,无一不有。
这个物理学家和颜悦色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她的伴侣用手轻轻地抚摩她的头发。
他们挽臂步行,话说得很少
(三)跳读课文,发现“生活美”
生活中居里夫妇之间相处的点点滴滴更是闪烁着动人的光彩。
跳读下列文字:说说你的发现。
(三)跳读课文,发现“生活美”
居里夫妇之间的柔情,学生难以发现,教师主动出示出阅读提示,学生能快速抓住符合答题要求的文字有目的跳读,在读中体会居里夫妇之间流淌的宁静与温情,也能读出女儿对父母深深地爱,了解到传记作品的生动性的特点。运用跳读这种读书方法,能够快速抓住文章的筋骨脉络阅读,重点掌握各个段落的观点,而且提高阅读效率。有时读书遇到疑问处,反复思考不得其解时,也可以跳过去,向后继续读,就可前后贯通了。
设计意图
生活中居里夫妇之间相处的点点滴滴更是闪烁着动人的光彩。
跳读下列文字:说说你的发现。
(四)默读课文,发现“人格美”
逐层挖掘,层层加深,如同居里夫妇发现镭的“从无到有”的过程。学生由表及里的体会主旨,逐层发现人物身上的闪光点,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居里夫人的高尚人格,更学习居里夫人的刻苦钻研,坚韧执着的精神。圈点勾画,做批注的方法,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完成本课人物形象的概括总结,提高自读能力。采用默读的方式,能使学生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最后咀嚼出居里夫人的“人格美”。
默读1—15自然段,思考这些内容与题目“美丽的颜色”有什么关系呢?
把你的发现圈点勾画出来或旁批在书上。
设计意图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在发现青蒿素和治疗疟疾上的卓越研究,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死亡率,为促进人类健康和减少病患痛苦作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诺奖既是对这一成就的褒奖,更是对科学家们智慧与心血的回报。而实验室里千回百转后柳暗花明那一刻的惊喜和满足,或许也会比不曾奢求的荣誉更恒久。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位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真正了结了多年以来国人的“诺奖情结”。
推荐理由:
(五)作业布置
设计意图
将学生的眼光从一杰出的女性身上引到另一杰出的女性身上,从而引发思考:作为中国本土第一位女性诺奖获得者的屠呦呦身上,又有哪些值得学生学习的地方呢?作业的设置在于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课外阅读。既能对本节课的内容更好的理解消化,也符合新课标“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阅读要求。
(五)板书设计
美丽的颜色
设计意图
镭之美
人格美
生活美
(生动、形象)
一层一层深入探究“美丽的颜色”含义,帮助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特别是对本节课的重难点有个清晰的认识,并且了解了人物传记的两大特点。 这样的板书设计,看起来美观、大方、流畅,给人一目了然的感觉,并且能使学生准确、全面地掌握本课中教师所讲的精髓,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六、说反思
本堂课的设计,主要围绕“提出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 的环节设计问题。首先以文读文,在文中发现疑问,并在文中找出答案。通过三读课文,引出“美丽的颜色”的不同含义,尤其是居里夫妇之间的生活美,学生难以发现,教师主动用课件出示相关段落,让学生去读,课堂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推进,逐步落实教学目标。其次问题设计以引导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兴趣。尤其是在指导朗读时,提醒学生注意标点也能的说话,让学生在思索中感悟学习内容、领悟学习方法、提升人生的价值观,真正达到语文学习的大目标。
由于本节课时间有限, “跳读课文,发现‘生活美’” 这一环节没有预留更多的时间去朗读。教海无涯,期待在未来的课堂教学中,多一些精彩,少一些遗憾!
感谢老师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