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 说课稿
一、我是天津市第八十九中学的语文教师靖松,我抽到的课题是八年级上册的一篇说明文《苏州园林》。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1、把握说明结构,理清说明顺序。
2、学习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多样性。领略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教学重点:
①把握说明结构,理清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
①把握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多样性。
二、导入新课: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之美,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而苏杭美景之最,还在于园林艺术之美。苏州园林,处处呈现诗情画意,充满人文思想,置身其中,足以陶冶性情,自得其乐。苏州有四大名园: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和留园,都堪称园林中的精品,处处体现中国江南宅第园林的独有特点。(投影照片)今天,我们学习叶圣陶先生的一篇说明文《苏州园林》,看他笔下的苏州园林呈现出什么样的特征?
三、复习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1、常见的说明顺序有哪些
2、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3、说明文语言有哪些特点
4、你认为阅读说明文体应从哪些方面人手
明确:
1、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2、说明方法很多,常见的有:分类别、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列图表等。
3、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简练、平实、生动等。
4、阅读说明文应从下列几个方面人手:明确说明的对象;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找出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
四、带着问题快速阅览全文
思考:
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2、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3、这些特征从整体上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说明的?局部又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说明的?
明确:
⑴ 从首段:苏州园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⑵ 第二段: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⑶ 第二段整体:四个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局部:每一个角落的图画美,门和窗的图案美, 园内建筑的色彩美。
4、文章结尾写什么?有什么特点?
文章结尾告诉人们苏州园林值得介绍的还很多,文中所介绍说明的只是一些方面。结尾留有余地,给人回味无穷。
5、本文采用怎样的结构方式?怎样的说明顺序?
文章采用先总后分式的结构展开。
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
采用由整体到局部,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图画美”作为线索贯穿全篇。
(概括——具体 、整体——局部 、主要——次要)
那么,我们可以思考一下:这是一篇写建筑物的说明文。本文为什么采用逻辑顺序,而不采用空间顺序
明确:
因为本文所介绍的不是苏州园林某个园林的情况,而是苏州所有园林的共同特色。因此它不像一般介绍某个地方的说明文那样,按照游览的路线来进行叙述,而是在高度概括的基础上从全局到局部、从大的显眼的事物到小的不显眼的事物,分项地进行叙述。进而采用了逻辑顺序。
根据对以上问题的思考,我们可以给课文划分层次。
明确: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对苏州园林总的评价。开头总领全文
第二部分(第2—9自然段),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分项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
这部分可分两层。
第一层(第2自然段),总说苏州园林的特点。
第二层(第3—9自然段),分说苏州园林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苏州园林要写的不止这些,引人回味。
二、作为一篇优秀的说明文,作者都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为大家介绍苏州园林的呢?我们结合实例来体会一下说明方法的作用。
1、(在介绍园林中假山池沼的堆叠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时)
举例子:“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作用:增加文章可信度,使文章有血有肉
引用:“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作用: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在介绍亭台轩榭的布局时)
作比较:
(1)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作用:容易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点。
打比方:
“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作用:使要说明的对象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3、(介绍苏州园林注重色彩的搭配美时)
作比较: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4、(在介绍自己对苏州园林的了解程度时)
列数字:“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作用:对说明对象的准确了解,体现语言的准确性。
5、(介绍栽种和修剪树木着zhuo眼在画意时)
摹状貌: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作用:使说明对象形象,明晰。
三、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多样性。
(一)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主要用解说的方法介绍苏州园林,但它并不排斥表达方式的多样性。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文章融说明、记叙、议论于一体,以概括的说明介绍园林,以生动的描述形容景物,以通俗的议论来分析原理,这样,使文章既眉目清楚、生动形象,又耐人寻味,启人兴趣。那么,我们来找出除说明之外其他表达方式的句子,探究其表达效果。
1、记叙:
如“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写出了万木争荣的景象。
如“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描绘了游人观鱼的动人情景。
2、议论:
如“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评价苏州园林在园林艺术中的地位。
如“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评论不讲究对称的美学原理。
如“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评论这样栽种的艺术效果。
(二、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问题1: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是什么意思?
明确:标本,原指供学习、研究时用的动植物、矿物的实物,这里有“范本”的意思。作者选用“标本”一词准确地说明苏州园林的影响和作用。
问题2:“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鉴赏”改为“欣赏”“观赏”可以吗?
明确:不能。鉴赏,指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欣赏,指对艺术品的领略和玩赏。观赏,指观看欣赏。作者选用“鉴赏”一词,明确要求我们对苏州园林不只是观看,玩赏,还要作分析,评价。
问题3:“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是技术”。“艺术”和“技术”能否调换,为什么?删除“仅”字,说“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是技术”行不行?为什么?
明确: 不能。概念层次高下不同,文章重点突出的是前者。“艺术”和“技术”两个词恰当准确地解说了原因。艺术,指能创造美的方式方法;技术,指生产操作方面的技能。苏州园林假山堆叠是一种创造美的劳动,决不是机械的堆叠。
但是去掉仅也不行,因为没有“技术”,也达不到“艺术”。
问题4、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
明确:“隔而未隔,界而未界”的意思是:尽管猛看上去花墙和廊子把景致分开了,但因为墙壁是镂空的,廊子两边无所依傍,所以景致并没有被真正隔开,而只是缓冲了一下视线,使得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览者眼前,而是逐次展开,这样就使游览者在心理上觉得园林中景致繁复,有层次了。
(三)文章的好处要细细体会,真正好的作品经得起咀嚼,这样富有表现力的词句,文章里还有。
1、动词的运用。
如文中第7段说明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用了“栽”“蔓延”“补”几个动词,紧扣“注意图画美”一个“补”字说明了匠师们的细心,善于化单调为多彩。
2、副词的运用。
如“池沼大多引用活水”,“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其中的“大多”、“极少”用得有分寸,既不夸大,又不缩小。
又如“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其中“一切”、“决不”则表示十分肯定的语气,对突出苏州园林的特征有着重要的作用。
3、描写性的词语的运用。
如“重峦叠嶂”写出了假山平地突兀而起,层层叠叠的景象。“高低屈曲”写出了池沼河道的边沿很少有砌得整齐的石岸,总是任其自然的特色。
“俯仰生姿”又写出了高树与低树种植在一起,上下相望的风姿,描绘出对各类树木错落有致的精心安排。
“盘曲嶙峋”形容古老藤萝枝条的弯曲枯干,满眼“珠光宝气”又写出藤萝花的典雅风韵,构成了生意盎然的画面。
总之,苏州园林一百多处,各不相同,各具特色,作者在这篇短文中把苏州园林说得清清楚楚,让读者油然生出“如在图画中”的感觉,这是什么原因呢?刚才我们研究过了,他抓住了苏州园林的特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说明。他的语言平实中蕴涵着生动,富有画意,也和苏州园林一样,很美很美。
学了这篇文章,大家一定都希望再到苏州园林去游览一下,一定会发现以前所没有发现的独特的美。
三、文章多次提到画意,把绘画和园林建筑联系起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或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那我们再找一找,文章中还有哪些蕴含绘画原理的句子。
1.“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2.“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3.“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这是不足取的。”
4.“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5.“……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以上语句中所说的“画”、“图画”,应该是指中国画。第1,3句的议论,是以中国画的审美观为依据的,而第245句作者随手摘取的几幅小景,我们觉得很熟悉,因为他们原是在中国画上常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