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2课《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达标(30分)
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B.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2.下列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东向西)
B.夹岸高山,……互相轩邈(形容词作动词,争向高处和远处)
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息)
D.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动词,奔跑)
3.下列句子属于骈句的一项是( )(2分)
A.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B.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C.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D.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4.下列文学常识及相关解说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三峡》——郦道元——《水经注校证》——写景动静结合,富有情趣
B.《与朱元思书》——吴均——南朝齐文学家——写景、抒情融为一体
C.《记承天寺夜游》——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赏月的欣喜、贬诵的悲凉、人生的感慨
D.《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中宰相”——沉醉山水的愉悦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文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富阳至桐庐之间的山光水色的总体特征。
(2)《与朱元思书》一文中从侧面表现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用对偶句从听觉角度写泉响、鸟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朱元思书》中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凝炼地表现出富春江水疾速奔腾之势。
6.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12分)
(1)一百许里( ) (2)天山共色( )
(3)从流飘荡( ) (4)天下独绝( )
(5)猛浪若奔( ) (6)互相轩邈( )
(7)窥谷忘反( ) (8)负势竞上( )
(9)蝉则千转不穷( ) (10)猿则百叫无绝( )
(11)鸢飞戾天者( ) (12)横柯上蔽( )
二、文言文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语段,完成7-10题。(14分)
【甲】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八日,五鼓尽,解船,过下牢关①。夹江千峰万嶂,有竞起者,有独拔②者,有崩欲压者,有危欲坠者,有横裂者,有直坼③者,有凸者,有洼者,有罅④者,奇怪不可尽状;初冬草木皆青苍不雕,西望重山如阙,江出其间,则所谓下牢溪也。欧阳文忠公有《下牢津》诗云:“入峡江渐曲,转滩山更多。”即此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①下牢关:今湖北宜昌市西北。本文写于陆游从汉江平原行船首次入西陵峡之时。②独拔:孤峰耸立。③坼:裂开。④:缝隙。
7.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1)互相轩邈 邈:______________
(2)泉水激石 激:______________
(3)千峰万嶂 嶂:______________
(4)有危欲坠者 坠:______________
8.下列句子中的“也”字表示的语气不同于例句的一项是( )(2分)
例:则所谓下牢溪也。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贤哉,回也!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莲,花之君子者也。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罅者,奇怪不可尽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两篇文章在写“山”时,运用了相同的修辞手法,却表达了不同的感情。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语段,完成11-14题。(11分)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①多所像类②。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 ”
(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有删改)
【注】 ①形容:形状,形象。②多所像类:有很多类似某种东西。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互相轩邈 邈:高
B.经纶世务者 者:……的人
C.非日中夜半 非:不是
D.其石彩色 彩:色彩
1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统领全文,二、三两段分承“异水”和“奇山”两方面描摹,脉络分明。
B.【乙】文中作者描写了长江三峡中长一百来里的西陵峡的壮观景象。
C.【甲】【乙】两文内容上均写景,但两文的文体却不相同:一文为“书”,一文为“记”。
D.【甲】【乙】两文都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分别通过描摹富春江、长江两岸的峡谷景观,寄托了作者纵情山水的高雅志趣。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甲】【乙】两文都属于写景美文,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烘托,请从【乙】文中找出侧面烘托的句子加以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语段,完成15-18题。(17分)
【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①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②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春③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有删节)
注:①罗纨(wán):丝织品。②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③夕春:夕阳。
15.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______________ (2)泉水激石,泠泠作响______________
(3)梅花为寒所勒______________ (4)山岚设色之妙______________
16.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B.猿则百叫无绝 月景尤为清绝
C.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皆在朝日始出
D.梅花为寒所勒 歌吹为风
17.用“/”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断三处。(3分)
今 岁 春 雪 甚 盛 梅 花 为 寒 所 勒 与 杏 桃 相 次 开 发 尤 为 奇 观。
18.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甲、乙描写的对象各不相同,但是两位作者却都流露出相似的思想感情。请从对待风景和对待世俗社会两个角度写出作者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0-23题。(14分)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①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②,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③。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④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⑤,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⑥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⑦尘念,此际暂生。
(选自白居易《与元微之书》,有删改)
【注】①东西二林:指庐山的东林寺和西林寺。②墙援:篱笆墙。③动弥旬日:常常住满十天。④泰:安适。⑤忧望:挂念,盼望。⑥微之:元稹,字微之,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好友。⑦瞥然:形容时间短暂。
20.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猿则百叫无绝 绝:_____________ (2)鸢飞戾天者 戾:_____________
(3)修竹千余竿 修:_____________ (4)去我万里 去:_____________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抵若是,不能殚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甲】【乙】两文都有最能概括所描写的山水之景共同特点的语句,【甲】文语句是_______
_______;【乙】文语句是______________。(2分)
23.【甲】【乙】两文都是情景交融的美文,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具体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语段,完成24-27题。(14分)
【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山距城西南水行三十里。至则舍舟就舆,经平林浅坞间,道傍竹石蒙翳①,有泉伏不见,作泠泠琴筑声。予欣然停舆②听,久之而去。山多怪石若卧若立若搏若噬,不可名状。复有泉出乱石间,曰白云泉,线脉索络,下坠于沼,举瓢酌尝,味极甘冷。泉上有亭,名与泉同。草木秀润,可荫可息。过此,则峰回磴盘③,十步一折,委曲而上,至于龙门。又其上有石屋二:大可坐十人,小可坐六七人,皆石穴,空洞,广石覆之如屋。既入,则凛然若将压者,遂相引以去。至此,盖始及山之半矣。
﹣﹣节选自高启《游天平山记》
[注]①蒙翳:遮蔽。②與:借指车。③磴盘:石磴盘曲。
2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4分)
①互相轩邈( ) ②蝉则千转不穷( )
③不可名状( ) ④遂相引以去( )
25.请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断两处。(2分)
山 多 怪 石 若 卧 若 立 若 博 若 噬
26.将文中划横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急鸿甚箭,猛浪若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至此,盖始及山之半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请从甲、乙文中各摘录一句能体现山川美的相对完整的句子,并谈谈此景美在何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2课《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一、基础达标(30分)
1.C
2.D(解析:动词作名词,奔马)
3.D
4.B
5.
(1)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2)游鱼细石 直视无碍
(3)泉水激石 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 嘤嘤成韵
(4)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
6.(1)上下,左右;(2)同样,一样;(3)随着;(4)绝妙;(5)飞奔的马;(6)往高处伸展;向远处延伸;(7)看到 同“返”返回;(8)凭依 向上;(9)通“啭”,鸟鸣声;尽; (10)停止(消失);(11)至(12)树木的枝干
二、文言文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语段,完成7-10题。(14分)
7.(1)远。此处活用动动词,意思是向远处伸展。(2)冲击,撞击。(3)高而险峻的山峰。(4)落、掉下。
8.C;【解析】A、B、D三项中的“也”和例句中的“也”都表示判断。C项,“也”表示陈述。
9.(1)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
(2)有产生缝隙的,(山峰的)奇形怪状描述不完。
10.结合甲中的“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和乙中的“有竞起者,有独拔者”,可见两文都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甲文“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意思是“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会平静下来。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表现出作者鄙视功名利禄、想要归隐的情怀;
而乙文“欧阳文忠公有《下牢津》诗云:‘入峡江渐曲,转滩山更多。’即此也”,意思是“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有《下牢津》的诗说:‘入峡江渐曲,转滩山更多。’说的就是这里”,表现出作者由平原初次见到崇山峻岭时的惊叹,对自然力量的崇敬。
【乙译文】八号这一天,五鼓过后,(我)解开船只,过下牢关。江两岸千山万壑,有群峰竞起的,有孤峰耸立的,有崩裂欲压的,有高危将要坠落的,有横向裂开的,有竖向裂开的,有凸起的,有低陷的,有产生缝隙的,(山峰的)奇形怪状描述不完。初冬草木都苍翠不衰。向西看去重叠的山峰像门,江水从山间出来,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下牢溪。欧阳文忠公有《下牢津》的诗说:“入峡江渐曲,转滩山更多。”说的就是这里。
(二)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语段,完成11-14题。(11分)
11.A 12.D
13.(1)那些像老鹰飞到天上那样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会平息名利之心。
(2)猿猴鸣叫的声音非常清厉凄婉,山谷间传来回声,清越不绝。
14.“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从侧面烘托出山之高;“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从侧面烘托出三峡的清寒幽静。
(三)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语段,完成15-18题。(17分)
15.奔:飞奔的马。 作:发出。 勒:约束,阻止。 设:着,涂。
16.C
17.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18.①(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②这种快乐(只能)留下来给山中的僧人和游览的客人享受,怎么能够对那些庸俗的人说呢?
19.寄情山水、热爱山水,欣赏大自然之美,洗掉内心的尘垢,保持一份内心的清净和独立的人格、情操;但又流露出一种避世、避俗的心态。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0-23题。(14分)
20.(1)停止、消失 (2)至、到达 (3)长长的 (4)距离(每空1分)
21.(1)湍急的流水比箭还快,凶猛的波浪像飞奔的马。(2分)
(2)大致像这样,不能详尽记述。(2分)
22.甲文:天下独绝 乙文:胜绝第一
23.甲文:表达了作者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和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乙文:表达了作者对挚友微之的怀念和知足常乐、随遇而安的旷达之情(2分,甲、乙各答出一点即可,意近即可)。
[乙文参考译文]
我去年秋天开始游庐山,到东林寺、西林寺之间的香炉峰下,看见飞云、流水、清泉、怪石,美景绝妙第一,喜爱得不忍离去,于是建造草堂一座。前有十几株高大的松树,千余根修长的竹子。青色的藤萝围成篱笆墙,洁白的石块铺成桥面。流水环绕在茅舍之下,飞泉洒落在屋檐之间,红色的石榴,白色的莲花,分别生长在石阶下和水池中。大致像这样,不能详尽记述。每次我独自一人前去,常常住满十天。一生爱好的东西,全在这里。不仅忘记了回家,简直可以在此度过一生。这是第三件安适的事。想到您很久没有得到我的信,一定更加挂念,现因此记下这三件安适的事先来呈报,其余的事,我一条一条地写在后面吧。
微之啊微之!写这封信的夜晚,(我)正坐在草堂中对着山的窗下,随手拿笔,随意乱写。写好信封的时候,不知不觉天快亮了。我抬头只见一两个山寺中的僧人,有的坐着,有的睡着。又听到山上谷中传来猿猴的哀号和禽鸟的鸣叫。平生的老朋友,距离我万里之遥,一时间世俗的思念之情,此时突然产生。
(五)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语段,完成24-27题。(14分)
24.①向远处伸展、生长;②通“啭”,鸟鸣、蝉鸣;③说,说出;④于是,就。
25.山多怪石/若卧若立/若博若噬。解析:可根据句意进行断句。这句话的意思是:山上有很多怪石,有的像躺着有的像站着,有的像要抓人有的像要咬人。因此断句为:山多怪石/若卧若立/若博若噬
26.①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水浪好像飞奔的马。
②到这里,大概才爬到山的一半呢。
27.①从甲文摘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这句运用水中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都清晰可见,侧面烘托,描写出富春江水清澈;②从乙文摘录“有泉伏不见,作泠泠琴筑声”,这句运用拟声词、听觉描写,写出天平山泉水清越,山谷幽静之美。
【参考译文】天平山距离城西南从水路走有三十里。我们到了后就弃船坐车,经过平旷的树林和山坞,路边有竹石遮蔽,有泉水藏而不见,只听见类似琴筑发出的清越的声音。我高兴地停下车听,很久还不愿离去。山上有很多怪石,有的像躺着有的像站着,有的像要抓人有的像要咬人,无法一一形容描绘。又有泉水从乱石间冒出,叫白云泉,泉水细如线,如脉,向下流坠入水潭中,用瓢舀来尝尝,那味道极是甘甜清冽。泉水上有个亭子,亭的名字与泉水相同。泉边草木秀丽润泽,遮盖成荫可供休憩。过了这里,则峰回路转,登山的石道盘绕,十步一折,蜿蜒曲折而上,一直到龙门。山崖上有两间石屋:大的可坐十人,小的可坐六七人,都是空旷的石洞穴,有大石覆盖在上面使得石洞像个屋子一样。进入石洞,寒冷森然好像会被压在里面一样,于是互相招呼牵引着离开了。到这里,大概才到山的一半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