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 白杨礼赞 课后作业(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 白杨礼赞 课后作业(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28 09:25: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5课 白杨礼赞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毡子(zhān)  锤炼(chuí)  主宰(zǎi)  潜滋暗长(qián)
B.恹恹(yān) 开垦(kěn) 晕圈(yùn) 无边无垠(yíng)
C.虬枝(qiú) 参天(cān) 楠木(nán) 旁逸斜出(yí)
D.外壳(ké) 婆娑(suō) 倦怠(dàn) 坦荡如砥(dǐ)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丫枝    伟岸    无边无银    黄绿错综
B.傲然    倔强    屈曲盘旋    坚强不屈
C.顽固    宛然    恹恹欲睡    坦荡如底
D.秀颀    鄙视    旁奕斜出    纵横决荡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个人都应似白杨挺拔向上,抗寒抵风,不折不挠。
B.今天无意中在角落里发现了丢失的那支钢笔,真是妙手偶得啊!
C.我们的小县城也有了坦荡如砥的大道,鳞次栉比的高楼……
D.家乡的田野如此美丽,热爱它、眷恋它、呵护它的想法在我们的心头潜滋暗长了。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热点素材据联合国难民署称,俄乌军事冲突发生后,有10万乌克兰人不得依依不舍地离开自己的家园。
B.白杨树不仅树干十分结实,能够建造房屋,而且它高大挺拔。
C.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电子产品极其广泛地进入大众的生活。
D.北京冬奥会上,中国队以15枚奖牌完美收官,金牌数和奖牌数均创历史新高。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茅盾创作的《题白杨图》中有这样的句子“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
B.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
C.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D.《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于1941年所写的一篇散文,文章立意高远,形象鲜明,结构严谨,语言简练。
6. 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 (    )
(2)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 ( )
7. 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如果说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    。没有养分滋养的花迟早会枯萎,没有挫折滋养的生命注定有缺憾。
A.那么它必定需要养分
B.那么它必定需要经历无数的挫折
C.那么挫折必是滋养它的养分
D.那么挫折可能是滋养它的养分
8.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白杨树在严冬里,迎着霜刀雪剑,依然伫立在寒冷的黄土地上,枝枝傲骨,树树无字,树树有声。而此时,贵族的花草,却在暖房里,接受着送到叶面和根部的养料,懒洋洋地打发着没有血色的日子。
材料二:冬小麦必须在冬季来临之前播种完毕,因为出土的幼苗必须经历一整冬的雪压霜欺,最后才能在来年的5月扬花吐穗,孕出果实。倘若要让它躲掉那个刺骨的冬天,执意把它播种在温暖的春天,最终它也只能徒长枝叶,永远不会结出一粒果实。雪压霜欺对冬小麦来说,是一段不能缺失的经历,人的成长也离不开种种磨难,倘若在逆境中            。    
(1)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对联。
上联:观翠竹仰慕谦逊品节
下联:
(2)阅读材料二,你能得到关于生命的哪些启迪 请将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3)白杨树使你联想到哪些人物和精神品质
二、课内阅读
①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②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 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③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④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9. 第①段中说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这是否矛盾 请简要分析。
10. 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什么作用
11. 第②段中连续使用四个反问句有什么表达效果
12. 第④段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13.阅读选文第一段,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我”联想的主要内容。
树中的伟丈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作者要高声赞美白杨树的原因是什么?
15.作者写楠木的用意是什么?
课外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萧萧白杨
许冬林
①白杨树是我见过的生长得最专注的树了。树干挺拔向上,像毛笔的中锋,笔直指向天空。那些丫枝里,没有一个逃兵,哪怕一点异心都没有。看着那样统一步调的丫枝,在主干的统领下,奔向同一个方向,会让人心底涌起“忠诚”两字。
  ②和白杨相比,感觉南方的树木是娇生惯养的。南方有佳木,它们枝叶蓊郁,八方伸展,是一副柔媚多情的姿态。而白杨呢,它大约是乔木中的君子,行坐端庄,穆穆临风。
  ③以前读到“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我以为白杨秋风是一幅仓皇晦暗的画面。“萧萧”是白杨在风里落叶的声音——长风浩荡,秋色肃杀,和落叶一起沉寂于大地的,还有永不复返的生命。《古诗十九首》里,白杨就这么萧条冷落,似乎一直在很悲剧地落叶。
  ④后来做中学老师,给学生讲《白杨礼赞》,依旧将信将疑,以为作者是怀着主观意识,生生把晦暗苍凉的白杨给提亮了。直到亲眼看见,才惊觉白杨原来不那么萧索。
  ⑤在新疆,秋日朗照的天空下,看到水渠边的一排白杨树,我竟然也和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的茅盾先生一样,惊奇地叫了一声。
⑥白杨实在英挺,是纤尘不染的那种英挺伟岸。
  ⑦我喜欢白杨,喜欢它的这种疏朗与简洁,就像难得一遇的谦谦君子,儒雅、低调,懂得节制欲望,与攘攘尘世总是保持一段距离,可又是有力量的。
  ⑧白杨有声。歌曲《小白杨》这样唱道:“微风吹,吹得绿叶沙沙响,太阳照得绿叶闪银光。”是的,风吹白杨,万叶翻动,萧萧有声。西北地区的树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叶子要稀一点。叶子的间隙里,风可以张开膀子穿过去,不像南方的树,叶子太密太厚,风一吹,声音模糊得没有重点。站在白杨下,听风吹白杨,感觉像是站在楼兰遗址的颓墙前,虔诚地倾听古人浑厚庄严的歌谣。
  ⑨白杨入画。但不是中国水墨,而是西洋油画。西北无边无际的阳光下,白杨被照得通体明亮,气宇轩昂。叶子翠绿,树干纯白,色彩饱和度强。而西洋油画,用色饱满,适宜画白杨。在油画框里,白杨用枝干和茂盛的叶子,来表达阳光醇厚,表达天空高远。
  ⑩去交河故城时,我在吐鲁番的一条路边停下,特意下车,亲手抚摸了一棵白杨。交河故城是唐朝安西都护府遗址,在吐鲁番。在唐代,从长安望向安西都护府,那是山长水阔,黄沙漫天。那些远赴西北镇守边塞的文武官员,那些鞍马风尘夜夜望乡的中原士兵,一定在不遇故人的孤独中,用白杨的葱茏喂养着乡思和希望。
  ⑾“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边塞诗人岑参写出了边地苦寒却也雄奇的大观。那时,怀着建功立业的志向,岑参第二次出塞任职。新的守边人来了,老的守边人回去,一拨拨人马轮换,用人之颠沛换国之长安。岑参来给他的前任武判官送行,“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那时,西北的白杨一定落光了叶子,在漫天风雪中伫立成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样子。
   ⑿ 当春天来临,交河故城的城墙下桃花盛开。一千多年前的春天,白杨也在春风里萌发新叶。我想,那些一拨拨来过西北、驻守过西北、穿越过古丝绸之路的人们,是否在深深的孤独中,慢慢就散发出白杨的气质
   ⒀ 如果有白杨,又何惧大地空旷。
(有删改)
16. 下面选项中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①段说白杨的形象让人想起“忠诚”,照应了后文那些忠诚的守边人。
B.第⑧和⑨段作者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来刻画白杨之美。
C.第 ⑾ 段“用人之颠沛换国之长安”一句中“长安”指的是唐代的都城长安。
D.作者对白杨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从认为它一贯萧索到喜爱敬佩。
17. 作者和茅盾看到白杨树都“惊奇地叫了一声”,茅盾是因为恹恹欲睡之感被傲然挺立的白杨惊醒,而作者是为什么 请结合文本分析原因。
18.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叶子的间隙里,风可以张开膀子穿过去,不像南方的树,叶子太密太厚,风一吹,声音模糊得没有重点。
19. 本文写法有抑有扬,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
20. 本文中的白杨树与茅盾笔下的白杨树,在象征意义上有何不同 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片段写作
21.请你选择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种事物,运用象征手法写一段话。要求: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200字左右)
答案
A 2.B 3.B 4.D 5.D 6.(1)比喻 (2)反问 7.C
8、(1)赏白杨敬仰傲骨精神
(2)保持执着和不屈,生命之花会开得更加美丽
(3)人物:守卫边疆的战士。(1分)精神品质:自强不息、顽强拼搏。
9、不矛盾。单纯从树的生物学角度讲,因为这种树在西北很多,它极常见,极易生长,所以说它“极普通”;说它不平凡,主要从树的象征意义角度讲,因为作者赋予它正直、朴质、坚强不屈等美好的精神品格。
10、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两个“没有”似乎要否定白杨树的美,这是“抑”,“但是”语意一转,变抑为扬,肯定它是“伟丈夫”,突出了白杨树伟岸、正直、朴质、坚强不屈的特点。
11、四个反问句构成排比,按照由树到人、由浅入深(由形及神)的顺序,层层深入地揭示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读来气势磅礴,酣畅淋漓。
12、本段以楠木反衬白杨树,突出对白杨树的赞美。
13、北方的农民 守卫家乡的哨兵 精神和意志
14、因为白杨树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更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15、将贵族化的楠木和平民化的白杨树进行对比,抒发了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也表达了对贱视民众、顽固倒退者的愤慨、鄙视之情。
16.C 
17、 因为白杨有一种纤尘不染的英挺伟岸,也因为白杨疏朗简洁,像个君子。一声惊叫,完全是兴奋喜悦之声。
18、示例1:运用拟人修辞,赋予风人的动作,可以毫无阻挡地从白杨树叶间穿过,传神地表现了白杨树叶的疏朗,在风中萧萧有声。
示例2:运用对比修辞,将南方树叶的太密太厚与白杨树叶的稀疏进行对比,写出南方树叶的声音模糊无味,反衬出白杨树叶在风中翻动的声音浑厚动听。
19、本文先写诗文中的白杨给人的感受是仓皇晦暗、萧条冷落,有悲剧感;然后写后来当老师讲《白杨礼赞》时将信将疑,认为茅盾是怀着主观意识,故意拔高白杨的形象;最后写亲眼看见白杨时的惊奇,喜欢上白杨的英挺伟岸和疏朗简洁,赞美白杨守护边塞的忠诚。这种欲扬先抑的写法,使文章波澜起伏,富有变化;更好地突出了白杨的精神风貌,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
20、 茅盾笔下的白杨树紧密团结,力争上游,象征着北方抗战的军民和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本文中的白杨树傲岸挺拔、疏朗简洁,象征着坚守岗位、默默奉献、忠诚于事业的“君子”。
21、示例:茫茫大漠,广袤无垠,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却生长着一种小小的植物——红柳。你看它:棕红色的枝干,坚硬挺拔;深绿的叶子,郁郁葱葱。夏天,它枝叶茂盛,红绿交映,犹如一棵棵异彩缤纷的花树,在沙漠中生长、繁衍;又犹如一个个勇士,在贫瘠的土地上拼搏奋斗,世世代代抗拒狂风暴沙。它不嫌贫瘠,默默无闻地扎根在荒漠之中,为大自然创造绿色屏障;它不惧干旱,用生命的全部甘泉,滋润着人迹罕至的土地;它不畏沙暴,顶酷日,斗严寒,抗风沙,顽强地与恶劣环境抗争,为贫瘠的大地增添无限生机。它是沙漠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