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愚公移山——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提前学

文档属性

名称 (5)愚公移山——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提前学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01 21:40: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愚公移山——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提前学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万仞(rèn) 冀州(jì) 豫南(yù) 山北之塞(sè)
B.魁父(kuí) 垣曲(yuán) 叩石(kòu) 孀妻弱子(shuāng)
C.穷匮(kuì) 始龀(chǐ) 箕畚(běn) 一厝朔东(cuò)
D.陇断(lǒng) 智叟(sǒu) 荷担(hè) 出入之迂(yū)
2、下列加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惩山北之塞 惩:苦于
B.毕力平险 毕:尽、全
C.汝之不惠 惠:仁爱
D.寒暑易节 易:更替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甚矣,汝之不惠 B.始一反焉
C.惩山北之塞 D.无陇断焉
4、与“何苦而不平”问句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A.且焉置土石? B.何陋之有?
C.何以为计? D.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5、下列句中加粗的“而”和“而山不加增”中的“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面山而居 B.聚室而谋
C.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D.呼尔而与之
二、填空题
6、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含义。
(1)杂然相许(________)
(2)惩山北之塞(________)
(3)何苦而不平(________)
(4)寒暑易节(________)
(5)河阳之北(________)(________)
(6)而山不加增(________)
(7)曾不能毁山之一毛(________)
(8)固不可彻(________)
(9)虽我之死(________)
(10)子子孙孙无穷匮也(________)
填空。
7、《愚公移山》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名列御寇,_______时期_________家,________家代表人物之一。
8、汝心之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虽我之死,_____________;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三、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愚公移山》完成下面小题。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9、下列加粗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年且九十 天子且至
B.面山而居 无风水面琉璃滑
C.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曾益其所不能
D.虽我之死 虽乘奔御风
10、与“杂然相许”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B.天子为动
C.急湍甚箭 D.甚矣,汝之不惠
11、文章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有人认为是宣传迷信属于败笔,有人认为写得巧妙。你怎么看?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C.有误,“始龀”中的“龀”应读作“chèn”。
2、答案:C
解析:C.有误,句意:你太不聪明了。惠,同“慧”,聪明。
3、答案:C
解析:A.“惠”同“慧”,聪明;B.“反”同“返”,返回;C.无通假字;D.“陇”同“垄”,高地。故选C。
4、答案:B
解析:例句句意:还怕挖不平吗?反问句。A.疑问句;B.反问句;C.疑问句;D.疑问句。故选B。
5、答案:C
解析:例句“而山不加增”的“而”表示转折,可翻译为“却”;A.句意为:面对着居住。而:表示修饰,不译;B.句意为:聚集一家人来谋划这件事。而:表示承接,可翻译为“然后”;C.句意为:但是守卫边疆也会有十分之六七的人死去。而:表示转折,可翻译为“但是,却”;D.句意为:呼喊着给他。而:表示承接,可译为“然后”。
6、答案:赞同;苦于;愁;交换;黄河;水的北面;加大;并;通;即使;穷尽
解析:(1)句意:大家纷纷表示赞同。许:赞同。(2)句意: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惩:苦于。(3)句意:还怕挖不平吗?苦:愁。(4)句意:冬夏换季。易:交换。(5)句意:河阳的北边。河:黄河。阳:水的北面。(6)句意: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加:加大。(7)句意: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曾:并。(8)句意: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彻:通。(9)句意:即使我死了。虽:即使。(10)句意: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穷匮:穷尽。
7、答案:列子·汤问;列子;战国;思想;道
解析:
8、答案: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有子存焉;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作家作品和课文内容的把握。
9、答案:D
解析:A.不同,将近、几乎/将要;B.不同,面对/表面;C.不同,连……都/同“增”,增加;D.相同,都译为:即使;故选D。
10、答案:C
解析:A.判断句;B.被动句:C.省略句:D.倒装句;故选C。
11、答案:不好,文章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虽然增强了艺术效果,但也宣传了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这是应该批判的。
赞同。作者用山神“惧”而“求告”、天帝“感动”等情节来衬托愚公,从而使愚公形象更加丰满、高大。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言之成理即可。示例:写的巧妙: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使山神害怕,天帝感动,文章这样写,恰恰表现了愚公移山的精神感人至深,其移山之举有不可抗拒的力量。并非宣传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