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5 白杨礼赞 分层作业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是( )
A.婆娑(suō) 潜滋暗长(qián) 主宰(zǎi) 倔强挺立(juè)
B.开垦(kěn) 无边无垠(gěn) 倦怠(dài) 虬枝(qiú)
C.锤炼(chuí) 秀颀(qí) 外壳(qiào) 恹恹欲睡(yàn)
D.毡子(zhān) 旁逸斜出(yì) 泛出(fàn) 坦荡如砥(dǐ)
2.下列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主宰 倦怠 纵横绝荡 B.奔驰 锤练 妙手偶得
C.挺拔 晕圈 坚强不曲 D.伟岸 顽固 傲然耸立
3.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
B.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C.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D.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美感经验中的移情作用不是由我及物的,而且也是由物及我的。
B.通过学习茅盾的《白杨礼赞》一文,我们懂得了白杨树精神的可贵。
C.历史伟人之所以让后人铭记的原因,在于其思想和人格的不朽。
D.我市积极实施“校园足球计划”,大力培养了青少年足球运动的水平。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场球赛战况胶着,两队的表现毫无亮点,令观看比赛的观众们恹恹欲睡。
B.万物都在油然而生,正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时节。
C.这条路坦荡如砥,一眼望不到尽头。
D.白杨树所有的丫枝绝不旁逸斜出,一律向上,紧紧靠拢,成为一束。
6.根据语境,下面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
①难道就觉得它只是树?
②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③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④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③②④ D.①④③②
7.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汽车在望不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一条黄绿错综的大毡子。(比喻)
B.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着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只觉得它是树?(反问)
C.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它是树中的伟丈夫。(拟人)
D.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面对它们,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比喻,设问)
8.对文章标题中“礼赞”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示高度的赞扬 B.表示尊敬和赞美
C.表示某种礼物风格 D.表示礼节性赞美
9.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昔日的贵州印象正被“高速平原”有力改写,坦荡如砥的高速公路网彻底压缩“千山万壑”。
B.在鹿角峰虎脚爪公路边,三株苍劲的红军树如擎天巨伞般傲然挺立在依山而建的红军树革命烈士纪念园中。
C.掀起车窗的帘子,看到小巷在飞速倒退,老人和孩子们的身影一闪即逝,笼着层极淡却极圣洁的光晕,恹恹欲睡般遥不可及。
D.一个团队若能拧成一股绳,一起攻坚克难,这个团队将纵横决荡,所向披靡。
10.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读鲁迅的《藤野先生》,我们认识了一位虽有民族偏见却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日本老师。
B.读茅盾的《白杨礼赞》,我们领略了白杨树坚强不屈、不折不挠、力求上进的精神。
C.读叶圣陶的《苏州园林》,我们流连于设计者和匠师们别出心裁创造的图画美。
D.读《周亚夫军细柳》,我们折服于周亚夫治军严明、不卑不亢的“真将军”风范。
二、字词书写
11.给加点字注音。
丫枝( ) 倔强( ) 婆娑( ) 虬枝( )
秀颀( ) 鄙视( ) 晕圈( ) 坦荡如砥( )
潜滋暗长( ) 恹恹欲睡( ) 不折不挠( )
1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juàn dài______________。
(2)黄与绿zhǔ zǎi_____________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3)他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工过人工似的,成为一书,绝不páng yì xié chū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填空题
13.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蚕》等。
14.整体感知。
(1)本文的主要使用了什么写法?
(2)本文中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15.象征是托意于物,其中的“物”与“意”必须有相似之处方可成立。本文用白杨树象征西北敌后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说一说白杨树和抗日军民有什么相似的品质?
第二部分 语言、综合素质
四、语言表达
16.仿照画线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
生命是不平凡的,生命是那高原上的白杨,在积雪中傲然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性学习
17.学习完《白杨礼赞》后,同学们被白杨树的精神感动,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1)结合课文中描写白杨树外部形态的句子,补写《题白杨图》的颔联。
题白杨图
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
叶叶皆团结,____________。
羞与楠枋伍,甘居榆枣俦。
丹青标风骨,愿与子同仇。
(2)仿照例句,任选一种植物,揭示其寄寓的象征意义。
我赞美白杨树,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白杨礼赞》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④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⑤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大把高,像是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⑥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18.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⑤—⑥自然段,赞颂白杨树力争上游、紧密团结、不屈不挠的精神。
B.第⑤自然段一开头,作者就用“力争上游”点明白杨树的外观体现的精神气质,接着连用两个“笔直”突出了白杨树体现这种精神气质的外观特点。
C.第⑤自然段从干、枝、叶、皮具体描绘了白杨树,由“形”进一步深入到“神”,高度赞颂了白杨树“努力向上”“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
D.第⑥自然段,作者含蓄抒情,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19.下列对课文的理解赏析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杨礼赞》是一篇散文,歌颂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
B.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现代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
C.《白杨礼赞》采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使文章寄托了更深刻的意义。
D.茅盾的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和《子夜》《茶馆》《春蚕》等。
20.对文章标题中“礼赞”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示高度的赞扬 B.表示尊敬和赞美
C.表示某种礼物风格 D.表示礼节性赞美
第三部分 阅读能力
21.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萧萧白杨
许冬林
①白杨树是我见过的生长得最专注的树了。树干挺拔向上,像毛笔的中锋,笔直指向天空。那些丫枝里,没有一个逃兵,哪怕一点异心都没有。看着那样统一步调的丫枝,在主干的统领下,奔向同一个方向,会让人心底涌起“忠诚”两字。
②和白杨相比,感觉南方的树木是娇生惯养的。南方有佳木,它们枝叶蓊郁,八方伸展,是一副柔媚多情的姿态。而白杨呢,它大约是乔木中的君子,行坐端庄,穆穆临风。
③以前读到“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我以为白杨秋风是一幅仓皇晦暗的画面。“萧萧”是白杨在风里落叶的声音——长风浩荡,秋色肃杀,和落叶一起沉寂于大地的,还有永不复返的生命。《古诗十九首》里,白杨就这么萧条冷落,似乎一直在很悲剧地落叶。
④后来做中学老师,给学生上《白杨礼赞》,依旧将信将疑,以为作者是怀着主观偏见,生生把晦暗苍凉的白杨给提亮了。直到亲眼看见,才惊觉白杨原来不那么萧索。
⑤在新疆,秋日朗照的天空下,看到水渠边的一排白杨树,我竟然也和上世纪四十年代初的茅盾先生一样,惊奇地叫了一声。
⑥白杨实在英挺,是纤尘不染的那种英挺伟岸。
⑦“微风吹,吹得绿叶沙沙响,太阳照得绿叶闪银光。”风吹白杨,万叶翻动,萧萧有声。西北地区的树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叶子要稀一点。叶子的间隙里,风可以张开膀子穿过去。不像南方的树,叶子太密太厚,永远是荷尔蒙旺盛的青春期,风一吹,声音模糊得没有重点。
⑧我喜欢白杨,喜欢它的这种疏朗与简洁,就像难得一遇的谦谦君子,儒雅、低调,懂得节制欲望,与攘攘尘世总是保持一段距离,可又是有力量的。我站在白杨下,听风吹白杨,感觉像是站在楼兰遗址的颓墙前,虔诚地倾听古人浑厚庄严的歌谣。
⑨白杨入画。但不是中国水墨,而是西洋油画。西北无边无际的阳光下,白杨被照得通体明亮,气宇轩昂。叶子翠绿,树干纯白,色彩饱和度强。而西洋油画,用色饱满,适宜画白杨。在油画框里,白杨用枝干和茂盛的叶子,来表达阳光醇厚,表达天空高远。
⑩去交河故城时,我在吐鲁番的一条路边停下,特意下车,亲手抚摸了一棵白杨。
交河故城是唐朝安西都护府遗址,在吐鲁番。安西都护府是唐代西域的最高军政机构,首任都护是乔师望,他是唐朝将领,庐陵公主的驸马。后来接任的郭孝恪击败龟兹后,把安西都护府从交河城迁到了龟兹,即今天的新疆库车县。此后,都护府在唐蕃战火中几失几守,最后府衙基本稳定在龟兹。王维有《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诗里的安西,已经是位于龟兹的安西都护府了。
在唐代,从长安望向安西都护府,那是山长水阔,黄沙漫天。那些远赴西北镇守边塞的文武官员,那些鞍马风尘夜夜望乡的中原士兵,一定在不遇故人的孤独中,用白杨的葱茏喂养着乡思和希望。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边塞诗人岑参写出了边地苦寒却也雄奇的大观。那时,怀着建功立业的志向,岑参第二次出塞任职。新的守边人来了,老的守边人回去,一拨拨人马轮换,用人之颠沛换国之长安。岑参来给他的前任武判官送行,“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那时,西北的白杨一定落光了叶子,在漫天风雪中伫立成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样子。
当春天来临,交河故城的城墙下桃花盛开。一千多年前的春天,白杨也在春风里萌发新叶。我想,那些一拨拨来过西北、驻守过西北、穿越过古丝绸之路的人们,是否在深深孤独中,慢慢就散发出白杨的气质?
如果有白杨,又何惧大地空旷。
(《散文》,2019年06期,有删改)
(1)本文作者用不同参照物从不同角度描述白杨的特点,请根据文章内容补充表格。
描写角度 参照物 白杨特点
①_____ 毛笔的中锋 笔直指向天空
士兵 方向统一、英挺伟岸
风度 君子 ②_____
色泽 ③_____ 通体明亮,色彩饱和
(2)试从语言表达的角度为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写一段批注。
(3)请结合上下文,以第一人称视角补充第⑩段“我”特意下车亲手抚摸一棵白杨时的心理。
(4)本文前部分描写白杨树的特点,后部分追述唐人戍守西北的历史,前后两部分写作内容是否脱节?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5)本文与茅盾《白杨礼赞》都借白杨树而有所寄托,阅读链接材料,比较两文主旨的不同之处。联系实际,试举一例说说当今时代谁具有本文作者所赞美的白杨气质。
【链接资料】
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
(选自茅盾《白杨礼赞》)
第四部分 作文素养
七、作文
22.本文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来抒情达意。请运用象征手法,选择你最熟悉的事物,写一段话,抒发自己的感触。(200字左右)
【课文片段在线】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写法分析】选段由四个反问句组成一组排比句,层层深入地点破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气势充沛,酣畅淋漓地讴歌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抗日军民。象征是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的表现手法。象征的表现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倔强挺立(juè)——jué;
B.无边无垠(gěn)——yín;
C.外壳(qiào)——ké,恹恹欲睡(yàn)——yān。
故选D。
2.D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A.纵横绝荡——纵横决荡;
B.锤练——锤炼;
C.坚强不曲——坚强不屈;
故选D。
3.B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B.“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是对人物语言的完整引用,后面的句号应位于下引号前;
故选B。
4.B
【详解】A.关联词使用不当,可将“不是”改为“不单是”;
C.句式杂糅,可将“的原因”删去;
D.搭配不当,可将“大力培养”改为“大幅提高”;
故选B。
5.B
【详解】A.恹恹欲睡:形容精神不振、昏昏欲睡的样子。使用正确;
B.油然而生:指某种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不符合“万物都在生长”的语境,使用错误;
C.坦荡如砥:形容宽广平坦得像磨刀石。使用正确;
D.旁逸斜出:指(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使用正确;
故选B。
6.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语句排序题解决方法:①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②把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③把握关联词的搭配;④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语。
整个语段围绕“白杨树及其蕴含的精神”展开;①句“难道就觉得它只是树?”为反问句,意在表明眼前的白杨树不仅仅是树,承接前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①句为首句;接下来③句“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阐述“白杨树”的象征意义;④句中“竟一点也不联想到”进一步启发读者想到“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②句“不更远一点想到”“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点明白杨树更深远的象征精神;故排序为:①③④②;
故选B。
7.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要求考生自己审读文句,独立体会出作者所运用的修辞。不仅如此,还要求考生对修辞手法运用的合理性做出判断,要注意平时对修辞方法的判断练习。C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其余三项正确。故选C。
8.B
【详解】B.“礼赞”是一种书面用语,含有尊敬和赞美的意思;
故选B。
9.C
【详解】A.坦荡如砥:平坦得像磨刀石一样。比喻人非常直率,不加犹豫。现多用来形容大面积的地方很平坦。与句意相符合;
B.傲然:坚强不屈的样子。挺立:像山峰一样高高地耸立。形容坚强而不可动摇。与句意相符合;
C.“恹恹欲睡”形容精神不振的样子,用在这里属于用错对象,可以改为“恍如梦境”;
D.纵横决荡:比喻力量(多指军事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披靡:草木被吹倒。与句意相符合;
故选C。
10.A
【详解】A.鲁迅的《藤野先生》中,藤野先生没有狭隘民族偏见。故选A。
11. yā jué suō qiú qí bǐ yùn dǐ qián yān náo
【详解】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如“砥”还可根据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
12. 倦怠 主宰 旁逸斜出
【详解】试题分析: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倦”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如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13. 茅盾 沈德鸿 子夜 林家铺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经典课文涉及的常识识记和阅读。用心研读课内经典课文,了解作者、作品、朝代、作品的写作背景等,只有平时加强归纳与积累,才能轻松应对试题。注意“茅”字的准确书写。茅盾,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他的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林家铺子》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白杨礼赞》《风景谈》是他的散文代表作。
14.(1)象征的写作手法。(2)通过环境的恶劣衬托白杨树的生命力顽强,以此突出像白杨树一样的人的坚强。
【详解】(1)考查对本文的主要写法的把握。主要运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白杨树象征了正在坚持抗日战争的北方军民,及其所代表的我们民族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2)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展示背景,突出主体。描写西北高原的景色,从直观感觉写出白杨树出现在这里的不平凡,将环境的恶劣与白杨树的顽强的生命力作对照,突出了白杨树的坚强不屈的战斗精神,为下文由树及人,揭示象征意义,表达文章主题做铺垫。
15.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不被人重视”,但它“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磨折不了,压迫不倒”,这与当时根据地军民“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详解】题干要求说一说白杨树和抗日军民有什么相似的品质。读懂文章内容,根据题干要求找到相关语句分析是作答的关键。如可提取“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不被人重视”;“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等句,再提取根据地军民“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等句进行比较分析,类比出相同点:朴质、严肃,坚强不屈,靠近团结,力求上进。
16. 示例:生命是那草原上的骏马, 在绿野中纵横驰骋; 生命是那大海上的海燕, 在惊涛中怒吼飞翔。
【详解】这道题目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仿写语句试题有一定的综合性,它往往涉及语法结构、表达方式、语意连贯、修辞运用、风格谐调等许多方面。回答本题时要注意话题中心是“生命是不平凡的”,仿写时要与该话题一致。例句提供的句式是“生命是┄┄,在┄┄中┄┄”并且用的是比喻句,在仿写时也要注意吻合。
【点睛】仿写题总体上要遵循这样的原则:形似且神似、形神兼备。力求做到下面几个一致:
1.话题一致:包括陈述对象一致和中心主旨一致。
2.结构一致: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结构一致不仅包括句式、语气的一致,还包括句间关系的一致。
3.修辞一致,仿句必须严格遵守例句所运用的修辞格。
另外,还要努力做到句子的格调一致、感情一致、风格一致、色彩一致等。
17.(1)枝枝争上游。
(2)【示例】我欣赏梅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顽强生命,尤其象征了恶劣环境中所表现出的坚毅、刚强、不屈服的精神。
【解析】(1)
本题考查补写。根据“叶叶”分析,可以对“枝枝”,联系“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和押韵“ou”可以补写为:枝枝争上游。
(2)
本题考查仿写。答案不唯一,写出一种植物的象征意义即可。
示例:我赞美竹子,因为它不但象征着不屈的骨气,尤其象征了恶劣环境中所表现出的谦逊、质朴、超群脱俗的精神。
18.D 19.D 20.B
【解析】18.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D.“作者含蓄抒情”表述有误。“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是直接抒情。
故选D。
19.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D.《茶馆》是老舍的代表作。茅盾的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
故选D。
20.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礼赞”本意指对某事物或人物的赞美,现代汉语中指赞赏,是比赞赏更书面一种的用法,带有敬重和钦佩的味道,一般作为名词。《白杨礼赞》采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高度赞颂了白杨树努力向上、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表达对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的尊敬和赞美。
故选B。
21.(1) 气质 行坐端庄,穆穆临风 西洋油画
(2)拟人、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南方佳木柔媚多情的姿态,白杨行坐端庄,穆穆临风的特点。
(3)我终于亲眼看到英挺伟岸的白杨了,原来自己认为白杨“晦暗苍凉”真的是误解,这太让人感到惊喜和喜悦了;那白杨疏朗、简洁,不禁让我想到谦谦君子,多么令人崇敬,抚摸着这白杨,也多么让人兴奋啊!
(4)不脱节。后部分追述唐人戍守西北的历史,写那些忠诚的守边人,照应了第①段说白杨的形象让人想起“忠诚”。
(5)茅盾笔下的白杨树紧密团结,力争上游,象征着北方抗战的军民和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本文中的白杨傲岸挺拔,疏朗简洁,象征着坚守岗位、默默奉献、忠诚于事业的“君子”。示例:袁隆平院士扎根农田,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农田与科研一线。他不为名利,不求热闹,只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坚强不屈。他种的是“稻子”,可谁又能说他的形象不像一棵参天的白杨呢?
【详解】(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第一空,根据提示“毛笔的中锋”“士兵”,可知在第①段中。根据“白杨树是我见过的生长得最专注的树了”,可概括描写角度为:气质;
第二空,结合第②段中,“而白杨呢,它大约是乔木中的君子,行坐端庄,穆穆临风”,可概括为:行坐端庄,穆穆临风;
第三空,结合第⑨段中“白杨入画。但不是中国水墨,而是西洋油画。西北无边无际的阳光下,白杨被照得通体明亮,气宇轩昂”,可概括为:西洋油画。
(2)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第②段中“南方有佳木,它们枝叶蓊郁,八方伸展,是一副柔媚多情的姿态。而白杨呢,它大约是乔木中的君子,行坐端庄,穆穆临风”,写出了南方佳木“柔媚多情的姿态”,写出了白杨“行坐端庄,穆穆临风”,因此可以看出是将佳木和白杨当做人来写,因此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同时“它大约是乔木中的君子”,把白杨比作“君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两者相结合,生动形象地写出南方佳木娇生惯养后,繁茂、柔媚多情的姿态,与白杨行坐端庄,穆穆临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白杨的庄重。
(3)本题考查人物心理揣摩。
结合第③段中“以前读到‘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我以为白杨秋风是一幅仓皇晦暗的画面”,第④段中“以为作者是怀着主观偏见,生生把晦暗苍凉的白杨给提亮了”,可见作者认为白杨萧条冷落,因此对它没有多少崇敬之意。后来作者到了新疆,亲眼看到了白杨,根据第④段中“直到亲眼看见,才惊觉白杨原来不那么萧索”以及第⑤段“惊奇地叫了一声”,可以得出作者的心理是:亲眼看到白杨后,感到惊喜,同时消除了对白杨“晦暗苍凉”的误解,感到喜悦;
结合第⑥段中“白杨实在英挺,是纤尘不染的那种英挺伟岸”,以及第⑧段中写到“我喜欢白杨,喜欢它的这种疏朗与简洁,就像难得一遇的谦谦君子,儒雅、低调,懂得节制欲望”,可以看到作者对白杨的态度已经变成了崇敬和赞美,所以当在路边见到白杨时下车抚摸白杨时,作者的心理应该是兴奋和喜悦和崇敬的。
根据题目要求,用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写出心理活动,能够结合文本突出内心喜悦、兴奋和崇敬的心情即可。
(4)本题考查文段作用的理解。
文章前十段写白杨树的特点,第 段至 段追述唐人戍守西北的历史,这两部分内容是紧密相联的。结合第 段中“新的守边人来了,老的守边人回去,一拨拨人马轮换,用人之颠沛换国之长安”,写这些守边人用青春和热血彰显了对国家的忠诚,与第①段中“看着那样统一步调的丫枝,在主干的统领下,奔向同一个方向,会让人心底涌起‘忠诚’两字”相照应,深化了文章主题。
(5)本题考查阅读比较。
结合茅盾《白杨礼赞》“难道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可知,茅盾笔下的白杨树紧密团结,力争上游,象征着北方抗战的军民和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结合本文第⑥段“白杨实在英挺,是纤尘不染的那种英挺伟岸”,第⑧段中“我喜欢白杨,喜欢它的这种疏朗与简洁,就像难得一遇的谦谦君子,儒雅、低调,懂得节制欲望,与喧嚣的尘世总是保持一段距离,可又是有力量的”,第 段中“那些鞍马风尘夜夜望乡的中原士兵,一定在不遇故人的孤独中,用白杨的葱茏喂养着乡思和希望”, 段中“新的守边人来了,老的守边人回去,一拨拨人马轮换,用人之颠沛换国之长安”等句子可知,作者由疏朗、简洁、谦谦君子的白杨,想到了那些没有姓名、默默奉献的守卫边疆的战士,在二者之间建立象征桥梁,故本文中的白杨傲岸挺拔,疏朗简洁,象征着坚守岗位、默默奉献、忠诚于事业的“君子”。
结合当今事例,可以选择疫情中坚守岗位的医护人员,可以选择中印边境为国捐躯的英雄,还可以选择神舟十二号上的航天英雄,总之,结合时事,并与“白杨忠诚奉献气质”相关联即可。
22.【例文】我喜欢樟树木质的坚硬,更欣赏那沁人心脾的清香,看似平凡的樟树并不逊色于那贵族化的楠木。若要论起它的品质与气质,就使人想到辛勤耕耘在三尺讲台的人民教师。教师们追求的“桃李满天下”的崇高目标与“活着”为人遮阴,“死后”清香四溢的樟树在质上没有什么不同。樟树有跟红梅一样傲霜斗雪的骨气,有与苍松一样四季常青的本色,这跟无私无畏的教师们也没有什么两样。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运用象征手法,选择最熟悉的事物,写一段话,抒发自己的感触。象征是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的表现手法。象征的表现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