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 分层作业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美国记者埃德加 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2.下面是《红星照耀中国》中有关三位红军领袖的评价,不匹配的一项是( )
A.朱德——他是坚忍不拔精神的化身,是新旧历史间的桥梁。
B.周恩来——他的自傲和热烈,虽不免有点朴野之感,可是他十分诚恳。
C.彭德怀———他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又能吃苦耐劳,是个很活泼的人。
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文尔雅的口气向我打招呼:“哈喽,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
下列各项中,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选文出自_________的著作《_________》,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埃德加·斯诺 红星照耀中国 周恩来的肖像描写及他温和的性格、儒雅的风度
B.埃德加·斯诺 红星照耀中国 毛泽东的肖像描写及他温和的性格、儒雅的风度
C.王树增 长征 周恩来的肖像描写及他温和的性格、儒雅的风度
D.王树增 长征 毛泽东的肖像描写及他温和的性格、儒雅的风度
4.毛泽东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结束的。”“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以下说法不符合相关史实的是( )
A.红军长征是历史上的壮举。
B.长征的胜利,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C.红军长征过程中宣传了革命的思想。
D.长征的胜利,意味着中国民主革命取得了成功。
5.《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是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录了作者斯诺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斯诺可能报道了( )
A.工农红军在会宁会师 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台儿庄战役胜利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6.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
B.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C.本书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斗争业绩。
D.本书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百科全书”。
7.关于《红星照耀中国》,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当时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西行漫记》。
B.《红星照耀中国》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成功地采访了众多共产党的领袖和红军将领。
C.《红星照耀中国》作者埃德加·斯诺是法国的一名记者。他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体现了他作为一个新闻人实事求是的职业精神。
D.《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作者陕北之行的经历为线索,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
8.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该作品向世界真实报道了当时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B.书中记录了作者通过封锁进入苏区,在当时红区的首都保安采访,去红军前线采访,然后回保安,最后返回白区的全过程。
C.该书一共12篇,其中比较集中地记述毛泽东事迹的是《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D.斯诺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和作家丰富的想象力完成了《西行漫记》这一划时代的军事题材小说创作。
9.下面是名著中对四位红军领袖的评价,哪项匹配不当( )
A.朱德——他是坚忍不拔精神的化身,是新旧历史间的桥梁。
B.周恩来——他的自傲和热烈,虽不免有点朴野之感,可是他是十分的诚恳。
C.彭德怀——他是一个活泼的、喜欢发笑的人,是一个大的滑稽家。
D.毛泽东——他是农民出身的知识分子,精通中国旧学、有成就的学者,颇有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认真研究哲学的人,有相当深邃感情的人。
10.下列对名著《红星照耀中国》有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B.一九三七年十月,《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在伦敦出版。当时作者正在被日控制的上海,想要在国内公开出版是不可能的。但在中共地下组织的的帮助下,将书名改为《西行漫记》作为掩护出版。
C.《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军精神包括: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
D.《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斯诺对贺龙的印象:乐观、豁达、勇敢、大公无私,他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他为这件战利品而孩子气的得意,表现了率真的个性。
二、填空题
11.《红星照耀中国》中有一段人物描写:“他貌不惊人——一个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的人,眼睛很大,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这里的“他”是:_________。
12.1936年,美国记者______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材料,写成《红星照耀中国》,当时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______》。
三、基础知识综合
13.旅行攻略二:探寻名著中的红色中国。
来到中国革命圣地延安,景点正在开展“欣赏红色经典,分享阅读感悟”的主题活动。其中一位游客分享了《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两段精彩文字,请你阅读,完成相关任务。
他看起来像个林肯式的人物,身材比一般的中国人要高,背有点驼,体态偏瘦,留着又长又浓密的黑发,一双大眼睛,目光如jù,高鼻梁,颧骨饱满。这是一张非常有智慧的知识分子的面容。他走在街上,一边走,一边同两个青年农民说话,认真地比着手势。我起初没认出他,直到别人提醒,我才知道虽然南京方面悬赏二十五万元抓捕他,但他却自在地和其他人一道走在街上。
他精通中国古典文学,博览群书,在哲学和历史方面造诣很深,他擅长演讲,记忆力超常,且专心致志。他的写作功底深厚,虽然毫不在意生活琐事和外形,但是对于工作却事无具细,精益求精。他有着无穷的精力,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造诣_______
目光如jù _____
(2)选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_”。
(3)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与“颧骨饱满”相同的是( )
A.博览群书 B.擅长演讲 C.专心致志 D.功底深厚
(4)文段中的“他”指的是 ________ (写人名)。选段体现了“他”哪些性格特征?(至少写两点)
(5)分享阅读感悟环节,主持人邀请你发言。请你用一句话分享你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感悟,并用这本书中的相关内容对你的感悟进行简单阐释。
第二部分 语言、综合素质
四、综合性学习
14.某校八年级开展“重走长征路,追寻红色足迹”主题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1)任务一:下列诗歌中与长征无关的一项是( )
A.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D.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2)任务二:下图书法作品的内容是毛主席《七律·长征》中的诗句,请把它抄写在横线上,并加上标点。
(3)任务三:阅读下面从《红星照耀中国》中摘录的文字,在表格画横线处完成做笔记任务。
摘录 笔记
摘录一: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于是在报名的人中最后选了三十个人。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红军机枪向敌军碉堡开火,子弹都飞迸在桥头堡上。敌军也以机枪回报,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地向他们慢慢爬行前进的红军射击。 摘录二: 突然,他们在南岸的同志们开始兴高采烈地高呼:“红军万岁!革命万岁!大渡河三十英雄万岁!”原来白军已经仓皇后撤! 提要(概括内容要点):红军长征经过大渡河时,30名战士临危受命,冒着枪林弹雨,踩着铁链夺下泸定桥。心得:________
(4)任务四:2019年3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国事访问期间表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随即这句话刷屏朋友圈,大家纷纷为这种“家国情怀”点赞。请结合《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一个具体人物及其事迹,分析革命先辈是如何用自己的切实行动诠释这句话的。
第三部分 阅读能力
五、现代文阅读
朱德:开国元勋、质朴元帅
【甲】
①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②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节选自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乙】
①在南方的这些年月里,朱德指挥全军打了几百次小仗,几十次大仗,经历了敌人的五次大围剿,最后一次,他面对的敌人,重炮、飞机和机械化部队估计超过他八九倍,资源超过他许多倍。就战术的独创性、部队的机动性和作战的多样性而言,他再三证明自己胜过派来打他的任何一个将领,建立了不可轻侮的战斗力。
②从军事战略和战术上处理一支大军撤退来说,中国没有见到过任何可与朱德统率长征的杰出领导相比的情况。他的军队在西藏的冰天雪地中,经受了整整一个严冬的围困和艰难,除了牦牛肉外没有别的吃的,仍能保持万众一心,这必须归因于领导人物的个人魅力,还有为事业英勇牺牲的忠贞不贰精神的罕见人品。
③难怪中国民间流传他有各种神奇的本领:能够看到百里以外,能够上天飞行,精通道教法术,诸如在敌人面前呼风唤雨。迷信的人相信他刀枪不入——不是无数的枪炮弹药都没有能打死他吗?也有人说他有死而复活的能力——国民党不是一再宣布他已死亡,还详详细细地描述了他死去的情况吗?在中国,有的把他看成是危险的威胁,有的把他看成是希望的明星。
④但是大家都告诉我,朱德貌不惊人——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非常和蔼,身材不高,但很结实。
⑤朱德爱护部下是天下闻名的。自担任全军统帅以后,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他早期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另一个冬天则以牦牛肉当饭,从不叫苦,很少生病。他们说,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一起打球。他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打个“不厌”,军队里任何一个战士都可以直接向总司令告状。朱德向弟兄们讲话往往脱下他的帽子。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步行,似乎不知疲倦。
⑥“我认为他的基本特点就是天性极端温和,”当别人请他的妻子康克清谈一谈时,她说道:“其次,他对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负责。第三,他喜欢跟战士打成一片,经常和他们谈话。”
⑦“朱德对弟兄们说话非常朴实,他们都能听得懂。要是他不十分忙,就帮助农民们种庄稼。他常常从山下挑粮食到山上。他非常强健,什么东西都能吃,除了大量辣椒,没有什么特别爱吃的东西,因为他是四川人。他晚上十一、二点钟才睡,早晨五、六点钟就起床。”
⑧“他喜欢运动,也喜欢读书。他仔细订出读书计划,热读政治、经济书籍。他喜欢跟朋友们谈天,开开玩笑,虽然并不像毛泽东那样幽默。他一般没有脾气,我从没有跟他吵过嘴,但他在战斗中却要发怒。打仗时他总是在前线指挥,但没受过伤。”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第十篇)
15.甲文中,朱德感谢母亲对他的影响,请结合乙文内容举例说说母亲对朱德的影响表现在哪里。(至少答出2点,有具体事例与甲文相照应。)
16.请从下面两句中任选一句,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①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步行,似乎不知疲倦。
②要是他不十分忙,就帮助农民们种庄稼。
17.下面是根据乙文第⑥段还原成的访谈对话,请根据康克清回答的内容,写出采访人提出的问题。
采访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采访对象康克清:我认为他的基本特点就是天性极端温和。其次,他对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负责。第三,他喜欢跟战士打成一片,经常和他们谈话。
18.《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传记强调真实性和纪实性,乙文中的第③段却记录了很多民间传说,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去红都的道路
①我一边和周恩来谈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着他,因为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
②我从周恩来的一位以前的同学那里,从外国人称为中国“国民革命”的一九二五到二七年的大革命时代中与他共事的国民党人士那里,了解到一些关于周恩来的情况。但是从周恩来自己身上,我后来还了解到更多的情况。他使我感到兴趣,还有一个特别的原因。他显然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
③背弃古代中国的基本哲学,中庸和面子哲学;无可比拟的吃苦耐劳的能力;无私地忠于一种思想和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精神——这一切似乎都包含在这个红军的故事和参加创建红军的一个人的故事中。我暗自想,周恩来一定是个狂热分子,因此我想寻找这必有的神色。但是如果说有这种神色的话,我却没有发觉出来。他谈吐缓慢安详,深思熟虑。
④因此,周恩来给我的印象是,他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他态度温和地说出来的话,同国民党宣传九年来污蔑共产党人是什么“无知土匪”、“强盗”和其他爱用的骂人的话,形成了奇特的对照。
⑤不知怎么,当他陪着我走过安静的乡间田埂,穿过芝麻田、成熟的小麦田、沉甸甸地垂着穗的玉米田,回到白家坪去时,他似乎是一点也不像一般所描绘得赤匪。相反,他倒显得真的很轻松愉快,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就像神气活现地仿佛一个大人似的跟在他旁边走的“红小鬼”一样,他的胳膊爱护地搭在那个“红小鬼”的肩上。他似乎很像在南开大学时期演戏时饰演女角的那个青年——因为在那个时候,周恩来面目英俊,身材苗条,像个姑娘。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有删改)
19.读选段,简要分析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来塑造周恩来这一人物形象。
20.在斯诺跟里,周恩来是一个平易近人、热情周到的人,请按要求举出二人之间发生”的具体事件。
第一次见面时:_____________
在白家坪周恩来的司令部:______________
21.纪实作品的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请你概说原著用怎样的事实说了怎样的话?
第四部分 作文素养
六、作文
22.微写作
青少年成长需要什么能力?请结合《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小鬼”,联系名著中的相关内容,写一段话,分享你的看法。(120字左右)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2页,共2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识记。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长征不仅保存了革命力量,还在漫漫长途中播下了革命的种子,因此又是武装宣传。故选D。
2.B
【详解】从“自傲和热烈”可以看出写的不是周恩来,而是徐海东。周恩来是一个儒雅的革命者,是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故选B。
3.A
【详解】由文段中的“清瘦的青年军官”“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温文尔雅”等信息可知是书生出身的周恩来,出自名著《红星照耀中国》,通过周恩来的肖像描写及他温和的性格、儒雅的风度。故选A。
4.D
【详解】D项说法不符合相关史实。中国民主革命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新中国的成立。
5.A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发生在1947年,台儿庄战役胜利发生在1938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发生在1936年的12月12日,1936年工农红军在会宁会师,宣告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结束,故选A
6.B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识记。
B.有误,《红星照耀中国》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二、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三、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四、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故选B。
7.C
【详解】考查名著阅读。
C.《红星照耀中国》作者埃德加 斯诺是美国的一名记者。故选C。
8.D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常识积累。
D.“军事题材小说创作”表述有误。《西行漫记》是一部纪实性很强的报告文学作品,而不是军事小说;
故选D。
9.B
【详解】此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
B.有误,“他的自傲和热烈,虽不免有点朴野之感,可是他是十分的诚恳”是对徐海东的评价,不是周恩来。《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对周恩来的评价是:一个儒雅的革命者,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
故选B。
10.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D.语句是对彭德怀的描写,不是贺龙。
故选D。
11.朱德
【详解】考查名著人物。
根据这一段人物描写可知,这里“他”指的是朱德。原著为:朱德貌不惊人——一个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的人,眼睛很大(“眼光非常和蔼”这是大家常用的话),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他已年过半百,也许已有五十三四岁,究竟多大,谁也不知道——但是李长林笑着告诉我,就他所记得而言,他每次总说五十六了。这好像是他爱说的一个小小的笑话。
12. 埃德加·斯诺 西行漫记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作家作品积累能力。
《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纪实文学作品。该作品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精神。
13.(1) yì 炬
(2) 事无具细 事无巨细
(3)D
(4)示例:生活简朴、坚强勇敢、平易近人、做事专注。
(5)示例:读完《红星照耀中国》,我觉得正如毛泽东同志诗中所说的那样,“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只有敢于牺牲,勇于奉献,事业才会获得成功。
毛泽东、彭德怀等党和红军领导人被国民党悬赏,多次面临险境,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强渡大渡河,用顽强意志、条条生命换来革命成功。这启发我们:只有敢于牺牲,勇于奉献,事业才会获得成功。
【详解】(1)本题考查汉字字音字形。
造诣,zào yì,学问、技艺等所达到的程度。
目光如炬,mù guāng rú jù,眼光像火炬那样亮,形容见识高明、远大。
(2)本题考查汉字字形。
事无具细——事无巨细:事情不分大小。
(3)本题考查短语类型的判断。根据语法知识积累可知,“颧骨饱满”是主谓短语。
A.动宾短语;
B.动宾短语;
C.并列短语;
D.主谓短语。
故选D。
(4)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的掌握。
根据《红星照耀中国》内容可知,“身材比一般的中国人要高,背有点驼,体态偏瘦,留着又长又浓密的黑发,一双大眼睛,目光如jù,高鼻梁,颧骨饱满”是对毛泽东的描写。由“虽然南京方面悬赏二十五万元抓捕他,但他却自在地和其他人一道走在街上”可看出,毛泽东坚强勇敢、平易近人;由“他精通中国古典文学,博览群书,在哲学和历史方面造诣很深,他擅长演讲,记忆力超常,且专心致志”可看出,毛泽东博学多识、专心致志;由“他有着无穷的精力,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可看出,毛泽东精力过人。据此作答即可。
(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结合原著内容,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来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如:我想用毛泽东同志的诗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来表达我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感悟。以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代表的党和红军领导人带领无数革命战士抛头颅洒热血,把生死置之度外,终于赢得革命胜利。这启发我们:敢于牺牲,勇于奉献,才会获得成功。
14.(1)A
(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3)心得:我被红军战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所震撼。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传承伟大的长征精神,不辜负革命先辈的艰苦奋斗。
(4)示例一:周恩来,作为“造反者”,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周恩来遭到通缉。他几经辗转,先后到达武汉、重庆、九死一生,罹患重病,但他始终坚持革命信仰,不放弃,最终长征胜利到达西北革命根据地。他是英勇中国人的代表,表现出共产党员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和崇高精神。他真正做到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示例二:毛泽东:从小站在贫苦百姓一边,与父亲矛盾对抗,后剪辫子参军,博览群书,涉猎广泛,对当前世界政治惊人的熟悉,提出的世界政局时事问题连斯诺都无法回答。长征中和普通战士一样步行,将自己的上衣脱给战士穿。他质朴纯真,生活简朴,他的财物只是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伙食也同每个人一样。他既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也是一个感情深邃,爱军爱民的共产党领导。在他身上,我读懂了什么叫“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示例三:贺龙: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一个苏区,不止一次把地方的哥老会全部成员收编进红军,八一南昌起义后,在党处于最困难的时期坚定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对党忠贞不二,善于听取意见。他是善良英勇中国人的代表,表现出共产党员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和崇高精神。他真正做到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示例四:彭德怀:青年时的彭德怀带领农民攻打囤粮的大地主,从事谍报工作 被抓时不屈服,坚决不招供。关爱士卒,长征中经常步行,把马让给其他同志骑,也喜欢孩子,尊敬红小鬼,在他身上,体现了一位富有才智、吃苦耐劳、具有强烈反抗精神、坚强不屈、爱惜部下的杰出领袖形象,他真正做到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示例五:朱德:指挥全军打了几百次小仗,几十次大仗,经历了敌人五次大围剿。他与普通士兵同甘共苦,与他们一起娱乐运动。他农民出身,朴实热情吃苦耐劳,闲时爱帮助农民种庄稼。这是一位天性温和、平易近人、爱惜部下又极具作战经验,智勇双全的杰出军事家。他真正做到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详解】(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A.出自戚继光《马上作》。反映了诗人转战南北、紧张激烈的戎马生涯。并非长征时期。
B.出自毛泽东《七律·长征》当时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艰难险阻,毛泽东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C.出自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上阕写了登上六盘山所见到的北国清秋的景色,回顾了长征的胜利:下阕烘托了红军将士胜利的英姿。
D.出自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此词勾勒出一幅雄浑壮阔的冬夜行军图,描画了红军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
(2)本题考查字词抄写。抄写时要字迹工整清晰。诗句出自《七律·长征》首句,内容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句意: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注意对应繁简字:軍——军,遠——远,難——难,萬——万。
(3)本题考查主观表达。意对即可。
示例:红军战士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感动了我。我们要始终以革命先辈为榜样,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勇敢面对,百折不挠,要学会在失败和挫折中磨炼自己的意志。生活中也要继续发扬革命先辈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4)本题考查主观表达。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短短八个字,言简意赅地道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世界的辩证法,提纲挈领地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鲜明体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族谱的最新表达。“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是大公无私、乐于奉献,更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心中有民、一切为民”。然后结合所读名著中的一个人物具体事迹,精神品质阐释清楚即可。
示例:朱德在从事革命事业时做到了“无我”的状态,担任全军统帅后,他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与他们同甘共苦,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另外一冬天则以牦牛肉当饭,从来不叫苦;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似乎不知疲倦。他的选择不负人民,为了寻找共产党,朱德谢绝了军阀给他的师长的职位,远道跋涉,到上海、北京、柏林找寻共产党,终于在1922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最老的党员之一。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作出了杰出贡献。
15.示例:(1)革命的意志:统帅军队经受一个严冬的图图和艰难,万众心,具有为事业英勇牺牲的忠贞不二精神的罕见人品;(2)与困难作斗争:经历五次大图则,面对并战胜数倍的敌人;作为统帅,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另外一个冬天则以牦牛肉当饭,从来不叫苦;(3)强健的身体: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步行,似乎不知疲倦。(答出其中两点,且事例与甲文相照应即可) 16.示例一:“似乎”是好像,仿佛的意思,文中指朱德好像仿佛不知疲倦,但人不是铁打的,他终究会累,这表现了他爱护部下,宁愿自己辛苦,也不愿部下受累的优秀品质。
示例二:“不十分忙”是指不太忙,并不是不忙,朱德稍微有一点点时间就愿意去帮助农民种庄稼,这表现了他勤劳、闲不住的性格,也表现了他没有架子,与老百姓打成一片。 17.您好,请问您的丈夫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性格? 18.不矛盾:(1)来源于作者的采访,也是一种真实的记录:(2)从侧面表现了朱德在群众中的威望之高和对敌人的威慑力之大;(3)这些极富传奇色彩的传说和故事,丰富了人物形象,使朱德的形象更立体,更亲切(答出两点,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1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根据【甲】文第②段“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联系【乙】文第②段“他的军队在西藏的冰天雪地中,经受了整整一个严冬的围困和艰难,除了牦牛肉外没有别的吃的,仍能保持万众一心,这必须归因于领导人物的个人魅力,还有为事业英勇牺牲的忠贞不贰精神的罕见人品”可知,朱德在母亲的影响下有了革命的意志,朱德不畏惧严冬和艰难,万众一心,迎难而上,具有视死如归,坚贞不屈的罕见人品;
根据【甲】文第①段“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联系【乙】文第①⑤段“在南方的这些年月里,朱德指挥全军打了几百次小仗,几十次大仗,经历了敌人的五次大围剿,最后一次,他面对的敌人,重炮、飞机和机械化部队估计超过他八九倍,资源超过他许多倍”“朱德爱护部下天下闻名的。自担任全军统帅以后,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他早期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另一个冬天则以牦牛肉当饭,从不叫苦,很少生病”可知,朱德在母亲的影响下有了敢于和困难作斗争的意志,经历了敌人的五次大围剿,面对远超己军的敌军毫不畏惧,最后战胜敌军,成为统帅后,生活与穿着与普通士兵别无二致,同甘共苦,早期常赤脚走路,冬天南瓜充饥,牦牛肉当饭从不叫苦;
根据【甲】文第①段“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联系【乙】文第④段“身材不高,但很结实”“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步行,似乎不知疲倦”可知,朱德的母亲给了朱德强健的身体,在长征途中,朱德将马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步行,不知疲倦。
16.本题考查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步行,似乎不知疲倦”,句中的“似乎”表示猜测,意思是“好像”“仿佛”。实际上,朱德同志也是活生生的人,不可能不知疲倦,他在长征的途中,长途跋涉,自然也会感到劳累,但他却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作为部队的总司令,他把自己视同普通官兵,与他们同甘共苦,宁愿自己辛苦,也不愿部下受累,这体现了“朱德爱护部下是天下闻名的”这一人所共知的事实。
②“要是他不十分忙,就帮助农民们种庄稼”,句中的“不十分忙”说明朱德并不是不忙,他是军事领袖,自然天天在忙,但在“不十分忙”的情况下,他就帮助农民种庄稼。这体现了朱德勤劳能干、热爱劳动的高贵品质,也说明他没有领袖的架子,能与老百姓打成一片,军民团结如一家。
17.本题考查采访词。
根据【乙】文第⑥段“我认为他的基本特点就是天性极端温和”“其次,他对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负责。第三,他喜欢跟战士打成一片,经常和他们谈话”可知,朱德妻子康克清的回答主要围绕朱德的基本特点和其他特点展开,围绕朱德与众不同的性格分条理讲述,据此提问即可。
18.本题考查句段作用。
明确观点:不矛盾;内容:根据【乙】第③段“难怪中国民间流传他有各种神奇的本领”可知,作者采访到的民间流传的关于朱德的传说,也是真实地记录,符合强调真实性的纪实性传记的创作;
【乙】第③段“能够看到百里以外,能够上天飞行,精通道教法术,诸如在敌人面前呼风唤雨。迷信的人相信他刀枪不入——不是无数的枪炮弹药都没有能打死他吗?也有人说他有死而复活的能力——国民党不是一再宣布他已死亡,还详详细细地描述了他死去的情况吗?在中国,有的把他看成是危险的威胁,有的把他看成是希望的明星”展现了不同的人对朱德的看法,但都表现了朱德在群众中的声望高,朱德对敌人极有威慑力;富有神奇色彩的传说,生动有趣,丰富了人物形象。
19.示例一:运用外貌描写来彰显周恩来独特而吸引人的气质,如:“周恩来面目英俊,身材苗条,像个姑娘。”;“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
示例二:运用对比的手法来凸显周恩来的性格特点,将作者心中的“狂热分子”与眼前“安详”“深思熟虑”的周恩来进行对比;
示例三:通过乡间漫步这一细节描写来塑造周恩来平易近人、充满活力的形象。 20. 第一次见面用英语跟斯诺打招呼; 为斯诺规划采访行程 21.事实:斯诺到“红色中国”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了解“红色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说话:预言“红色中国”最后一定会获得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必将照耀全中国)。
【解析】19.此题考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本文主要是运用外貌描写、对比手法及细节描写等手法塑造周恩来的形象,注意答出手法时还要答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一定要在文章中找到相关语句来分析。
示例:第①段中“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第⑤段中“因为在那个时候,周恩来面目英俊,身材苗条,像个姑娘”,运用外貌描写来表现周恩来与众不同的外貌特征以及独特、有魅力的气质;
第④段“周恩来给我的印象是,他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他态度温和地说出来的话,同国民党宣传九年来污蔑共产党人是什么‘无知土匪’、‘强盗’和其他爱用的骂人的话,形成了奇特的对照”与上文的“我暗自想,周恩来一定是个狂热分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周恩来是一个温和文雅、平易近人的人;
第⑤段“他倒显得真的很轻松愉快,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就像神气活现地仿佛一个大人似的跟在他旁边走的‘红小鬼’一样,他的胳膊爱护地搭在那个‘红小鬼’的肩上”是细节描写,通过对周恩来乡间漫步的描写,突出了他对生命的热爱、精气神儿十足以及平易近人的形象。
20.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概括。
根据第①段中“我一边和周恩来谈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着他”“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可概括出:第一次见面用英语跟斯诺打招呼,待人热情。
结合《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内容可知,周恩来向毛泽东拍电报,报告了斯诺已到苏区的有关情况。因为他要赶赴前线处理事情,便向身边的李克农交待,给斯诺先生配备一匹马和一名勤务兵,在斯诺先生所要去的地方,一定得通知当地的最高负责人予以热情接待,安排好他们一行的食宿,周恩来还帮他制订了一份需费时92天的采访计划。故可概括:周恩来为斯诺规划采访行程的情节。
21.本题考查内容分析。
结合第①段“我一边和周恩来谈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着他,因为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第⑤段“不知怎么,当他陪着我走过安静的乡间田埂,穿过芝麻田、成熟的小麦田、沉甸甸地垂着穗的玉米田,回到白家坪去时,他似乎是一点也不像一般所描绘得赤匪”可知,斯诺亲自来到“红色中国”,和这里的红军领导人、红军战士进行直接的对话,在“红色中国”进行实地的考察,了解了“红色中国”的历史、现状,并对“红色中国”的未来有了自己的预测,这些斯诺把自己亲眼看的、亲耳听到的、亲身经历的都记录下来,这些就是事实。
斯诺给这本纪实作品命名《红星照耀中国》,红星在西方语境中指下层民众参加的,造旧世界反的民主革命,《红星照耀中国》特指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社会革命,有明显的赞誉意味。这本书的名字预言了共产党领导的红军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必将照耀全中国,预言“红色中国”最后一定会获得胜利。
22.示例:我认为青少年成长需要具有不怕困难的能力。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说到,红小鬼们年龄都很小,几乎都是在十一、二岁时加入红军的,大多数甚至都参加过长征与实际战争。他们忍受着过雪山的寒冷,也挨过过草地时的饥饿,更有一些红小鬼被敌人捕获关押,但是他们都敢于直面困难,不惧怕困难,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一切挫折,因为他们心中有信仰,相信红军。所以,我们青少年也应该具有像红小鬼一样不怕困难的能力。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内容的理解与感悟启示。
根据《红星照耀中国》中的描写,如“在每一个红军驻地里都有一个少年先锋队‘模范连’”“他们都是十二岁至十七岁(照外国算法实际是十一岁至十六岁)之间的少年”“熬过了从南方出发的长征的艰苦”可知,很多少年加入红军时年龄很小,经过长征的艰苦,爬雪山、过草地、渡黄河,说不清的艰苦历程都经历过,可见他们不惧困难、坚韧不拔、乐观坚强;根据“在西安府污秽的监狱里,关着二百多名这样的少年”“但是他们的刚毅坚忍精神令人叹服,他们对红军的忠贞不贰、坚定如一,只有很年轻的人才能做到”可知,这些少年们面对污秽的监狱环境,面对敌人的严刑逼供,不屈服不低头,刚毅坚忍,对红军忠心耿耿。结合这些关于“红小鬼”的内容,我们可以得出:我们青少年应该向这些少年学习,学习他们身上不惧困难、坚强乐观、刚毅坚忍的精神。虽然我们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不会遇到这些战争了,但是面对生活与学习中的大大小小困难,我们依旧要学习这些少年身上的精神,迎难而上,披荆斩棘。
示例:“红小鬼”们年龄都很小,许多参加过长征与实际战争,更有一些“红小鬼”被敌人捕获关押,但是他们都敢于直面困难,不惧怕困难,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一切挫折,因为他们心中有信仰,相信红军。所以,我们青少年应该向这些少年学习,学习他们身上不惧困难、坚强乐观、刚毅坚忍的精神。虽然我们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不会遇到这些战争了,但是面对生活与学习中的大大小小困难,我们依旧要学习这些少年身上的精神,迎难而上,披荆斩棘。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