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三 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节奏鲜明、音韵和谐的特点。
2.借助联想和想象,感受长江三峡的雄伟气势和奇丽景色。
3.领会课文用精练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特征的写法特点。
重点难点
领会课文运用精练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特征的写法特点。
课前准备
1.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翻译法、赏读法进行教学,同时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结合文本领略三峡的风景美以及郦道元的描摹之美。
2.《三峡》多媒体课件、《三峡》朗读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美丽的长江有一条神奇秀丽的峡谷,几千年来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北魏郦道元就是其中的一位。这节课我们就随着郦道元一起去游三峡。
二、预习检查
1.走近作者及作品。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我国古代卓越的地理学家、散文家。出生于官宦世家,曾任御史中尉、河南尹等职。他是一位奇才,自幼好学,博览群书,涉猎天文、地理等领域,所撰《水经注》是一部专门研究河流水道的书籍,《三峡》便是其中的一篇,是描写长江三峡壮丽景色的游记性散文。
2.长江三峡: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它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我国奇秀壮丽的风景名胜。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郦(lì) 阙(quē) 溯(sù) (yǎn) 属(zhǔ)
4.重点词语解释。
(1)通假释义
略无阙处(“阙”同“缺”,空隙、缺口)
(2)一词多义
①自:A.自三峡七百里中(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B.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②绝:A.沿溯阻绝(断绝)
B.绝多生怪柏(极,非常)
C.哀转久绝(停止)
三、合作探究
1.课文从哪两个方面写三峡的美?在描写三峡山的语句中,找出关键字词来说明三峡山的特点。
明确:山和水。写山的关键字词:连、无阙、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特点:连绵不断,高峻挺拔——雄壮美。
2.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三峡的水的?每个季节的水有什么特征?
明确:季节顺序:江水在夏、春冬、秋的变化过程。夏季特征:水势浩大、流速迅猛(层层铺展)——奔放美;春冬特征:水退潭清、风景秀丽(动静结合)——清幽美;秋季特征:水枯气寒、猿鸣凄凉(侧面描写)——凄婉美。
3.山,雄浑苍凉,充满阳刚之气;水,浩荡奔涌,蕴含阴柔之美。我们面对平面的文字,眼前却涌现出生动的画面,这与作者写景手法的高妙是分不开的。让我们一同来探讨课文写景的方法,从中获得有益的经验。
明确:写“山”和“水”都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夏天的“水”水流湍急,既有“沿溯阻绝”的写实概括,又有“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形象夸张;写春冬的“水”侧重描摹水之色彩,如“素”“绿”等。写水不离山,写山不离水,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4.作者是如何体现三峡山的特点的?
明确: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先用“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正面来写三峡山连绵不断的特点,再从“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了山势高大险峻的特点。
5.本文是为《水经》作注,应该重点写水,可是文章第1段写山,第2段才开始写水,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因为山势造就水势,写山的特点,为写水做铺垫(山高水低的落差大,水流自然迅猛)。
6.夏季的水具有什么特点?在写夏季三峡水时,作者运用哪些手法去体现三峡的特点?
明确:(特点)水涨流急,交通阻断。
(1)王命急宣——侧面体现。
(2)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夸张,对比。
7.作者笔下的三峡是如此之美,那么你能想象一下他当时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吗?
明确:作为《水经》中一篇注解的《三峡》,虽然是一篇介绍性、说明性的文章,写得比较客观,但从字里行间的确可以体会到作者对三峡的欣赏赞美之情,通过这种赞美表现出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8.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充分领略了三峡四季的奇绝风光,她或雄奇,或奔放,或秀丽,或凄婉,让我们来明确一下本文的写作思路吧。
明确:作者先写三峡的概貌,然后按照特点的不同,具体描绘三峡四季不同的景象。从夏水的湍急,到春冬的沉静,再到秋天的水枯气寒,文气相贯,各有特色。
作者在写景时,不仅合理安排了顺序,而且运笔也富有变化,动静相衬,正面与侧面结合,仰视与俯视结合,全景与特写结合,请随老师一起朗读并找出相应的语句体会。
四、拓展延伸
一起来欣赏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找出与《三峡》中的描写相一致的地方。
明确:1.朝辞白帝彩云间──朝发白帝。
2.千里江陵一日还──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3.两岸猿声啼不住──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4.轻舟已过万重山──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材料补充:与三峡有关的诗
竹枝词
(唐)白居易
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
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鸟一时啼。
瞿塘峡
(清)张问陶
峡雨濛濛竟日闲,扁舟真落画图间。
便将万管玲珑笔,难写瞿塘两岸山。
入峡次巴东(节选)
(唐)白居易
巫山暮足沾花雨,陇水春多逆浪风。
两片红旌数声鼓,使君艛艓上巴东。
三峡歌
(宋)陆游
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
朝云暮雨浑虚语,一夜猿啼月明中。
五、达标检测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自三峡七百里中 在
自非亭午夜分 如果
沿溯阻绝 断绝
绝多生怪柏 极,非常
哀转久绝 停止
素湍绿潭 白色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答案:如果不是在正午或半夜,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答案: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的趣味。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答案: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本文层次清楚,先写山,后写水;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四时景色。
B.文中写山,突出了山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
C.“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写出了三峡水流的迅疾。
D.文章用“寒”“肃”“凄”“哀”四个字,便将三峡秋季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4.文中引用了“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歌谣,“泪沾裳”与前文中写猿声的凄和哀形成照应。(每格限填一字)
六、课堂小结
《三峡》向我们展示的是一轴三峡四季景色的山水长卷,读来令人神往。作者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奇险、清秀,让我们仿佛置身于那险拔清幽的三峡胜地。郦道元用文笔装点三峡,科学家用智慧改造三峡,亲爱的同学们,就让我们走进三峡,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三峡,用自己独特的歌喉赞美三峡,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三峡古老的历史画卷上会留下属于我们浓墨重彩的一笔!
七、布置作业
1.背诵本文。
2.掌握本文文言词汇。
3.比较《早发白帝城》与本文的异同。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