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天气
·第1课时 我们关心天气·
教案
班级: 课时: 课型:
学情分析
人类无时无刻不处于天气环境中,天气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对天气有一定的观察和理解,但这些知识只基于对生活零碎的观察,尚未成系统。本节课,教师将从天气的概念和特点进行讲述,以问答为主要形式展开。制作天气日历是贯穿整个单元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对每日的天气进行观察和记录,从而促成学生对天气形成系统完整的认知。
教学目标
1. 了解天气的概念,并能够描述和记录天气;
2. 了解天气是会变化的。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天气现象,学习对天气进行描述。
【教学难点】
制作天气日历,学习运用感官对天气变化进行观察记录。
四、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 【问答激趣 新课导入】
师:今天的天气怎么样?(学生自由回答)
师:说说你们最喜欢的天气吧!(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按云量、降水量、气温、风等不同方面板书记录学生描述天气时用到的词语)
师:大家在描述天气时用到了哪些词语?
例如:冷、热、暖和、凉快、晴天、多云、阴天、刮风、下雨、下雪……
设计意图:这一板块建立在学生的观察和生活经验上展开问答互动,教师将学生用到的词语进行分类,并以板书的方式记录下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在之后的学习中对这些词语加以区分。
第二板块 【生活聚焦 新知初探】
第一部分:学习从不同方面描述天气。
师:我们通常会从四个方面对天气进行描述。
师:云量是指各种云对天空的遮蔽程度,可以用多云、阴天、晴天等词语描述。(教师在记录的词语上对应板书:云量)
师:降水量是指从天空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或固态水在地面积聚的深度,雨、雪、冰雹等都属于降水。可以用小雨、大雨、小雪、大雪等词语描述。(教师在记录的词语上对应板书:降水量)
师:气温是指空气的冷热程度。可以用凉爽、寒冷、炎热等词语描述。(教师在记录的词语上对应板书:气温)
师: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包括风向和风速,即风的方向和大小。可以用微风、清风、大风、狂风等词语描述。(教师在记录的词语上对应板书:风——风向、风速)
情境范例展示——从不同的方面描述天气:
师:这段话中体现了天气的云量、风和气温。
描述练习:
(1)师:描述图片中的天气:(学生自由回答)
师:图中是晴天,有云。从花瓣的飘落可以看出有风。
(2)师:描述图片中的天气:(学生自由回答)
师:图中是阴天,多云,从纷飞的落叶和摇晃的树枝可以看出有风。
(3)师:描述图片中的天气:(学生自由回答)
师:图中是阴天,雷雨天气,伴随着大风。
第二部分:天气会变化。
师:图中分别是什么季节?
生:春、夏、秋、冬。
师:在每个季节里会出现什么天气现象?(学生自由回答)
师:春天温暖,有微风,时常伴随着小雨;夏天炎热,天气晴朗,或有雷阵雨;秋天凉爽,天气晴朗,雨水开始减少;冬天寒冷,有时是阴天、大风甚至下雪,很少下雨。
师:四季的天气现象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四季的天气不相同。
师:同样是12月份,黑龙江和海南的天气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
师:同一天,不同的城市天气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同一天,不同的城市天气不一样。
师:同样是长城,不同的时间天气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
师: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大家猜猜这是哪个城市?
生:新疆。
师:这一谜语反映出新疆即使是在同一天的早晚,天气也会产生巨大的变化。
第三部分:认识天气。
师:图片中分别反映的是哪一种天气?
生:阴、晴、雨、雪、风。
师:什么是天气?(学生自由回答)
师: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师: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
师:大家知道哪些灾害性天气?(学生自由回答)
师:暴雨、台风、龙卷风、冰雹等会对人类生活各个方面产生严重危害的天气都属于灾害性天气。
设计意图:该板块以问答互动为主,通过丰富的图片资料向学生展示不同的天气,学生主要学习从不同的方面描述天气,并了解天气的概念及多变性,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一板块的内容是整个单元的教学基础,能够为后期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三板块 【点滴智慧 认知深化】
师:我们生活的哪些方面会受到天气的影响?(学生自由回答)
师:天气对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影响。
师:天气这么重要,我们怎样知道未来的天气情况?(学生自由回答)
师:用手机上网查、听天气预报可以帮助我们获取比较准确的天气预报。看天空、或者观察一些动植物也能帮助我们预测天气。
观看视频:来看天气预报。
师:天气预报的制作需要借助一些工具,大家认识图中的这些工具吗?(学生自由回答)
师:这些工具分别是用来测量气温的气温计,监测降水量的雨量器,观测风的风向标,以及从太空中对地球及大气层进行气象观测的气象卫星。
师:科学家利用工具观测天气,发现规律,向我们预报天气的变化。
师:古时候没有天气预报,为使劳动生产顺利进行,先民们总结了许多天气谚语来预测天气,大家知道哪些关于天气的谚语?(学生自由回答)
师:通过观察天空,古人总结出关于天气的谚语,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师:通过观察动物的行为,古人总结出关于天气的谚语,如: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要来到;蜻蜓飞得低,出门戴斗笠等。
设计意图:该板块主要通过班级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意识到预知天气的重要性,进而从现代和古代两方面介绍预知天气的途径,为学生后续对天气观察记录做铺垫。
第四板块 【实践拓展 经验巩固】
课后实践:制作天气日历。
师:大家知道什么是天气日历吗?(学生自由回答)
师: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师:天气日历里面要记录哪些内容?
生:要记录云量、降水量、气温、风等情况。
师:天气每天都在变化,所以我们记录天气情况时还要准确记录观察的日期。
师:为了方便记录,气象学家会用不同的气象符号来表示天气。这里有一些气象符号,我们一起看一看它们分别代表什么天气。
师:这个符号表示什么天气?
生:晴。
师:这个符号表示什么天气?
生:多云。
师:这个符号表示什么天气?
生:阴。
师:这个符号表示什么天气?
生:阵雨。
师:这个符号表示什么天气?
生:雨。
师:这个符号表示什么天气?
生:雪。
师:这个符号表示什么天气?
生:雷阵雨。
师:这个符号表示什么天气?
生:风。
师: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要持续观察每天的天气,并将日期和天气现象记录在表格中,制成属于我们的天气日历。大家也可以设计自己的天气符号来记录天气。
设计意图:该板块针对天气日历进行讲解,旨在为学生自行观察记录打下基础。天气日历在接下来的课程中非常重要,如何鼓励督促学生持续观察记录成为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第五板块 【思维拓展 认知延伸】
1. 观看视频:2018年年度极端天气。
2. 观看视频:极端天气为什么越来越多。
设计意图:该板块从课堂知识延伸,带学生了解极端天气,从而引导学生关注天气,树立保护自然环境,创造美好人居环境的意识。
第六板块 【要点精记 训练提升】
1. 判断题
(1)天气是不断变化的。 ( )
(2)如果早上是晴天,那么今天一整天都是晴天。 ( )
(3)暴雨、冰雹、台风都属于灾害性天气。( )
(4)我们可以通过上网、看天气预报等方式预知天气。 ( )
(5)蜻蜓低飞、蚂蚁搬家等现象预示着可能会下雨。 ( )
2. 填空题
(1)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 、 、雨雪以及 等情况。
(2)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 中的自然现象。
(3)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 相同。(填:一定或不一定)
(4)不同时间、相同地点的天气 相同。(填:一定或不一定)
设计意图:该板块结合课堂重要知识点,检查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有助于巩固本课新学的知识,强化认识。
【答案】
1.√×√√√
2.(1)冷暖;阴晴;风 (2)大气圈
(3)不一定 (4)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