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72张PPT。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第四章1.通过案例分析,理解传统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衰落的原因和综合整治的措施。
2.通过案例分析,理解新工业区的特点和发展条件。
3.通过对比分析,理解新工业区和传统工业区的异同。一、传统工业区
1.主要分布区:德国___________、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_____________、我国辽中南工业区。
2.工业基础:丰富的________资源。
3.工业部门:______、钢铁、_____、化工、_____工业等。
4.特征:以________工业企业为核心。
5.问题:原料和能源_____大、运输量大、____严重。鲁尔工业区 东北部工业区 煤、铁 煤炭 机械 纺织 大型 消耗 污染 6.典例——德国鲁尔工业区
(1)位置:位于德国________,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
(2)区位优势:矿产丰富(_______煤田,靠近法国 __________)、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市场广阔。
(3)衰落原因
①生产局限于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下降。中西部鲁尔洛林铁矿传统工业部门煤炭
③______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及其替代产品的广泛应用。
④重化工业集聚带来的环境污染、________、交通拥挤。
(4)整治措施:调整________与布局、发展________产业、优化环境。钢铁用地紧张工业结构第三二、新工业区
1.兴起时间:_____________。
2.兴起地区:发达国家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_____地区。
3.特征:以____________为主的工业地域。
4.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
(1)形成条件:大批____________;20世纪70年代原材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________的大力支持;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交通运输方便。20世纪50年代乡村中小型企业廉价劳动力政府
(2)主要特点:以________企业为主;以________工业为主;集中了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生产高度________;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生产过程分散。
(3)发展模式:中小企业集聚的________。如萨索洛瓷砖工业小区。中小轻专业化工业小区
5.高技术工业区
(1)特点:从业人员________水平高;增长速度快、_____________周期短;研究开发费用____;产品面向________。
(2)美国“硅谷”的区位条件:地理位置优越、环境________,气候宜人;________便捷;全世界的________高地;市场稳定;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知识技能产品更新换代高世界市场优美 交通 人才 1.判断正误并思考原因。
(1)所有的传统工业区都是依靠当地丰富的煤、铁资源发展起来的。( )
(2)鲁尔区衰落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结构单一。( )
(3)意大利新工业区是以大、中型企业集聚而形成的。( )
(4)知识和技术是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区兴衰的决定性因素。( )2.问题思考。
(1)“德国工业的心脏”——鲁尔工业区迅速崛起的原因是什么?
(2)高技术工业的形成条件有哪些?
【答案】 1.(1)× 很多传统工业区都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并不一定是当地具有丰富的煤、铁资源,如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属于临海型布局的工业区,同时也属于传统工业区,但其发展的基础是便利的交通和广阔的市场。(2)× 生产结构单一是鲁尔区衰落的内在原因,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才是鲁尔区衰落的根本原因。
(3)× 意大利的新工业区是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独特的发展模式。
(4)√ 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导因素在于知识和技术,这是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区兴衰的决定性因素。2.(1)煤炭资源丰富、离铁矿区近、水源充沛、水陆交通便捷、广阔的市场。
(2)①主导因素:科技发达。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有大量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
②重要因素:优质环境。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且依山傍水。
③重要条件:交通和通信发达。产品短小轻薄,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面向世界市场,可以用飞机运输。探究活动
读“辽中南工业区”图,结合所学内容探究相关问题。传统工业区
(1)辽中南工业区有哪些区位优势?
(2)影响辽中南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什么?近年来该区位条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借鉴鲁尔区的整治,试探讨辽中南工业区走出困境的合理措施。【答案】 (1)煤、铁、石油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2)资源条件是辽中南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近年来面临资源枯竭问题。
(3)①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②压缩传统工业规模,并对其进行技术革新;③进行环境整治,改善环境质量。归纳提升
1.传统工业区2.传统工业区发展特点分析(以鲁尔区为例)
(1)分析传统工业区的发展特点:主要是分析传统工业区形成的优势区位条件及构成特点,如鲁尔区的形成分析如下:(2)分析传统工业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工业区由于发展的历史悠久,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有的优势会逐步丧失,进而出现许多问题,出现衰落,影响区域的可持续发展。3.分析传统工业区的整治措施。
传统工业区的综合整治一般从存在问题入手分析,一般途径如下:对点演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鲁尔区形成于第一次技术革命时期
B.德国鲁尔区、美国中南部、英国东北部工业区均是传统工业区
C.鲁尔区的传统工业建立在丰富的煤炭资源基础之上
D.19世纪70年代,鲁尔区开始衰落
【答案】 C【解析】 在煤、铁资源基础上形成的以纺织、煤炭、钢铁等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叫传统工业区。英国中部、美国东北部、德国鲁尔区均是传统工业区,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属于第二次技术革命时期。经过一个多世纪的繁荣之后,20世纪50年代开始衰落,鲁尔区工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丰富的煤炭资源。探究活动
结合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 意大利的新兴工业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北部。这里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一直以农业经济为主,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他们充分利用这里的区位优势及国内外有利条件,迅速发展成为新工业区。新工业区的工业,以轻工业为主,多分散在众多的工业小区内。新工业区美国硅谷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一条小山谷,也不生产硅。它位于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经圣克拉拉至圣何塞近50千米的一条狭长地带。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导,是高技术工业的典范。下图是意大利新工业区和美国“硅谷”示意图。(1)意大利新工业区和美国“硅谷”有何相同点?
(2)二者在生产结构和生产特点方面有何不同?
【答案】 (1)相同点:两个工业区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交通便利、没有传统工业区位优势的地区形成的工业地域,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2)不同点:归纳提升
1.新工业的特点
新工业区有的主导产业是传统工业部门,有的是新兴工业部门,因其工业部门的差异,工业区的特点和优势区位也不同。如下表所示:2.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的发展条件。3.刺激“硅谷”迅速发展的区位因素对点演练
2.美国把许多微电子装配工业迁到东南亚、墨西哥等地,主要是为了( )
①充分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
②充分利用当地便宜的土地、住房
③扩大市场,增加销售额
④传播新技术、新工艺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 A
【解析】 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硅谷”的土地被占用殆尽,许多企业把新工厂迁到东南亚、墨西哥等地,以充分利用这些地区劳动力、土地、住房都很便宜的优势条件。【例1】 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进程的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我们应以其他国家区域发展的历史为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读“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的局部区域图”,回答问题。(1)对比分析两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优势,完成表格内容。(2)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的再繁荣。其发展经验对沪宁杭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哪些启示?
【解析】 本题给出了鲁尔区和我国沪宁杭地区的区位资料,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两地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差异,并从鲁尔区的成功转变中借鉴经验。鲁尔区煤炭资源、水资源丰富;交通方面,沪宁杭地区地处沿海,海洋运输比鲁尔区占有优势;受发展水平的制约,沪宁杭地区的劳动力技术水平较鲁尔区要低。沪宁杭工业区虽然是综合性工业区,但产业结构仍偏重传统工业和重工业,因此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强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时注重环境保护。
【答案】 (1)①煤炭资源、水资源丰富 ②海洋运输 ③劳动力素质较高 (2)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保护生态环境。【例2】 读下面意大利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码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__________半岛,②__________海。
(2)图中表示意大利新工业区的是字母________。
(3)意大利新工业区的企业雇员一般在________________人以下,资本集中程度较__________________,大多分布在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
(4)该工业区对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有何借鉴意义?【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分布、特点,以及我国可借鉴的经验。要求学生要将高中所学知识与区域地理知识相结合,特别是第(4)题是开放型的题目,应大胆设想,积极思考,将所学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
【答案】 (1)亚平宁 地中 (2)B (3)250 低 小城镇 农村 (4)意大利新工业区的生产方式,可以在我国乡镇企业中推广,因为我国农村有较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分散的生产过程、中小规模的企业状况、轻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这一类工业很适合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
【例3】 中关村是中国第一个IT商业圈,被称为中国的“硅谷”。不久前,海淀区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中关村西区业态调整的通告》,活跃在中关村西区的电子卖场、商场、购物中心、餐饮等业态被列为“不鼓励发展业态”。一场大调整不久即将展开。读中关村平面示意图,回答问题。(1)中关村以IT产业为主,其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____。
(2)中关村所在区域不利于IT产业发展的条件是________。
(3)简述中关村兴起的区位条件。
(4)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中关村的业态比较混乱,多种业态并存,电子卖场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商业所占比例偏高,科技金融特色不突出,与中关村的发展定位还有较大的偏差。”今后,中关村应如何发展?【解析】 通过题目信息分析后可知,中关村目前的发展问题仍较严重,尤其是与中国的“硅谷”定位相差较远。同时,地处京津唐工业基地,环境污染仍较严重,不利于电子工业的发展。科研能力的滞后和商业职能的过度膨胀,造成电子工业水平的提高面临产业升级缓慢的问题。因此,中关村今后的发展重点是强化科研和成果转化能力,实现真正的IT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通过人才与企业的优化,实现中国“硅谷”的发展。【答案】 (1)科技 (2)环境污染较严重 (3)高等院校集中;交通便利;人才数量多;政策优势明显等。 (4)加强科研机构的建立,促进专业化科研队伍的建设;调整内部产业结构,重点加强高科技产品的开发;控制电子卖场、地产、餐饮等辅助行业的扩充;吸引更多创新企业进入等。【答案】 D
【解析】 美国硅谷属于高技术工业区。2.下列关于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鲁尔区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②鲁尔区的水资源与铁矿资源都十分丰富
③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基础
④鲁尔区内河航运极为发达,但不能直通海洋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A
【解析】 德国鲁尔区铁矿资源缺乏,区内莱茵河直通大西洋。下图是德国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的联系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图中有一个箭头的指向是不恰当的,这个箭头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D
【解析】 机械工业可以为化学工业提供设备。4.鲁尔区各工业部门中,区位明显西移的是( )
A.煤炭 B.钢铁
C.机械 D.化工
【答案】 B
【解析】 德国已将鲁尔区的炼铁高炉建在荷兰鹿特丹港附近,钢铁工业向西部集中,以节省运费,减轻鲁尔区的环境压力。 (2014·滨州高一检测)读“甲、乙两新工业区分布图”,完成5~7题。
5.下列有关甲、乙新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工业区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形成的高技术工业区
B.新工业区的共同特点之一是知识密集
C.新工业区的共同特点之一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D.新工业区的工业都以轻工业为主6.温州乡镇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甲图工业区相比较,相似之处是( )
①政府的大力支持
②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③经济封闭
④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降价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7.乙图新工业区发展条件与我国武汉“光谷”相比较,不同的是( )
A.地理位置优越
B.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C.有高等院校,便捷的交通
D.军事订货
【答案】 5.C 6.A 7.D【解析】 第5题,新工业区有两类,一类是以意大利的中部和东北部为代表的新工业区,这类工业区以轻工业为主,对从业人员的科技水乎要求不高;另一类是以美国“硅谷”为代表的高技术工业区,这类工业区主要生产高技术产品,而不是轻工业产品。但这两类工业区中的企业都以中小型为主。第6题,温州乡镇企业和意大利新工业区都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大量廉价劳动力。第7题,乙图为美国“硅谷”,与我国武汉“光谷”相比,位置、气候、交通等条件相差不大。但军事订货是美国“硅谷”所特有的条件。 (2014·山东师大附中高一检测)读“德国鲁尔区和我国鞍山钢铁工业基地图”,比较两地的区位特点,回答8~11题。8.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接近煤炭产地 ②水源充沛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市场广阔 ⑤廉价劳动力多
A.①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 D.②④⑤
9.有关鲁尔区经济衰落的原因,错误的说法是( )
A.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B.生产结构十分复杂
C.世界性钢铁过剩
D.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10.下列关于鲁尔区调整工业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减少钢铁、煤炭企业数量
B.扩大单个厂矿生产规模
C.引进高新技术产业
D.就近获得通过港口进口的铁矿石
11.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鞍钢工业基地效益越来越差,在整治过程中可以向鲁尔区借鉴的经验有( )
①调整工业结构 ②发展第三产业 ③优化环境 ④从外区调入大量淡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8.A 9.B 10.D 11.A
【解析】 第8题,鲁尔区经济发达,工资水平高,鞍山钢铁工业基地水资源短缺。第9题,鲁尔区的工业生产集中于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五大传统部门,容易造成“一荣俱荣、一衰皆衰”的局面。第10题,就近获得铁矿石属于调整工业布局中将钢铁工业向沿海转移的原因。第11题,鲁尔工业区整治措施主要有调整工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环境和调整工业布局。二、综合题
12.读“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的联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工业部门的名称分别是:
a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2)鲁尔区各工业部门中的__________是该工业区工业发展的基础。
(3)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就已经是“德国工业的心脏”,其发展的优越区位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地区经济衰落的主要原因有: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
(5)20世纪60年代开始,鲁尔区开始进行综合整治,通过发展________和________,改造__________和__________工业,促进了经济结构多样化。除此之外,鲁尔区综合整治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煤炭工业 钢铁工业 电力工业 化学工业 机械工业 (2)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 (3)丰富的煤炭资源,离法国东北部的铁矿区较近,充沛的水源,便捷的水陆交通,广阔的市场 (4)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世界性钢铁过剩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5)新兴工业 第三产业 钢铁 煤炭 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繁荣经济;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13.读下面材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苏省吴江市横扇镇,被称为“中国羊毛衫生产基地”;全镇7 000多户居民,有3 600户从事羊毛衫生产;全镇1.627万劳动力,几乎人人都从事和羊毛衫有关的工作;生产一件羊毛衫平均获利35元,销售一件羊毛衫平均获利20元;每年有一亿件羊毛衫供应国内外市场。材料二 横扇镇羊毛衫经营状况。(1)横扇镇的羊毛衫生产首先起于当地个别农户的自发行为,然后发展成为“中国羊毛衫生产基地”,试分析该种产业的特点。
(2)横扇镇目前羊毛衫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3)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谈一谈你对横扇镇羊毛衫生产今后发展的建议。【答案】 (1)羊毛衫生产属劳动力导向型产业,适合分散的农户发展。
(2)生产厂家多,生产规模小,制造技术力量相对薄弱,产品档次不高;只注重生产环节不注重销售环节,生产者利润更多被销售商截取。
(3)分散的家庭作坊生产者应联合起来,走规模化生产的路子,组成经济联合体;引导企业走向规模化、品牌化,向高档产品发展;注重销售环节,形成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