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唐诗五首
(第3课时)
复习旧课
1.背诵学过的三首唐诗。
2.说说每首诗表达的诗人的情感。
李白《渡荆门送别》
一、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诗豪迈奔放、飘逸若仙。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
二、整体感知
学生听读,整体感知。
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写诗人李白出蜀地至荆门来到楚地时所见到的景色及感受。
2.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 对故乡的依依不舍,出蜀游历的满腔豪情。
三、合作探究
品读诗句,体味内涵。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明确:“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描绘了船过荆门后长江两岸特有的景色:山逐渐消失,眼前是一片低平的原野;长江冲出三峡,在茫茫原野中一泻千里。一个“随”字生动地将山与平原的位置的变化展现了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一个“入”字,表现出长江奔腾汹涌的气势。这联诗,景中蕴藏着诗人初出蜀地时的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蓬勃的朝气。
2.诗的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蕴含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明确:“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诗句借助瑰丽的想象,生动的比喻,描绘出船行出三峡后江面平静、宽广无边的绮丽景象。诗人借天镜“飞”、海楼“结”,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和向往。
四、写作特色
1.意境高远,形象奇伟,想象瑰丽。诗的颈联写到“飞天镜”“结海楼”,借助丰富的想象,描绘出江面上平静无波、云雾弥漫的景象,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2.用词精练传神。“随”“入”等动词的运用,都很凝练传神,富有表现力。
3.衬托手法。颈联中,水中明月如镜反衬江水之平静无波;云彩变换构成海市蜃楼反衬江岸之辽阔。
五、主旨归纳
这首诗描绘了出蜀地经荆门至楚地过程中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依依不舍之情及初出四川时的喜悦之情。
六、板书设计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一、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生于新郑(今属河南),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二、整体感知
朗读
1.把握诗歌节奏。自读—范读(配乐朗诵)—试读—齐读。
2.把握诗歌感情。范读(配乐朗诵)—学读—齐读—赛读。
三、合作探究
品味诗句,体味内涵。
1.诗人是步行还是骑马观赏景致?通过哪句诗看出来的?
明确:骑马。唐时,西湖上骑马游春的风俗极盛。从“浅草才能没马蹄”看出。
2.诗人骑马游西湖,所以诗里提到了游踪,试诵读全诗两遍,然后说说诗人的游踪。
明确: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一路行来,最后到湖东的白堤。
3.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一联?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明确:颔联,莺燕争春光。在几处向阳的树枝上,蹦蹦跳跳着早来的黄莺,婉转悠扬地唱着春天的歌儿;在湿润的湖岸边,不知是谁家新到的小燕子,喃喃啾啾地忙着衔泥筑巢。早莺尚少,只在“几处”;新燕不多,不知“谁家”。西湖是鸟儿们理想的天堂,它们中的先到者早早地开始雀跃起来了。诗句在对莺歌燕舞的动态写照中,传达出西湖生动的早春气息。
4.全诗描写了西湖早春清新优美、生机勃勃的景色,字里行间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对西湖的喜爱,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热爱。
四、主旨归纳
诗人描写了西湖早春莺飞燕舞、花乱草浅、柳树成荫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之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热爱之情。
五、写作特色
1.全诗结构严密,格律严谨,对仗工整。全诗以游踪为线索描写西湖美景。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一路行来,最后到湖东的白堤,整首诗结构严密。
2.景中寄情,情景交融。诗中描写了西湖美丽的自然风光,在写景中寄寓诗人对西湖的喜爱之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热爱之情。
六、板书设计
七、达标检测
(一)下面对《渡荆门送别》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A.首联点题,写出诗人乘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将到楚地游览。
B.“山随平野尽”一句中,“随”“尽”两个字,让静止的山峦富于动态。
C.颈联描摹的朗月映照下的夜景和黄昏的天边云霞,宛如两幅图画,令人陶醉。
D.诗人在尾联直抒胸臆,借自己对家乡之水的恋恋不舍,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野 望
王 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下列对颔联和颈联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
A.颔联描绘了一幅山野秋景图,意境开阔。
B.两联均用语清新,不事雕琢,且对仗工整。
C.颈联是牧人与猎马的特写,“驱”“带”两字写活了画面。
D.两联景中含情,突出表现诗人融入田园生活的喜悦之情。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
A.该诗是现存较早的五言律诗,格律严整,开唐代律诗风气之先。
B.首联的“徙倚欲何依”化用了曹操的诗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C.颈联中的“返”与“归”,重在暗示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归宿。
D.尾联诗人放声高歌,怀念伯夷和叔齐,希望与他们为伍。
八、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