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繁荣的宋元文化
单项选择题
1.主持编写《资治通鉴》的是( )
A.司马迁 B.司马光 C.孔子 D.班固
2.下列属于编年体通史的是( )
A.《后汉书》 B.《史记》 C.《资治通鉴》 D.《汉书》
3.《资治通鉴》这部史书按年代顺序,叙述的是哪一时期的历史( )
A.从五代到元朝的历史 B.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C.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D.从隋朝到元朝时期的历史
4.词这种文学体裁在我国的哪个朝代成为当时的文学主流(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明
5.“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描写了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姑娘见到陌生人的情景。这种清新自然且栩栩如生的描写出自( )
A.黄道婆 B.班昭 C.李清照 D.武则天
6.两宋时期绘画的一个显著特色是( )
A.山水、人物、花鸟画富有情趣
B.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技巧成熟
C.宫廷画的壁画成为当时绘画的主流
D.表现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多
7.《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是我国美术史上不朽的作品,其作者是( )
A.苏轼 B.郭守敬 C.赵孟睢 ? D.张择端
8.元朝时期,被人们称颂其画属于“神品”的画家是( )
A.苏轼 B.赵孟? C.郭熙 D.张择端
9.宋朝著名“宋四家”是指睿ā。?
A.苏轼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B.苏轼 欧阳修 米芾 蔡襄
C.欧阳修 郭熙 李公麟 蔡襄
D.欧阳修 米芾 展子虔 蔡襄
参考答案
1.B 2.C 3.C 4.C 5.C 6.D 7.D 8.B 9.A
第16课 繁荣的宋元文化
一、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请回答:
(1)上述文字选自谁的什么作品?
(2)他对词的发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3)与他的词风格相一致的另一位南宋词人是谁?其作品内容的特点是什么?
二、问答题
两宋在人们的脑海中是一个孱弱的王朝,科技和文化却出现了如此辉煌的成就,就此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一、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他扩展了词的内容,着重表达豪放的思想感情,描绘雄浑壮观的景物,给词注入了强劲的生命力,对后世影响很大。
(3)辛弃疾;在他的词里,经常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充满了炽烈的爱国热情。
二、提示:
可从宋元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海外贸易兴盛,承继隋唐文化起点高等几方面去考虑。
第16课 繁荣的宋元文化
一、填空
1、_________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________的通史巨著,叙述了__________的历史。
2、宋代词人杰出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元代著名杂剧家__________,代表作是__________。
4、
名家
名作
体裁、风格
史学
司马光
?
?
宋词
苏 轼
?
?
辛弃疾
?
?
李清照
?
?
元曲
关汉卿
?
?
二、选择
1.北宋时主持编写《资治通鉴》的是(??? )
A.司马炎
B.司马睿
C.司马迁
D.司马光
2.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 )
A.小说??????????? B.诗
C.词????????????? D.曲
3.辛弃疾生活在(??? )
A.北宋时期
B.南宋时期
C.两宋之交
D.元朝时期
4.著名的历史著作《资治通鉴》是一部(??? )
A.编年体通史
B.纪传体通史
C.纪传体断代史
D.编年体断代史
5.下列有关宋词的叙述,不确切的一部(??? )
A.是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
B.是一种新体诗歌,汉朝时已经出现
C.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
D.经过五带到两宋,获得极大发展
6.《资治通鉴》叙述了(??? )
A.从传说中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B.秦汉时期的历史
C.从战国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
D.两宋时期的历史
三、阅读下列材料: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世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千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1)上述词句出自哪个人物的作品?
(2)词中“周郎”指谁?
(3)词中为何把周郎和赤壁联系在一起?
(4)上面词句体现了作者的什么风格?
课件4张PPT。 什么是元曲?其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分别是什么?元杂剧与散曲合称元曲关汉卿
(?—1297年)
元代最杰出的剧作家。元代戏曲壁画 杂剧陶俑? 元杂剧角色有旦、末、净、丑等。《窦娥冤》的主要人物有窦娥、窦天章(窦娥父)、张驴儿(迫害窦娥的泼皮无赖)等。你能按元杂剧角色的类别,指出他们分别属于哪类角色吗?旦角末角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