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答谢中书书》同步练习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
一、基础积累(28分)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2分)
(1)五色交辉( ) (2)四时俱备( )
(3)四时俱备( ) (4)猿鸟乱鸣( )
(5)夕日欲颓 ( ) (6)夕日欲颓( )
(7)沉鳞竞跃( ) (8)沉鳞竞跃( )
(9)实是欲界之仙都( ) (10)实是欲界之仙都( )
(11)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12)晓雾将歇( )
2.理解性默写。(12分)
(1)《答谢中书书 》中所绘之景秀丽奇绝,各具情态,其中描绘山高水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答谢中书书》中统领全文,充当本文引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答谢中书书》中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答谢中书书》中表现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B.实是/欲界之仙都
C.自/康乐以来
D.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本文是南朝齐梁时思想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
B.“康乐”指南朝宋山水诗人谢中书,他承袭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
C.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里的“共谈”者,指的是那些有高雅情趣的人。
D.作者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比肩。
二、文言文阅读(57分)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语段,完成5-8段。(14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乙】有小山出水中,山皆美石,上生青丛,冬夏常蔚然。其旁多岩洞,其下多白砾,其树多枫楠石楠、楩槠樟柚,草则兰芷。又有异卉,类合欢而蔓生,轇轕①水石。
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纷红骇绿③,蓊葧香气,冲涛旋濑,退贮溪谷,摇扬葳蕤,与时推移。其大都如此,余无以穷其状。
永之人未尝游焉,余得之不敢专也,出而传于世。其地世主袁氏,故以名焉。
(选自《袁家渴记》)
【注释】①轇轕:交错②掩苒众草:弱草倾倒。苒:轻柔。③纷红骇绿:花纷乱而惊骇,叶惊骇而纷乱。④蓊葧:草木茂盛的样子。⑤冲:冲激。旋:回旋。濑:流在岩石上的溪水。⑥葳蕤:草木茂盛,枝叶下垂貌。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⑴晓雾将歇( ) ⑵夕日欲颓( )
⑶余无以穷其状( ) ⑷余得之不敢专也( )
6.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每句断一处。(2分)
⑴未 复 有 能 与 其 奇 者
⑵永 之 人 未 尝 游 焉
7.翻译句子。(4分)
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其地主袁氏,故以名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甲、乙两文段从语言和内容上有哪些相似之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语段,完成9-12题。(14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乙】最奇者为石梁。长不计丈,狭仅盈尺。潜蛇窥而甲惊①,飞鸟过而魄堕。余斋心既空,往志益奋。苔十层,去履不啮;飞瀑万仞,来目未眩。遂休神于蓝桥②,啸咏于碧涧。飞花积衣,重至盈寸;惊笋碍帽,长及寻。至鱼鳖啖③其影,而步不移;猿猱摄其神,而坐不返。盖浑浑乎身世两忘焉。
(节选自洪亮吉《游天台山记》
[注]①甲惊:蛇的鳞片都害怕得竖起来。②蓝桥:桥名,传说是唐裴航遇仙女处。此处以蓝桥比喻石梁。③啖(dàn):吃,此处引申为“戏弄”。
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4分)
(1)晓雾将歇( ) (2)夕日欲颓( )
(3)最奇者为石梁( ) (4)潜蛇窥而甲惊( )
10.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不计丈,狭仅盈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甲】【乙】两文都描写了山川之美。【甲】文中的景色特点是______________;【乙】文中的石梁景色特点是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12.下面的句子分别是如何表现山川的?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4分)
【甲】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乙】潜蛇窥而甲惊,飞鸟过而魄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语段,完成13-16题。(14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乙】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①。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②,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③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④之登于山。
(《钴鉧潭西小丘记》)
【注释】①鱼梁:一种捕鱼的设施,用石头围成一道阻水堰,中间留有空洞,以安放竹笱。 ②突怒偃蹇:骤然突起或兀然高耸的样子。 ③嵚然:山势高峻的样子。 ④罴:棕熊。
13.解释加点词。(4分)
⑴五色交辉( ) ⑵四时俱备( )
⑶与其奇者( ) ⑷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 )
14.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答谢中书书》中“_________”这个字高度概括了山川景色的特点,《钴鉧潭西小丘记》中“_________”这个词简洁概括石头的特点。(2分)
16.两篇文章写景的时候运用了不同的手法,甲文动静结合,乙文妙用比喻,请分别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12分)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 慧庆寺距阊门四五里而遥,地僻而鲜居人,其西南及北,皆为平野。
玉兰在佛殿下,凡二株,高数丈,盖二百年物。花开时,茂密繁多,望之如雪。虎丘亦有玉兰一株,为人所称。虎丘繁华之地,游人杂沓,花易得名,其实不及慧庆远甚。然非朱先生①以太史而为重客,则慧庆之玉兰,竟未有知者。久之,先生去,寺门昼闭,无复有人为看花来者。
余寓舍距慧庆一里许,岁丁亥春二月余昼闲无事独行野外因叩门而入。时玉兰方开,茂密如曩时。余叹花之开谢,自有其时,其气机各适其所自然,原与人世无涉,不以人之知不知而为盛衰也。今虎丘之玉兰,意象渐衰,而在慧庆者如故,亦以见虚名之不足恃,而幽潜②者之可久也。花虽微,而物理③有可感者,故记之。
(戴名世《慧庆寺玉兰记》,有删改)
【注】 ①朱先生:朱彝尊,清初文学家,曾任史官,很有名望。②幽潜:幽居避世。③物理:事物盛衰的道理。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答谢中书书 书:书信
B.晓雾将歇 歇:消散
C.盖二百年物 盖:大概
D.茂密如曩时 曩:现在
18.对【乙】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岁丁亥/春二月余/昼闲无事独行/野外因叩门/而入
B.岁丁亥春二月/余昼闲无事/独行野外/因叩门而入
C.岁丁亥/春二月余昼/闲无事独行/野外因叩门而入
D.岁丁亥春二月/余昼闲无事独行/野外因叩门/而入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甲】文描写了高峰、清流、石壁、丛林、翠竹和晨昏的景象,融情于景,表达作者对山水的赞美之情。
B.【乙】文把虎丘寺玉兰和慧庆寺玉兰做了比较,名满吴中的慧庆寺玉兰已经枯萎了,而默默无闻的虎丘寺玉兰却越来越茁壮。
C.【甲】文中“沉鳞竞跃”中的“竞”字用得好,它写出了“跃”的状态,争相跳,静中有动,写出了热闹欢快的气氛。
D.【乙】文明为写花,实际上是写世事的不平;庸劣者因居“繁华之地”而易得名。俊杰者以“地僻而鲜居人”却几被埋没。
2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虎丘繁华之地,游人杂沓,花易得名,其实不及慧庆远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24题。(13分)
滇游日记二十
徐霞客
王贡士,今为四川训导。其孙为余言:“其西北山半,有青玄洞甚妙,下有出水龙潭,又北有黑龙潭。若沿西山行,即可尽观。”
二十五日昧爽,饭而行。北行二里,有高冈一支,垂而东南下,其腋中有黑龙潭之水,亦自西大山出,南流而抵冯密。冯密之西,有佛宇高拥崖畔,即青玄洞也。
余望之欲入,而通事苦请俟回日,且云:“明日逢六,主出视事,过此又静摄不即出。”余乃随之行,即北上冈。四里,有路横斜而成“叉”字交,是为三岔黄泥冈。其西南腋中,松连箐坠,即黑龙所托也。于是西北之山,皆荒石濯濯,而东北之山,渐有一二小村倚其下,其冈脊则一望皆茅云。
(选自《徐霞客游记》,有改动)
21.解释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4分)
(1)有青玄洞甚妙( ) (2)即可尽观( )
(3)亦自西大山出( ) (4)余望之欲入( )
22.下列选项中的“之”,与“其腋中有黑龙潭之水”中的“之”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下车引之
B.水陆草木之花
C.无案牍之劳形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2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冯密之西,有佛宇高拥崖畔,即青玄洞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里,有路横斜而成“叉”字交,是为三岔黄泥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三岔黄泥冈周边的环境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原文简要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谢中书书》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一、基础积累(28分)
1.
(1)交相 (2)四季 (3)都 (4)纷乱 (5)将要 (6)坠落
(7)指水中潜游的鱼 (8)争相,争着
(9)没有摆脱世俗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的境界,这里指人间。
(10)神仙居住的美好世界。
(11)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12)消散
2.
(1)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2)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3)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4)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3.A;(解析:A.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应为“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4.B
二、文言文阅读(57分)
(一)
5.⑴消散 ⑵坠落 ⑶描写尽 ⑷独自享用
6.⑴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⑵永之人/未尝游焉
7.⑴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异景色了。⑵这里土地的主人姓袁,所以用这来为它命名。
8.两文段都多用四字短语,语言富有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内容上都表达了喜爱和赞美之情,文末均含了“此类美景少人欣赏”的遗憾之情。
【乙】有座小山从水中露出来。山上都是好看的石头,上面生长绿色的草丛,冬夏都浓密茂盛。山旁有许多岩洞。山下有许多白色的碎石;上山的树木多是枫树、柟树、石楠、楩树、槠树、樟树、柚树;小草则多是兰草、芷草,又有许多奇异的花卉,类似合欢但是长出许多茎蔓,缠绕着水中石头。 每当有风从四周山上吹下,吹动大树,轻摇小草,红绿缤纷,香气浓郁;冲起波涛旋着水涡,从溪谷流进流出,萧条茂盛,根据时间变换。风景大都是这样的。我没办法都描述出来。 永州没有过来游玩,我来到了这里,不敢独自享受。回来写出文章告诉世人。这里土地的主人姓袁,所以我叫它“袁家渴”。
(二)
9.(1)消散 (2)坠落 (3)奇异 (4)看
10.(1)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
(2)(它的)长度无法用丈来计算,窄才满一尺。
11.秀美 险峻
12.【甲】通过正面描写,“高峰入云”,即山峰高耸,直插云霄来表现山势的高峻;
【乙】通过侧面描写“潜蛇”和“飞鸟”都觉得害怕,表现了石梁之险峻。
(三)
13.⑴交相辉映 ⑵四季 ⑶参与,这里指欣赏 ⑷向西北,朝西北
14.⑴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水中的鱼竞相跳出水面。
⑵鱼梁的上面有个小山丘,生长着竹子树木。
15.异 奇状
16.甲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由静到动,描绘出一幅秀美、富有生机的山川图;乙文“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把向下的岩石比作牛马饮于溪,生动形象写出岩石的奇形怪状。(或“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把向上的岩石比作熊罴之登于山,生动形象写出岩石的奇形怪状。)
【乙参考译文】(我)找到西山后的第八天,沿着山口向西北走两百步,又发现了钴鉧潭。钴鉧潭西面二十五步(的地方),在水流急而深处是一道坝。坝顶上有一座小丘,(小丘)上面生长着竹子和树木。小丘上的石头突出隆起、高然耸立,破土而出、争奇斗怪的,几乎(多得)数不清。那些重叠着、相负而下的石头,好像是(俯身)在小溪里喝水的牛马;那些高耸突出、如兽角斜列往上冲的石头,好像是在山上攀登的棕熊。
(四)
17.D;【解析】D项句意为“茂盛繁密与以前一样”,据此推断“曩”应解释为“以前”。
18.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句意为:丁亥年的初春二月,我白天闲来无事,独自在野外漫步,便敲开寺门进去。故断为:岁丁亥春二月/余昼闲无事/独行野外/因叩门而入。
19.B;【解析】本题考查对内容概括、分析的辨析能力。“名满吴中的慧庆寺玉兰已经枯萎了,而默默无闻的虎丘寺玉兰却越来越茁壮”错误。根据“今虎丘之玉兰,意象渐衰,而在慧庆者如故”可知,虎丘寺玉兰逐渐衰败,而慧庆寺玉兰依然如故。
20.①自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奇丽的景色了。
②虎丘是繁华的游览胜地,游客来往众多,所以那的玉兰花容易出名,其实远远不如慧庆寺的这两株。
【参考译文】
【乙】慧庆寺离阊门有四五里远,位置偏僻,附近很少有人居住,寺的西南面和北面,都是平坦的田野。
玉兰裁在佛殿的下面,一共有两株,好几丈高,大概有两百年了。花开时,花朵密集繁盛,看上去就像白雪。虎丘山也有一株玉兰,历来被人们称道。虎丘是繁华的游览胜地,游客来往众多,所以那里的玉兰花容易出名,其实远远不如慧庆寺的这两株。如果不是朱先生因有太史的名望而成为贵客的话,那么慧庆寺的玉兰,最终会没有人知道。过了很久,朱先生离开了,寺门白天也是关闭着,不再有人专为看花而来了。
我的寓所离慧庆寺一里多,丁亥年的初春二月,我白天闲来无事,独自在野外漫步,便敲开寺门进去。时值玉兰刚开,茂盛繁密与以前一样。我赞叹花开花落,自有一定的时节,开谢盛衰的气运机遇各自适应自身的自然规律,原本与人世无关,并不因人对它的知道与否而决定它的盛衰与否。现在虎丘的玉兰,形神逐渐衰败了,而在慧庆寺的依然如故,由此也可见虚名是靠不住的,而幽居避世的却可以保持久远。花虽然轻微,而所含的事物盛衰的道理还有让人可以感悟的方面,所以作文记下来。
(五)
21.(4分)(1)非常,很(2)全,全部(3)也(4)想要
22.(3分)B
【解析】题干中的“之”是结构助词,译为“的”;A项中的“之”,是代词,译为“他”;B项中的“之”是结构助词,译为“的”;C项中的“之”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译;D项中的“之”是代词,译为“它”,指学问和事业。
23.(4分)(1)冯密村西边,有佛寺高高地围绕在崖畔,就是青玄洞。
(2)(走了)四里路,道路或横着或斜着成“叉”字形交汇,这是三岔黄泥冈。
24.(3分)西南侧中间树木茂盛;西北边的山荒凉,都是荒石;东北边的山有一两个小村子,冈脊上都是茅草。评分标准:意思对即可,共3分。
【参考译文】
王贡士,现在是四川的学官。他的孙子对我说:“这里西北的山腰,有很奇妙的青玄洞,山下有出水龙潭,山北又有黑龙潭。如果沿西山走,就可以全部观赏。”
二十五日黎明,吃过饭出发。往北走二里,有一座高冈,垂直往东南延伸,两山之间有黑龙潭的水,也从西边大山流出,往南一直流到冯密。冯密村西边有佛寺高高地围绕在崖畔,就是青玄洞。
我眺望寺院想要进去,但通事苦苦请求(我)等待返回时再去,并且说:“明天恰逢六号,主人出来理事,过了六号又静养不出来。”我于是随着他行走,就往北上冈。(走了)四里路,道路或横着或斜着成“又”字形交汇,这是三岔黄泥冈。冈西南侧正中,松树沿着小竹下坠,就是黑龙潭所在的地方。从这里起,西北边的山,都是光秃秃的荒石,而东北边的山,逐渐有一两个小村子靠着山脚,一眼向冈脊望去(看到的)都是茅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