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4 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古代数学问题
一、填空题
1.我国古代《孙子算经》记载了这样一个数学问题:“今有三人共车,二车空;二人共车,九人步.问车有几何 意思是”每3人共乘一辆车,最终剩余2辆车;每2人共乘一辆车,最终有9人无车可乘,则车有 辆.
2.《九章算术》中记载这样一道题:今有牛、马、羊食人苗.苗主责之粟七斗、羊主曰;“我羊食半马.”马主日:“我马食半牛.”大意是:现在有一头牛、一匹马、一只羊吃了别人家的禾苗.禾苗的主人要求这些动物的主人共计赔偿七斗粟米.羊的主人说:“我家羊只吃了马吃的禾苗的一半.”马的主人说:“我家马只吃了牛吃的禾苗的一半.”按此说法,羊的主人应当赔偿给禾苗的主人 斗粟米.
3.我国明代珠算家程大位的名著《直指算法统宗》里有一道著名算题:“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各几丁?”意思是:有100个和尚分100个馒头,如果大和尚1人分3个,小和尚3人分1个,正好分完,试问大、小和尚各多少人?设大和尚有 人,依题意列方程得 .
4.如图是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的《算法统宗》中的一个问题,其大意为:有一群人分银子,如果每人分七两,则剩余四两;如果每人分九两,则还差八两(注:明代时1斤= 16两,故有“半斤八两”这个成语.则下列设未知数列方程正确的序号是 .
①设这群人人数为x,根据题意得7x- 4=9x+ 8;
②设这群人人数为x,根据题意得7x+ 4= 9x一8;
③设所分银子的数量为x两,根据题意得 =
④设所分银子的数量为x两,根据题意得 =
5.公元前1700年的古埃及纸草书中,记载着一个数学问题:“它的全部,加上它的七分之一,其和等于19.”此问题中“它”的值为 .
6.请你阅读下面的诗句:“栖树一群鸦,鸦数不知数,三只栖一树,五只没去处,五只栖一树,闲了一棵树,请你仔细数,鸦树各几何?”诗句中谈到的鸦为 只,树为 棵.
二、选择题
7.古代名著《算学启蒙》中有一题:良马日行二百四十里,驽马日行一百五十里.驽马先行一十二日,问良马几何追及之 意思是:跑得快的马每天走240里,跑得慢的马每天走150里.慢马先走12天,快马几天可追上慢马 若设快马x天可追上慢马,则由题意可列方程为( )
A.240x+150x =12×15 B.240x =150x-12×150
C.240(x-12)=150x+150 D.240x =150x +12×150
8.《九章算术》一书中记载了一道题:今有共买鸡,人出九,盈十一;人出六,不足十六.问人数、物价各几何?题意是:有若干人一起买鸡,如果每人出9文钱,就多出11文钱;如果每人出6文钱,就相差16文钱.则买鸡的人数和鸡的价钱各是( )
A.8人,61文 B.9人,70文 C.10人,79文 D.11人,110文
9.在明朝程大位《算法统宗》中,有这样的一首歌谣,叫做浮屠增级歌:“远看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盏灯?”这首古诗描述的这个宝塔,其古称浮屠,本题说它一共有七层宝塔,每层悬挂的红灯数是上一层的2倍,则这个塔顶有( )盏灯.
A.1 B.2 C.3 D.7
10.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今有木,不知长短,引绳度之,余绳四尺五寸:屈绳量之,不是一尺,木长几何?“意思是:用一根绳子去量一根木条,绳子还剩余4.5尺;将绳子对折再量木条,木条剩余l尺,问木条长多少尺?如果设木条长x尺,可列方程为( )
A.x﹣4.5=2x﹣l B.x+4.5=2x﹣l
C.(x﹣4.5)=x+ l D.(x+4.5)=x﹣l
11.《算法统宗》中记载了一个“李白沽酒”的故事,诗云:“今携一壶酒,游春郊外走,逢朋加一倍,入店饮半斗,相逢三处店,饮尽壶中酒.试问能算士,如何知原有.”(注:古代一斗是10升)译文:李白在郊外春游时,做出这样一条约定:遇见朋友,先到酒店里将壶里的酒增加一倍,再喝掉其中的5升酒.按照这样的约定,在第3个店里遇到朋友后,李白正好喝光了壶中的酒,请问各位,壶中原有( )升酒.
A.5 B. C. D.
12.幻方的历史很悠久,最早记录可追溯到公元前2200年的“洛书”.如图是中国古代“洛书”的一部分,把“洛书”用今天的数学符号翻译出来(这里是指数出圈数和点数,用数字表示出来)就是一个三阶幻方(注:每行、每列或对角线上的三个数字之和都相等).则右上角的“?”代表的数是( )
A.7 B.6 C.2 D.1
三、解答题
13.我国古代数学家著作《增删算法统宗》记载“绳索量竿”问题:“一条竿子一条索,索比竿子长一托.折回索子却量竿,却比竿子短一托.”其大意为:现有一根竿和一根绳索,用绳索去量竿,绳索比竿长5尺;如果将绳索对半折后再去量竿,就比竿短5尺.求绳索长多少尺?
14.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饺子原名“娇耳”,一个饺子皮加馅就可以做一个饺子.中国北方还流行一种面食—合子,含有团团圆圆的美好寓意,在两层饺子皮中间加一层馅,就可以包成一个合子.
“元旦”这天,妈妈走进书房对正在学习的小刚说;“妈妈刚才在厨房包饺子,结果面和多了,做了106个饺子皮,最后包的饺子和合子一共是98个.”小刚说:“妈妈,我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列一元一次方程,求出妈妈包的饺子和合子分别是多少.”请你写出小刚的解答过程.
15.我国元朝朱世杰所著的《算学启蒙》(1299年)一书,有一道题目是:“今有良马日行二百四十里,驽马日行一百五十里.驽马先行一十二日,问良马几何日追及之.” 其大意是:跑得快的马每天走240里,跑得慢的马每天走150里.慢马先走12天,问快马几天可以追上慢马?
16.中国古代数学著作《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题:“三百七十八里关,初日健步不为难,次日脚痛减一半,六朝才得到其关.”其大意是:有人要去某关口,路程为378里,第一天健步行走,从第二天起,由于脚痛,每天走的路程都为前一天的一半,一共走了六天才到达目的地.请你求出此人第六天的路程.
17.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着名的数学家,有一天一个数学家问他:尊敬的毕达哥拉斯先生,请你告诉我,有多少名学生在你的学校里听你讲课?毕达哥拉斯回答说:“一共有这么多学生在听课:在学习数学,在学习音乐,沉默无言,此外还有3名妇女.”请你用方程描述这个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18.我国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过有关古代行军后勤方面的情况,其大意为:每个民夫最多可以携带6斗(1斗=10升)粮食;一个士兵除了武器装备外,最多可以携带10升粮食;每个士兵和民夫平均每天各消耗2升粮食.
(1)如果每个士兵雇佣一个民夫随其行军,那么最多可以支持多少天的行军?
(2)如果要维持25天的行军,每位士兵需要雇佣多少位民夫随其行军?
参考答案
1.【答案】15
2.【答案】1
3.【答案】
4.【答案】②③
5.【答案】
6.【答案】20;5
7.【答案】D
8.【答案】B
9.【答案】C
10.【答案】D
11.【答案】D
12.【答案】C
13.【答案】解:设绳索长尺,则竿长为尺.
根据题意可得,
解得
答:绳索长为20尺.
14.【答案】解:设妈妈包了 个饺子,则合子为 个
根据题意得:
∴
∴
∴妈妈包的饺子和合子分别是90个和8个.
15.【答案】解:设快马 天可以追上慢马,
依题意,得 ,
解得 ,
答:快马20天可以追上慢马.
16.【答案】解:设第一天走了x里,
依题意得:x+ x+ x+ x+ x+ x=378,
解得x=192.
则( )5x=( )5×192=6(里).
17.【答案】解:设有x名学生在学校里听讲课,由题意得
x+x+x+3=x.
18.【答案】(1)解:一个民夫最多携带粮食:6×10=60(升),
一个士兵最多携带粮食:10(升),
一共最多可以携带的粮食:60+10=70(升),
70÷4=17.5(天),
答:最多可以支持17.5天的行军.
(2)解:设每位士兵需要雇佣x位民夫随其行军,由题意:
60x+10=25×2(x+1)
60x-50x=50-10
10x=40
x=4
答:要维持25天的行军,每位士兵需要雇佣4位民夫随其行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