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藤野先生 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 藤野先生 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04 08:31: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藤野先生
——鲁迅
学习目标
梳理课文内容,把握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了解作者在日本求学的经历,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及原因。(重点)
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多方面表现人物品质的手法;学习双线并行的结构方法。(难点)
体会鲁迅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学习藤野先生严谨认真、热诚正直的高贵品质。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先驱。
1918年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他的作品语言犀利精辟,如投枪,如匕首,他被誉为“民族魂”。主要作品有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坟》等。
创作背景
本文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1902年4月,刚满二十岁的鲁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到日本留学。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在此期间他结识了藤野先生,并与其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同时,鲁迅的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弃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20年后,鲁迅在反动军阀和其御用文人的迫害下,离开北京,来到厦门。本文就是他在厦门大学所写,以此作为对藤野先生永久的怀念。
知识链接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朝”是早晨的意思,“夕”是傍晚的意思,“朝花夕拾”即早晨的花傍晚来捡,就是成年是回忆往事。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的求学历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作品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抨击和嘲讽。
知识链接
散文 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其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空限制,但材料必须为中心思想服务,集中地表现中心思想。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说理散文。回忆性散文是叙事散文的一种,只是在叙述上用回忆过去的方式,对过去发生的事件进行阐述、回忆、描写。
生字学习
挟 樱花 绯红
宛如 掌故 落第 畸形 不逊 匿名
诘责 呜呼 凄然
教诲 油光可鉴
杳无消息
抑扬顿挫
正人君子
深恶痛疾
xié
yīng huā
fēi hóng
wǎn rú
zhǎng gù
luò dì
jī xíng
bù xùn
nì míng
jié zé
wū hū
qī rán
jiào huì
yóu guāng kě jiàn
yǎo wú xiāo xī
yì yáng dùn cuò
zhèng rén jūn zǐ
shēn wù tòng jí
词语集释
油光可鉴:文中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鉴,照。
杳无消息:一直得不到一点消息。杳,远得看不见踪影。
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了极点。疾,痛恨。
整体感知
作者写自己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
在这段经历中,作者所写的事情都发生在哪里?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我离开仙台之后”。
根据地点的变换理清文章的结构,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
整体感知
一(1—3):写见到藤野先生之前,作者在东京的见闻和感受,交代作者离开东京去仙台的原因。
二(4—35):描写了作者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和离别,交代了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赞扬了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
三(36—38):描写了作者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以及藤野先生的崇高精神对作者的激励和鼓舞。
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看看文章记录了作者留学过程中的哪几件事,试为每件事拟一个小标题。
(1)离开东京之缘由;(2)仙台求学受优待;
(3)初识藤野先生;(4)添改讲义;
(5)先生纠正解剖图;(6)关心解剖实习;
(7)了解女人裹脚;(8)匿名信事件;
(9)看电影事件;(10)离别先生。
精读探究
探究藤野先生的形象
1.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第一印象。
朗读6—10段,找出描写藤野先生的语句,明确这些语句体现了人物什么特点。
外貌——
举止——
声调——
目睹印象——
耳闻亲见——
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
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缓慢而很有顿挫
治学严谨
生活简朴
精读探究
探究藤野先生的形象
2.交往中了解藤野先生内在品质。
默读课文,从记叙藤野先生的那几件事,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添改讲义
先生纠正解剖图
关心解剖实习
了解女人裹脚
治学严谨、工作认真负责
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循循善诱
高度的责任心、热情真诚
认真求实、严谨
没有民族偏见
精读探究
鲁迅对这样一位先生持怎样的感情?从文中找出原句。
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说说为什么他“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教学认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能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而且给予了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能够做到这些尤其难能可贵。作者评价说:“他
精读探究
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这段精要的议论性文字,直接表明了藤野先生的伟大。他是一个对来自“弱国”的学生及其贫弱的祖国抱着同情与尊重,而又矢志于医学事业的正直学者。所以,虽然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日本人,但他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精读探究
课文最后一段写作者以哪几种具体行动来怀念藤野先生?
1.装订收藏讲义;
2.悬挂先生的照片;
3.多写文章,把怀念之情化为斗争和力量。
精读探究
本文题为《藤野先生》,可是作者还用了大量篇幅写和藤野先生无关的见闻和感受,请找出来,说说写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精读探究
东京的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的恶浊庸俗的生活;
失望与厌恶
赴仙台途中对日暮里和水户的深刻印象;
日暮里——日暮乡关何处是 水户——反清志士客死之地
【爱国主义感情】
受到仙台医专的职员的优待;
不但学校不收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说明日本人民的善良心地和友好情谊。也有自嘲,饱含了弱国国民的辛酸和隐痛,也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精读探究
如何理解匿名信事件?
(1)极大地讽刺了日本的所谓“爱国青年”,他们捏造事实,无中生有;
(2)同时也表明了藤野先生主持公道,没有民族偏见。
(3)更重要的是,它使得鲁迅感受到了弱国国民受歧视、个人与祖国的尊严受到侵犯、遭凌辱是不可避免的,于是激发了作者立志学好本领,来报效祖国的决心。
精读探究
如何理解“看电影事件”?
(1)看电影事件震撼了作者的心,使他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严重挫伤,认识到中国老百姓不觉悟,这正是造成我们民族衰落的重要原因。而善于改变精神的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提倡文艺运动了。
(2)加剧了作者“弃医从文”思想的转变。
精读探究
本文题为《藤野先生》,可是作者还用了大量篇幅写和藤野先生无关的见闻和感受,你认为写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精读探究
作用:这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分析。
第一,从整篇文章的结构看,全文是围绕藤野先生这个中心人物来组织材料的。写对东京学习环境的厌恶,离开东京到仙台,是写与藤野先生结识的前因,接下来写仙台的学习生活,基本上都与藤野先生有关。而且,作者着力正面描述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写“爱国青年”的寻衅和看电影所受到的刺激,这些事或是与藤野先生有直接关系,或是衬托出藤野先生的公正、真诚在那种环境下的难能可贵。可以说,写作者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也都与写藤野先生有关联。
精读探究
第二,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便是时时处处都有“我”的存在,表现“我”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这篇散文的另一条线索,就是“我”的爱国之情,具体表现为“我”弃医从文的心路历程。从东京到仙台留学的这段经历在鲁迅的一生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思想在这一阶段也发生了重要转变,而藤野先生与“我”的交往,是这段经历中最让“我”感怀的片段,也为“我”这段经历增添了一抹亮色。可以说,“我”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感受是课文的“底色”和“背景”,聚焦点则是藤野先生。没有这份“底色”和“背景”,藤野先生的形象不会如此突
精读探究
“底色”和“背景”,藤野先生的形象不会如此突出,不会如此动人,文章的内涵也不会如此深刻。从某种意义上说,本文写的是作者“以藤野先生为中心的一段人生经历”,而非简单的“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回忆对象与叙事者经历的交织,是回忆性散文的一个重要文体特点。
精读探究
课文结尾“良心发现”“正人君子”各指什么?
“良心发现”指作者热爱祖国,勇于革命的思想受到触动;
“正人君子”指那些为军阀、政客等统治阶级服务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反动御用文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决心以笔做刀枪,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中国的光明继续奋斗。
这一结尾把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与爱国主义精神统一起来,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政治斗争结合起来,从而深化了主题,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
合作探究
联系实际,说说鲁迅的人生选择给了你哪些启示。
我们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要做出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选择。社会在进步,文明在发展,永不改变的是我们那颗赤诚的爱国心。无论身在何方,都不能忘记我们伟大的祖国。作为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好。我们要用赤诚的爱国之心,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全部力量。
合作探究
1.加上“花下”,表意更准确,且使“清国留学生”的形象增添了一份轻薄、浮华的意味。加上“成群结队”,更表明不是偶然、个别的行为,而是他们的普遍行为,更加表现出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讽刺。
2.在“地板”前加上“有一间的”,表达更准确。“咚咚”改为“咚咚咚”更加形象,烘托出当时那种喧闹、浮华的气氛。“精通”比“熟识”程度更深,凸显“清国留学生”的不务正业、腐朽堕落。
合作探究
3.增加“而且增加勇气了”一句,坚定地表现出作者在严酷的国内政治环境中,一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对中国的希望,便增加了斗争的勇气和继续战斗的决心。“于是点上一枝烟”,增添了形象感,表现出作者对“正人君子”们的蔑视。
写作特色
1.双线并行,脉络分明。
本文有两条线索:以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
以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为暗线。
2.选材典型,特征突出。
文章主要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从不同侧面选取了四个典型事例来突出人物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