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
过基础教材核心知识精练
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鱼鳍(qí) 窠外(kē) 罅隙(xiè) 纤维(xiān)
B.储藏(chǔ)地穴(xué) 恶劣(liè) 金蝉脱壳(ké)
C.开辟(pì) 臃肿(yōng)徘徊(huái)刹那(shà)
D.隧道(suì)轧扁(yà) 车辙(zhé) 无动于衷(zhōng)
2.下列句子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它就爬上来,利用顶上的薄盖考查气候的情况。
B.只要--点儿风就能把它吹到硬的岩石上,或车辙的污水中,或不毛的黄沙上,或坚韧得无法钻下去的粘土上。
C.它的触须现在自由了,左右挥动;腿可以伸缩;前面的爪能够张合自如。
D.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暄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
3.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项是( )
穴居了四年的蝉,只有短暂的生命在阳光下__________。茫茫黑夜中,它们__________地等待,从来不知清晨__________的光芒,亦不知暮色如约而至的守诺。它们不知春夏秋冬演绎颜色的变幻,不知风花雪月诉说世间的传说。它们只是等候,而后__________。
A.开放 静静 幽微重生
B.绽放 静静 熹微复生
C.绽放 寂寞 熹微重生
D.开放 寂寞 幽微复生
4.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1)大多数掘地昆虫,例如金蜣,窠外面总有--座土堆。( )
(2)-个小孔内约生十个卵,所以生卵总数约为三四百个。( )
(3)危险来自一-种极小的蚋,蝉和它比起来,简直成为庞大的怪物。( )
5.将下面的句子连缀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开始很像极小的鱼,眼睛大而黑,身体下面有一种鳍状物,由两个前腿联结而成。
②鱼形幼虫一到孔外,皮即刻脱去。但脱下的皮自动形成一种线,幼虫靠它能够附着在树枝上。
③这种鳍有些运动力,能够帮助幼虫走出壳外,并且帮助它越过带有纤维的树枝——这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④幼虫落地之前,就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绳端摇摆着。
⑤我从放大镜里见过蝉卵的孵化。
A.④①②⑤③
B.⑤①④②③
C.⑤①③②④
D.⑤④①③②
6.填空。
《蝉》选自法国__________学家__________(人名)的《___________》,该 部作品被誉为“__________”,除了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外,还通过昆虫世界折射出__________。本文中蝉的一生可用文中的“__________”来概括。
7.《昆虫记》中的昆虫名目众多,阅读时可以从不同角度对昆虫进行分类积累。根据表格,完成问题。
昆虫名 类别 思考题
①__________ 朗格多克蝎 弑亲者 在阅读《昆虫记》时,对昆虫进行分类整理有何作用? 我的理解:__________
粪金龟 圣甲虫 _______
蝉 ②__________ 歌唱家
(1)根据下面的两段文字,填写表格中①②处的昆虫名。
他们看见在烈日炙烤的草地上有一只仪态万方的昆虫①半昂着身子庄严地立着。只见它那宽阔薄透的绿翼像亚麻长裙似的掩在身后,两只前腿,可以说是两只胳膊,伸向天空,一副祈祷的架势。
②的歌声是“格里一依一依”“格里一-依一依”这种缓慢而柔和的声音,唱起来还微微发颤,使歌声更加悦耳动听。
(2)请给粪金龟和圣甲虫起一个类别名称,说明命名理由。
(3)在阅读《昆虫记》时,对昆虫进行分类整理有何作用?请写出你的理解。
我的理解:
过阅读课外名篇迁移阅读
[2018甘肃兰州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4分)
田鼠不冬眠
乔娟
①田鼠离不开田,只要有田,吃喝不愁。可人类不愿意自己辛辛苦苦种的粮食被偷走。田鼠呢,自有对策,它们个个都是建筑高手,像挖掘机一样,走到哪里挖到哪里。它们最喜欢在地下通道、树根、岩石下面的縫隙中做窝。这些地方的共同特点是:地势高,防水淹,既隐蔽又凉爽。
②把房子建在这里再理想不过了。装修方面,田鼠可是大动了一番脑筋:里面呢,要有卧室、餐厅、卫生间,还要有一个仓库,反正要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建成后的田鼠别墅是这样的:大房套小房,小房挨大房,洞洞相连,功能各异。它们是这样干的:先掏一个1米深的立洞,再平掏一个2米长的主洞,洞口斜通地面,作为运土通道。另有三到四个分洞:一个做卧室,里面铺满了软草;一个斜洞通到地面,作为通气孔;一个是库房。库房里一般有两三个分洞,田鼠把偷来的食物分门别类,存放在不同的库房里,直到装满食物堵住洞.口,这样就相当于把门儿锁住了;田鼠窝里还有一个专门的洞,那是厕所专区。
③盖好房子后,田鼠爱干啥干啥,如果心情好就出去溜达溜达,找点儿点心吃。田鼠的点心很多,各种谷物粮食、瓜子、水果,反正人爱吃什么,它就爱吃什么。如果心情不爽,它会在晚上出去兜兜风,观察观察哪块地里的粮食长得好,做个记号备用。
④田鼠住在这样的大别墅里。日子过得相当有规律:夏天忙着怀孕、产崽、分窝。这时候地里的庄稼还没成熟,青黄不接,窝里的口粮越吃越少,有时为了节省粮食,田鼠会故意少吃或不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实在饿急眼了,它们就偷果子,管它是熟还是生。
⑤秋天到了,所有的作物都被压弯了腰。田鼠见到这样的景象,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它们召集全体成员开会,然后组成偷粮小分队,分头行动,为漫长的冬天储备粮食。田鼠嘴里一边长有一个“袋子”,大豆成熟时,它们日夜在大豆地里忙碌,把长得饱满健壮的豆子挑出来,然后装在“袋子”里,尽管两腮被撑得鼓鼓囊囊的很难受,但它们依然乐此不疲,累并快乐地做着毛贼。就这样,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大豆,还没等收获,其中的一部分就先成了它们的战利品。
⑥如果秋天去挖田鼠洞,能从里面挖出许多好东西。这些小毛贼,一个月下来,能偷五六十斤粮食。你以为田鼠偷这么多粮食,是为了冬眠?不是的,它可不冬眠,即使漫天飘大雪,它们仍然会出洞活动。
⑦田鼠在偷粮食时,一般都是齐心协力联合作战。不过,当它们的成员多到一定程度时,就表现得不那么团结了。田鼠们靠着丰厚的储存,吃得好,睡得好,小田鼠也个个膘肥体壮,数量越来越庞大。这时,田鼠就会出现肝脏退化和神经错乱等症状,有时甚至会自相残杀。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作种内斗争,看着挺残酷,但对田鼠种群的生存是相当有利的。
⑧其实,这些偷粮的小毛贼,是农业、牧业、林业的大害。还好,猫头鹰、狐狸、猫都是它们的天敌。光一只猫头鹰,一个夏季就能捕食1 000只田鼠,等于保护,了一吨粮食。
(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4分)
生活习性 具体表现
栖息地隐蔽凉爽 ①__________
洞系构造复杂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吃各种谷物、瓜子、水果、豆子等
④__________ 数量庞大时,会出现种内斗争
2.第⑧段画线的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3.为了准确说明事物,说明文语言很讲究分寸。如果把下面句子中加线的词语去掉,表达的意思有什么变化?(3分)
不过,当它们的成员多到一定程度时,就表现得不那么团结了。
4.文章第⑦段中说:“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作种内斗争,看着挺残酷,但对田鼠种群的生存是相当有利的。”这样说有无道理?为什么?(3分)
答案解析:
过基础
1.D
解析:A项,“罅”应读“xià”。B项,“壳”应读“qiào”。C项,“刹”应读“chà”
2.C
解析:A项,考查—考察。B项,粘土—黏土。D项,暄嚣—喧器
3.B
解析: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第二空,备选词为“静静”和“寂寞”,根据句意,这里不体现“孤单冷清”之意,应选“静静”。排除C、D两项。第三空,“熹微”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幽微”指(声音、气味等)微弱。这里形容清晨的光芒,应用“熹微”。排除A项。
4.(1)举例子(2)列数字(3)作比较
5.C
解析:先介绍“我从放大镜里见过蝉卵的孵化”,下面几句就是见过的内容,因此第⑤句在前。余下的四句按“开始”“走出壳外”“到孔外”“落地之前”的顺序排列,故选C项。
题型攻略
如何解答排序题
先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时也可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等
6.昆虫 法布尔 昆虫的故事(昆虫记) 昆虫的史诗 社会人生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
7.【答案示例】(1)①螳螂②蟋蟀
(2)清道夫理由:粪金龟和圣甲虫都以粪便为食
(3)有助于更清晰地了解《昆虫记》的内容,把握昆虫的形象特点,从而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解题思路】(1)主要考查对名著《昆虫记》中两种代表性昆虫的识记。(2)根据《昆虫记》中对粪金龟和圣甲虫的习性的介绍可知,它们都以粪便为食,结合示例“弑亲者”和“歌唱家”,可将它们的类别名称命为“清道夫”。(3)本题考查名著的阅读方法,要求对分类整理的方法有一定的认知和理解
过阅读
1.【答案示例】①最喜欢在地下通道、树根、岩石下面的缝隙中做窝②大房套小房,小房挨大房,洞洞相连,功能各异;里面有卧室、餐厅卫生间、仓库等③田鼠的点心很多④会自相残杀(每空1分)
【解题思路】通读全文,整体把握,然后根据题干要求提取关键词句作答即可。如①处,可提取第①段的“它们最喜欢在地下通道、树根、岩石下面的缝隙中做窝”作为答案。②处,可提取第②段的“要有卧室、餐厅、卫生间,还要有一个仓库”“大房套小房,小房挨大房洞洞相连,功能各异”作为答案。③处,可提取第③段的“田鼠的点心很多”作为答案。④处,可提取第⑦段的“有时甚至会自相残杀”作为答案
2.【答案示例】列数字、举例子。(2分)具体有力地说明了田鼠对庄稼的危害之大,证实猫头鹰是田鼠的天敌。(2分)
【解题思路】根据“1000只”“一吨”这些数字可知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另外,举“一只猫头鹰”的例子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由上文“是农业、牧业、林业的大害”“猫头鹰……是它们的天敌”可知其作用。
3.【答案示例】“到一定程度”是指达到能容忍的最高限度,具体多到多少,这要根据田鼠的生存环境来判定,生存环境不同,这个“到定程度”也就不同;去掉了,就不够准确,无从判定“多”的程度(2分)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分寸感和准确、严密性。(1分)
【解题思路】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一般都表现在修饰限定性词语的运用。作答此题,首先要了解“到一定程度”的意思,再结合文中具体的内容,从有无此词语句意的变化来分析其表达作用,最后加以概述。
4.【答案示例】有道理。(1分)这是生物生存之道的自我调节,符合大自然的规律,符合“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2分)
【解题思路】可联系“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一些科学道理来诠释题干中引用的语句说法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