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28 08:47:1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教案
【教学目标】
1.理清本课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在反复朗读中感受文章体现出来的严正立场和充沛气势;
2.掌握新闻评论的特点,了解其写法的特点;
3.培养学生铭记历史,热爱珍惜和平的思想感情。
设计意图:了解本课教学目标,便于学生在学习时有的放矢,在复习总结时有路可循。
操作建议:齐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每年的12月13日是什么日子?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我国政府坚持这样做的初衷是什么呢?
铭记历史,捍卫和平。
“别让南京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 ,全世界的正义之士始终在以不同的方式纪念“南京大屠杀”中的死难者。南京不再是一座城市,不再是一个国家的记忆,它成为了人类的记忆。
行人莫问当年事,时移世换,85年前的“恐怖之城”已被历史的黄沙掩埋,成为“和平之城”,南京的命运变迁足以证明和平是何等珍贵。
如今的中国早已成为能够保护人民安全,保证人民安定生活的伟大国家。关于南京,关于国家公祭日,我们有太多的故事要讲,以史为鉴,勿忘国耻,捍卫和平!
播放视频
补充知识:
南京大屠杀(Nanjing Massacre),是指1931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 ,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学术界认为开始于12月5日 )沦陷后,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
设计意图:渲染氛围,提醒学生铭刻历史记忆。引入课堂。
操作建议:此处教师应用严肃、深沉的语气朗读导入词。
【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2017年12月13日《人民日报》。略有改动。
1937年12月13日
侵华日军侵入南京,随后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时间达六星期之久,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最黑暗的一页。
2014年2月27日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决议的通过,使得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到国家层面。国家公祭日的设立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2017年12月13日
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也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人民日报》发表此文,深切缅怀南京大屠杀中的无辜死难者,并警示世人铭记历史,勿忘伤痛,共同捍卫世界和平!
设计意图:了解本课背景材料,积累文化常识。
操作建议:点一位学生来读,教师再次提醒红字部分。
“钟声”是“中国之声”的简称,暗中蕴含有“警世钟声”的寓意。
它是《人民日报》国际评论,以“钟声”为笔名的国际评论自 2008 年推出后产生了较大影响。以正面阐述中国对一些国际问题和涉华问题的立场和主张为重点,在风格上以快速反应、尖锐鲜明见长。
设计意图:了解《人民日报》国际部的两个笔名,积累文化常识。
操作建议:点一位同学来读。
【文体知识】
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引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述评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简而言之,新闻评论是就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它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要目的和手段,主要特征为:①导向正确;②就事论理;③新闻性强;④有的放矢;⑤科学合理;⑥便于传播。
新闻性是新闻评论区别于一般议论文或理论文章的重要特征。
设计意图:了解关于新闻评论中的时评的文学文化常识。
操作建议:接上页幻灯片,可使用导入语“那么什么是时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然后教师读此页内容,并强调红字部分。
新闻评论与消息、新闻特写、通讯的区别如下:
【字词清单】
【多音字】
设计意图:识记本课生字词,特别关注其中的易错字、多音字、难写的字,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障碍,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
操作建议:学生先在练习本上给红色字体注音,可以抽1名学生黑板上板书拼音,然后出示答案,若出现问题需提醒学生注意,并可对出错的字做进一步的解读,如字源、组词、造句等,便于学生真正学会该字不再犯错。
【理解词语】
【国殇】为国牺牲的人。文中泛指死难的军民。
【杀戮】杀害(多指大量地),屠杀。
【篡改】别有用心地改动或曲解。
【呓语】梦话。
【遁形】隐藏形体。
【振聋发聩】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聩,聋。
【惨绝人寰】人世上还没有过的悲惨,形容悲惨到了极点。人寰,人间。
【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形容世事变化很大。
【一以贯之】泛指用一种思想理论贯穿于始终。
设计意图:同上张幻灯片,识记本课词语含义。
操作建议:在课下注释中划出这些词语的含义,并在课下注释处补充给出解释的词语。让学生齐读以上词语解释。
【理解题目】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题目是什么意思?
点明了这则新闻评论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目的。
标题简明、醒目,能够引起读者的关注。
国家实行公祭活动,以表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和平的珍视。也表明南京大屠杀从一座城市和一个国家的记忆,正式上升为“人类记忆”。
设计意图:分析题目内容及作用。
操作建议:教师提问,学生分析作答。教师出示正确答案并提醒学生记下。
【新课讲解】
1.通读全文,划分文章层次,概括每部分大意。
2.这篇新闻评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请找出原文并进行简要概括。
第一部分:(1)简要概括举行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公祭仪式的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2-4)阐明了国家公祭的必要性和意义。
第三部分: (5-6)介绍南京从“恐怖之城”到“和平之城”的命运转变,传达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信念。
2.这篇新闻评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请找出原文并进行简要概括。
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
我们要牢记历史,维护和平。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文本,理清文本内容,锻炼学生提取、概括信息的能力。
操作建议:教师提问,学生带着问题听本课音频,并按照要求划分层次、提取信息、总结。教师待学生回答后查漏补缺,并出示正确答案。
第一部分(1)
1.开头引用宝鼎铭文有什么作用?
“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
文章开头引用国家公祭鼎铭文,既交代了南京大屠杀的史实,又点明了设立国家公祭日的初衷。
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引出后文新闻报道的内容,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为全文营造了庄重、严肃的基调。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细读文本,体会引用的作用。
操作建议:教师提问,学生自行按照要求阅读文章,并分析、总结、表达。教师待学生回答后查漏补缺,并出示正确答案。
“1937年12月13日(时间),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遇难人数)中国同胞惨遭杀戮。”
2.这一句属于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插叙。这句话交代了“南京大屠杀”的时间和死亡人数,补充说明文章的背景,使情节更加完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关注记叙顺序及其作用。
操作建议:教师提问,学生自行按照要求阅读文章,并分析、总结、表达。教师待学生回答后查漏补缺,并出示正确答案。教师可补充讲解:“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
【知识补充】
插叙
1.什么是插叙?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
2.考查形式
①选文××段采用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②××段能否去掉?为什么?
3.答题技巧
①根据插叙的特征判断记叙顺序;
②明确补充说明的对象;
③答题格式:补充说明……内容,丰富文章内容,使情节更加完整。
第二部分(2-4)
1.第二段
“加拿大安大赂省议会于2017年10月通过有关‘设立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动议;美国圣地亚哥市的图书馆举办活动,为民众讲述南京大屠杀史实……”
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举例论证。通过列举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国媒体和组织的做法,具体阐明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不可能被忘却的观点,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初步了解论证方法,关注段落作用。
操作建议:教师提问,学生自行按照要求阅读文章,并分析、总结、表达。教师待学生回答后查漏补缺,并出示正确答案。教师可补充讲解:这是一处举例论证。通过列举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国媒体和组织的做法,具体阐明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不可能被忘却的观点,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第三段交代“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态度”用意何在
内容:交代日本右翼势力妄图辱没真相和良知的表现,指出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设立的必要性。
结构:与上文形成对比,从反面揭示了当前维护世界和平严峻的形势。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关注时评选材时所体现的情感倾向。
操作建议:教师提问,学生自行按照要求阅读文章,并分析、总结、表达。教师待学生回答后查漏补缺,并出示正确答案。
3.第4段交代日内瓦、联合国对待日本的态度有何用意?
2017年11月,日内瓦裁军会议取消了日本和平演讲的资格;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提出218项建议,狠批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要求日本“正视历史,应努力向后代讲述真实的历史”。
用两个事实具体印证日本右翼势力妄图辱没真相和良知的行为,正义的力量对之反击,进而阐明“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的论断,使文章论证更有说服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关注时评选材时所体现的情感倾向。
4.文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新闻事实来支撑观点,试着找出来。
第三部分(5-6)
“大规模抢劫、侵犯妇女、杀害平民……日军将南京变成了一座恐怖之城。
1.引用《纽约时报》的报道有什么作用?
一方面直接引用《纽约时报》的报道作为论据,有时间,有报道单位,表明事实清楚,材料真实,无可辩驳。
另一方面与下文南京成为“和平之城”形成对比,突出和平的珍贵。
2.第6段介绍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恐怖之城——和平之城
内容:介绍了南京命运的变迁,以及中国具有捍卫和平的坚定信念和磅礴力量。
作用:表达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意义以及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信念,深化中心,升华主题,也使文章的结构更加完整。
【知识补充】
分析结尾的作用
1.考察形式
文章结尾一段有什么作用?
2.答题技巧
一般用以下格式答题:
①总结全文,得出……的中心论点。
②总结全文,深化文章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发出……号召/提出……希望。
【文段赏析】
作者用词简洁、精准、针对性强,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画出这样的语句,并分析其作用。
“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已不足100位的今天,日本右翼还在不断寻找各种借口对当年的军国主义罪行百般抵赖,扭曲历史,美化战争,颠倒黑白,并企图通过修宪复活军国主义。”
句式整齐,节奏铿锵,具有极强的气势和力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细读文本,练习做批注。
操作建议:教师给出文本,学生从文段中找出信息内容,并批注在书上,展示、交流。
“ 那些人以丑态百出的表演,妄图辱没真相和良知。”
那些人:指的是日本右翼分子。
丑态百出:各种丑恶的样子都表现出来了。这里讽刺了日本右翼分子的所作所为。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提出218项建议, 狠批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要求日本‘正视历史,应努力向后代讲述真实的历史’。”
狠批;表明对日本对待历史问题态度的不满。
“ 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振聋发聩, 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
“装睡梦游”是对日本右翼势力的极大讽刺。
“ 从‘恐怖之城’到‘和平之城’, 南京的命运变迁足证和平是何等珍贵。”
“何等”,多么。用感叹的语气表示不同寻常。
“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一以贯之的和平誓言,彰显坚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
“一以贯之”强调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信念始终不变。
【合作探究】
1.本文作者针对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提出了自己“牢记历史,维护和平”的观点。对此,你有什么话要说?请说说自己的看法。
【示例】我非常赞同作者的观点,只有牢记南京大屠杀屈辱的历史,以史为鉴,才能奋发图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好地雏护世界和平。但牢记历史并不是制造仇恨,而是要汲取教训,面向未来,实现长久的和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操作建议:教师提问,学生思考、讨论,归纳讨论结果并表达。教师查漏补缺。
2.本文体现了新闻评论的哪些主要特征?
3.本文是怎样选择新闻事实的?文中的新闻事实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所选新闻事实多,覆盖面广。
①正面的新闻事实多,体现出牢记历史、坚持正义是人心所向;反面的事实也不少,揭露了日本右翼的怙恶不悛,也更显现出写作本文的必要性。
②从覆盖面来说,文中所写的事实涉及多个层面,多个类型。众多新闻事实赋予文章开阔的国际视野和不容置疑的气势,也使文章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客观性——用“第三方”(国际社会)的共识来抨击日本右翼的丑行,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所选新闻事实具有典型性、代表性。
①与日本关系良好的美国,加拿大的媒体、地方议会都在纪念南京大屠杀,提醒人们牢记日军暴行,更显得公义自在人心。
②文中提到的日内瓦裁军会议、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国际和平城市协会,都是具有相当权威性的国际组织,它们对日本右翼否认、歪曲历史行为的批判和对中国所持立场的认同,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③本文还特别提到包括高中和大学教师在内的“有良知的日本国民”,他们承认历史、探寻真相的行为,正是给日本右翼的响亮耳光。文章在此着墨不多,却有“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效果。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总结本文内容、结构、主题。
操作建议:学生与老师共同回顾内容,教师出示本页内容,学生记下。
【拓展延伸】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铭文
【背景】
国家公祭鼎正面铸有160字的铭文,魏碑简体字。铭文描述了南京大屠杀给中华民族造成的巨大灾难,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愤怒和强烈谴责之情,对遇难同胞表示痛悼、祭奠之意;记述了南京大屠杀激发全民抗战,中国人民最终取得胜利的历程,表达了铭记历史、警示未来,维护和平、振兴中华的坚强意志和决心。国家公祭鼎为古鼎形制,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故铭文采用骈文体,讲究对仗押韵,立意内涵深刻、行文气势磅礴,与国家公祭鼎浑然一体,体现出历史和文化的厚重感,增强了公祭的感染力、震撼力、历史传导力。
【铭文】
泱泱华夏,赫赫文明。仁风远播,大化周行。
洎(jì)及近代,积弱积贫。九原板荡,百载(zǎi)陆沉。
侵华日寇,毁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lù)苍生。
卅(sà)万亡灵,饮恨江城。日月惨淡,寰(huán)宇震惊。
兽行暴虐,旷世未闻。同胞何辜,国难正殷。
哀兵奋起,金戈鼍(tuó)鼓。兄弟同心,共御外侮。
捐躯洒血,浩气干(ɡān)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
乙酉(yǒu)既捷,家国维新。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sì)我国殇(shānɡ)。
永矢弗谖(xuān),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设计意图:拓展积累相关知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操作建议:找一位同学朗读本页,其它同学认真倾听。
【参考译文】
气魄恢宏我华夏,千年文明灿如花。仁爱风仪传远方,威德教化如大道。延及近代苦难始,积贫积弱陷沼泽。天下九州俱动荡,光阴百年土沦丧。日寇侵华滔天罪,毁我南京金陵城。黎民百姓遭洗劫,无辜苍生被屠杀。三十余万死者冤,四十多天江城恨。日月悲光华惨淡,全世界为之震惊。侵略者残暴如兽,诸罪行闻所未闻。同胞们何罪之有,只在于国家多难。军与民奋起抵抗,拿起枪战鼓擂响。兄弟们同心协力,共御敌义无反顾。甘洒热血献生命,浩然正气冲云霄。多年硝烟终清扫,天地改变换新颜。一九四五胜利后,建立共和更制度。历史清晰且真切,警醒后人以为戒。国家设立公祭日,通过立法表意志。铸就这一尊宝鼎,祭奠死难雪国耻。永不忘记此誓言,全球和平是祈愿。实现伟大中国梦,民族复兴慰英灵。
【结语】
“别让南京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 ,全世界的正义之士始终在以不同的方式纪念“南京大屠杀”中的死难者。南京不再是一座城市,不再是一个国家的记忆,它成为了人类的记忆。行人莫问当年事,时移世换,85年前的“恐怖之城”已被历史的黄沙掩埋,成为“和平之城”,南京的命运变迁足以证明和平是何等珍贵。如今的中国早已成为能够保护人民安全,保证人民安定生活的伟大国家。关于南京,关于国家公祭日,我们有太多的故事要讲,以史为鉴,勿忘国耻,捍卫和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