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03 20:46: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练习题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差使(chāi) 狼藉(jié) 踌躇(chú) 鲜腴(yú)
B.颓唐(tuì) 蹒跚(mǎn) 琐屑(xiè) 篱笆(lí)
C.主宰(zǎi) 倔强(jiàng) 秀颀(qí) 虬枝(qiú)
D.臼齿(jiù) 凋谢(tiáo) 濒临(pín) 俯瞰(kàn)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本次考试学生须在网上报名,缴费  24日下午。
(2)一名独腿流浪大叔近日走红浙江金华,他耗时5小时用粉笔在地上画出一幅6平方米左右的《蒙娜丽莎》,    的画像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观看,惊叹不已。
(3)李敏说,通过参加本次成语大会的录制工作,她对成语的使用   地比以前多了,就像和老朋友见了面,对成语更有感情了。
A.截止 栩栩如生 不由自主
B.截止 惟妙惟肖 情不自禁
C.截至 惟妙惟肖 不由自主
D.截至 栩栩如生 情不自禁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姑妈是宽宏大量的人,难道还在我们小孩子身上计较不成?
B.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学习,与时俱进。
C.春天到了,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D.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签署了合作协议。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如果把这本书不认真读好,就谈不到读别的书了。
B.在互联网时代,电子阅读已经逐渐成为阅读的一种常见方式。
C.在会上,语文老师们就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D.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5.下列句子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小说家、诗人、学者。他的散文《春》《背影》《济南的冬天》深受读者青睐。
B.《昆明的雨》是汪曾祺的一篇散文,他的散文往往拾取生活中的琐细事物,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平淡自然。
C.《白杨礼赞》通过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赞美了北方抗日军民。
D.《我为什么而活着》的作者是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罗素,文中概括了作者人生的三大追求: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的同情。
6.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段,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聪明的犹太人有一句名言:借别人的鞋子比打赤脚跑得快!
②因为他们懂得: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仅靠自己的单打独斗,也许自食其力不成问题,但若想获得突破性的发展,恐怕就力不从心了。
③怎样才能利用有涯的人生岁月,在无疆的事业中纵横驰骋成为英雄呢?
④他们在世界多个领域一直都是领跑者,占尽了先机和风流。
⑤人生有涯,事业无疆。
⑥所以,唯有善借者,才能从平凡走向卓越,从贫穷走向富贵,从卑微走向伟大。
A.①②④③⑤⑥ B.⑤①④③②⑥
C.⑤③①④②⑥ D.①④②③⑤⑥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爸爸的白发不是老
李 娟
①父亲病了。你问他一件事,回答一句话重复多遍。走路变得慢了,有时,一不小心就会摔倒。
②我陪他去医院看病,住进住院部十五楼的心脑血管科。
③医生问他,清晨吃的什么饭,有几个孩子。他有时答对,有时答错。医生问,你女儿的生日是哪年?他想不起来了,看着我,向我求助,像个无助的孩子。医生向我摇头,不要我替他回答,他苦笑着,一脸的无奈。我走出病房,再也忍不住满眶盈盈的泪水。
④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大学毕业的父亲,学的专业是建筑设计。那个深夜里伏案设计图纸的父亲哪里去了?那个给我辅导高等数学的父亲哪里去了?那个健步如飞的父亲哪里去了?无情的光阴带走了我年轻的父亲。
⑤下午,在医院的走廊里,我搀扶着父亲练习走路,一步一步慢慢地走。我牵着父亲的手,他的手柔软,温暖,手臂上有了几颗老人斑。我一边陪他散步,一边安慰他,医生说,你的症状是最轻的,要好好运动,就能恢复得和从前一样。父亲点点头,像个年幼的孩子,依恋我,对我的话深信不疑。
⑥握着父亲温暖的手,恍然记起我童年时的那年冬天,故乡白鹿原落了罕见的一场大雪。冬天的寒夜里,父亲要去邻村的学校接我的母亲,他急急忙忙穿着件黑色的毛呢大衣出门了。我一蹦一跳也跟着父亲出了门。只见雪早停了,天并不黑,走在一望无际的田间,雪后的空气清新极了,清冽如甘泉一般。父亲大踏步地走着,穿着小花棉袄的我,迈着小碎步一路小跑,才跟得上父亲的脚步。我的小手握在父亲温暖有力的大手中,父亲问我,冷不冷?我摸摸冻红了的小鼻子,仰着头说,不冷。父亲撩起大衣,让我钻进他的大衣里。大衣里好温暖,我的脑袋只到父亲的腰间,即使躲在大衣里一片漆黑看不见道路,有父亲牵着我,我一点也不怕。在雪地里,一串串大脚印旁伴着一串串小脚印,一步步踩在积雪上“吱吱”作响。
⑦恍惚间,我还是四岁的小妞妞,父亲还是我的天空,是高山,是大树,是我永远依恋的家。可是一转眼间,父亲就老了,岁月的积雪堆满发间。作家朱天文说,爸爸的白发不是老。读着这句话,我的眼泪落了下来。
⑧我们站在医院十五楼的窗口向外张望,父亲说,几十年前,我来汉江之畔的小城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地,现在都盖满高楼了。
⑨父亲就像是黄昏暮色里的一只倦鸟,卧在高楼上,回忆昔日,回忆往事,回忆他的黑发,他的健步如飞,他的风华正茂——眼里含着无尽的忧伤。
⑩是谁说过,长寿的代价,是沧桑。似水流年里,人间亲情,都是雪中的炭,锦上的花。不是吗?你我都来不及慢慢地等,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好好爱他们。因为两代人生命的衔接处,光阴只是窄窄的台阶啊。
7.文章多处将父亲的现在与过去作对比,请写出其中三组对比。
8.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⑥段画线句环境描写的作用。
9.请结合语境,理解第⑩段画线句“似水流年里,人间亲情,都是雪中的炭,锦上的花”的深刻含义。
10.文中画波浪线与下面链接两个片段都写了作者为父亲流泪,请具体说说流泪的原因。
【链接】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朱自清《背影》)
(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人可以最大限度地逼近真实
毕淑敏
朋友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祖父小的时候,很聪明,学业有成,正欲大展宏图之际,曾祖拿出一个古匣,取出两本书,对他说,孩子,我有一件心事,终生未了——
早年间,江南有一家富豪,酷爱藏书。他家有两册古医书,集无数医家心血之大成,为杏林一绝。富豪视若珍宝,秘不传人。后来,富豪出门遇险,一位壮士救了他的性命,富豪感恩不尽,欲以斗载的金银相谢。壮士婉拒:我不要钱,只想用你的医书救普天下人的性命。富豪想了半天,说,我可以将医书借给你三天。
壮士得了书后,急如星火地赶回家,请来乡下的诸位学子连夜赶抄医书。时间紧迫,荧荧灯火下,抄书人急速依样画葫芦地描了下来。谁知,抄好的医书拿给医家一看,竟是不能用的。医家以人的性命为本,这种在匆忙之中由外行人抄下的医方,讹脱衍倒之处甚多,且错得离奇,谁敢用它在病人身上做实验呢?壮士欲再去借来重抄,孰料富豪家失火,所有藏书化为灰烬。从此这两册抄录的医书,就像鸡肋,一代代流传了下来。
曾祖的话说到这里,目光炯炯地看着祖父。
祖父说,您手里拿的就是这两册书吗?
曾祖说,正是。
祖父说,您是要我把它们校勘出来?
曾祖说,我希望你能穷毕生的精力,让它死而复生,但工程浩大,你这一辈子,是无法同时改正两本书的。现在,你就从中挑一本吧,留下的那本,只有留待我们的后代子孙了。
济世救人的功用也是一样的,祖父随手点了甲本。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就把自己的一生同一方未知的领域,同一个事业,紧紧地连在一起。
祖父没有辜负曾祖的期望,像盲人摸象一般地摸索,册页上临摹不清的药材图谱,他亲自到深山老林一一核查。无法判定成分正误的方剂,他采集百草熬药炼成汤,以身试药,几次昏厥在地。为了一句不知出处的引言,他查阅无数典籍……祖父的一生围绕着这册古医书旋转,从翩翩少年一直变作鬓发如雪。到了祖父垂垂老矣的时候,他终于将那册古书中的几百处谬误全部订正完了。
人们欢呼雀跃,毕竟从此这本伟大的济世良方可以造福无数百姓了。但造化弄人,不久,远方发掘了一座古墓,里面埋藏了许多保存完好的古简,其中正有甲书的原件。人们迫不及待地将祖父校勘过的甲书和原件相比较,结果同古简完全吻合,祖父用毕生的精力,创造了一个奇迹。但这个奇迹,又在瞬忽之间烟消灰灭,毫无价值。
古墓里出土了乙医书的真书吗?我问。
没有。朋友答。
我叹息说,如果祖父当初选择了乙书,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啊。
朋友说,我也问过他这个问题。
祖父说,对我来讲,甲书乙书是一样的。我用一生的时间说明了一个道理,人只要全力以赴地钻研某个问题,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逼近它的真实。这已经足够。
(选自《毕淑敏散文集》)
11.本文情节一波三折,请认真梳理后将下面空缺的情节用四字短语补充完整。
―→ ―→―→ ―→ ―→
12.文中画横线句子中加点词富有深意,请联系上下文加以品析。
曾祖的话说到这里,目光炯炯地看着祖父。
13.祖父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分析并归纳。
14.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并结合上文内容,谈谈你对“人只要全力以赴地钻研某个问题,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逼近它的真实”这句话的理解。
【链接材料】袁隆平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已经半个世纪了,不畏艰难,甘于奉献,呕心沥血,苦苦追求,使中国水稻亩产从1964年的200公斤增长到2018年的1065.3公斤,为解决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先生的杰出成就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影响世界。(新华网评)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像水晶一样的心愿
矫友田
很多年前,在小镇的街市一角,有一家小小的书店。那时候,他只有十二三岁,却已经是个十足的书迷了。每次跟着母亲到小镇的集市上卖鸡蛋,他总要找机会到那个小书店里待上一会儿。
那个小书店的老板,是一个60多岁的老者。长得又高又瘦,鼻梁上架着一副大大的黑框眼镜。他每次走进书店的时候,那位老者总是伏在柜台上看书。见他进来,老者便把眼镜往下轻轻地一按,朝他微微一笑,而后继续埋头看书。
时候的书店还不是开架售书。他就用两只小手扳着柜台,使劲跷着脚,仔细地浏览着摆放在书架上的书籍。每当发现自己喜欢的,他就会让老者帮忙取过来翻看一阵儿。
那时候上学,父母从来不给他零花钱,他就把卖酒瓶、牙膏皮等废品换来的零钱积攒起来买书。可是那些书的定价,大都超过了他购买的能力。因此,为了购买一本喜欢的书,小男孩总是要掂量来掂量去,那位老者则不厌其烦地为他拿来拿去。
渐渐地,老者便记住了那个小男孩的模样。等他再走进书店的时候,老者就会主动起身,从书架上抽出一些他认为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然后递到那个小男孩的眼前,说:“你看这些,有你喜欢的吗 ”这也是老者对他说的次数最多的一句话。有些时候,小男孩站在柜台前看上半天,却因为衣兜里的钱不够,最终只能依依不舍地离开小书店。而书店的那位老者丝毫没有厌烦,微笑着起身,将那些书一本本地放回原处。
有一次,小男孩被书架上的一套《安徒生童话》给迷住了。然而,3.6元的定价在他的眼里是那么遥远。可他还是鼓足勇气对书店的老板说:“爷爷,这两本书可以为我留着吗 我一定会买下它们的。”老者微笑着点了点头,而后把唯一的那套《安徒生童话》抽出来,放到另外一个书架上去了。
从此,为了攒够3.6元书钱,小男孩捡过蝉蜕,也偷偷地捅过蜂巢,然后将它们卖给收购站。然而,两个多月之后,仍差6毛钱。期间,他已经往那个小书店跑了几趟。当他看到那套书还静静地躺在书架上时,他才会放下心来。然后,他就会告诉老者,他已经快要攒够书钱了。老者则微笑着说:“不急,不急,书一定为你留着。”
有一天,他跟小伙伴们在河边玩耍,意外在草丛里捡到一块鸡蛋大小,像盐粒一样晶亮的石头。小伙伴都围过来看,其中一个小伙伴说:“这是水晶石,一定很值钱!”小男孩兴奋地问那个小伙伴:“真的吗 你说值多少钱呢 ”那个小伙伴思忖了一会儿,说:“至少可以换你想买的那套书吧。”
于是,他把捡到的那块“水晶石”藏好。再一次跟母亲去小镇时,他把那块“水晶石”偷偷带在身上。他兴冲冲地跑进那家小书店,并告诉书店的老板,他今天是特意来买那套书的。之后,他从衣兜里摸出3元钱,连同那块“水晶石”一同放在柜台上。老者点了点那些零钱,不解地问:“怎么还差6毛钱呢 ”那个小男孩连忙说:“您看这是一块很值钱的‘水晶石’,用它抵6毛钱,行吗 ”哦,老者恍然明白过来。他拿起那块“水晶石”端详了一会儿,摇了摇头,说:“这不是水晶,而是石英,不值钱的。”听了之后,小男孩的脸蛋一下子红了。他从老者手中接过那块石英,连同那些零钱,失望地朝门口走去。老者在他身后犹豫了一下,然后喊道:“孩子,把书带走吧,这块石英我看把它摆在花盆里也不错!”
从那个小书店里出来的时候,那个小男孩像一下子长上了翅膀,在大街上快乐地奔跑起来。他的心情像外面的天空一样晴朗,不再有一丝伤心的云。
许多年过去了,小镇早已变为繁华的城区。那家小小的书店也成为记忆里的一个符号,而那位当年卖书的老者或许也早已过世。但那个小男孩却一直珍藏着那套书,并创作出版了不少自己的作品。因为,那个小男孩就是我。
今天,当我坐在书房里,注视着那一架架自己喜欢的书籍时,忽然感觉它们不就是一块块水晶吗 当老者收下那一块石英的时候,其实他已经送给了我一块真正的“水晶”。
或许,正是因为我拥有那么多水晶般的心愿,生活才会闪闪发亮。
15.概括文章的情节,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内容。
(1)小时候“我”经常到小书店看书,想买一套《安徒生童话》。
(2)
(3)“水晶石”原来是不值钱的石英,但最后老者还是收下3元钱和石英,把书卖给了“我”。
(4)
16.第10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17.文中的老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老者的呵护成就了一位作家。你从这个故事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远行的童年记忆
①又是麦浪翻滚时,这些金色的麦田,麦客撞开了我渐行渐远的童年记忆的大门。
②天刚刚有些微弱的光亮,那些头顶草帽、手持镰刀,挑着简单行囊的麦客便候鸟似地穿梭在乡村的道路上了。布鞋的噗沓声带着一路风尘,随着麦香的气息惊扰了乡村的美梦。天大亮时,村子中心的磨盘前已聚集了好多麦客。男人头戴草帽,女人脖子上搭条毛巾。他们衣着简朴,操着生硬的外地口音,有父子兄弟,也有夫妻相随,看起来都很壮实。有雇主过来了,他们便簇拥上前,谈好价钱的人跟着去了,剩下的人则继续等待。
③村子地处川道。家家户户都有七八亩地,人口多的甚至上十亩。一晌太阳两阵风,麦子瞬间成熟。若不及时收割,一场风雨就有可能让一年的收成打了水漂。家家户户都很心急,男女老少齐上阵,忙不过来的人家便去请麦客。父亲在煤矿上工作,不能回来,奶奶便张罗着叫麦客帮忙。经过一番比较,特会算计的奶奶相中了一对夫妇,每亩价格比别人少两元钱。奶奶说,女人割麦没有男人快,可是心细,两亩地少四元钱,划算。
④母亲把夫妻俩带到地头,指出地界就去忙了,只留下我照看。天很热,男人和女人捋下袖子和裤腿,全副武装,拱着腰,低着头,飞快地挥舞着镰刀。男人在前边开道,边割边做捆绳;女人紧跟其后,边割边捆。随着有节奏的唰唰声响,麦子便一排摔倒在脚踝前,用脚一勾、镰一挟,便成一抱麦子,三缠两绕后干净利索地绑出一个半人高的大麦捆来。躲在地头树下乘凉的我,只能看到两个猫着腰的背影在麦田掘土机似地前进。在他们身后,湿气尚未散尽的新鲜麦茬如海岸线般不断延长。田野里没有一丝风,太阳越来越高。刺眼的阳光如麦芒般扎到人身上,火辣辣的,疼得难受。蝉也不叫了,不知躲到哪儿乘凉去了。虽然他们一个戴着草帽,一个头顶毛巾,但后脊的衣服却湿透了一层又一层,割麦的速度也明显慢了下来。
⑤奶奶颠着小脚到地里送水来了。看着地里麦茬很低,麦穗拾得干净,奶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招呼他们到地头吃馍喝水。当男人摇着草帽扇风,女人扯下头上的毛巾擦汗时,我发现,原本眉清目秀的两个人,此时脸上黑一道儿白一溜儿,衣服上也爬满了麦芒和灰尘。
⑥“婶子,你家的麦穗又大又长,颗粒饱满,估计亩产能上八百斤。”男人的话让奶奶眉开眼笑。
⑦“都是老天爷帮忙,风调雨顺,麦子才长得这么好。”奶奶说。
⑧女人顺着奶奶的话头,说:“这么大的地,这么好的麦子,够你们家吃几年呢。可比我们山里强多了。”
⑨原来男人和女人来自深山人家。山大沟深地薄,田地少,多种玉米少有麦子。每到收麦时,他们便出山当麦客维持生计。
⑩午饭,奶奶给做的凉面,按照男人的要求送到地里。吃完饭,麦客夫妻俩继续割麦。中午的太阳最毒、但麦秆更脆易割。于是,金色的麦海在麦客挥舞的镰刀下不断地后退着。临近黄昏,整整两亩麦子全被割完。
夜风扫去了一天的燥热,满天星斗点亮了夜空,村子中心的磨盘旁,结算完工钱的麦客们聚集于此休息。男人们袒着晒得黝黑的胸脯,有的磨镰刀,有的吸旱烟,有的倚靠着麦秸堆打起响亮的鼾声来。女人们又恢复了爱热闹的天性,你一言我一语地拉起了家常。很快,这些技术过硬、勤劳肯干的麦客又要追着麦子成熟的气息,奔走在一个又一个乡村。
当现代机械碾碎麦客的足迹,当镰刀成为陈列在展馆的纪念物时,有多少人还能记得麦客这个行当?而我存留于童年的麦客记忆,也已经蒙满灰尘,远行四十年了。
19.请简要概括这对麦客夫妻的人物形象。
20.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21.选文第⑧段的对话,表现了“女人”怎样的情感?
22.选文第⑨段的作用是什么?
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作文(50分)
24.几只争落向阳暖枝的莺鸟,撩拨了白居易深爱早春的心弦;一个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寄托了朱自清与父亲催人泪下的深情;几朵好吃或不好吃的菌子,勾起了汪曾祺对多雨的昆明的喜爱和思念……小小的莺鸟,易被忽略的背影,不起眼的菌子……生活中有许多常见的、细微的事物,却饱含着浓浓的真情。
请以《物微情浓》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
答案
C 2.C 3.D 4.B 5.A 6.C
7.去父亲深夜里伏案设计图纸,给“我”辅导高等数学,现在却变得健忘、迟钝。②过去父亲健步如飞,现在走路变得慢了,有时,一不小心就会摔倒。③过去父亲是“我”的依靠、“我”的保护神,现在父亲像个年幼的孩子,依恋“我”,对“我”的话深信不疑。
8.情景交融,渲染了雪夜里“我”跟随父亲去接母亲时的欢快心情,为下文的叙事和抒情作铺垫。
9.时间的流逝是无情和沧桑的,唯一不变的是亲情,它就像是“雪中送炭”,给我们带来温暖,又像是“锦上之花”,给我们的心灵带来慰藉和温馨。生命是短暂的,我们要珍惜亲情,善待亲人。
10.本文中作者看到父亲满头白发,想到父亲一生的辛劳沧桑,对父亲充满着怜惜而流泪。朱文中“我”读了父亲的来信,想到了父亲的艰难和困顿,流的是伤心之泪,表达了“我”对父亲深深的思念之情。(意近即可)
11、―→―→―→―→―→
12、“目光炯炯”写出了曾祖父对祖父的期待、信任和鼓励之情;也是祖父历尽辛苦校书的原因和动力。
13、祖父是一个有着执着的信念、顽强的毅力、求真务实的态度、不计得失名利精神的人。
14、“人只要全力以赴地钻研某个问题,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逼近它的真实。”告诉我们学习、工作都应该有着明确的目标,倾尽全力投入其中去,那么我们每前进一步就向成功靠近了一步,坚持到最后,我们收获的就是胜利。袁隆平多少年来如一日,不畏艰难,孜孜以求,最终出了成果,为解决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正说明了这一点。
15.(2)“我”攒钱买书,还差6毛钱的时候,捡到一块“值钱”的“水晶石”。 (4)多年后,“我”依旧珍藏着那套书,并创作出版了不少自己的作品。
16.答案: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小男孩得到书后无比喜悦的心情。 17.答案:老者是一个和蔼可亲、善解人意、富有爱心的人。 
18.示例:有时候自己的一点儿善念,一个帮助人的举动,很可能会改变别人的一生。
19.麦客夫妻生活简朴、善良厚道、勤劳肯干、技术过硬。
20.画线句子运用环境描写(景物描写),渲染了天气的炎热,衬托麦客夫妻在烈日下劳作的艰辛。
21.表现了“女人”的称赞与羡慕之情。
22.交代了麦客夫妻出来当麦客的原因。
23.表达了对麦客品质的赞美,对远去的童年生活的怀念。
2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