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一位杰出的女科学家,在仅隔8年的时间内就分别摘取了两门不同学科的最高科学桂冠——诺贝尔物理学奖与诺贝尔化学奖,并且一生中获得了难以计数的其他科学殊荣,可谓是智慧超群、硕果累累。同学们知道这位女科学家是谁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人物传记《美丽的颜色》去见证她那艰难探索科学的过程。
美丽的颜色
艾美·居里
1.了解居里夫妇发现镭的过程,把握传记的主要特点。(重点)
2.揣摩文中关键语句,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难点)
3.学习居里夫妇在科学研究上刻苦钻研、坚韧执着、以苦为乐的精神;感受科学家朴实恬淡的人格魅力。
学习目标
法国科学家比埃尔·居里与玛丽·居里的次女。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
艾芙·居里自幼在充满浓郁学术气氛的家庭中长大,母亲居里夫人给予了她巨大的影响。但她的兴趣与姐姐伊雷娜·居里不同,没有跟随母亲学习物理,在巴黎赛维尼埃中学毕业后,却潜心于攻读音乐,1937年在母亲居里夫人去世三周年之际,她发表了《居里夫人传》一书,在法国国内外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走进作者
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曾经由于发现放射性元素镭,1903年与妻子玛丽·居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玛丽·居里(1867—1934)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波兰著名科学家。1867年出生在波兰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因嫁给法国科学家皮埃尔·居里,故称居里夫人。1898年在和丈夫共同努力下,发现了新元素钋,同年又发现了镭。1903年居里夫妇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06年,皮埃尔·居里遭遇车祸不幸身亡,居里夫人接替丈夫的职位,成为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和法国科学院第一个女院士。1911年,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由于长时间接触放射性物质,1934年7月4日,居里夫人最终因恶性贫血而去世。
传记是对人物的生平进行系统记述的一种文章体裁。
分类:
从传记记述的对象来看,一是为别人作传,二是自传。
如果是为别人作传,也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记述普通人,二是记述名人。
要求:
强调真实性,要做到人真、事真、言真、情真,以真取信,以真感人。
文体知识—人物传记
记言记行并重
大节细节并重
优点缺点并重
客观主观并重
传记特点
学习字词
微妙( ) 燥热( ) 沥青( )
骤雨( ) 窒息( ) 吹嘘( )
荧光( ) 筋疲力尽( )
和颜悦色( )
wēi miào
zào rè
lì qīnɡ
zhòu yǔ
zhì xī
chuī xū
yínɡ ɡuānɡ
jīn pí lì jìn
hé yán yuè sè
炽热:温度高,极热。
吹嘘:夸张地宣扬。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和颜悦色: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小心翼翼: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学习探究时解决。
1.默读课文,思考文章记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2.给理清课文结构并文章划分层次。
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
整体感知
本文记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本文记述了居里夫妇在棚屋里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
居里夫妇是在娄蒙路的棚屋里发现镭的。
阅读第一、二部分
居里夫妇是在哪儿发现镭的?他们工作的环境怎样?
第2~3段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衬托。用恶劣的工作环境衬托居里夫妇热爱科学、不畏艰苦、坚持研究的高贵品质。
①在院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凌乱,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
②做的是壮工的工作;一次炼制20公斤材料,要搬运容器,移注溶液,连续几小时搅动沸腾的材料,是极累人的工作。
在从事镭和钋的化学离析工作中,居里夫人主要的工作是什么?
镭不只有“美丽的颜色”,它还自动发光!……它们那些略带蓝色荧光的轮廓闪耀着,悬在夜的黑暗中 。
这句话写了什么内容?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描写了镭美丽的色泽,以及棚屋里的简陋陈设。这两者形成强烈的对比,在极其简陋的工作环境中却能提炼出零星的美丽的镭,突出了居里夫妇的敬业和伟大。
阅读第三部分
玛丽身体前倾,……就像一小时前在她睡着了的孩子床头看着孩子一样?这句话反映出居里夫人怎样的内心世界?
对于镭,居里夫人就如同对待自己无比深爱的孩子一般,反映出居里夫人痴迷于科学,面对研究成果内心感到无比快乐和幸福。
文段中反复提到“极大的快乐”“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最美好而且最快乐”等。对于居里夫妇而言,为什么这段经历是“艰苦”而又“快乐”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艰苦”一指居里夫妇提取镭的过程中环境的恶劣,条件的间陋,也指这项科研工作本身的艰难。但两位科学家被镭所吸引,坚持着热切的希望,平静专注地沉浸科研工作中,环境的恶劣、条件的简陋,在他们心目中似乎是微不足道的事,而在新领域中的期盼、科学研究上的兴趣、“意外发现”的惊喜,都成为他们极大的快乐。
文中的居里夫人是个怎样的人?
(1)坚定的信念。当时居里夫妇对镭的判断只是一种推断,很多科学家并不相信。但居里夫人相信自己的判断,并为之付出了巨大而艰辛的努力,最终证明了自己的推断。
(2)对科学研究具有极大的热情。高难度的科研项目、极端艰苦的工作条件,高强度、长时间的工作……都不能阻挡居里夫人的科研热情,她着迷于这种神秘的材料,想尽一切办法找到它,再苦再累仍然觉得快乐。
合作探究
(3)时刻保持专注。科研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居里夫人几乎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工作上。不管是体力工作还是脑力劳动,居里夫人都全神贯注。就像她自己所写的那样“我们在一种独特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
(4)科研中注重效率,懂得分工协作的重要性,并任劳任怨。为了提高效率,居里夫妇做了分工,比埃尔在棚屋里做细致的实验,而居里夫人选择了“男子的职务”。她每天烧火、上煤,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工作服,冒着刺鼻的浓烟,拿着和自己一般高的铁冬,连续搅动大铁锅中沸腾的溶液……但居里夫人从无怨言并乐在其中。
本文在叙事的同时,还多次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话:比如“我们没有钱,没有实验室……”“……然而我们生活中最美好而且最快乐的几年……”“感谢这种意外的发现……”等等。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文章在叙事的同时,多次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话,补充了历史细节。展示出传主的心理感受,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变换了文章的叙述节奏,使行文更加生动。
合作探究
题目“美丽的颜色”的含义及作用?
表层含义:指文中居里夫人提炼的镭的略带蓝色的荧光的美丽;
深层含义:指居里夫人热爱科学、不懈追求、淡泊名利的态度和精神。
作用:形式新颖,一语双关,既是指镭的颜色,又指居里夫妇伟大人生的颜色;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兴趣。
课文主旨
本文通过记叙居里夫妇经过艰苦努力,终于在沥青铀矿里提炼出镭的过程,表现出居里夫妇对镭的痴迷与热爱,赞扬了居里夫妇不畏艰辛、勇于实践、为科学献身的伟大精神。