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3第二章第四节免疫调节(共5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3第二章第四节免疫调节(共5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4-11-09 20:18: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2张PPT。第4节 免疫调节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通过免疫,机体能够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免疫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二、免疫系统的功能三、免疫失调症四、免疫学的应用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
2免疫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胸腺、骨髓、脾、淋巴结、扁桃体
免疫器官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
2免疫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胸腺、骨髓、脾、淋巴结、扁桃体
淋巴细胞
(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
吞噬细胞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转移至淋巴器官 (淋巴结、脾脏和扁桃体等)胸腺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
2免疫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胸腺、骨髓、脾、淋巴结、扁桃体
淋巴细胞
(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
吞噬细胞:抗体、淋巴因子和溶菌酶等(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2)淋巴因子: 大多是通过加强各种有关细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的。如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
如:白细胞介素-2能够诱导产生更多的效应T细胞,并且增强效应T细胞的杀伤力;还能增强其他有关的免疫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1)溶菌酶:溶解细菌的细胞壁存在于体液及唾液中(3)抗体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并且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①概念③分布血 清组织液外分泌液(如乳汁)主要②化学本质:蛋白质④每个浆细胞只能分泌一种抗体⑤常见抗体抗毒素 凝集素.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1)概念(2)种类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3)特性①大分子性
②异物性
③特异性二、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功能
(抵御病原体的攻击)监控和清除功能
(衰老、破损细胞和癌变细胞)皮肤的保护作用 呼吸道粘膜上的纤毛的清扫作用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一)防卫功能
1、三道防线溶菌酶吞噬细胞第二道防线第二道防线: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吞噬细胞的作用 非特异性免疫特点:
人人生来就有
不是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对外来病原体应答迅速特点:
出生以后才产生的;
通常只能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起主导作用。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特异性免疫遗传而来,人人都有的
先天性免疫出生后与病原体斗争过程
中形成的后天性免疫,
并非人人都有对所有病原体起作用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
异物)起作用无特异性、作用弱、时间短有特异性、作用强、时间长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
物质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发挥作用的
主要是淋巴细胞)起主导作用的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两者共同担负着机体的防御功能第一道防线将异物阻挡在体外,进入第2道防线已经进入体液溶菌酶杀菌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溶菌酶在唾液中杀菌则为第一道防线,若在血浆中杀菌则为第二道防线。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表面等都是外界环境,这些场所中发生的免疫都属于第一道防线。如胃酸杀菌等。2、体液免疫过程:二次应答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直接刺激浆细胞记忆
细胞抗体产生特异性结合
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吞
噬呈递淋巴因子增殖、分化(1)什么叫体液免疫?抗原进入人体后,被体液中相应的抗体消灭的过程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大部分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小部分成为记忆细胞(2)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发生什么变化?抑制繁殖或对宿主细胞的黏附,多少情况下,抗原抗体结合后进一步变化形成细胞沉淀或细胞集团,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3)抗体如何与抗原反应?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和记忆细胞(4)共有几种细胞参与此过程?记忆细胞:(1)较长时间识别记忆抗原;
(2)当该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更强的免疫反应,及时清除抗原(5)记忆细胞与二次免疫二次应答特点:(1)产生抗体所需时间短
(2)抗体数量多
(3)维持时间长表示病毒增殖的曲线是
表示人体患病程度的是
表示抗体产生的曲线是a1 a2b1 b2c(靶细胞)抗原 (病毒)宿主细胞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靶细胞裂解死亡细胞免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靶细胞是指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1)什么是靶细胞?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进行一系列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并分泌淋巴因子。(2)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发生了什么变化?(3)效应T细胞的作用是什么?当同种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出大量效应T细胞,既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4)记忆细胞的作用是什么?特异性免疫总结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与抗原反应发挥免疫效应抗体二次刺激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杀死靶细胞并分泌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增殖分化增殖二次刺激分化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系抗原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 (靶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1、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促使靶细胞死亡 2、效应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促进细胞免疫的作用细菌外毒素实例
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胞内寄生菌以及某些病毒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之间,既各自有其独特的作用,又可以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如病毒入侵。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T细胞、靶细胞造血干细胞识别、摄取、处理、呈递抗原,
吞噬抗体抗原结合体造血干细胞
在骨髓中发育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浆细胞、
记忆细胞造血干细胞
在胸腺中发育识别抗原,分化成效应T细胞、
记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B细胞或
记忆细胞分泌抗体T细胞或
记忆细胞识别抗原,分泌淋巴因子,与靶
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B细胞或
T细胞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能识别抗原: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抗体其中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吞噬细胞三、免疫失调症(一)免疫功能过强1、自身免疫病 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就称为自身免疫病。2、过敏反应风湿性心脏病
心脏扩大 类风湿性关节炎
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 自身免疫病风湿性心脏病:酿脓链球菌表面的一种抗原决定簇心脏瓣膜上的一种物质抗体心脏受损
风湿性心脏病进攻进攻2、过敏反应(1)概念: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2)过敏反应的特点:
①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②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损伤组织;??
③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3)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称为过敏原,如:花粉、海鲜、牛奶、动物的毛屑、青霉素等。【机理】过敏原机体抗体过敏原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增强、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过敏反应刺激产生吸附组织胺等释放再次刺激某些细胞(二)免疫缺陷病 概念及特点:
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时引起的疾病。
患者对各种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加,出现反复的、持续的、严重的感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得多。
免疫缺陷病的种类: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缺陷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由于疾病和其它因素引起的缺陷病。 艾滋病HIV(蓝色)攻击T细胞艾滋病死因和免疫系统受损的关系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死亡率极高。艾滋病病人的直接死因,往往是由念珠菌、肺囊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下图表示HIV感染后,体液中HIV浓度和人体内主要的免疫细胞 T细胞数量的变化过程。HIV侵入后HIV和T细胞浓度变化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在抵抗外来病原体和抑制肿瘤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艾滋病与免疫的关系?HIV入侵T淋巴细胞后,通过逆转录酶的作用合成DNA,并与宿主基因整合,通过复制增值,病毒大量释放入血液,更广泛的侵犯淋巴系统。 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对病原体及多种疾病的易感性增加而致人死亡。致病机理:(1)病因:HIV病毒进攻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使人体免疫能力几乎丧失。(2)直接死因:由念珠菌、肺囊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3)潜伏期:2-10年(4)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5)艾滋病预防拒绝毒品、洁身自爱
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
不使用未经消毒的器械纹眉、穿耳洞等
医疗器械严格消毒
血液和血液制品需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四、免疫学的应用通过预防接种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对疾病进行临床检测和科学研究。人工减毒、灭活的病原体或利用基因工程 。有抗原的也有抗体的。抗原的疫苗作用:使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主动免疫:
被动免疫:
注射抗原注射抗体自然免疫
人工免疫感染过抗原,有记忆细胞注射疫苗1、预防接种:2、抗原检测3、器官移植成功率低,主要是细胞免疫人类器官移植的先驱 肾移植 1954年,科学家在同卵双生姐妹之间进行肾移植,移植肾获得了长期生存,这是人类器官移植成功的首例。肾移植作为器官移植的先驱,推动了器官移植的发展,以后才有了皮肤、心脏、肝、胰· · · · · ·骨髓等移植。Q:双胞胎的出生几率很小,同卵双胞胎的几率更小,如果你是医生,怎样提高器官移植的成功率?谈谈你的设想。Q:为什么用同卵双胞胎的肾移植会成功?A:同卵双胞胎不会产生免疫反应讨论1、最初进行的器官移植,为什么总是不成功呢?移植的器官对于被移植者来说是异物,免疫系统具有排异反应,但是,当时没有针对这一问题采取任何措施。2、在进行器官移植时,运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提高成活率。但这些药物会使淋巴细胞减少,反而容易患感染性疾病。这一问题该如何解决?必须控制适当的剂量,恰到好处才有望使移植的器官能够较长时间发挥作用。3、仅靠医疗技术的改进,能解决器官移植所面临的所有问题吗?不能。例如,解决供体短缺的问题,需要有更多的人自愿捐献器官。4、1992年,中国红十字会创建了中华骨髓库,但在接下来的10年间,库存资料还不足3万份。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从2001年4月起,中国红十字会重新启动了这项计划,更名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并在北京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起分库。
你关注过有关报道吗?建立骨髓库或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有什么意义?你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吗?4、提示:建立骨髓库或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意义。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现在很多疾病,尤其是白血病的惟一的有效的治疗手段。我国每年约有400多万患者等待着造血干细胞移植。全国每年新增白血病患者4万人,而且主要发病年龄在35岁以下,其中50%以上是儿童。我国现在20岁左右的青年、少年及儿童中独生子女多,这就意味着很难在有亲缘关系的兄弟姐妹中找到造血干细胞供者,而在非血缘关系者中具有相同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能够实施骨髓移植的概率只有1/10000-1/5000,甚至更小(如果供者与受者的HLA不同,便会发生严重的排斥反应,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只有尽快使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扩充到10万份以上,才可以初步适应临床的需要。成立志愿捐献者资料库就成为挽救患者的惟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