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训练题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匿名(nì) 禁锢(kù) 周济(jì) 杳无消息(yǎo)
B.横蛮(hèng) 炽热(zhì) 酒肆(sì) 颔首低眉(hàn)
C.吹嘘(xū) 佃农(diàn) 不逊(xùn) 深恶痛疾(è)
D.诘责(jié) 滞留(zhì) 和蔼(ǎi) 广袤无垠(mào)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括号中,正确的一项是( )
如果我学得了( )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 )的和气,如果我能( )人,( )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A.柔和 待人接物 饶恕 认清
B.一丝一毫 格外 宽恕 识别
C.一丝一毫 出奇 饶恕 体谅
D.一丝一毫 待人接物 宽恕 体谅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孩子在幼年与书结缘是一个重大事件,我们应关注孩子的读书生活,培养他们阅读和研究。
B.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C.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规模。
D.当参加“国际青少年网球巡回赛”的体育明星来到我市,受到了球迷的热烈欢迎。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如果支付宝的“圈子”里藏污纳垢,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
B.照片中她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是正襟危坐,或是嘟嘴卖萌,优雅俊美。
C.电影《大鱼海棠》的预告片中“守望重生”“义无反顾”“爱苦别离”三个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刻画。
D.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是校草的热门人选。
5.请参考下面的材料,按“直言警示”与“婉言劝说”的要求,各设计一条戒烟广告语。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烟草生产和消费的第一大国,其生产和消费的数量均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全球11亿吸烟者,3.2亿在中国。在中国,每年都有10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肺病、冠心病等疾病,每天都有8万左右的青少年成为长期烟民。有资料表明:长期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20倍,喉癌发病率高6—10倍,冠心病发病率高2—3倍,气管炎发病率高2—8倍。
(1)直言警示:
(2)婉言劝说:
6.填入下面句子横线上,语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
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________
①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
②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
③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犀利目光。
④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
⑤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
⑥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
A.④①②③⑤⑥ B.④②③⑥①⑤
C.②①③⑥④⑤ D.②④③⑥①⑤
7.默写填空。
(1)柴门何萧条,________________。(曹植《梁甫行》)
(2)庭中有奇树,________________。(《庭中有奇树》)
(3)《龟虽寿》中,用比喻的手法表达诗人年老而壮志犹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赠从弟〈其二〉》中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励堂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8.用自己的话概括语段的主要内容。
9.文中画线句子中的“确”和“但”在语气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10. 对于“实在标致极了”中的“标致”一词,你怎么理解
这部分内容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 谈谈你的看法。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①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②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③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 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12. 从选文前两段话中,可以看出母亲从三个方面给了作者深远的影响,将这三方面的影响写在下面。
13. 阅读选文第②段,请你说说段末“最可宝贵的财产”指的是什么。
14. 对选文第③段中“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一句在文中的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它从上句对母亲的高度评价过渡到下句对母亲恩情的报答。
B.用反问句式表示强调“我”要报答母亲。
C.它与下句构成一个设问句,表达了“我”报答母亲深恩的方式和决心。
D.它用问句引起作者感情的升华:从报答母亲到尽忠于党和人民。
15. 作者在文中说:“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这句话中的“竟”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6.“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17.选文第三段中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找出例句并分析其表达作用。
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怀李叔同先生
丰子恺
①距今二十九年前,我十七岁的时候,最初在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里见到李叔同先生,即后来的弘一法师,他是我们的音乐教师。李先生一生的最大特点是“认真”。他对于一件事,不做则已,要做就非做得彻底不可。
②他出身于富裕之家,他坠地后就遭父丧,又逢家庭之变,青年时就陪了他的生母南迁上海。当时上海文坛有著名的沪学会,李先生应沪学会征文,名字屡列第一。当时在上海的他:丝绒碗帽,正中缀一方白玉,曲襟背心,花缎袍子,后面挂着胖辫子,底下缎带扎脚管,双梁厚底鞋子,头抬得很高,英俊之气,流露于眉目间。真是当时上海一等的翩翩公子。这是最初表示他的特性:凡事认真。他立意要做翩翩公子,就彻底地做一个翩翩公子。
③后来他到日本。他赴日本留学的时候,作一首《金缕曲》,词曰:“披发佯狂走,莽中原,暮鸦啼彻,几株衰柳。破碎河山谁收拾?零落西风依旧。便惹得离人消瘦……长夜西风眠不得,度群生那惜心肝剖。是祖国,忍孤负?”读这首词,可想见他当时豪气满胸,爱国热情炽盛。在日本时,看见明治维新的文化,就渴慕西洋文明。他立刻放弃了翩翩公子的态度,改做一个留学生。他对于西洋艺术全面进攻,绘画、音乐、文学、戏剧都研究。后来他在日本创办春柳剧社,并演当时西洋著名的悲剧《茶花女》。他自己把腰束小,扮作茶花女,粉墨登场。卷发,白的上衣,白的长裙拖着地面,腰身小到一把,两手举起托着后头,头向右歪侧,眉峰紧蹙,眼波斜睇,正是茶花女自伤命薄的神情。后来,我见过李先生在日本时的照片:高帽子、硬领、硬袖、燕尾服、史的克、尖头皮鞋,加之长身、高鼻,没有脚的眼镜夹在鼻梁上,竟活像一个西洋人。由此可以想见,当时他是彻头彻尾的一个留学生。这是第二次表示他的特性:凡事认真。学一样,像一样。
④他回国后,在上海太平洋报社当编辑。不久,就被南京高等师范请去教图画、音乐。后来又应杭州师范之聘,同时兼任两个学校的课,我就是杭州师范的学生。这时候,李先生已由留学生变为教师。这一变,变得真彻底:漂亮的洋装不穿了,却换上灰色粗布袍子、黑布马褂、布底鞋子。金丝边眼镜也换了黑的钢丝边眼镜。他是一个修养很深的美术家,所以对于仪表很讲究。他穿布衣,全无穷相,而另具一种朴素的美。“淡妆浓抹总相宜”,这诗句原是描写西子的,但拿来形容我们的李先生的仪表,也很适用。他一时代的服装,表出着一时代的思想与生活。各时代的思想与生活判然不同,各时代的服装也判然不同。这是第三次表示他的特性:认真。
⑤我读二年级时,图画归李先生教。他本来常读性理的书,后来忽然信了道教,案头常常放着道藏。但他学道的时候很短。不久他就学佛。李先生告诉我,他不久要出家为僧。我愕然不知所对。过了几天,他果然辞职,到了虎跑寺。我们再去望他时,他已光着头皮,穿着僧衣,俨然一位清癯的法师了。法师的僧腊(出家时间)二十四年。这二十四年中,他一贯到底,而且修行功夫愈进愈深。他的生活非常认真。举一例说:有一次我寄一卷宣纸去,请弘一法师写佛号。宣纸多了些,他就来信问我,多余的宣纸如何处置?有一次他到我家。我请他藤椅子里坐。他把藤椅子轻轻摇动,然后慢慢地坐下去。起先我不敢问。后来看他每次都如此,我就启问。法师回答我说:“这椅子里头,两根藤之间,也许有小虫伏着。突然坐下去,要把它们压死,所以先摇动一下,慢慢地坐下去,好让它们走避。”读者听到这话,也许要笑。但这正是做人极度认真的表现。
⑥现在弘一法师在福建泉州圆寂了。我和李先生在世间的师徒尘缘已经结束,然而他的遗训——认真——永远铭刻在我心头。
1943年4月作于四川客寓
(节选自《你的微笑》)
18.李叔同人物性格的突出特征是什么?文章是从哪几个阶段表现这个特征的?
19.文章第③段中写李叔同在日本留学,引用了他写的《金缕曲》词,有什么作用?
20.文中多次写到李叔同的仪表,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21.请简述文章第①段的作用。
22.文中说“我和李先生在世间的师徒尘缘已经结束,然而他的遗训——认真——永远铭刻在我心头。”请分析这句话的含义。
三、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相册,它记载着我们成长的精彩画面。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看不见的相册,它深深烙在记忆的深处。
请以“成长的记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人物自传。
答案
D 2. D 3、B 4.C 5. 示例:(1)吸烟有害健康。 (2)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幸福,请不要吸烟。6. B
(1)狐兔翔我宇 (2)绿叶发华滋 (3)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4)岂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性
8.主要写见到藤野先生之前,“我”在东京的所见所感。
9. “确”肯定了花的漂亮;“但”表转折,说明花虽然漂亮,但人却是丑陋的,令人作呕的。
10. “标致”的本义是漂亮,多用在女性身上。此处用来讽刺“清国留学生”,是反语。
11. 作者在这个部分写了在东京的所见,“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使作者对东京很失望,为下文他离开东京到仙台见到藤野先生做了铺垫。(或:这个部分写了“清国留学生”学跳舞、赏樱花,是作者离开东京到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
12、第一方面: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第二方面: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 一个勤劳的习惯。第三方面: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13、指的是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
14、B
15、“竟”字表达了作者不能报答母亲的愧疚、遗憾,同时又寄托了对母亲的无限哀思与怀念之情。
16、抒发了对母亲的悼念之情,表达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由爱母亲推广到爱劳动人民,由赞美母亲到赞颂劳动人民,升华了感情,深化了主题。
17、例句: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表达作用:两个“能做到的”表达了作者实现尽忠于党和人民,让劳苦大众都过上好日子这一愿望的坚定信念。
18.性格特征是“认真”。第一,青年时期在上海,好学上进,大展才华,认认真真做一个翩翩公子。第二,留学日本,刻苦钻研西洋文化,认认真真做一个将来报效祖国的留学生。第三,回国后,认认真真教学,把所学的知识回报给祖国的人民。第四,出家之后,更是认认真真做人,做任何事情都一丝不苟。
19.《金缕曲》一词表现了祖国当时惨痛的现实,表达了李叔同的爱国热情;表明热爱学习西洋文明是因为爱国,是为了探索救国救民之路。
20.①讲究仪表,突出他是一个修养很深的美术家。②突出他不同时代的服装,代表不同时代的思想与生活。③表现他的性格特性:认真。
21.点明文章主题:李先生的最大特点是认真;引出下文,与下文具体内容相照应。
22.①李先生在福建泉州圆寂了,而作为学生的“我”再也无法与老师再续师生之缘,表达对老师去世的遗憾之情;②老师虽然去世了,但他的教导永远记在学生心中,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无限怀念之情。
2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