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第一章
认识生命现象
复习目标
1.通过自主复习,能够举例说出生物的基本特征。
2.通过回顾相关知识,说出生物圈的概念、范围、作用,以及栖息地的概念、不同类型的影响因素等。
3.通过分析“巴斯德实验”过程,概述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和科学探究的方法。
4.通过回顾显微镜的相关知识,能够识别显微镜的构造和各部件的功能,能使用显微镜去观察玻片标本。
考点一:生物的基本特征
1.生物的种类有哪些?
生物
植物
动物
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
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命现象(举例)
1.新陈代谢(生物最基本的特征)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②生物能进行呼吸 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 ①松鼠摄取食物;
②鲸鱼浮出水面呼吸;
③人体内部分废物随尿液、汗液排出;植物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
2.生物能够生长发育 豌豆幼苗不断长大
3.成熟的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猫养育后代
4.生物具有遗传与变异的现象 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②母狗产仔,各不相同
5.应激性 含羞草受到刺激后合拢叶片
6.生物能够适应环境并能影响环境 ①仙人掌适于生活在干旱的环境
②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的基本特征
1.如何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思考与辨析
生物是指在自然界中具有生命的物体,即是活的。判断的依据是生物的基本特征,而不能根据某一生命现象来判断,如机器人能对人的指令作出相应反应,钟乳石能慢慢长大,汽车可以运动;生物体的一部分,如一片绿叶、要移植的心脏、鲜血中的红细胞和白细胞等,虽具有生命,但不是生物。
新陈代谢和繁殖能力常作为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生物的主要依据。
2.能生长或能运动的物体一定是生物吗?
提示:能够运动或者生长不是生物的基本特征,如植物不能运动,但是属于生物;钟乳石能够长大但不属于生物。
珊瑚是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及珊瑚虫的尸体构成的,所以珊瑚是非生物,而珊瑚虫是生物。
3.珊瑚是生物吗?
1.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碰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种现象反映生物能够( )
A.进行呼吸 B.生长和繁殖
C.新陈代谢 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AlphaGo机器人下棋 B.母鸡带领小鸡吃米
C.葵花朵朵向太阳 D.婴儿听优美的音乐
3.下列谚语或古诗与对应的生命现象不相符的是( )
A.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 “朵朵葵花向太阳”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说明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D.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说明生物能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
D
A
D
达标检测
4.种植在同一片天地内的玉米,其形态结构基本一样,但由于水肥条件的差异而导致玉米有高有矮,这说明生物体( )
A.能对各种刺激作出反应 B.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C.能够生长和发育 D.能够繁殖后代
5.1.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都具备的特征是( )
A.具有细胞核 B.呼吸并消耗氧气
C.繁殖后代 D.能进行反射
6、“落叶知秋”,在我国北方,梧桐树一到立秋就落叶,这体现了生物的哪些基本特征( )
①具有生长现象 ②具有新陈代谢现象 ③具有应激性 ④能适应环境 ⑤能繁殖后代 ⑥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A.①②⑥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B
C
C
(1)
考点二:生物的生活环境
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叫做生物圈,包括地球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2.生物圈的范围是?
以海平面为标准,上下各约10千米的范围内,共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哪些基本条件?
阳光、空气、水分、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等。
①生物圈
1.概念:
1.什么是栖息地?
生物圈内生物生存、居住的场所。如林地、草地、沙滩等。
2.什么决定了各种栖息地有不同特征?
不同的土壤类型、温度、适度等环境因素。
破坏各种生物栖息地的主要因素:全球人口数量剧增,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及不合理利用
3.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
②栖息地
1.下面的生物与其栖息地不相符的是( )
A.鲨鱼一一淡水湖泊 B.灰喜雀一一松林果园
C.企鹅一一南极冰原 D.大熊猫一一一高山竹林
2.地球上,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叫生物圈,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构成生物圈
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上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下层
C.绝大多数生物生活在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千米的范围内
D.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等基本条件
A
达标检测
D
巴斯德实验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订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微生物是肉汤本身产生的,还是从空气中进入的呢?
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源于空气
设置对照实验:
A为对照组;B为实验组
实验变量:
微生物的有无
将没有变质的B烧瓶曲颈打断,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把A、B两个烧瓶内肉汤分别煮沸的目的:
高温灭菌,杀死其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在巴斯德实验中,曲颈瓶的设计妙在何处?
弯曲的瓶颈能使外界空气进入,而空气中的微生物无法进入瓶内的肉汤中。
肉汤变质
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源于空气
考点三:生物学的探究方法
探究成功的关键是?
探究成功的前提是?
探究的基本过程
提出问题
:疑问句,以问号结尾。
作出假设
:陈述观点,句号结尾。
制订计划
设置对照组,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重复实验取平均值:目的是避免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记录实验数据,描述实验现象。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一般与假设一致,或相反。
:交流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改进的建议、新的想法等。
考点三:生物学的探究方法
科学探究注意事项:
1.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区分
不做处理的、已知的或自然状态下的那一组为对照组;作了相应处理的,也就是施加了实验因素的那组为实验组。如探究鱼鳍作用的实验中,用木板和绳子捆住背鳍的为实验组。
2.控制单一变量时,除变量以外,其他的条件必须适宜且相同。如探究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温度条件时,除了温度不同外,实验装置均应放置在有适量的水分及充足的空气环境中。
探究的常用方法
种类 内容 举例
巴斯德实验;
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
摄影机拍摄黑猩猩以观察其行为
测量某班级同学们的身高
调查各班级近视眼的比例;
人口普查
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
通过感官和辅助工具(放大镜、摄影机、显微镜等),在自然状态下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地感知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
利用尺子、秒表、温度计等工具,对确定对象的高度、速度、温度等进行测量,用数据对事物做出量化描述。
为达到设想的目的,制订计划,收集研究对象的相关数据,然后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实地调查是生物学常用的调查法。
实验法
观察法
测量法
调查法
考点三:生物学的探究方法
实验法与观察法区别?
实验法相比:改变了实验对象的自然状态,施加了实验因素的处理)
实际工作中,往往多种探究方法并用。
探究的常用方法
1.用三种不同的培养基(1mL)培养大肠杆菌,培养36小时后获得的结果如下。能说明维生素可以促进大肠杆菌生长的是( )
A. Ⅰ和Ⅱ B. Ⅱ和Ⅲ C. Ⅰ和Ⅲ D. Ⅱ
2.为了解潍县萝卜各个品系以及栽培现状,某研究小组先后到各萝卜主产区,考察种植环境、查阅和收集相关资料、走访相关人员。其主要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
A.实验法 B.调查法 C.观察法 D.测量法
A
培养皿 培养基 培养皿上的菌落数
Ⅰ 琼脂、糖类 35
Ⅱ 琼脂、糖类、维生素 250
Ⅲ 琼脂、维生素 0
达标检测
B
3.某研究员利用四组条件相同的大白鼠,探讨营养物质X和物质Y对大白鼠体重增加量的影响。对大白鼠的实验处理如下表,获取四周内的体重增加量如下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甲、乙对照说明物质X对大白鼠的体重影响不大
B.甲、丙对照说明物质Y对大白鼠的体重影响较大
C.物质Y的成分一定是小分子有机物
D.物质X在四周内会使大白鼠的体重增加超过100g,而物质Y不能
组别 实验处理
甲 提供营养物质X,注射物质Y
乙 提供营养物质X,未注射物质Y
丙 未提供营养物质X,注射物质Y
丁 未提供营养物质X,未注射物质Y
D
4.小王想证明细菌对落叶的分解作用,他设计了对照实验:甲组落叶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落叶暴露在空气中。小红对他的实验方案作出了评价,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两组落叶可以用不同的树叶
B.实验时应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C.甲、乙两组落叶都有细菌,未形成对照关系
D.通过对剩余落叶称量,判断细菌是否分解落叶
达标检测
A
显微镜的结构及功能
目镜:放大物像
镜筒:连接目镜与物镜
转换器:调换物镜
物镜:放大物像
载物台:放置玻片
遮光器:调节光线强弱
反光镜:反射光线
镜座:支持、稳定
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
细准焦螺旋:升降镜筒
镜臂:连接
镜柱:支持
通光孔:光线通过
压片夹:固定玻片
考点四:生物学的探究工具
取拿与安放
1.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
2.把显微镜放在试验台略偏左的地方,镜臂朝向自己,镜座距身前的试验台边缘7厘米作用。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注意事项:禁止单手提显微镜,以防止目镜从镜筒中脱落。
使用显微镜时,左眼观察,右手辅助绘图或记录。
对光
1.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
2.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3.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4.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同时双手转动反光镜,直到出现一个明亮的视野。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注意事项:切勿扳动物镜,以免造成镜头松动。应用手指握住转换器边缘进行转动。
切勿将直射的阳光作为光源;光线过强会使视网膜损伤。
安放装片
1.将带有字符的装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
2.移动装片,使字符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观察
1.从侧面注视物镜,双手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镜头降至接近装片约2毫米处停止,以免压碎装片和损伤镜头。
2.左眼注视目镜,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发现物象为止。必要时,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清晰。
3.缓缓移动装片,注意物象移动的方向。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注意事项: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应做到:先低后高,即先用低倍镜观察,后换高倍镜观察。
粗准焦螺旋用来寻找物象;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清晰。
应先降后升,即观察时先注视物镜使镜筒下降,然后注视目镜使镜筒上升。先粗准焦螺旋后细准焦螺旋。
整理与存放
1、实验结束后,转动粗准焦螺旋提升镜筒,取下装片。
2、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若物镜、目镜被弄湿或弄脏,用擦镜纸轻轻擦拭干净。
3、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偏向两旁,将镜筒降到最低,竖立反光镜。
4、将显微镜放回镜箱中,送回原处。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1、目镜、物镜放大倍数与镜头长短的关系
【规律】
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规律】
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一、显微镜的构造
2、高倍镜和低倍镜下显微镜视野的不同
【规律】
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视野中的五变变:视野变暗、范围变小、细胞数目变少、细胞图像变大、物镜与玻片之间的距离变小。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决定物镜和玻片的距离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物镜与玻片之间的距离
越大
越小
越远
越近
二、显微镜成像的原理
1、显微镜成的是倒像,像的上下、左右和实物都相反
【规律】
显微镜所成的像是放大、倒立的物像,与玻片上的图像相比,呈180°旋转,即将试卷旋转180°,倒过来看到的图像与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像是一致的。
2、显微镜对物象的放大
10x、10X 10x 、40X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a
b
4a
4b
显微镜放大的是物体的长度、宽度或直径,而不是面积
【规律:】
4
三、显微镜下物象移动方向与玻片移动的关系
e
e
由于显微镜所成的像为倒像,所以物像移动的方向与玻片移动方向相反。
【规律】
例题:观察草履虫实验时,发现在视野左下方有一草履虫,正向视野左下方移动,怎样调整玻片,才能防止其移出视野?
显微镜下观察黑藻细胞质流动方向图
显微镜下流动方向
逆时针
实际流动方向
逆时针
呈环形运动的物质在显微镜下流动方向不变
【规律】
三、视野中污物位置的判断
a.转动目镜,污点移动的则污点在目镜上,不动的不在目镜上。
b.移动玻片,污点移动的则污点在玻片上,不动的不在玻片上。
c.不在目镜、玻片上则在物镜上。
【规律】
四、放大倍数与视野内细胞数目变化的关系
10x、10X 10x 、40X
4
8
2
①细胞单行排列
②细胞十字分布
10x、15X 10x、45X
17
3
5
【规律】
除以扩大的倍数
【规律】
横纵单行排列的细胞数分别除以扩大的倍数,和减1
③细胞均匀分布
10x、10X 10x、40X
4
64
4
【规律】
除以扩大的倍数的平方
五、使用高倍物镜的方法——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
1、①→②移动装片,将要观察的物象移动到视野中央。
2、②→③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
3、转动遮光器、由小光圈换成大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
4、③→④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1、当显微镜的物镜是10x时,在视野直径边界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x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
A、2个 B、4个 C、16个 D、24个
2、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物镜换成40×后,在视野中可看检测到的分生细胞数为( )
A、2个 B、4个 C、8个 D、16个
A
B
(5)
达标检测
3.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气孔时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下列实验操作的选择和排序,正确的是( )
①转动细准焦螺旋 ②转动粗准焦螺旋
③转动遮光器,换大光圈 ④转动遮光器,换小光圈
⑤向下方移动装片 ⑥向上方移动装片
⑦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 ⑧转动转换器,换低倍物镜
A、⑤→⑦→③→①
B、⑧→⑤→②→④
C、⑦→⑥→①→③
D、⑥→⑧→④→②
A
(6)
4.下列是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的部分操作,正确的是( )
A.对光时要让反光镜对准直射阳光以获取明亮视野
B.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过程中,应从侧面注视装片
C.观察未经染色处理的口腔上皮细胞应适当调暗视野
D.欲将视野左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C
5.用显微镜镜检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右上方有一细胞。为进一步放大该细胞,首先应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则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 )
A.向右上方 B.向左上方 C.向右下方 D.向左下方
6.若显微镜的视野中的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下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则现实上,黑藻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和细胞质环流的方向分别为( )
A.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下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顺时针
B.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左上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
C.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上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
D.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左下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顺时针
A
B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