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6 诗词五首 分层作业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结庐”两句一叙一转,写出了一种闹中取静的闲适之美。
B.“采菊”两句属妙手偶得之笔,可谓浑然天成,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C.最后两句是对全诗的总结,表明了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
D.这是一首形象鲜明,境界悠远,又蕴含着某种人生之理的哲理诗。
2.下面对《春望》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首联写沦陷了的长安的悲惨景象,表达作者对祖国国都的哀悼。
B.颔联运用比喻的修辞,以乐景写哀情,借花鸟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
C.颈联中作者用“抵万金”形容家书珍贵,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D.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
3.对《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渲染战前敌军压境,“我”军英勇应战的危急、紧张气氛。
B.“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写出了惨烈悲壮的战地景象;秋色中,号角声震天动地;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
C.“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敌军半夜突袭“我”军,已到易水,此时天寒霜降,“我”军红旗半卷,战士无力击鼓,斗志难振。
D.“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引用典故,表达了将士们奋战沙场、报效朝廷的决心。
4.下面对《赤壁》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A.“折戟沉沙铁未销”一句中,“铁未销”暗寓着岁月流逝而物存人非之慨。
B.“东风”暗指周瑜借东风火烧赤壁一事,表达对周瑜的历史功绩的艳慕之情。
C.“铜雀春深锁二乔”以两名女子可能的命运来暗指曹、孙双方的“势”与“运”,以小见大。
D.诗人借对三国史事的遐想,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
5.下面对李清照的《渔家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A.开篇写梦中所见的景象,接着写词人在梦中穿过云涛、晓雾、星河,来到天帝居住的宫殿,与天帝对话。
B.“殷勤问我归何处”,天帝问“归”,随后词人嗟叹,却道诗文何用,看似答非所问,实则意脉承接连贯。
C.下片中一个“嗟”字生动地写出了词人对日暮途远的叹息;一个“谩”字流露出词人对现实的赞美。
D.这首词借助奇妙的想象,通过与天帝的一问一答,抒发了词人对沧桑流离人生的感叹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字词书写
6.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结庐(_____) 燕脂(_____) 车马喧(_____) 提携(_____)
折戟(_____) 不胜簪(_____) 殷勤(_____) 谩(_____)
三、填空题
7.完成思维导图
四、情景默写
8.默写
(1)《春望》一诗中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生,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望》中,表现诗人感时伤别,运用拟人手法抒发伤感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望》中,写战火不断,家书珍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望》中,写诗人忧国思家,心情沉重,以致头发稀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理解性默写填空。陶渊明《饮酒(其五)》
(1)诗中蕴含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的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写出无意得之、悠然忘我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陶渊明《饮酒(其五)》中表达自己悠然心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理解性默写填空。李贺《雁门太守行》。
(1)易水鼓寒,李贺雁门抒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描写危急的形势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描写阴寒凄惨的战地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颇具悲壮苍凉之感。
11.理解性默写填空 杜牧《赤壁》
(1)诗中起铺垫作用,将历史遗迹带到现实之中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赤壁》中强调天时重于人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默写
(1)《渔家傲》一词中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并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以及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清照的《渔家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词人决心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乐观地寻求理想与愿望。
第二部分 语言、综合素质
五、综合性学习
某班拟开展以“漫步古诗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3.班委会准备将教材中出现过的诗句分类编辑,下列诗句不宜放在“思乡”主题类的一句是( )
A.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C.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E.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4.班上还举行了“古诗词诵读比赛”,下面是宣传委员在比赛结束后写的一则新闻,请你为其拟写一个标题。
______________
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神奇魅力,我班于4月21至23日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古诗词诵读比赛。本次比赛设置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出5名获奖者。这次诵读比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古典讲词的丰富,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第三部分 阅读能力
六、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绝句,完成下面小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5.诗词前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1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隐含了作者哪些意思
17.阅读诗歌,完成下面的问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改为“望”字?为什么?
阅读下面李清照的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武陵春①
风住尘香②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③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④春尚好,也拟⑤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⑥,载不动许多愁。
【注释】①武陵春:词牌名。②风住尘香:风停了,尘土里带有落花的香气。③物是人非:景物依旧,人事已变。这里暗指丈夫已去世。④双溪:浙江武义、东阳两江水流至金华,并入婺江,两水合流处叫双溪,是当时的风景区。⑤拟:打算。⑥舴艋(zé měng)舟:一种形似蚱蜢的小船。
18.《渔家傲》中“九万里风鹏正举”借用《庄子·逍遥游》中大鹏的形象,希望自己也能像大鹏一样高飞远走,反映了词人对现实的厌弃和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也展示了自己的理想抱负。
19.《武陵春》中词人化虚为实,描写“愁思”时是哪一句?
20.这两首词均为作者南渡后的作品,都表达了悲伤苦闷的情感,但又各有侧重。请说说二者表达情感的不同之处分别是什么。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回答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①辞凤阙②,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①牙璋:古代发兵所用的兵符。这里指奉命出征的将帅。②凤阙:汉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以凤阙指皇宫。
21.两首诗在题材上同属于_____,前诗“临易水”引用的是_____的典故。
22.两首诗展现的战地图景声色俱备,请根据要求将表格补充完整。
赏色彩之美 析手法之妙
《雁门太守行》 (1) 夸张,写出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形势危急
《从军行》 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黯然失色,烘托环境恶劣 (2)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3.展开想象,描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所展示的画面。
24.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第四部分 作文素养
七、作文
25.作文小练笔
《饮酒(其五)》表现了隐居生活的情趣,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你是否到过农村?写一写你所喜爱的农村美景。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C.有误,“最后两句是对全诗的总结,表明了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说法错误。陶渊明的“欲辩已忘言”表明一种与大自然浑然相融的醉意,而且还有这样的两层含意:一层是当他欲说出这诗境中感悟的“真意”时,却发现根本无法言说,寻找不到用以来表达的语言;另一层则稍隐些,就是说他既已得到了其中的“真意”,实际上已无须言说;
故选C。
2.B
【详解】本题考查诗文鉴赏。
B.“颔联运用比喻的修辞”“借花鸟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有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意思是: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春天的花儿原本娇艳明媚,香气迷人;春天的鸟儿应该欢呼雀跃,唱着委婉悦耳的歌声,给人以愉悦。“感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杜甫以乐景表现哀情,并赋予更深厚的情感,获得更为浓郁的艺术效果。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故选B。
3.C
【详解】考查诗歌赏析。
C.“半卷红旗临易水”,“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接着描写苦战的场面驰援部队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这两句通过自然条件的不利暗示出战争形势的严峻。但是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并非“‘我’军红旗半卷,战士无力击鼓,斗志难振”;
故选C。
4.B
【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B.“表达对周瑜历史功绩的羡慕之情”理解有误,应该是抒发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故选B。
5.C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赏析。
C.“学诗谩有惊人句”意思是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谩”字,流露出词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生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
故选C。
6. lú yān xuān xié jǐ zān yīn màn
【详解】15.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中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殷yīn。
7.
【详解】《饮酒(其五)》
前两空:“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起首作者言自己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为何处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烦恼?因为“心远地自偏”,只要内心能远远地摆脱世俗的束缚,那么即使处于喧闹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故“而无车马喧”写出了生活的宁静;“心远地自偏”则写出了“生活的恬淡”。
后两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四句,诗人联想到自己南山的归隐,表达的是对自然的热爱;从中悟出了返朴归真的哲理:飞鸟朝去夕回,山林乃其归宿;自己屡次离家出仕,最后还得回归田园,田园也为己之归宿。感悟到生活的真谛。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篇一开头便描写了春望所见“国都破”而“草木深”: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这联通过“花溅泪”“鸟惊心”等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想到: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家书抵万金”,“烽火连”可“家书少”这里面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连月,家书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自离家以来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为稀疏,用手搔发,顿觉稀少短浅,简直连发簪也插不住了。“白发稀”“不胜簪”表现出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情感。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意为:敌军似乌云压进,危城似乎要被摧垮;阳光照射在鱼鳞一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彻天空;塞上泥土犹如胭脂凝成,夜色中浓艳得如紫色。
可见,战争发生的季节是秋天;具体时间从“向日”“夜紫”“霜重”可知,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非常激烈;地点是“塞上”,再联系“半卷红旗临易水”可知,还有“易水”。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意为: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近易水;凝重的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故“黑云压城”写出敌人进犯,“甲光向日”写出守城将士的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半卷红旗”则写出黑夜行军偷袭。三个词写出了战争的经过。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诗人引用“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黄金台,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和感受。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前两句,从“戟未销”“认前朝”可知,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小诗的后两句是说,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果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两句议论,写出假想中曹军胜利,孙、刘失败之后的局面。通过“非风便”则“史将淆”这一感慨,表达出借古讽今,警策世人的目的。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词一开头,写天、云、雾、星河、千帆,景象等极其壮丽的景象,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而“转”、“舞”两字,则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
“星河欲转 ”,是写词人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在转动一般。“千帆舞”,则写海上刮起了大风,无数的舟船在风浪中飞舞前进。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意境雄奇瑰丽,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
“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梦魂仿佛回到了天庭,天帝殷切地问我:你打算到何处去?词人在如梦似幻的海上航行,一缕梦魂升入天国,见到慈祥的天帝。词人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塑造了态度温和、关心人民疾苦的天帝,以此表达自己美好的理想。
8.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详解】理解型默写题一般都在题干中给出明确要求,这种题目是对平时阅读背诵能力的巧妙检测。理解型默写题比直接型默写题难度要稍大一些,但答案一般具有唯一性。学生不仅要识记默写的内容,还要对课文有较好的感知能力,要在对原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上根据题干要求作答。通常情况下,只要熟悉原文,理解其含意和作用,就不难写出对应的内容。注意“溅、恨、烽、抵、搔、簪”字的书写。
9.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详解】本题中“庐”“喧”“尔”“悠”“篱”等是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
10.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详解】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的“君、提携、摧、金鳞、角声、燕脂、凝、旗、临、易水”等字词容易写错。
11.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戟、销、铜雀”等字词的正确书写。
12.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嗟、谩、蓬”等字词容易写错。
13.C 14.古诗词诵读比赛圆满结束
【解析】13.本题考查诗句主题。C.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故C并非思乡主题,选C。
14.本题考查新闻知识的。1)新闻的标题作用是概括新闻主要内容,故拟写标题时体现这一点。2)可以采用“什么人+事件或什么(事、物)+怎么样”的格式。3)注意简洁确切醒目。
材料内容分析:是叙事性材料,交代了古诗词诵读比赛的目的、时间、主题、流程。
示例:“经典诵读”主题古诗词诵读比赛圆满落幕。
15.诗词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或:前两句写兴感之由)。 16.①机遇很重要。当年赤壁之战,如果没有强劲的东风帮忙,周瑜是不可能打败强大的曹操的。②作者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③作者借二乔的遭遇,巧妙地对统治者穷奢极欲、不恤国事进行了批判。
【解析】15.本题考查对诗句的作用的理解。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的意思是: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这两句描写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这样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16.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意思是: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借用典故,通过大乔、小乔这两个具有特殊身份的女子的命运来表达设想中东吴败亡的结局,可谓以小见大,写出了赤壁之战对于东吴的重要性。
诗句提及“东风”,从反面描摹“东风”的重要的地位: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那么,胜败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诗句蕴含了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同时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
诗中提及“铜雀”,即曹操骄奢淫乐之所,蓄姬妾歌姬于其中。不禁让人联想到曹操风流的一面。又言“春深”更加深了风流韵味,最后再用一个“锁”字,进一步突显其金屋藏娇之意,所以此处作者也借此对统治者骄奢淫逸、不理国事进行了批判。
17.不能。“见”字写出了诗人无意得之、悠然忘我的心境,与全诗营造的闲远散淡的氛围是一致的;而“望”是有意为之,破坏了诗歌自然而然的意境。
【详解】考查赏析诗歌的炼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思是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一个“见”字,表现了南山映入眼底的情景,点明这是作者无意所见,而不是有意所为。作者闲居田园,采菊买酒,无意间抬头,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底。“见”字表现了作者无意而为,悠然忘我的心境,与全诗恬淡自然,悠然自适的氛围相契合。“望”是一个有意的,有目的的动作,与全诗意境不相合。
18.对美好境界的追求(意思对即可) 19.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20.《渔家傲》表现了不为苦难所磨灭的追求与向往;《武陵春》表达了孤独寂寞的心情。
【解析】18.本题考查诗句理解。
《渔家傲》中“九万里风鹏正举”意思是: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结合上阙,天帝“殷勤问我归何处”,可知这里,词人给予了回答;结合下文“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可知,她梦想的地方是蓬莱、方丈、赢洲三座仙人居住的山。词人化用《庄子·逍遥游》中的句子,说“九万里风鹏正举”,要像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离开这让人伤痛的现实社会,因此,词人叫到“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风,你不要停止,把“我”轻快的小舟吹到仙山去,让“我”在那里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在这一问一答之中,词人通过“天帝”和“三山”这两个形象,将自己美好的梦想表达了出来,渴望有好的帝王和好的居所,渴望有人的关心和社会的温暖,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
1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题干“《武陵春》”“化虚为实”和“描写‘愁思’”的提示,找到“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唉,我真担心啊,双溪那叶单薄的小船,怕是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忧愁啊)可得答案。
20.本题考查感情理解。
《渔家傲》是一首记梦词,形象奇幻,意境缥缈,富有浓郁的浪漫气息。上片末二句是写天帝的问话,过片二句是写词人的对答。从上片的意思来看,是由于她感到“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就是说,尽管她有才华,有理想,有抱负,但在现实社会中根本得不到实现和施展,找不到出路,才促使她这样想的。可见她的梦想仙境,正是她对黑暗现实不满的表现。她要回到那没有离乱,没有悲伤,没有孤凄和痛苦的仙境去,正是反映出人间存在着战乱、杀戮、欺诈、孤独、寂寞的现实。下片把读者带到仙境中去,饱览丰富多姿的云涛;大鹏展翅万里的浩大境界,以及那轻舟乘风吹向三山的美景,使人为之神往。此人把各种神话传说和典故,用来书写自己追求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心愿,从而构成了这首具有浪漫情调而又气魄宏伟的豪放词。这种借神仙境界来表达自己胸怀的浪漫主义作品,在李词中是极为罕见的。
《武陵春》上片极言眼前暮春景物的不堪入目和心情的凄苦之极;下片则进一步表现其悲愁之深重,并以舴艋舟载不动愁的新颖艺术手法来表达悲愁之多。全词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和对故国故人的忧思,写得新颖奇巧,深沉哀婉,自然贴切,丝毫无矫揉造作之嫌,饶有特色。此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一的才女形象。
21. 边塞诗 荆轲刺秦王 22.(1)黑云,渲染氛围,展现出大敌当前的形势,形势紧急。
(2)颈联用了烘托手法和视听结合的描写手法,表现了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
【解析】21.此题考查文学常识。
《雁门太守行》是唐代诗人李贺运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从军行》是唐代诗人杨炯的诗作。此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从两首诗题目中的“行”字,可知都属于歌行体;题材上,都写边境战斗情形,属于边塞诗;
《雁门太守行中》的“临易水”用了《史记·刺客列传》荆轲刺秦王的典故。描写的是荆轲刺秦王之前,燕太子丹在易水河边送别荆轲,太子丹和宾客以及荆轲的几个朋友,全体穿戴起白衣白帽来送行到易水旁边。
22.此题考查诗歌赏析。
(1)根据题干“析手法之妙”中“夸张,写出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形势危急”的提示,赏色彩之美应分析《雁门太守行》开头两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着意于气氛的渲染,给读者勾勒了这场战争紧张的形势。首句用“黑云”作为比喻,写敌人来势凶猛,渲染出大敌当前,形势紧急的紧张氛围;第二句写我方军容整肃,军威雄伟,有临危不惊之气概。这两句的画面描绘得栩栩如生,形象感人:黑云翻滚之下,凶猛的敌军向我孤城扑来,大有城倾郭摧之势;然而,我方将士泰然不惧,整装披甲;在日光照射下,金甲闪金光,气宇轩昂,正准备出击。诗的一开始色彩鲜明,用黑云表现了形势危急,又用金甲表现了我军将士的英雄气概。
(2)根据题干“赏色彩之美”中“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黯然失色,烘托环境恶劣”的提示,析手法之妙应分析《从军行》中“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一联,这两句写战斗,但是诗人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杼,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由此可知,在写法上运用了烘托和视听结合的手法,描绘了大雪弥漫,风鼓交织的悲壮激烈的战争场面。
23.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林木荒芜。 24.示例一:触景生情,诗人感时伤怀,思念家人,面对鸟语花香的美丽春景,反而更觉伤心,以至于流下眼泪,心中惊悸。
示例二:移情于物,诗人感于战败的时局,苦于家人的离散,内心愁苦,看到的花、鸟似乎有了人的情绪,在落泪、心惊,这是作者将自己的情绪投射到外物上,来表达感时伤世的感情。
【解析】23.本题考查诗歌画面描绘。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意思是:国都遭侵但山河依旧,长安城里的杂草和树木茂盛地疯长。据此理解并描绘画面。
示例:山河依旧,但是国都沦陷,乱草丛生,林木荒芜,城池尤显残破。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狼藉,悲哀之情充斥着内心。
24.本题考查诗句鉴赏。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意思是: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天已至,鲜花盛开,禽鸟鸣啼,是乐景;而写出“国破时”的感受,“恨别”时忧愁,是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人内心痛苦,遇到乐景,反而引发更多的痛苦。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这联通过景物描写,触景生情,移情于物,具体描绘了花鸟因国家的战乱、国事的艰难都为之落泪和惊心,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因时伤怀的忧愁,更突出地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25.示例:春天是乡下最美丽的季节。各种花儿含苞待放,像一个个羞涩的小姑娘;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好奇地望着这个多彩的世界;树木抽出了嫩绿的枝条。农民伯伯赶着黄牛在耕田。黄牛身后跟着许多八哥和白鹭,它们有的低飞,有的跳跃着捉小虫。小鸭子也来凑热闹,在水中游来游去,嬉戏着。
【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篇写的练笔,可以根据自己所熟悉的内容来写,在描写时要注意: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文学描写的主要对象是人,包括人的生活情景,人的思想感情。世界上,除了人,就是物(人其实也是一种物)。物,包括景物、器物、建筑物等等,这些统称为景物。所以文学描写的对象,其实就是两个方面:人物与景物。至于细节描写、细部描写、场面描写等,都是从不同角度展开的人物描写与景物描写。在描写景物时要注意突出景物的“美”,在描写景物时,要注意从多角度、多层次地对所写内容加以描绘。语言要尽可能优美。
点睛: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在进行景物描写时,要注意描写的顺序,描写的角度,要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对景物加以描绘,同时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来描写。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